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新探

2024-01-21 22:18芳,何

胡 芳,何 洋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理论是实践的产物,思想是时代的召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必然面临新问题,需要作出新调整。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不断革新,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以全球化交往为载体,企图主宰世界的“蓝图”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与“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的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新形势中始终保持引领力与凝聚力。“认同”是心理学名词,本质上是指不断强化“我是谁”的身份认同的心理行为过程的构建。当前关于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侧重于“政治畅言”,而缺少“心理描绘”。学者们主要从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本身,或将认同与国家、民族、政党等结合,抑或是从认同的重要因素——思想、情感、利益等方面综合探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塑造思路,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但也呈现出差异性与多元性的特征。跳出传统的思路,回归社会心理学,研究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问题是科学把握问题意识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1]387,而这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构建过程。人的某种精神的形成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辩证运动与均衡发展的过程[2]120,在新时代如何增进“认同”要从“知、情、信、意、行”的要素中探究。其中“知、情、信、意”是社会成员心理活动的四个环节,涉及认同意识的培育,“行”则是心理认知的实施与结果,关乎意识形态建设,五个环节相互促进与转化,在授知、育情、坚信、强意、践行行为路径的引领下,不断塑造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理性认知、情感维护、坚定信仰、自觉意志与行动自觉。

一、授知——以构建多阵地的意识形态传授体系为方法推进认知认同

意识形态认知认同,是指人们对社会一定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学习、接受和主观同意,包括感性认同和理性认同两个阶段。当前意识形态在理论创新、教育传播等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弱化了人们的思想认知。培养认知认同是增进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思想前提,必须根据时代条件与环境的转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受众需要的契合,以论证现行生活与统治合理性阐明意识形态“是什么”,通过教育塑造社会成员的理性思维和价值判断,从感性认同上升为理性认同,并通过调控传播场域进行有效的意识形态认知传递,以多阵地携手共建的意识形态传授体系推进社会成员的认知认同。

(一)以现实论证满足人们对意识形态“是什么”的理论期待

人们对某种意识形态产生认同之前,首先要对其有一些一般性的认识和了解,即感性认识阶段。“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525,意识形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反映,其之所以被认可是因为能够“对阶级统治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合法性合理性论证”[4]114,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对于社会发展的期望和追求。因而在中国要促成人民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性认识,最关键的是以与时俱进的理论为现行治理体系和生活合理性提供论证,即包括由一整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所构建的美好社会的观念图景以及实现其目标的手段、途径、方法的理论“彻底性”,满足人们对意识形态“是什么”的理论期待。“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11,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培养认知认同的重要理论前提和实践论证。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一种意识形态幻想,也不是僵化的教条,中国共产党一直以科学的理论态度、锐意进取的理论勇气、先锋的理论实力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继承、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其中国化时代化,永葆科学性与真理性。对人民来说,生活式的理论阐释比单一的逻辑归纳更具有亲和力,现阶段某些意识形态理论会以一种学理性的姿态呈现,与人们生活化、世俗化的理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关乎人们利益的现实问题的及时解释性回应。“现实的人”的利益与其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息息相关,指向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憧憬和期望,执政党通过创造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此岸性的、微观浓缩的,例如“两个一百年”“三步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概念对现行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提供解释、论证和价值支撑,为其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合理性提供理论论证,为个人、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提供理论指向,在提高马克思主义对人们亲和力与凝聚力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群众以一种“应然”的态度来认同稳定社会良序运行的马克思主义。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理性认同”的关键性作用

意识形态的理性认同是人们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的结果,具有间接性、深刻性、全面性和一定的稳定性。“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5]317,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与人的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自觉发展呈正相关,在其营造的社会环境中,人类主体能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自为走向自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一些错误思潮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阵地,现阶段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引领力和凝聚力为主要导向。但其似乎陷入了一种误区:意识形态工作常常把其对象客体化,运行过程处于断裂状态,即宣传者与接收者之间是单向运动,缺乏互动和信息反馈[6]19-21,现今社会存在的脱离实际的概念化、教条化以及边缘化等问题一定程度上片面地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局限在理论与书本层面,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和社会经验实际。但认同实际上是主体主观上的同意,是一种“理性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与载体,其必须与意识形态受众的主体性需求与思维方式相匹配,从“理论”走向“实际”、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塑造人们的理性思维和价值判断,在不断提高人的理性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发挥引导认同的作用。没有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会天然地成为最有利于人发展的完善规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是如此。人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理性思考后的主动认同更具稳定性和深刻性,随着理性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知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理性和完备。

