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01-23 16:12黄燕华潘东洪
内科 2023年6期
关键词:艾绒施灸姜片

黄燕华 潘东洪

1 广西贺州市中医医院,贺州市 542899;2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 530022

【提要】 胃脘痛以脾胃虚寒证型最为多见,隔姜灸具有温通、温补的功效,最为切中该病虚寒的病机。本文就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作用机制、操作方法、灸具创新和效果评定标准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隔姜灸法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

胃脘痛是指以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伴有胃脘胀满、纳呆、反酸、嗳气等症状,现代医学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1]。脾胃虚寒型是胃脘痛临床最常见的证型,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胃脘痛的基本病机为寒邪客胃阻滞中焦气机,胃失和降,导致“不通则痛”;或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脾阳不足,寒自内生,胃失濡养,导致“不荣则痛”[1]。隔姜灸将生姜与灸法相结合,借助生姜辛温发散的作用,更好地发挥艾灸补气温阳的功效,最为切中本病虚寒的病机。现将近年来隔姜灸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隔姜灸操作更好地进行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1 隔姜灸治疗的作用机制

艾灸综合热、光、烟三者的交互效应发挥疗效。艾灸的温热效应产生温通、温补的作用,通过温热刺激局部穴位,释放炎性因子,调控血管舒缩并影响血液运行,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增强脾胃功能,并修复损伤组织[3-4]。艾绒燃烧产生的光谱范围广,其中高强度的红外光辐射是其发挥疗效的重要因素[5]。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艾烟对大鼠的免疫系统均有调节作用,低、中浓度的艾烟较高浓度的艾烟能够更好地调节免疫水平,抑制机体过激的免疫反应[6]。艾灸通过影响胃肠疾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通路、调节肠道菌群和内源性代谢物的水平等方式改善相关症状[7]。生姜具有辛温发散的特性,归肺、脾、胃经。生姜中含有姜辣素、姜醇、姜烯和姜精油等多种成分,可软化皮肤角质层,促进大分子生物活性药物成分的透皮吸收和转运[8]。有研究发现,隔姜灸协同艾灸与生姜两者的功效,可通过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介导的有氧糖酵解,修复胃黏膜损伤[9]。

2 隔姜灸操作方法的研究

2.1 隔姜片灸 刘丽英[10]取神阙与中脘穴进行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操作方法:将新鲜老姜切成直径约3~4 cm、厚约0.3 cm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中间穿刺多个小孔后贴于穴位,上置直径0.8 cm、高1 cm的艾炷施灸,每次3~5壮,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杨志明[11]取穴:上脘、中脘、下脘、神阙、天枢、关元、足三里,将艾炷置于厚约3 cm的鲜生姜片上进行隔姜灸,每穴每次各灸3壮,10 d为一个疗程。蒋丽华[12]选用直径在3 cm以上的新鲜生姜切成0.3~0.5 cm薄生姜片,中间用止血钳戳数个小孔。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裁剪长约5 cm的纱布置于神阙穴,然后将盐铺于纱布上(约平肚脐),在盐上放制作好的姜片,最后在姜片上放置直径约3 cm的圆锥形艾绒炷点火施灸。若患者感觉不耐受,可通过挪动纱布或加垫姜片和盐以避免烫伤,每次30 min左右,灸至皮肤感到温热且不造成皮肤损坏为度,隔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

2.2 隔姜泥灸 陈柘芸等[13]运用温经姜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操作方法:(1)准备1 000 g小黄姜榨成姜绒,选择背部从大椎至骶尾部的督脉及两侧膀胱经,腹部剑突下方至耻骨联合处及平脐旁开至腋前线为施灸区域;(2)在施灸区域涂上甘油润滑,覆盖60 cm×75 cm脱脂薄纱布后铺满姜绒;(3)沿着督脉及两侧膀胱经、腹部的任脉、胃经、脾经的姜绒上各放置三棱柱体的艾绒,点燃施灸,重复燃烧3次;(4)采用背部、腹部交换施灸,间隔3 d交替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黄钊云等[14]选择腹部进行隔姜泥灸,先将2 000~2 500 g新鲜老姜用榨汁机打碎成姜末,微波炉加热至39~41℃。在剑突下至脐下4寸(1寸=3.33 cm)及脐旁开4寸范围放置框架,将姜末垒砌成厚约2~3 cm的姜坯放入框架内。沿任脉及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两侧放置艾炷,共5列,由下而上循经将艾绒点燃,待将燃尽时继续添加艾绒共3~5回,每次治疗20~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7 d。加莉等[15]选择在三伏天应用火龙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将1 000~1 500 g新鲜小黄姜切成姜沫,加热至45 ℃备用。选取督脉及两侧膀胱经为施灸部位,铺上两层纱布,纱布上放置厚约2~3 cm的姜沫。沿经脉在姜沫上铺艾绒,再用注射器喷洒95%酒精后点火施灸。艾绒燃尽后,待温度降至45 ℃,再灸下1壮,一般灸3~4壮,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施灸,每次施灸时间约2 h,共治疗3次。

