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介与思政教育数字化的双向建构与探赜

2024-01-23 15:17张晓玲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12期

摘  要:数字技术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核心课题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关键在于积极探索网络思政育人数字化发展的多重可能,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在数字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文章从媒介技术与思想政治数字化教育的双向构建出发,阐述二者的意蕴、生成与实践,并就媒介认知、媒介技术、媒介风险三个方面探索思政教育路径。

关键词:数字媒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双向建构

中图分类号:G41;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5-0039-04

数字媒介技术革命正在加速经济社会演进,众多行业被颠覆并主动进行数字化改革,以求生存并保持市场竞争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数字媒介是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必然面对的媒介基础和社会环境。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核心课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关键在于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多重可能,构建思政教育在数字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本研究从媒介技术与思想政治数字化教育的双向构建出发,从理性媒介认知主导思政教育数字化实践、媒介技术壮大思政教育数字化动能、数字素养抵御思政教育数字化媒介风险三方面探索数字媒介与思政教育双向构建的实现路径。

一、媒介与数字媒介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指能够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或物与物之间产生联系的链接。媒介技术是指书籍、报纸、电话、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中信息的载体,如具备加工、传递信息功能的技术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也指基础设施,即从事信息采集、选择、加工、制作、传输的机构。

到目前为止,媒介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新,包括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数字[1]。语言是人类在人际传播中最早产生的媒介。文字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必然产物,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并能够长久保存。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意义重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物质载体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电子媒介使信息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数字媒介则让双向传输成为可能,其以技术为基础进行编码、传播和解码。不同媒介的主动求变,成就了数字媒介的整体发展,也反向为媒介信息之间的数字转换创造了整体环境。

二、数字媒介与思政教育数字化的内在意蕴

(一)政治属性:推动思政教育数字化的必备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越来越意识形态化,而意识形态也越来越媒介化[2]。媒介环境学派认为,人与技术或媒介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因而持续影响着人类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建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一步融合成为超级聚合数字媒体平台和生态系统,多元信息技术助力的数字媒介通过不同表现手段、不同媒介形态嵌入社会机构和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理念、行为规范等产生无形影响,促成个体对艺术文化、工作生活乃至社会关系的心理认同、情感共鸣,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建构,塑造全新媒介环境的功能。当媒介越来越隐蔽地承担起意识形态建构、传播乃至解构的功能时,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功能和统治维护功能的合法性就越来越被凸显。

(二)技术赋能:催生思政教育数字化的传播业态

数字化转型深刻撼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范式与创新文化领域之间的张力,构建了复杂且多元的教育领域生态系统。其一,数字媒介打破了空间制约,构建了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虚实融合育人环境,“教”和“学”摆脱了物理世界的现实约束,实现了信息抓取的最大化。其二,在数字環境中,学生和教师的主客体地位发生了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已经从传者转变为平等、便捷、共进的角色。其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使教育形态更加个性化、创新化、定制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选择性、交互性进一步增强,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得以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发展[3]

(三)受众驱动:满足思政教育受教育群体特征转变的需求

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网络原住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表达个人观点,他们对数字技术变革引发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持拥抱态度,自如应对网络点击量和流量。倘若思政教育能够主动拥抱数字时代的发展,运用好数字媒介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发展的新型文化场域,通过数字媒介运用数字化语言输出拥有文化沉淀的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满足参与者的情感互动和虚拟沉浸需求,实现全时参与、实时响应、共时交流,这必将极大地提升个人的参与热情,释放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数字媒介与思政教育数字化的生成表征

(一)数字媒介助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系统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还处于探索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上还不成熟,教育内容呈现分散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数字媒介技术的持续整合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构筑了多维数字场域,为相互嵌套、彼此赋能、多元协作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技术驱动发挥数据、信息、技术的叠加效应,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媒介、技术媒介和智能媒介的创新融合和优化整合。另一方面,数字媒介将传统去中心化,通过主体行为之间的互联、互通、协作、共享,转化为一体化、连接式的治理,为精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二)数字媒介融合扩大思政育人传播载体

