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双循环”的理论建构和回归路径

2024-01-20 01:01刘瑶
中国商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对外开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

摘 要: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离不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处于以国内循环带动国外循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期,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要着重解决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均、要素流动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关键是稳定社会再生产的平衡。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助于我国抓住重要机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从而为双循环的互联互通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双循环;产业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开放

本文索引:刘瑶.<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2):-044.

中图分类号:F043;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1(b)--05

1 内涵重識与理论指导

为应对新的国内外形势及变化,我国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构建双循环的关键是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资本的运动,进一步研究了生产和流通的规律性,从这一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为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部分的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

1.1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内在性与世界性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研究,不仅是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还贯穿于政治经济学的整体性研究,其理论应包括其过程性、连续性与世界性。

1.1.1 过程性与连续性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良性循环。其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具体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生产起决定作用,生产的性质、结构和水平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结构和水平。在实际生活中,只有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能逐步改善分配关系、提升居民生活水平,进而优化消费结构。倘若脱离生产力的实际水平来提高分配和扩大消费,则会违背经济运行规律,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分配、交换和消费积极地反作用于生产。分配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流通渠道和流通环节是否畅通直接影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缩小;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灵魂,我国需要不断了解市场信息和市场动向作出科学决策。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每个要素的过程统一和连续循环。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过程每一要素的循环对社会资本来说都是必要的,“连续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并要求各个环节在时间上的继起和空间上的并存。一方面,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还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也就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实现价值增值,最终回到货币资本的循环过程。另一方面,“资本的分割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数字进行”,如果比例不合理,就会对循环的畅通性产生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平衡的维持往往伴随着各种困难和波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可能造成比例失调的现象。

1.1.2.世界性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世界市场。“正是市场——交换者——资本之间的比例失调,某个国家生产上的比例失调,把资本推向世界市场,也从一个市场推向另一个市场。”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条件时,第Ⅱ部类不变资本中固定资本年损耗与第Ⅱ部类不变资本中固定资本需要实物更新的部分不相等时,就会出现失衡的状况,那么就需要依靠世界市场解决。产业资本流通需要世界市场的存在,通过对外贸易缓解失衡现象,且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逐渐成为可能。

1.2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着重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遵循的比例关系及各部类产品实现的基本客观条件,虽然这一理论与现实状况不完全相符,也和我国经济体制存在差异,但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对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其中价值上分为三部分(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首先看简单再生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两大部类的产品必须通过交换既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要在实物中得以替换,这样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才得以顺利进行,用公式表示为I(v+m)=Ⅱ(c)。这一公式体现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之间需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顺利实现。但显然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要实现对剩余价值无止境地追求),同时更加符合现实状况,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需要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积累起来继续投入生产,那么就必须具备两个物质条件:一是社会产品中包含追加的生产资料;二是社会产品中包含维持追加劳动力所必需追加的消费资料,这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其次分析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假设社会总产品的构成(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是一定的,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半数作为积累,其余用作追加个人消费,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按照原来比例相应地发生变化,此时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比第二部类多,这就使第二部类有可能从剩余价值抽取同样部分作为追加资本,第二部类扩大不变资本的同时,还要扩大可变资本,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第二部类的三个部分按照原来的比例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由此两大部类之间得以交换。

简单总结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存在一个等量关系,也就是第一部類的可变资本(原有和追加)和剩余价值(资本家个人消费)之和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原有和追加)之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充斥着矛盾性和复杂性,因此马克思研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的结论往往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这些比例关系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不能经常保持,因此需要基于实际生产状况进行进一步分析。

2 经济现状与实践困境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在预先假设的前提下对社会生产各环节进行分析的,如果想深入探究新发展格局,就必须基于我国社会再生产现状,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条件,找到理论和现实的契合点。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再生产现状

基于社会再生产的世界性,本文着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再生产现状。根据相关研究方法估算出1990—2018年中国两大部类相关指标(所选数据参考徐志向等(2021)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首先,看两大部类的规模。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生产资料部门的规模高于消费资料部门的规模,且两大部类的现实积累率位于[0,1]的区间,而假定均衡状态下的平均积累率高于[0,1]的区间,2010年以后经常高于[0,2]的范围,表明中国两大部类的社会再生产失衡问题较为凸显。其次,从近十年中国两大部类进出口额来看,第一部类的进口和出口额均有增长,且出口额在2005年之后出现剧增,第二部类的进口额保持平缓,出口额虽增加但和第一部类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两大部类均以出口导向型为主,进一步反映出我国前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外部需求旺盛促进了产出增加,不顾需求导致出现产能过剩问题。这些指标都反映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国外贸易往来密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我国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失衡现象较为严重。