2.3 隔姜灸操作方法的不足与改良 目前隔姜灸操作方法不统一,对于姜片的大小、厚度和姜泥的铺姜面积等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没有严格的度和量。隔姜片灸多结合艾炷施灸,但操作较为繁琐,患者体位变换受限,容易烫伤;手工切制的姜片厚薄和大小不均、规格不一,艾炷的连续更换,使温度不能持续均衡,影响热力传递;姜片切制过程耗费人力且造成姜块浪费严重,无法在同一时间内开展多患者多穴位艾灸治疗。隔姜泥灸可使经脉穴位体表覆盖率增大,使经脉所经体表受热均匀,生姜所含挥发油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加上艾绒燃烧,双重作用于皮肤毛窍,使药力直达病所,温经散寒的功效得以更好地作用于经脉腧穴上,效果持久;但需重复点火助燃且温度过高,患者变动体位容易造成姜泥散落。同时因施灸的面积大且时间较长,燃烧的艾绒造成整个治疗室空间烟雾很大,污染环境且影响操作者和患者舒适感。陈柘芸等[16]改良的恒温灸具姜泥灸无须反复铺艾绒,操作更快捷,恒温舒适,减少烫伤,采用大浴巾包裹减少烟雾刺激,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3 隔姜灸灸具的创新性研究

灸法由传统的手工灸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灸盒发明与创新应用,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艾灸器具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新时代艾灸的符号。生姜和艾是隔姜灸最常用的材料,隔姜灸灸具的应用可改进隔姜灸法的操作,节省人力物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17]。理想的灸具应能保留热辐射、光辐射和药物作用,并通过改变施灸方式、时间和施灸范围以影响灸量[18]。有研究进一步指出,今后灸具的发热源应仍以艾为主,燃艾时尽量减少烟雾排放;灸具设计以木制材质为主,可结合金属及新型材料使用,具有造价低、简便、易操作的优点[19]。

吕艳设计的恒温灸具[20]秉承传统温灸“热、光、烟”的综合治疗作用,顺应灸法的发展趋势,针对传统灸盒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体现中医护理特色,现已在临床推广应用,具有以下创新点:(1)温度恒定、火力均匀且不易烫伤:采用可上下移动调节施灸距离的不锈钢灸筒、网兜和精密纱网的设计,在重力作用下将灸条始终固定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上,保持施灸距离恒定;精密的纱网克服了传统灸疗施灸中的灸灰污染和皮肤烧伤,灸盖处采用小磁片与不锈钢相吸妥善固定,避免取盒时灸盖滑脱,同时不锈钢灸筒还有烟囱的作用,使灸条低温燃烧、火力均匀且不易烫伤。(2)操作简单、节能省力:点燃灸条后放入不锈钢灸筒内施灸,能使灸条低温及完全燃烧,无须刮灰及重复调整施灸距离,节能省力。恒温艾灸较传统艾灸能节约50%艾条和40%护士劳力[21]。(3)灸具多规格和多功能,实现规格化并适合不同类型灸药施灸:临床应用根据施灸方法及局部解剖部位不同,设计为可调节施灸距离的1孔、2孔、3孔、4孔、6孔、12孔、13孔、16孔、19孔的灸盒。1孔主要适用于四肢和眼部、耳部等特殊部位施灸;2孔、3孔、4孔、6孔可适用于躯干任何部位施灸;12~19孔适用于背部、腹部和下肢经络的大面积施灸。(4)温和舒适和烟雾排放减少:灸条在不锈钢灸筒内燃烧,温度更恒定,通过不锈钢灸筒的热传导和采用大浴巾包裹恒温灸具产生的热量,比等量灸药暴露在空气中燃烧的热量大,从而增加灸疗的舒适感;大毛巾覆盖恒温灸具可减少烟雾排放,同时减少PM2.5的产生和释放,改善灸疗环境,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22-23]。(5)体位不能配合者,可使用固定带结扎固定施灸,使灸疗过程更安全。朱光祥等[24]使用恒温灸具实施大面积姜疗操作,能提高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胃脘疼痛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秦娟文等[25]进行恒温姜疗与传统长蛇灸的对比研究发现,采用恒温灸具搭配艾条施灸避免频繁更换艾绒,节省人力物力;采用姜疗架[26]支撑恒温灸具,避免灸盒直接压迫人体,减轻因体位固定导致的疲劳,可更好地调节施灸高度,控制施灸温度,有效避免烫伤;利用大浴巾包裹,减少烟雾的产生,无明火暴露,施灸面积大且灸治过程保持恒温,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