(三)有效调控意识形态传播场域

一定的意识形态认知,总是要通过适当的宣传进入到人们的头脑中。社会舆论工具是传播信息的一种物质媒介。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并逐渐传导到意识形态领域,这就需要“立”与“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批判旧的、错误的意识形态中通过构建强大的传播场域,形塑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认同。一方面,党需不断推进舆论场域信息化大众化,以夯实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党在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上要“硬”,牢牢掌握在手中,不能弱化、虚化、泛化,落入旁人之手。一些消极错误思潮充斥于民众的生活之中,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传播场域,党必须揭开错误思潮的伪装,利用社会舆论工具对错误思潮的样态、特征以及作用的机制作深刻的剖析,同时鼓励公众以理性和批判思维来审视错误思潮,在激发思考的过程中增加公众与传播场域的互动性。在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传播重要场域的主流媒体的生存空间被挤占,一定程度上影响意识形态认知的传播效度。如何增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关键还是要通过事实打造信任口碑,用真话对群众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不断拉近舆论工具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须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在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利用新的网络平台实现有效的互动和民意接收,增强传统舆论场域的亲和力和信息说服能力。另一方面,党需充分利用新型传播场域,以引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7]40。网络与新媒体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但仍有一些负面热点话题、谣言虚假内容等纷繁冗杂的信息在网络传播,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力。党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网络综合图像、文字、数据、音频等信息交流方式集听觉、视觉于一体,能够以感性思维调动广大民众的兴趣,对智能场域进行有效调控,能够达到将主旋律、正能量等积极正面的思想充盈网络生态以引导意识形态认同的目的。同时,还要提高驾驭算法、大数据分析工具等科技的能力,揭露和防范不法势力的恶意传播、煽动,提高网络空间的准入门槛,为主导意识形态价值引导社会舆论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意识形态传播领域“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意识形态认知能够有效传递给社会大众,使全体人民在思想领域紧紧团结在一起。

二、育情——以个体与共同的有效连接为桥梁培育情感共鸣

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一经形成便达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情感认同是人们在认知的基础上从心理层面萌发的对意识形态的亲近和接受,能够内化为自身坚守的信念,并外化为行为实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8]53,共同的文化是激发情感共鸣、构建社会共同体的重要基石。

(一)营造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社会文化氛围

意识形态是一定利益集团、阶级或阶层的思想体系,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理念的反映,它们“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55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利益的观念体系,以普遍意义的思想呈现,具有真实性,它必然通过阐明群体的利益取向,使每个成员都能认识到个体与整体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以唤起强烈的聚合和认同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构建社会文化氛围、开展仪式庆典活动来达到目的。“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9]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国家的富强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体的利益只有在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尊重和满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11-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是培育情感认同、构建社会共同体、统一社会思想和行为的重要载体与催化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在理论与现实的有效连接中实现主流价值认同。除了文化创造以外,还需要仪式和典礼强化氛围、增强组织影响力,通过开展国庆联欢活动、春节联欢晚会、阅兵仪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营造意识形态的认同氛围,逐渐加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从前各个个人所结成的那种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10]84,但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共同文化价值理念,弥合了以往“意识形态”和“现实的人”之间固有的鸿沟,使个体与集体取得了互相适应的形态,在营造将个体利益展现在共同利益的文化氛围中不断激发人们的情感认同心理。

(二)发挥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文化传播功能

意大利共产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在其著作《狱中札记》中将知识分子分为传统知识分子(指与社会现实相脱节,醉心于理论与知识,而无法承担起组织社会职能的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指与社会集体保持紧密联系,能够表达他们的集体意识的知识分子)两类,并提出无产阶级要培养自己的有机知识分子。一方面,要用思想的先进性和理论的彻底性教育和引导传统知识分子,另一方面,要使其在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情感之间发挥关键性作用,成为连接党与大众的“枢纽”。“有机知识分子”与特定历史集团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双重有机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表现出来的是政治性与公共性的特质,更多强调的是其“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属性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共自觉。这种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生长于群体之中,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刻的情感联系,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人格独立性,不被某些利益所裹挟,并且能够自愿、主动地承担责任,具有文化和政治自觉,通过在所属的社群中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去引导群体认同,因而能够在先进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现实社会中,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往往无法承担教育与引导的作用。因而,首先,必须通过引导培养传统知识分子的政治自觉与担当意识,使其深刻体悟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宗旨,主动承担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教育与引导责任,在进行大众文化启蒙的基础上,基于与人民的情感联系,能够以比较合理的方式传递主流意识形态观念与意志,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常识。其次,大众遍布于社会各个角落,需要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加速先进思想的大众文化启蒙。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是生长于群体之中的“发言人”,能够在群体中以自己的态度引领社群的情感走向,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情感认同的强度。最后,基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共自觉,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统治阶级主导的意识形态作出再阐释和科学解读,将先进的文化理念传递给社会大众,使之在理解主流意识形态“共同性”基础上以自愿的同意形成集体意志,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文化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的代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政治性与共同性的属性促成的先进文化的传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大众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充分发挥文化激发情感共鸣、凝聚人心的作用。

