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及其重要贡献探析

2024-01-21 13:35陆艺佳雷家军
关键词:胡乔木中共党史党史

陆艺佳 雷家军

(浙江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胡乔木(1912—1992)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也是中共党史研究重要奠基者、领导者和组织者。他长期主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凭借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形成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的中共党史研究成果和观点,为中共党史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成为一级学科,中共党史研究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今天,梳理和总结胡乔木同志对中共党史研究的探索与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坚持党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指导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1]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史研究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胡乔木同志在参与和领导中共党史研究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分析党的历史,强调“作为党史工作者,要阐明我们党的每一步胜利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果”[2]63。

(一)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胡乔木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总是自觉地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党的历史,积极推动党史研究者及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唯物史观,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推动党史党建学科繁荣发展。

胡乔木同志在党史研究中“总是以一种宽广的历史眼光来看待问题”[3],以宏观角度和宏阔视野研究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一般结构和发展规律,将党的历史发展放在客观的历史背景之下,放在人民群众争取自由解放的历史进程之中,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理贯穿于党史研究的全过程。胡乔木同志指出:“党的历史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是不能分开的,否则我们党的历史便得不到科学的解释。”[2]63

胡乔木同志在每个重要党史问题的分析中都坚定地贯彻唯物主义历史观。在《中国在五十年代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一文中,他尤其强调历史背景中的经济因素,论证中国在20 世纪50 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指出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胡乔木同志着眼于中国历史发展状况和历史发展趋势,从具体实际中探究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根植于历史必然性的深厚基础上。胡乔木同志在党史研究中充分贯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深刻洞悉社会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条件,让中共党史研究展现强大的历史性和科学性力量,胡乔木同志的党史研究成果成为人们学习和掌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典范材料。

(二)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具有最终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根本区别。胡乔木同志将群众史观自觉运用于党的历史研究,强调“必须时刻牢记着,党是在人民群众的斗争中,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才取得胜利的”[4]375。

胡乔木同志依据群众史观,提出“四面八方”的党史研究方法。他提倡对历史采取分析态度,不能简单化,要放宽视野,从四面八方、多个角度进行研究。针对以往党史研究中对象单一的问题,胡乔木同志曾着重提出包含“党史要表现党是在人民中间奋斗的”[2]63等在内的三点建议。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解放,坚定依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革命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史文献应突出这一特点,要反映出党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使人民感受到自己处于历史创造者的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一书中,胡乔木同志借鉴《联共(布)党史简明章程》的经验和教训,既阐述党不断加强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维护党的领导人的历史地位,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进程,也自觉克服了过分夸大及过度评价党的领导人及历史人物的问题,如对陈独秀的评价,既肯定他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主义宣传者和党的发起者”[5]14,也指出他在大革命后期,面对群众斗争特别是农民土地斗争兴起,“没有采取坚决的积极政策去支持和继续发动群众运动,满足群众运动要求”[5]14的问题。胡乔木同志不仅能宏观总结党史的历史经验教训,也能微观聚焦于历史人物和事件,这体现了他对于群众史观的继承与运用,以及党史研究领域贯彻着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和彻底。

(三)坚持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运用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思想方法。胡乔木同志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运用于中共党史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研究中,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历史进程中探寻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和开拓前进的历史经验、本质原因和发展规律。

在最本原的意义上,胡乔木同志将共产党定义为“阶级斗争高度发展并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历史产物”[6]。他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叙述不同时期革命力量的成长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胡乔木同志将其放在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和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的大历史进程中,系统分析中国工人阶级生长的过程,阐述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表现出新兴力量,并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并帮助斗争迅速取得胜利,正是在这样的阶级基础上,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才正式诞生。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贡献及中国人民积极抗日力量的形成,胡乔木同志既深刻阐释了国际力量的对比,全面阐述了国内阶级状况的变化。他认为中国社会基于民族救亡立场,主张抗日救国的阶级阶层在扩展,“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中的若干人,特别是由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开明绅士,也站在抗日方面”[5]43。在叙述复杂政治局势时,胡乔木同志指出包括“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5]45在内的两条抗战路线互相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实行“全民抗战”才能胜利。胡乔木同志将阶级分析方法贯彻于党史研究全过程,从阶级关系角度理清历史事件的成因及脉络,形成了许多至今仍有参考意义的论述。

二、坚持党史研究的政治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党史研究必然要遵循党的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担当党的政治使命。胡乔木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在毛主席和党的其他重要领导人身边工作,这样特殊的工作经历使他在党史研究中有着更为坚定的政治使命,他为党史研究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传播党的科学理论,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研究党史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胡乔木同志在党史研究中同样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强调党是在人民中间奋斗,重视党史对人民的教育作用。