鲁学进[27]设计的一种隔姜艾灸器,该艾灸器主要包括底座和艾灸筒。其中底座上端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卡合用以连接艾灸筒;在底座和艾灸筒卡合处下方固定有防烫伤网;底座下端设有打孔装置,并开设有若干透气孔的姜片槽。该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艾灸器功能较为单一,在进行隔姜灸时无法对姜片进行打孔,使用过程中烟气大量飘散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赵国峰等[28]设计一种新型隔姜灸灸具,其特征在于灸具盖体与底座的上端连接,进而使盖体和底座之间形成用于放置艾塔的容纳腔;底座设有气道,用于供艾塔的底部产生的烟雾流动至底座的下端。该灸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灸具体积过大而导致取穴不便,以及使用过程中治疗者不能调整姿态等问题。

4 效果评定

4.1 临床疗效 《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对胃脘痛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更新与总结,很好地涵括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疾病特点,是目前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考的依据。临床疗效常用中医症状和证候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先将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分为主要症状(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得食痛减)和次要症状(四肢倦怠、畏寒肢冷、口淡流涎、便溏、纳少),单项症状由轻到重分为4个等级,分别计为0~3分,再采用积分法进行症状疗效评定。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多采用尼莫地平法,即先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再根据疗效指数计算总有效率进行疗效评估[1]。潘云云[29]运用火龙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率为93.1%,有效地改善胃脘疼痛、食后腹胀、疲乏无力、畏寒怕冷、便溏和纳少等单项症状,且复发率低。刘永芳等[30]对45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进行隔姜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且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普文旻等[31]的研究表明,采用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可明显地缓解患者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4.2 护理效果 目前相关指南或共识缺少针对本病护理效果的评定方法,临床研究者多采用自制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表进行评价。陈柘芸等[16]将11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温经姜疗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82%,说明改良温经姜疗可显著地提高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裴月辉等[32]将8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隔姜灸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隔姜灸更能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4.3 疼痛评分 胃脘部疼痛是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主要症状,疼痛评分是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的常用指标。《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1]建议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基本方法是选择一条长约10 cm的标尺,两端计为“0”分和“10”分,分别代表无痛和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标尺刻度的增加代表疼痛程度加重),让患者标出能表示自身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并计分。谢亚君[3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隔姜灸的治疗效果,发现隔姜灸可显著地缓解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加莉等[15]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肠疾病中医症候评分表》评分标准,将无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分别记录为0、3、5、7疼痛得分,评估三伏天火龙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发现试验组胃脘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朱光祥等[24]采用数字疼痛量表评估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疼痛缓解效果,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研究结果表明隔姜灸能减轻胃脘疼痛程度。

目前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评定标准存在如下问题:(1)中医症状、证候疗效和疼痛评分等结局指标的评定标准缺乏客观性。这可能导致因患者自身的疾病敏感性、对相关症状的表达能力不同和临床工作者的经验存在差异等,研究所得结论欠准确。(2)护理效果评定标准不统一。护理满意度、治疗的依从性[33]和烫伤发生率[34]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效果观察指标,但缺乏可用于效果评定的相关技术和工具;部分研究者采用自制量表,但缺少循证依据。

5 小 结

隔姜灸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尤其适于寒证,使用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可使热力直达病所,温补阳气,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应对该技术的作用原理进行深入探究,明确艾绒和姜的量、施灸时间和疗程长短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隔姜灸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此外,还需补充完善评价指标,借助先进技术和工具,结合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制定本土化、特色化的测评量表,以保证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猜你喜欢
艾绒施灸姜片
居家艾灸提升免疫力
旋转的钢铁厂
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燃烧热值测定研究
中暑
糟三样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千锤百炼艾成绒,一闻二搓三看识“上品”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隔姜灸治疗网球肘
隔姜灸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