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的价值探微

2024-01-21 07:54储著源
关键词:中国式公共卫生卫生

周 晗,储著源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从国家整体战略层面统筹谋划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1]。维护人民健康不仅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景。基于此,将健康中国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对其进行事实判断与价值审视,厘清其价值特征、价值实践与价值引领。这样不仅能阐明中国式现代化与健康中国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而且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进而为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期盼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的价值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有学者提出,健康现代化是健康领域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健康发展的世界前沿,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水平的行为和过程[2]。还有少数学者基于公共卫生领域视角,提出健康现代化是卫生健康系统要回答的重大时代命题,对于明确新时期卫生健康发展目标任务和战略路径、加快建设现代化卫生健康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无论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是建成现代化强国,都应包括健康养生和健康养生现代化[4]。因此,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健康现代化也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特征和现实条件[5],同时也是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面临的全局性与长期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1],表明党和国家把人民健康提升到战略高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全民健康中国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人民健康是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健康中国建设成效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始终把健康中国战略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相结合,坚定不移地把健康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涉及各个领域,全面推动健康成果均衡发展。这表明,健康中国战略始终把人口众多的压力考验与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始终把解决人民对健康的诉求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统一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对人民美好健康生活向往交出的满意答卷,而且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

(二)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健康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重要特征,是实现人民美好健康生活的着力点。马克思指出:“保护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能力本身。”[7]健康是创造财富的前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回答好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可以更好地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党和国家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进程中,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攀升、健康扶贫成效显著,为人民群众迈向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因此,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是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自党和国家根据新时代发展制定战略以来,健康中国与共同富裕的工作重心虽有不同,但在各个方面却多有重合。在价值理念上,健康中国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追求全民健康的目标,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30年健康公平基本实现与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二者相互承接,充分体现了健康中国建设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先导作用,同时也印证了共同富裕健康先行的重要理念。在奋斗目标上,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全民健康和社会繁荣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共同富裕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为根本目标。因此,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目标指引。在实践成效上,健康中国建设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医疗技术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等方面不断发展,深切把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这与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不谋而合。

(三)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健康现代化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创造人民美好健康生活不仅要将物质富足作为基础要求,而且也要将精神富有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内容。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目前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健康现代化的重要解决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关注人民健康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国家健康治理观整合社会资源,提高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状态,保障全体人民的健康基础,引导人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培养健康、自信、自强的国民,对营造健康美好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积极意义。

在健康理念上,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并采取行动,大幅加大对精神卫生领域的投资,因为没有精神卫生就没有健康[8]。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保障人民健康、构建健康社会、推进健康中国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要将精神健康与生命健康放在同等高度,加强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在健康政策上,党和国家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建立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健康教育普及等有效措施,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在健康产业上,党和国家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企业和品牌。通过创新科技手段,推动医疗、养老、健身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同时推动经济增长。在健康文化上,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健康文化的创新。通过挖掘传统医学的智慧,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养生方法和产品,提升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健康理念、健康政策、健康产业、健康文化四者之间的协调联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健康现代化发展。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现代化

健康问题中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有充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才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人民健康的基础保障上,绿色是推进健康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可以促进生产力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健康生活的生态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建设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为目标,以卫生城镇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厕所革命”等为重要载体,加强社会卫生综合治理。新时代,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绿色”已经成为健康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构建人民健康格局上,生态文明与人民健康之间的密切关联,体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以及保障人民健康的使命担当。以生态小康建设的成就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0],体现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中的中国智慧。健康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踏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征程,坚持把美丽中国与人民健康紧密结合,让人民在绿色发展中享有美好的生活环境,夯实人民健康的鲜明“底色”,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根基。在构建绿色与健康多元的共治体系上,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与拓展,党和国家树立全局观,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卫生健康事业建设,维护生态生命共同体,从而实现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的有机统一。我国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噪声对心脑血管、心理等疾病的健康风险的相关研究,开展新污染物健康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废弃物源头分类和管理,加强排放物中粪大肠菌群、肠道病毒等指标监测。通过以上举措,改善居住环境与提升健康素养,构建各方积极参与、协作共建健康环境的格局。

(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健康现代化

习近平指出:“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11]当前,人类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仍然充斥着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而我国当前面临的时代任务,就是加快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彰显大国责任担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健康现代化。

