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菜豆灰霉病田间药效评价

2024-01-19 01:56河南省植物保护检疫站邵欣欣张建李波
河南农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溶液剂菜豆黄冈市

河南省植物保护检疫站 邵欣欣 张建 李波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闫振领 王光华 杨琳琳

菜豆灰霉病又称芸豆灰霉病,是菜豆上常见的重要病害。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可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衣物传播,为害时叶片呈水渍状下垂,根茎处产生云纹斑,豆荚发病病斑初呈淡褐至褐色后软腐,湿度大时伴随有白色或灰色毛霉层。菜豆灰霉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发病盛期在4—9 月,近年为害呈上升趋势。当前,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主要登记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其他作物上登记鲜见。为了探索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对菜豆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按照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的批复,于2022 年在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黄冈市和安徽省合肥市进行了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菜豆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该药剂在菜豆上的合理使用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试验共设3 个试验地,分别设在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黄冈市、安徽省合肥市。

1.试验对象为菜豆灰霉病。

2.试验作物为菜豆,品种为荷兰超长008(河南省洛阳市)、长虹(湖北省黄冈市)、双青35 号(安徽省合肥市)。

3.供试药剂为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由河南比赛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对照药剂为20%丁子香酚水乳剂,由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二)试验条件

1.河南省洛阳市。试验田位于伊川县鸣皋镇鸣皋村。菜豆起垄搭架种植,每垄两行,行距70~80 cm,穴距20~25 cm,每穴2~3 粒种子。每667 m2约3000穴,大约6000 株,2022 年8 月7 日人工播种。第一次施药(9 月1 日),温度为17~30℃,雾转晴,东南风2 级;第二次施药(9 月7 日),温度为19~31℃,晴转多云,东风1 级;第三次施药(9 月14 日),温度为15~28℃,多云转晴,东北风2 级。

2.湖北省黄冈市。试验田位于黄州区堵城镇余岭村福耕蔬菜基地。试验地为中壤土,pH 为6.8,土壤有机质含量约为1.6%,土壤肥力中等。2022 年5月5 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3~4 kg,行株距为65 cm×25 cm。5 月1 日施底肥,每667 m2施用复合肥(15-15-15)50 kg 和150 kg 饼肥。第一次施药(6月14 日),温度为22~31℃,晴;第二次施药(6 月20 日),温度为23~31℃,多云;第三次施药(6 月26日),温度为24~33℃,多云。

3.安徽省合肥市。试验田位于肥东县白龙镇三河村。菜豆于2022 年7 月21 日播种,株行距为30 cm×80 cm,前茬作物为豇豆。27 月19 日每667 m2施用复合肥50 kg 作为底肥。菜豆处于抽蔓期开始施药。第一次施药(8 月26 日),温度为23.7~29.7℃,阴;第二次施药(9 月2 日),温度为19.0~28.9℃,多云;第三次施药(9 月9 日),温度为19.3~29.7℃,多云。

(三)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 个处理,4 次重复,共20 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小区随机排列。于菜豆灰霉病发病初期喷雾施药,间隔5~7 d 再施药1 次,共施药3 次。使用蓝天植保器械厂3WBD-20 L 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试验处理设置见表1。

表1 试验药剂处理

(四)调查方法和药效计算

1.调查方法。调查方法依据《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蔬菜灰霉病》(GB/T 17980.28—2000)进行。主茎发病调查:施药后7 d,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00 株调查主茎发病株数(症状:茎蔓水浸斑,萎蔫)。豆荚发病调查:施药后14 d,随机选取100 个豆荚,调查病荚数(症状:豆荚褐色斑,表面灰白色至灰黑色霉层)。作物安全性调查:施药后7 d、施药后14 d 观察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

2.药效计算方法。使用DPS 进行数据处理,计算防治效果。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公式如下:

二、结果与分析

(一)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见表2。河南省洛阳市试验结果表明:第三次药后7 d,处理1、处理2、处理3 对菜豆灰霉病主茎防治效果分别是78.91%、82.18%、86.63%;第三次药后14 d,处理1、处理2、处理3 对豆荚的防治效果分别是80.11%、85.00%、87.12%,主茎和豆荚防效均随着有效成分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4 对菜豆灰霉病的主茎和豆荚防治效果分别为80.00%、83.50%。药剂处理的主茎发病率为3%~4.75%,豆荚发病率为4.5%~7%,而处理5(CK)的主茎发病率、豆荚发病率分别为22.5%、3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第三次药后7 d,处理3 对菜豆灰霉病的主茎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2 和处理4;第三次药后14 d 显示,供试药剂处理与对照药剂处理之间豆荚防效差异不显著。

表2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菜豆灰霉病田间试验结果(2022)

由表2 可知,湖北省黄冈市试验田菜豆灰霉病轻度发病,各药剂处理发病率普遍较低。防效结果显示,第三次药后7 d,处理1、处理2、处理3 对菜豆灰霉病的主茎防治效果分别为67.46%、77.87%、83.73%;第三次药后14 d,处理1、处理2、处理3 对豆荚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97%、82.73%、87.80%,防效均随有效成分用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方差分析果表明,处理3 对菜豆灰霉病的主茎和豆荚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处理1 的防效,与处理2 和处理4 的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由表2 可知,安徽省合肥市试验田空白对照主茎发病率为21.85%,豆荚发病率高达49.75%,处理3 的主茎发病率和豆荚发病率最低。防效结果表明,第三次药后7 d,处理1、处理2、处理3 对菜豆灰霉病的主茎防治效果分别是62.26%、71.74%、78.28%;第三次药后14 d,对豆荚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66%、69.24%、75.2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第三次药后7 d,处理3对菜豆灰霉病的主茎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处理1 的防效;第三次药后14 d,处理3 对豆荚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2 和处理4。

(二)作物安全性调查

第三次施药后7 d、第三次施药后14 d 分别对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黄冈市和安徽省合肥市3 个试验地进行菜豆安全性目测调查。三地调查结果均显示,在使用剂量范围内未见菜豆有矮化、褪绿、畸形等药害症状出现,也未见有促进成熟和刺激生长等有益影响,试验药剂对菜豆安全,无药害出现,亦未发现对其他病虫害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三、结论

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黄冈市和安徽省合肥市三地试验结果表明: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推荐有效成分用量4.5~5.4 g·hm-2,施药后(每667 m2制剂用量为100~120 mL)对菜豆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于菜豆灰霉病发病初期施药,兑水喷雾,间隔5~7 d 施药1 次,共施药3 次,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菜豆安全无影响。该药剂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溶液剂菜豆黄冈市
不同配方山苍子精油溶液剂的抑菌效果评价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36%草甘膦·草铵膦可溶液剂的配方筛选与药效试验
题黄冈市老干合唱团旅游照
赞黄冈市“校企合作”
黄冈市图书馆连续六年为驻黄海军官兵提供图书服务
黄冈市老促会工作定位之我见
菜豆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
春播菜豆如何实现一播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