胡乔木同志认为党史的主题、主线要围绕着人民,研究目的也离不开人民。他指出党史研究的目的是“对党的历史进行科学的、准确的叙述和解释”[4]375,要用党史这一最生动、最富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教育人民、教育青年、教育全党”[4]375。他提倡应“加强和改善党史、革命史的教育和宣传工作”[4]375,让党史研究成为人民提高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在党校和普通学校里关于党史以及革命史、现代史的教育属于显性教育,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关于党史的教育和宣传属于隐性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发挥党史服务人民的功能。

胡乔木同志对党史著作的写作要求,充分体现着他党史研究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感。他认为党史著作是人民群众学习党史的读本和教材,在编写形式上,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反对将历史平铺直叙,反对会议、文件堆叠的文山会海,主张“史论结合、夹叙夹议”[2]63,推崇“吸收新材料、新观点”[2]63,在此基础上展开科学的论证。在编写内容上,过去的史学研究者秉承着“当代人不写当代史”的观点,胡乔木同志则提倡书写中国当代史和中共党史。[8]他改进了党史著作的编写形式和内容,增强了著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内在的本质是让党的历史研究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人民理解并接受,使党史教育和宣传工作发挥实际作用。

(二)在党史研究中高度重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自延安时期,胡乔木同志即开始在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周围从事革命思想理论工作和文化宣传工作,并长期担当重要组织和领导职责。特殊的革命工作经历和神圣的政治历史使命,让胡乔木同志始终怀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高度重视党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胡乔木同志是毛泽东同志发动整风运动的好助手,也促进了新闻工作的革新与发展。在毛泽东同志的指导下,他为《解放日报》撰写了包括《教条和裤子》在内的一系列社论。他积极批判教条主义、党八股,协助毛泽东同志主持改造和整顿《解放日报》。胡乔木同志自觉地将这些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成果转化为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成果。他是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的重要参与起草者,并协助毛泽东同志对决议中多个历史问题作了重大修改。这更促使胡乔木同志对党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危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胡乔木同志主持起草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负责决议的总撰稿和文字定稿工作。胡乔木同志认为,不能把党史工作看成是平静的、书斋里的事业,它是思想斗争最前线的一项战斗性的工作,这种战斗就是科学和反科学的战斗,是真理和谎言的战斗。他将邓小平同志的系列谈话精神和党重要的政治要求,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伟大历史转折与其政治历史使命有机结合起来,让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充分体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解决了国内外高度关注的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政治历史问题。胡乔木同志结合自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用手中的笔为党和人民服务,在党史研究中总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党的历史研究推进党的历史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强调党史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功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中共党史研究和宣传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胡乔木同志一直参与党的文献编辑和党的历史研究工作,强调在党史的研究宣传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观点,整理和撰写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党史文献和著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胡乔木同志就开始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和研究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并在总结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1947 年11 月,胡乔木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十月革命三十周年》中指出:“今天只有十月革命所代表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之一个组成部分的新民主主义运动,才能帮助各国人民得到解放和正义。”[9]在这里,胡乔木同志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联系起来,让人们从历史发展中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一书中,胡乔木同志将我党1921—1951 年的奋斗历史分为四个时期来叙述,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史研究的分期体系,他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是偶然,它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5]2。这就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原因分析,立足于党成立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将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地统一起来。70 多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依然强调:“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0]胡乔木同志在党史研究中不只是抽象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而是结合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实际,强调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胡乔木同志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有深厚的感情,为编辑《毛泽东选集》付出了大量心血,在胡乔木同志的党史研究中也高度重视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自觉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党的历史研究。

胡乔木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的理论宣传工作,以无产阶级政治家和社会科学家的使命,率先垂范地指导和引领党史研究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宗旨,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汇在党的历史论著中,在推动党史研究发挥重要政治功能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践行党史研究的人才培养职责

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资源,高素质党史人才队伍是推动党史研究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所有真正的知识分子的真心朋友”[2]胡乔木同志深知党史研究人才的重要性,他高度注重人才吸收和培养,为党史研究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广泛吸收党史研究人才