三、坚信——以在共时性比较中突出优势为依托夯实社会主义信念

信念是连接认识与行为的枢纽,一定的意识形态认知,经过人们的理性选择与情感激化转化为信念后,人们便会坚贞不渝地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11]23。夯实社会主义信念,可以借鉴心理学上的“对比效应”理念。巧用“对比效应”,将我国人民置身于世界大局中,切身体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发展观念、行为上的差异,从而在这种共时性比较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显著性优势基础上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一)以提升“批判”能力揭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本质

“经济全球化过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一个伴随着意识形态多元流动的政治过程”[12]91,随着中国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出现了新的特征:利用强大的网络塑造社会舆情,利用情感挑动渲染“后真相时代”,利用学理性包装“普世价值”,利用热点设置负面议题,利用文化产品渗透“意识形态景观”。面对资本主义经济上的“暂时优越”以及意识形态的斗争,部分对国家发展历史以及全球化实质缺乏透彻和规律性认识的人,往往以视觉化、表层化对比为依据,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动摇。

“颜色革命”“和平演变”“冷战思维”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重塑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手段,在经济全球化交往中,他们将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包装成“普世价值”强加给社会主义国家,意图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是在批判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机会主义流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决定了其必然要同与其立场不符的错误思潮和意识形态作斗争。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和各种宣传舆论工具批判、排斥、抵制其他消极意识形态,在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揭示西方意识形态的侵略性、遮蔽性和霸权性等特征。同时由于发达国家掌握着技术传播的优势,因而在更大程度上能够将思想传播到世界上各个地区、角落。在信息化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要将大数据、算法等科技作为“武器批判”,打造“传播资源优势”、提升数据上的“算法优势”。对于一些国家将文化产品作为意识形态的隐蔽式渗透手段,传播与我国主流价值不符的观念,例如,以一种虚拟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的自我异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人民创造历史的价值理念背道而驰,面对这样的文化产品消费符号渗透,要以与人民具有情感及历史联系的优秀文化传统为主要内容,以不断提升文化作品质量和深化文化内涵为依托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和事业。面对不断展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要始终保持理论与政治清醒,在对比、批判与重塑中展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

(二)以践行“共同”价值展现国家“好形象”

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以共同价值凝聚各国共识,解决由于信息交流逆差造成的国际形象问题,社会主义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交往理念,主观上理论要科学地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客观上实践活动要趋向理论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坚定践行“人类命运与共”的理念,国际援助、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基金会等体现“共同利益”的现实实践折射出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的取向,在国内外人民对社会主义亲近与认同的基础上展现了更宏伟的大国形象。认同与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利益能够凝聚共识、引导认同。在与资本主义的横向对比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频频爆发金融危机,为了自身利益挑起争端,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以自身发展利益引发世界的不和平。而中国一直致力于扩大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为世界提供如“一带一路”倡议、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有效议题和方案,始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有效实践。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刻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形成于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之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思想根基,在面向世界的发展中,显示出巨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13]216,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关注、认同、赞赏。中国发展观念与行为呈现出来的“共同”价值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在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基础上提升了中国形象,人民在这种共时性比较中经过理性思考与衡量后的社会主义信念更具稳定性、执着性。

四、强意——以维护利益与增强信心为重心强化自觉意志

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而心理健康与道德是相互联系、支持的关系。概言之,人民整体社会心态健康,且利益得到实现必然会使自己的意志向维护其利益的执政党意志靠拢,也就是发展为自觉认同执政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更加需要在增进认同的过程中强化意识形态的驱动力,并以积极的社会心态调动个体的意志力,使坚定信念上升为自觉意志,且坚决维护指向行动。

(一)在不同群体利益的映照关系中强化意识形态的内在驱动力

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物质利益是核心问题,概言之,“‘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286“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4]82。随着人民生活整体迈向小康水平,影响其意志的根本利益问题在当今社会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如利益以及资源配置的公平正义问题。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对人民行为的内在驱动导向,必须以解决好社群间的资源分配与利益问题为突破点,构建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打破信息和资源壁垒,有效推动资源的流动与共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主体涵盖不同群体,影响不同群体对其认同的利益因素是多元的,必须根据时代与环境的变化满足不同群体的真正利益需求。例如,就业与权益保护问题是大学生群体的首要利益问题。为缓解就业形势压力,在供给侧,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在需求侧,为企业和机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他们的吸引力。生活与生存是步入社会的青年群体的首要压力来源,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改善劳动条件等扩大他们能获得的实际利益。再如,国家与社会的保障是老年人群体的主要关注点,通过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养老保障体系满足他们对生命健康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需要,不断解决在新时代呈现出来的利益失衡问题,在汇聚利益共识的基础上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的心理以及行为驱动作用,使主体意志向自觉维护倾斜。