数字化转型带来物理环境向数字环境育人场景的拓展。数字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媒介化情景呈现服务。例如通过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可以实现环境的虚拟呈现和个体的身临其境。虚拟实验室、仿真课堂、智慧教室等教育媒介体验,能够更加鲜活、生动、立体地呈现数字化效果,使学生从认知、内心和行为上获得具象化实践的现实体验与情感触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感染力、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融合式、集成性的数字媒介技术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数字资源整合。构建多维度立体的数字化内容资源库,有利于拓展理论与实践的边界,提高教育资源的传播效率,扩大数据共享力度,形成协作联动共同体,促成思政教育内容向数字化资源合理转化。

(三)数字媒介叠加增强思政教育数字化的效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方式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媒介。虚拟数字媒介技术的特性制约着信息的选择,决定着信息的编码方式和传递过程,影响着最终解码的方式和效果。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可以用数字化的语言进行编码,再借助强大的数字媒介技术深度嵌入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数字场域,并运用视听化、图像化、情景化的文字、图形、视频、动画、表情包、滚动影像等元素进行数字智能解码,通过数字技术改变认知,促成认同,将思政教育无声输出和渗透,确保信息的有效接收[4]。数字媒体所塑造的社会环境,从信息发布、信息传播、信息接收、认知方式、思维想法等层面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实现“化人”功能的意识形态建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数字化、全息式、仿真性呈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差异化供给,有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四、数字媒介与思政教育双向构建的路径

(一)提升理性认知,以媒介技术驱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实践

1. 坚持运用主流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宏观政策与具体实践的双向转换[5]。从宏观层面看,要遵循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即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各级政府、行业利用数字技术驱动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提供方向性指引。受教育者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后,形成与国家意志要求相统一的思想、人格和行为,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格化塑造,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集中体现。从微观层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的渐进式改良就是高校的实践过程。高校通过全过程、全要素、全领域的媒介技术发展,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开放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资源,实现人、媒介、教育实践活动三者之间的统筹平衡和利益最大化。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引领,数字媒介技术作为一种结构性力量,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融合共生,才能实现思政育人效能的最大化。

2. 尊重媒介与意识形态一体化的双向属性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媒介与意识形态从双向建构走向融合成为塑造社会环境不可逆转的强大力量。当人们用数字媒介与平台获取信息、享受便利时,数字媒介平台也利用海量信息在算法加持下实现精准引导、驯化和塑造,全方位重塑社会结构与生活系统,成为一种无所不知的结构性力量。面对西方数字文化霸权,意识形态竞争中的话语体系、议程设置和传播方式已经演变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媒介平台及其构建的数字生态体系之间的竞争。要遵循并正视媒介意识形态政治属性的塑造规律,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首要衡量准则,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运用好数字化媒介,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凝聚民心。

3. 审慎处理人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是通过数字媒介将技术与思政教育互嵌、叠加、凝聚、重合的过程。对于教育而言,媒介始终是为人的培养和发展服务的。因此,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媒介技术观,以理性价值为主导,审慎界定数字媒介的辅助作用,避免媒介技术的错位和带来的负面效应[6]。其次,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赋予其价值内涵和精神实质,确保技术开发应用的目标、过程、效用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价值要求,守住数据的权利边界,正确处理人机之间的主体关系,使媒介技术的应用始终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核心,更好地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

(二)发挥数字媒介技术优势,提升思政教育数字化动能

1. 构建数字思政媒介超级聚合平台

在整合数据信息、教育资源、多模块集成资源库的基础上,打造一体化的思政超级数据媒介平台。为各类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开发、管理和服務提供技术环境,实现数字资源的大规模跃迁。构建真实、虚拟、智能、可互动的数字学习型社区,使场馆教学、在线学习、协作学习等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打造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多维立体顺联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促进受众在不同圈子、不同情境下形成资源共享和良性互动。