党史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需要充足的优秀人才作为基础支撑,其中党史研究专家和青年学者,则是主力军和后备军。胡乔木同志长期工作在与党史研究及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密切相关的领域,他一直高度重视吸收党史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级各类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胡乔木同志在指导《人民日报》改版,带队进行湖南调查,主持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等工作的过程中,都十分关注党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问题。他于1977 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兼党组书记,他曾在1980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使社会科学院“通过科学研究的成果,来做好党和政府的助手。”[11]在推进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胡乔木同志注意到了社科院在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共党史在内的各类人才方面存在后继乏人的现象。为此,他亲自草拟了《八年内拟新建的研究所(草案)》,在其中提出要“新设50 个单位,”[12]267使社科院人数达到“2 万人左右”[12]267。为了进一步补充科研力量,在得到国务院批准后,胡乔木同志主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研究人员,成功招收录取了440 名学生。胡乔木同志采取各种措施,为当时百废待兴的社科院引进了一大批年轻学者和知识分子,逐渐缓和了人才方面青黄不接的问题,初步奠定了社科院办院基础,充实了包括与党史密切相关的许多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的数量。

对于专门从事党史研究的人才,胡乔木同志更是高度关注。1990 年3 月,他在全国党史工作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我们还需要努力培养从事党史研究工作的新人。”“如何培养新人已是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4]377他珍惜有识之士,通过多种渠道吸收人才,不遗余力地为党史党建和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壮大去做各种努力。他广泛吸收党史研究人才,使许多青年和老一辈学者再次回归中共党史研究领域,进而回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为党史学科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为学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

(二)注重提升党史研究人才素养与能力

推进党史研究的高水平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吸收研究人才,更需要促进学者全面发展。胡乔木同志注重人才队伍的壮大,既关注“量”也关注“质”,他努力为学者提供发展机会与空间,高度注重提升人才队伍的政治素养和学术能力。

胡乔木同志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达25 年之久,对党的许多重要历史和重要文献都极为熟悉,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长期教育影响,其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研究的理论功底极为扎实,对党史研究队伍素养和能力的期待和要求也很高。在总结党史研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胡乔木同志提出要加强党史工作的科学性,他认为身为党史工作者,需要运用科学的态度、方法、论证阐述党的历史的根本问题,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保持着无限的忠诚和毫不动摇的信念。

胡乔木同志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去提升党史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学术能力。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胡乔木同志就以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模范行动,引领和带动身边的年轻学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在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期间,胡乔木同志提出“要把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结合起来,”[2]141要将有限的力量统一于人才培养工作,助力社会科学及党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胡乔木同志注重培养青年人才,倡导为青年学者提供深造和发展机会,包括推动出国留学,建立各专业学会,设立社会科学基金等方式。吸纳党史研究人才只是壮大研究队伍的第一步,如何提升人才的素养与能力才是重点。胡乔木同志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为促进党史研究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三)关注党史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建设

充实党史研究人才队伍,提高党史研究人才政治素养与学术能力,需要系统性的培养体制和机制。既一生致力于思想文化和学术理论研究,又长期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组织管理工作的胡乔木同志,更加重视中共党史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的建设工作,强调激发党史学者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中国成立后,在领导党的新闻工作、国务院政研室工作、语言文字工作以及代管学部工作的过程中,胡乔木同志已经开始关注社会科学和党史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建设问题。在1975 年代管学部工作期间,胡乔木同志冲破阻力,恢复了受到严重冲击的科研工作,恢复了一度停办的20 多种刊物,撤回了下乡下厂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逐步恢复了13 个研究所的业务工作。[13]这是带有体制机制调整性质的工作举措。胡乔木同志在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期间,强调社科院建立初期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院一级的领导班子和机构。经过几次会议讨论和党中央的批准,胡乔木同志主持聘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厚,对党的历史文化情感深厚的老学问家作为社科院的各级领导,并逐步健全了社科院的职能部门和各研究所,前后抽调干部四五十人,研究所迅速增加到32 个。胡乔木同志还提出在研究院、学部、研究所各级组织设立学术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术机制。

胡乔木同志曾任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以及国务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与党史党建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领导职务。胡乔木同志理解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是发表科研成果为国效力。为此他关注恢复和创办研究院、研究所的各种学术期刊,建立相关的出版社,为学者发表科研成果提供广阔平台,使一大批勤恳钻研的科研人员脱颖而出。胡乔木同志对党史工作一直怀有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他多次提到党史工作要朝着扩大开放的方向改革而不能搞自我封闭,这是形成开放的党史的必然要求。在胡乔木同志的指示下,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文献研究室曾多次召开评议国外中共党史研究状况的座谈会,期间,他也全程参与。同时,在胡乔木同志的推动下,《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杂志也顺利创办。

胡乔木同志作为党史研究和宣传工作的重要奠基人,他所作出的重要成果和贡献对党和人民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7]深入研究胡乔木与中共党史的关系,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速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胡乔木中共党史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反冒进”与批判“反冒进”:胡乔木的经历与思考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