例谈构建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活力课堂

2024-01-19 13:40中山市东凤镇凤鸣小学庄惠茜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语篇文本探究

文/中山市东凤镇凤鸣小学 庄惠茜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搭建了英语学科课程目标和内容之间的桥梁,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英语学习活动观背景下,追求有活力元素的英语课堂。本文以广东版《开心英语》六年级下册Review1 A boy who shouted“Wolf!”为例探索阅读教学的实践。

一、文本解读,探“活”主题意义

文本解读是主题意义探究的前提。教师解读文本要从what,why,how 三个维度去关注主题意义,挖掘信息和本质内涵,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思维层面更有深度、广度和高度。

What——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主题是文本传递的中心内容。本文讲述了小男孩在放羊中三次说谎“狼来了”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狼与羊、男孩和村民的表现恰好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主题。

Why——作者意图和育人价值

村民们最后为什么不再相信放羊男孩的话?通过阅读文本了解小男孩撒谎的过程,呼吁孩子们要做诚实、守信、文明的人,这也是文本的育人价值所在。

How——文体结构和语言修辞

A boy who shouted“Wolf!”是一则寓言故事,属于记叙文。故事以时间的发展顺序展开,借助思维导图提炼主题词和连接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快速指导学生理解内容。

二、层次设计,复“活”阅读教学

1.基于语篇,优化主题情境,激“活”学习理解类活动

(1)感知主题,让语言素材“活”起来

语言素材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教师应积极主动对主题素材进行创新与开发,训练学生的发散能力,那么课堂上的语言素材才能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主题创设情境,从素材中获取信息,帮助学生找到切入点,快速理清文章脉络。

(2)初探主题,让语言认知“活”起来

在文本探究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整体信息,逐步梳理、概括、建立信息的关系链,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码能力。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语言认知水平,促进其参与活动积极性,以便让学生的语言认知活跃起来。

“问”是开启思维的重要途径;“猜”是锻炼思维的重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帽子为何吹走了?羊为何在跑?狼的心情如何?这样的设问链,巧妙地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对故事有预测、有期待、有憧憬,有效地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2.深入语篇,内化教学资源,盘“活”应用实践类活动

(1)解读主题,让语言知识“活”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主题,探索文本故事,多维度分析,使语言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拥有“活学活用”的语言意识,激发学生语言习得能力,提高思维灵活性。

在文本解读中以时间和人物展开两条主线,设置问题。在Role play 中,学生根据提炼文本的框架,把Peter 三次喊狼来了的语言语调、动作神情、心理活动、肢体神态都演绎得惟妙惟肖。

(2)探究主题,让语言思维“活”起来

学生的阅读活动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在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分析有梯度的问题链,让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思维的广度更加自由和多元化,真正促使语言思维活跃起来。

在教师的引领阅读下、学生通过听、说、读、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让所学知识得到运用和内化,语言技能得到发展,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3.超越语篇,深化教学载体,细“活”迁移创新类活动

(1)深化主题,让语言情感“活”起来

在推理的过程中,学生对本文进行深入了解,再通过Think and discuss 深挖故事内涵,推进对语篇的深层理解。

在充分讨论Peter 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评价故事人物形象,启发学生预测后续情节。利用情节设问导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批判性思维,从而促进交际能力和渗透语言情感体验。

(2)升华主题,让语言表达“活”起来

尝试续写故事,教师要研读文本,挖掘其中的留白、悬念、隐含点和趣味点。一方面引导学生释放想象力,提供新的语境。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新的知识结构中,加深推理与想象过程,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此阶段就是语言知识的高级输出。

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围绕主题意义探究,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这样才能生成“活力”课堂。

猜你喜欢
语篇文本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