首先,为全球健康治理弘扬中国力量。近年来,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屡见不鲜,我国在做好本国工作的同时还与各个国家保持密切的联系,深入推动卫生健康领域国际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健康系统建设提供大力支持,体现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精神。

其次,为全球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12]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健康治理是为人民群众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遵循,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的共同内容。为了进一步推进全球健康治理,我国积极推动中医药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医学走向世界,积极构建中医药国际标准(ISO)。与此同时,中国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共享科研数据信息,积极参与国际医疗合作,对外派遣医疗工作组,提供医疗物资,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因此,我国始终坚持全人类健康利益至上,把健康战略融入全球发展进程中,推动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最后,为全球健康治理采取中国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1]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健康治理的实际行动传递到各个国家,惠及世界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二、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的价值实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来看,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公共安全,发展理念必须体现“健康优先”[13]。可以判定,“健康优先”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健康中国、推进健康治理的重要工具和主要归宿[14]。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讨将健康中国的价值实践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的治理模式和路径,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一)拓宽人民群众健康理念的新视角

国家应大力发展全民体育,促进人民强身健体,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从而展现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是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而普及健康知识则是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重要因素。在社区、医院、学校、机关、家庭等多种场合传播健康知识,并将健康中国与“五育”相结合,贯穿至人民群众健康知识教育全过程,形成健康知识普及全覆盖,是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知识掌握度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例如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全民健身活动,健康科普系列活动等,都切实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根本宗旨,以生活小切口解决健康大问题,让健康真正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相交融。

身体素质与健康意识并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健康的人除了体魄的健康,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以及“健康的精神”[15]。通过持续开展“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分餐公筷”“垃圾分类”“健康乐跑”“控烟限酒”等活动,用健康理念引导群众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为此,国家健康治理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全民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等心理康复服务方面进行不懈努力,以夯实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基底,推动健康中国发展。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不仅促进了健康中国的建设与落实,而且丰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的健康卫生体系。因此,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变得健康和谐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健康”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

(二)打造人民健康生活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活空间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健康生活空间,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16]一是以党的政治领导力夯实人民健康优先地位。以保障人民健康为核心目标的健康中国战略必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促进人民健康行稳致远。二是以党的思想引领力推动人民健康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回答了关于人民健康的一系列问题,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有效应对有关人民健康的新挑战、新矛盾与新问题。三是以党的群众组织力凝聚人民健康建设力量。党和国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至卫生健康事业全过程,以此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扎实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自信心。

夯实“物”“技”“人”三方面健康因素,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生活空间的综合保障。卫生健康事业作为实现人民健康的关键一步,国家要率先处理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加大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推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均衡配置卫生人才,打破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大城市的桎梏,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有效激发人民群众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思想共鸣。同时从“强基层”“双提升”“全周期”三方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生活空间。人的健康发展水平是衡量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指标和根本标志。因此,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卫生健康服务,不仅能推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而且可以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美好生活,从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结合。

增强卫生健康辐射功能的联动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生活空间的总体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17]一是构建全民健康运行平台。主动回应人民的健康需求,提升政府与市场的供给能力,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健康平台化运行模式,直达民生需求,打通健康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建立全民健康治理智库体系。国家应加快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智库,同时建立健全人口信息、健康档案等基础资源数据库,推进健康事业与健康研究协同发展。三是探索大健康市场化运行模式。国家要积极推进由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主体功能与主要作用,同时也要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国家健康治理协同能力。

(三)推进公共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强化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意识,拓展卫生健康服务内容。党和国家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同时,还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基于社会公平正义原则以及资源共建共享理念,以医疗基础设施、医疗质量水平、医疗人才结构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区域、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聚焦卫生健康服务的主要问题,以“保基本、强基层”为要求,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增加卫生健康服务内容,强化医防融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保障。健康生活是全国各族人民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遵循的健康价值理念,要将其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价值引领的方方面面,以此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稳健发展。