2. 开放共享思政教育数字化资源

数字资源是以人为中心,可以持续地、动态地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总和。一方面,科研单位与高校要加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多维度资源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要适应数字时代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智能检索、在线学习、数字阅读提供丰富且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加快全球范围内的课程学习资源、实习与就业资源等面向更多群体开放,实现思政教育数字资源开放共享。

3. 扩大思政教育数字资源精准供给

数字化思政教育素材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关键一环。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内容为王,注重将体现中华文明、文化自信、民族精神、大国担当的优质资源合理数字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集合数字库,拓展内容深度和精神内涵,夯实理论支撑体系,以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内容优质供给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二是推动文字、图像、视频等叙事形式、内容和符号向数字化转换和综合运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路径,创新话语表达体系,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表达模式。三是发挥媒介技术优势,通过算法推荐、后台智能检索和多维度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被教育者思想需求、认知水平、问题困惑等客观现状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高质量内容的精准定推,促进各主体间的协同联动,推动数字资源价值在各主体间的释放[7]

(三)提升数字素养,增强抵御思政教育数字化实践的媒介风险

1. 提升教育主客体的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是实现数字化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数字素养包括数字公民运用数字技能进行写作、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了解媒介技术与社会环境并能评估其可能和风险的资讯素养,遵守数字伦理道德规则的媒体素养以及能够揭示子系统的构建模块如何关联和交互的电脑思维[8]。对教师而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助媒介素养提升的配套课程与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助学习,不断明确媒介技术介入思政教育领域的目的、意义。教师也可以尝试进行算法技术逻辑、数据运算程序等相关技能的训练,保障自身对技术的价值认知与使用习惯。对学生而言,开展相关课程方案和定制课程标准,通过媒介素养周、媒介素养论坛、课外实践等形式,以信息共享、价值感召和理念宣传达到普及媒介素养知识与技能的效果。

2. 用制度明确权责边界

媒体技术研发应用失范,很大程度上源于相关制度条文的缺位。要建立健全媒介技术介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伦理规约制度,技术主体(学校、教师等)能够明确和界定媒介技术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标准、方式、责任等,使这种规定内化为媒介技术行业者和教育行业者的具体行动和伦理道德,以保护个人数据信息隐私安全,明确技术为教育服务的属性。

3. 推进思政育人数字化命运共同体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需要人力、技术、资源、文化等多方面支持,要建立社会各界参与、多元共治、在线协同的治理格局。一方面,树立系统发展观念,遵循教育对象和媒介技术发展的规律,坚持守正创新,整合统筹教育资源,实现思政教育资源横向和纵向的续接。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党和政府各级组织、学校、家庭、社会等为代表的主体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理论、新实践,广泛吸纳学科专家人才,建设数字大课堂、搭建数字大平台、建好数字大师资,凝聚数字化育人力量,壮大学习共同体规模,不断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徐振国,魏同玉,谢万里,等. 媒介技术影响教育形态变革:历程、规律及启示[J]. 数字教育,2023,9(03):23-30.

[2] 张春霞. 数字媒介与意识形态的双向建构一体化趋势及其风险挑战与应对[J]. 理论探讨,2023(04):101-108.

[3] 陈诚. 数字思政的生成机理、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6):70-72.

[4] 徐稳,葛世林. 数字化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23(03):45-51.

[5] 卢岚.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与行动框架[J]. 思想理论教育,2023(05):12-19.

[6] 于祥成,陈梦妮.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范式建构的逻辑向度及实践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23(06):88-94.

[7] 温晓年. 数据思政的内涵特征、负面效应与规避路径[J/OL].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2023-11-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54.C.20230724.1110.002.html.

[8] 杨秀,张林. 比利时媒介素养教育政策的演进、特征与实践: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J]. 新闻界,2023(04):84-96.

(荐稿人:张勇,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邵秋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云南艺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现状调查及网络媒介育人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21KYJJ1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张晓玲(1990—),女,博士在读,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科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