2.2 我国构建双循环格局的经济条件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因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利用后发优势造就了“中国奇迹”,正以创新引领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国强大的统一市场规模使之具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良性循环条件。

2.2.1 生产条件

就生产领域而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近十年实现了大幅度跃升,“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我国强大的生产能力体现在现代化工业体系产业链的完整和规模的扩大化,最为突出的是我国创新水平大幅度提升。根据2005—2019年中国创新指数及分领域指数的统计可以看到,这期间中国的创新指数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创新环境、投入、产出、成效在2015年之后增长幅度提高,表明我国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在各个领域都得到极大改善,为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提高国内经济竞争力,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了重要基础。

2.2.2 分配条件

就分配领域而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保障、可持续。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从2013年的18311元提高到2022年的36883元,每年平均增速高达9%,标志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同时进一步反映出国家已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2.3 交换条件

就交换领域而言,我国在流通领域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促进其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构建高标准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内贸流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对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市场化运行机制等提出详细建议。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明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随着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体系的高标准化、规范化、多样化日益形成,我国逐步建立起超大规模的流通体系。

2.2.4 消费条件

就消费领域而言,我国消费能力日益增强,目前已形成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据统计,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稳步增长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消费占比不断提高,充分体现出居民消费(特别是城市居民)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2010年以来,生产性消费占比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生活性消费占比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这意味着我国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消费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消化产能,为加快培育内需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奠定基础。

2.3 双循环过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作为经济大国,一方面,为双循环格局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迫于当前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市场流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有必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战略举措。

2.3.1 国内循环存在的问题

生产环节是流通过程的起点,能否建立高质量的循环,生产起着关键作用。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卡脖子”技术和产业结构配置失衡、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方面,我国在新能源、医疗、汽车多个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卡脖子”问题。简单来说,“卡脖子”技术是指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存在一些由于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工艺水平有限而无法突破的技术堵点,我国长期处于需要依赖进口与关键零部件进口的被动局面,特别是通信领域的芯片自给率不足,在材料、设备和技术细节等依赖进口,同时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扰和阻挠,我国芯片自主化研发的进程受到影响。根据1996—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及组织研发人员数量变化的统计,日本的人员数量最多,美国和德国次之,德国在2009年之后逐渐超越美国。反观中国的人员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表明中国在自主研发的人力、资金和技术投入方面与世界仍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据统计,2013—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数呈逐渐上涨趋势,其中大多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制造业领域。由此可见,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低端产业链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这些产业因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而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低端产业仍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和结构性失衡现象。

分配环节是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桥梁,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对经济稳定发展起著重要作用。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转变,但仍面临一些困境:一方面,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居民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基本维持在0.46左右,已超过国际警戒线0.4,收入差距拉大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隐患,影响消费潜力,进一步破坏市场稳定。另一方面,在初次分配中,居民部门的总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且再分配力度不足。据统计,2000—2018年政府和企业部门的收入分配占比呈上升趋势,而住户部门呈下降趋势(住户部门的收入来源是劳动报酬),意味着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例下降,极有可能对劳动力收入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我国再分配的内部结构及比例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以此对企业、政府和居民、政府和居民收入的调节达到平衡。

消费环节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终点和目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困境是内需不足,内需是一个经济学名词,通常把内需分为投资和消费两方面,而相较投资而言,我国更多的是消费不足。据统计,2018—2022年我国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不平衡状态,出口先增长后逐步趋于平稳,投资于2020年贡献率达到峰值后下降,并于2022年出现回升现象,消费于2020年贡献率达到最低,2021年达到58.3%,2022年又下降到32.8%,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必须释放消费环节的更多潜能,以畅通内循环经济体系。

2.3.2 国外循环存在的问题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进一步加剧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虽然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上一直处于中低端位置。“2000年我国至美国出口额中创造的价值增值24.8%,这个比例在我国加入WTO后逐年攀升,但到2014年仍低于50%;相比之下,美国出口至中国产品的价值增值在2000年就达到64.2%,2014年更是上升至74%。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说,我国至美国出口的产品价值增值的贡献度较低。”中美贸易之间明显不对等,美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长期处于“加工”地位。除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不平衡之外,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对我国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加剧了制造业向外转移趋势。同时,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使我国在电子、通信、生物等领域的高端产品研发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卡脖子”问题,都会影响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竞争力的提高。