(二)以稳固社会积极心态充分调动个体意志力

社会整体的心理健康表现为社会心态,人的情绪和心态,能够充分发挥调动意志力的作用,使其成为生活中稳定不变的因素。当今社会总体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在社会压力等各方面因素作用下,一些人丧失了社会归属感,生存与发展失去了精神动力与寄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更加需要建设具有慰藉和引导功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稳固社会心态。从心理学角度看,积极心态是锻炼意志力的重要前提,道德行为是自我意志选择的结果,意识形态能够超越现实局限而预见未来美好生活的理想性,从而将个体的聚合心理不断转化为追求的信念、自觉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在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中国的两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描述了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向人们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灿烂前景,并且与现实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息息相关。将这两大理想通过宣传与个体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价值导向与行为驱动的作用,个体就形成了对意识形态的坚定信仰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有效的社会心态反馈和疏导机制是稳固社会心态的重要保障。政府广泛利用宣传媒介,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例如,对于突发事件对社会群体的心态影响,可以形成线上线下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机制,强化个体的社会归属感与认同感,在社会“有所依”的状态下形成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意志力。

五、践行——以增强党的行动感召力为导向落实行为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与“行”是相辅相成的,“‘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15]48,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最终要从认同执政党的合法性与政治权威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凸显出对党和国家的维护。执政党发挥具体实践、政策工作等的论证和引导作用,推动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不断增强行动感召力,促使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

(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榜样示范的社会趋同与助长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切实肩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作为一种‘软实力’,意识形态的根本动力在于大众认同的强烈程度和他们不同职能的有效性连接。”[16]16-21+39在“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工作理念的熏陶下,党员干部易成为“思想和行为先锋”,对全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无形的示范作用。如果党员干部言行一致,道德引领的效果就会好;反之如果党员干部不能有效发挥党员的道德示范与行为引导的效果,就会失去人民信任的“基石”。因而,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自身行为与职业理念的统一能力,缩小现实引领与人们对其职业期待的差距,努力成为榜样示范,在人民将对其政治信任转化为具体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社会是个人产生与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个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在群体中处于先锋模范地位的代表“群像”的引领下,其他个体会受到效应与感染,从而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趋向于模范榜样,同时由于个体在群体中受到群体评价与激励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充分调动其行为实践的积极性。榜样教育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榜样选树的重要意义,围绕社会现实与未来理想来选树榜样,将先进典型树立为行业“旗帜”、通过开展榜样表彰和先进模范“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营造榜样示范的社会氛围,凝聚学习榜样之心,增强为社会现存秩序服务的行动感召力,达到社会需求与个人追求的有效统一,促使人们在学习与教育的环境中将崇拜转化为行为、将信任转化为实践。

(二)以社会全方位进步的有效实践提升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也是党选择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作为指导地位的根本文化制度的最基本缘由之一。马克思主义集思想成果、社会理想、革命学说为一体,具有实践指向性,即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随着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一词对现实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群体的利益期待需要在更大范围中、更全面的层次上得到满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并不意味着只有经济才能影响上层建筑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各种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它们的健康与否论证着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指导着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等多方面工作,因而要通过不断推进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多方面建设,提升其对人民行为参与的吸引力。从根本上说,意识形态认同引导机制发挥作用的根源在于用意识形态指导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最大限度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生产关系层面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在这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氛围中产生吸引力与凝聚力,促使人们将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心理转化为行为实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三)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参与政治的权利

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权利。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自由的解放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因而中国从诞生以来就承认人民是社会中一切活动的主体。认同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的问题,在人民亲身参与政治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充分保证人的主体地位,促使人民不断认同,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民主”的向心力和聚合作用,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社会实践,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形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17]37作出全面部署与规划,这种参与主体全、覆盖范围全、民主流程全和参与内容全的民主有效保障了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化手段与民主参与的结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2023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18]我们党要充分发挥网络凝聚民心的重要作用,利用其扩大与健全民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坚持网为民服务,通过利用网上政府电子政务以及各种网站、论坛等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留言等方式表达个人意愿、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从而显著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凝聚思想、汇集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人民服务”的有效性,在这种有效民主程序的保障中积极投身实践。

综上所述,从“知情信意行”视域出发探讨新时代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路径,实现了心理塑造与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结合,“授知、育情、坚信、强意、践行”是培育理论认同感、增进行为实践力的科学性、现实性路径。在推动把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理念认同转化为务实成果的过程中,人民从心理层面建立起来的对伟大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更具有深刻性、稳定与持续性,也更具有实践导向性,使人民在不断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与现实生产力一同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