完善公共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和国家展现出非凡的处理能力,发挥了机制人性化以及主观能动性强等优势。通过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和防疫能力;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档案和健康监测体系,实现健康信息共享和健康数据分析;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水平;强化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方面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提升人民群众公共卫生素养,推动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家将“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逐渐贯穿至各个方面,把人民健康问题厚植于生活、服务、机制、环境、产业等各领域,这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守的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健康问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健康思想一脉相承。正所谓公共卫生事业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新的环境因素出现,不仅会诱发慢性病,也同样会引起新的传染病流行[18]。所以,加强公共卫生宣传与教育,培育科学的公共安全观和健康观,提高人民群众公共卫生素养,提升公共卫生健康治理能力,才能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推动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改革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美好生活的实现包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方面,而健康始终贯穿美好生活的全过程,没有健康中国的实现,美好生活必然失去根基。基于此,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就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作全方位透视与深层次解析,保障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打造全人口、全过程、全方位的健康、和谐的现代化,以此确保健康中国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改革为契机构建卫生健康普惠机制,促进推动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分好蛋糕“是卫生健康事业均等化、便利化、普惠化的先决条件,政府保证财政投入,统筹资源规划,破除逐利机制,自觉调整卫生健康事业的各个环节,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凝聚力量。而健康中国作为重大的民生保障工程,是推动人民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探索健康现代化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提高全民健康,进一步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完善全民自主自律的相关制度,同时重视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优化全民健康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以及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而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健康法治建设等内容,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医疗服务的公平可及;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推动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在推进医疗技术创新方面,加大医药研发投入,推动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加强中医药传承和创新,推动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应用。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的价值引领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健康中国立足于我国健康事业发展实际情况,着眼于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对人民、社会和国家才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健康中国战略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筑牢健康基础,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发展道路指引方向,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一)夯实卫生健康治理,筑牢强国建设健康基础

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重中之重。夯实卫生健康治理既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一步。建设公共卫生治理屏障,成为筑牢健康基础的第一道防线。政府、医疗单位、社区等形成统领、配合、嵌入的既定关系,以家庭为防护起点,社区为单位,实现定点排查、及时救治、有效预防、实时配合的动态体系,形成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相互信任的公共卫生治理共同体,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搭建起韧性屏障。

强化价值认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9]人民群众对健康的现实需求从本质上体现党和国家用中国式现代化方式扎根人民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规律为基底,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为条件,在更高水平上重视全民健康,以此实现全民健康需求的均衡发展。与此同时,明晰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是具有差异性与个体性,而不是同等且同步需要,认识到人民群众健康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所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健康中国战略立足人民不断变化的需求,科学、系统、全面地将人民健康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让健康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育新机、开新局,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切实保障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发展,是筑牢人民群众健康基础的关键密码。

(二)推动经济增长,共建共享健康社会

以平衡为基点保障卫生健康资源供给,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根基。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角出发,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经济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建设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这一政治承诺的兑现,可以进一步推行中国式现代化健康治理方式。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社会建设,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更好地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要。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生态建设,大力提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良好健康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公平公正的健康中国是建设共建共享社会的重要标志。迄今为止,我国只有教育事业和人民健康从总体上被提高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这两项事业的重视[20]。坚持全体人民健康公平,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健康中国的建设。一是健康福利公平。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在社会地位、地域、经济水平以及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差异下,公平地享有健康福利。二是健康环境公平。深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给全体人民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三是健康教育公平。政府应加大对全体人民健康知识的普及,让人民群众对健康与医疗卫生知识了解得更加充分透彻,逐渐提升全民健康意识。

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21]的“共建共享”医疗服务,将承诺充分落实在行动中。一是全民协同提升健康中国发展效率。从人民需求侧和资源供给侧两端出发,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发展健康产业,形成人民满意的国家健康治理体系。二是全民平等享有健康中国发展成果。健康中国战略始终坚持健康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充分保障人民健康权利、机会、过程、结果的公平性。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人民美好健康生活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发展阶段,党领导卫生健康事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树立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明确了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构建了卫生健康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从“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22]“我们非要大力增加科教文卫的费用不可”[23],到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再到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提出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这表明党和国家始终与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高度重视维护人民健康。

健康中国战略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始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放在同一高度,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更是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基本要求。因此,坚持为人民提供健康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引领与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发展道路最鲜明的体现。

以健康为前提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1]健康是人民群众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为人民指明了体育促进健康的发展之路,解决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从而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实现。因此,政府与市场通力合作,使政策支撑与市场整合、技术融合相统一,对青、老年专项行动计划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推行太极拳和健身气功项目行动,以及推动冰雪运动重点项目的发展,让人民群众能够在健身中获得健康、幸福感与满足感,为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公共卫生卫生
中国式民主
卫生与健康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卫生歌
中国式失败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