我国对外资吸引的能力减弱,在国际投资中的经济发展潜力受到影响。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外商投资在不同产业间的分配比例不平衡,着重集中于制造业,而农林牧副渔、采矿业、供应业等其他产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较低,从而降低了部分产业的投资水平。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不断演变,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我国在加工产业的竞争力受到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产业的制裁和技术封锁及新冠疫情造成的整个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外商的投资意愿,从而降低我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3 战略实施与政策举措

3.1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虽然我国现在已形成了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但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有一些高端技术产业仍然依赖进口,这就要求我国需要用结构性改革挖掘潜力,补足短板。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水平。2019年,我国在传统产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过1万美元,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意味着我国有后来者居上的巨大优势。据统计,2018—2022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在2020年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后逐渐上升,增幅较缓;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上升后逐渐下降,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产业。通过比重变化可以看到,第三产业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具有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后来者优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因此,我国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创新发展着重解决动力问题,通过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提高整体效能,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使我国经济实现质量、效益、可持续性的增长。

3.2 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生产决定分配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生产,“而最能促进生产的是能使一切社会成员尽可能全面地发展、保持和施展自己能力的那种分配方式。”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对双循环各个领域的畅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鉴于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面临的一些困境,比如基尼系数近十年来一直高于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较大及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较低等现象,我国要不断健全体制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一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让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二是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通过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通过完善财产性收入制度、合理引导居民金融投资、降低居民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负担及其他多种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发挥好政府再分配的调节职能,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平衡好个人、企业和政府三者的收入比重,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合法收入、过高收入、不合理收入进行一系列的保护和调整,规范分配秩序;四是重视发挥三次分配的作用,加大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规范力度,鼓励高收入人群积极投入公益事业,维护社会公平稳定。

3.3 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性架构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之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架构,根据目前学界关于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几种代表性观点,无论是内需体系、供给体系、市场体系还是产业发展体系、创新体系、制度体系、开放体系等,都可以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中,这是基于我国巨大市场规模作出的科学抉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一致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有效化解行政区经济和行政垄断的影响,消除人为干预和壁垒,提高资本、技术、人员等商品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效率,使规模性市场形成成为可能。在规模性市场形成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市场结构,使大中小企业彼此配合,上中游产业良性循环,市场各参与主体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从而盘活市场经济。作为基础性架构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搞自己的小循环,建设本区域的小市场,而是畅通全国市场,打通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各种堵点和痛点,加快营造公平稳定的营商环境,积极培育竞争合作新优势。

3.4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在双循环的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包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涉及供给端循环和消费端循环。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对立统一体,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也可以催生新的供给,两者相辅相成。我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结构性问题逐渐凸显,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供给的质量和服务跟不上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在此情况下,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更好地适应结构变化。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放弃需求侧,非此即彼,而是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并重,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着重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加大“破、立、降”力度,特别是化解产能过剩,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把资源更高效地集中到高端供给上。对于煤炭、钢铁等一些基础工业而言,能更好地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供给水平。据统计,当前我国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年均值达75%以上,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表明我国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端入手,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高质量产品为保障,从而刺激内需,畅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的内循环,掌握主动权,形成内外循环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

3.5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循环质量与水平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发挥内需潜力,又要建設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形成对全球资源配置的推动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过去,我国对外开放以“引进来”为主,现在是“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目的就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着力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并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可以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形成国内国际的联动效应。一是政策保障,建立完备的市场贸易制度,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二是发展数字贸易,提升开放型经济的科技能力和水平,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的规范化、法治化。四是优化开放区域布局,多层次、宽领域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总而言之,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也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活力。逆全球化趋势加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面对风险和挑战,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和敷衍,终将不利于各国发展。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自我发展融入全球发展的大视野中,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黄群慧.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战略内涵与政策体系: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J].经济研究,2021(4):10.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43-144.

徐志向,丁任重,张敏.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5):51-53,55.

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刘元春.读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贾康,刘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译出版社,2021.

刘雅珍,刘志彪.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架构[J].南京社会科学,2023(2):35-42.

徐志向,丁任重.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因素识别研究: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视阈[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2):67-93.

猜你喜欢
对外开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