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与原则遵循

2024-01-20 10:54李东坡贾新媚
求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主体群众

李东坡 贾新媚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精辟概括和科学阐述,并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六个必须坚持”之首,这充分体现出人民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折射出共产党坚守初心的为民本色。深刻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与原则遵循,有助于从主观能动性方面挖掘人民的主体价值和历史作用,从系统性逻辑上剖析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执政理念,从实践中探索坚持人民至上融于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原则遵循,进而坚定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

堅持人民至上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具有回应了谁是历史主体、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长期执政以及中国梦如何实现的多重价值意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绵长的人民情怀、鲜明的人民性品格与厚重的责任担当。深刻领悟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有助于在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人民情怀,推动兴党强国行稳致远。

1.凸显人民主体意识,激发人民的主体自觉。人民作为坚持人民至上的逻辑起点,作为实践主体、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具有历史“剧中人”与历史“剧作者”的双重属性。其中,“人民主体意识是自觉地体现出来的”,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极大影响了社会关系变革与社会历史进步,即人民主体意志的觉醒、主体精神的塑造、主体地位的凸显、主体力量的发挥、主体能力的提高、主体价值的发掘等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社会历史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其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不断觉醒。人民的主体意识初步觉醒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冲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牢笼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人民的自发性凸显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人民的敢闯敢干精神迸发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至上是对人民主体性的重要彰显,引导人民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激发人民的内生动力与主人翁精神,以促进人民群众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中。

2.筑牢为民爱民政治底色,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人民是解锁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夺取全国政权的“密钥”,是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长期执政这一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人民至上形象的塑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鲜亮标识,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兴,坚持人民至上印证了人民是党能够夺取全国政权的关键法宝。人民群众是剖析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执政特色的独特视角,人民在命运的岔路口坚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衷心拥护是推动党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最强动力。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历史给出的正确答案,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征程的实践印证。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强,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人民是党长期连续执政的最坚实依托和最牢固根基。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基因,是党治国理政方式的一个缩影,这一执政理念丰富发展了共产党人的人民观,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与发展。例如,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拓宽人民民主权利表达的渠道与空间,搭建起联结民心与政治的桥梁。坚持人民至上有利于进一步筑牢共产党的执政根基,使党的群众基础更为坚实,群众力量更加壮大,也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与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初心。

3.深刻把握人民性意蕴,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回溯历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由中国人民书写,中华文明由中国人民创造,中华民族精神由中国人民培育,这足以证明中国人民不仅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依靠与决定性力量。

一方面,人民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坚持人民至上有助于培养共产党深厚的人民情怀,使其更加坚定地紧紧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大改造的社会主义探索、“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摸索、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等成就,都有赖于人民且根植于人民,才得以顺利推进和实现。实践证明,正是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上,我国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另一方面,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坚持人民至上有助于党站稳为民造福的政治立场,强化“我将无我”的为民担当意识。“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人民至上集中体现了党的初心和本色,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彰显了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强烈历史担当和深厚人民情怀,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人民对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幸福美好生活和人类社会美好前景在中国实现的信心。只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才能顺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二、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遵循

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宏图绘就的主体力量,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进程中的主体参与者、过程见证者、历史推动者、共同富裕享有者和发展成果评判者。坚持人民至上阐述了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目的、动力和评价标准,内含着治国理政的深层次价值追求。新时代,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必须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解决“依靠谁”“我是谁”“为了谁”的人生之问,找准“人民坐标”,把“人民”二字镌刻在心上,遵循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价值原则,使得人民的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可持续、荣誉感更足、认同感更强、安全感更有保障。

1.坚持人民地位至上,深深植根人民。一切历史活动都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将人民放在社会发展的最高位置是历史的证明、实践的印证与现实发展的结果。人民是治国理政的出發点和落脚点,是执政兴国的力量源泉,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得到尊重、保障、维护和彰显。

一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要在治国理政进程中凸显人民的主体形象,激发人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人民以主人翁的积极姿态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发挥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坚持人民民主原则,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搭好民意“连心桥”,打通联络人民意志、表达人民心声的权威通道,使得人民的权利可以得到真正的赋予、代表与发挥。三是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意识到、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而人民是治国的目的,“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四是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要保持正确的政绩观,勇于开展自我革命,进行严肃的自我批评、自我反思、自我革新,破除动摇和削弱人民主体地位的不良倾向,防止出现党同人民群众相分离的现象。

2.坚持人民力量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人民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启航、领航、续航直至远航的动力源泉。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把亿万人民凝聚到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上来。

一要坚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画好凝聚民心同心圆。结合新时代的发展实际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提升主体的行动意志,把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宣传思想部门要有作为,积极主动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承担起“聚民心”的使命任务,激励人民勇于投身到国家建设工作中。二要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做好民意汇集工作。群众在实践中蕴藏的智慧最为丰富和生动,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真诚向人民群众拜师请教,注重各项政策的制定要充分反映人民意愿、满足人民需求、表达人民观点,真正做到听民声、知民意、汇民智、聚民力、解民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打造汇集民意的平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人民有渠道、有路径、有平台可以表达心声,提出合理诉求,贡献建设意见。同时,党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信访制度,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

3.坚持人民利益至上,造福全体人民。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在社会富裕程度提高的同时开始追求更真实的民主、更健全的法治、更全面的公平正义、更稳定的社会秩序、更宜居的生活环境。坚持人民至上目的在于“为民”,应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追求。

一要打牢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根基,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二要把握人民意愿,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从民生小事着手,以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人民生活的重点为切入口,关注群众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安全保障等问题。三要永葆党的初心,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党员要主动下沉基层,深入农村、工厂、社区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自觉联系群众,为群众谋幸福、促发展,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准绳,把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放在优先位置,致力于保障人民权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禁止任何人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谋求一己私利的工具,必须将“人民”二字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4.坚持人民标准至上,交由人民审阅。时代是出卷人,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历史由人民群众创造,发展过程受人民监督,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答卷理应交由广大人民审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新时代赶考路的“试卷”正在铺展开来,共产党人的治国方略正由人民亲身经历,共产党人的发展成效需要交给人民这个阅卷者来鉴定、评判与裁决。因此,应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

一要把人民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拥护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人民的点头答应与充分信任是党能够走得更远的不竭动力,也是共产党履行人民至上庄严承诺的重要表现。人民的声音是最宝贵的,应以人民为师,以人民是否拥护为切题点,以人民是否赞成为实施点,依据人民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使得政策充分反映人民意志。要把人民的感受当作比单纯的数量更重要的标准,人民鼓掌赞同,是对一切工作成果的满意验收。只有获得人民的支持,赢得民心,政策才得以顺利推进,才能实现造福于民的目标。二要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应以人民是否高兴为落脚点。要心贴心履行好人民公仆的职责,以人民的愿景期待为目标,关注人民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制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惠民政策,让人民可以得到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实惠,从实际生活的改善中感受党的初心使命,从人民权益的保障维护中体悟党的责任担当。

本文系2023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委托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甘肃的生动实践研究”(2023ZD013)、2021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以新媒体推进甘肃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东坡系兰州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贾新媚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 欣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主体群众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