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散”变“大而强”

2024-01-25 01:52
农村百事通 2024年1期
关键词:随县镇级种田

强支撑——健全县镇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湖北省随县弘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耘公司”)服务大厅的监控屏幕上,可以看到当日农机现场作业画面,农机的实时作业进展、轨迹、面积、时长等信息一览无余,通过“北斗+农机”信息技术实现精准调度、高效作业。

近年来,为将分散的小农户力量凝聚起来,让小农户可以搭上现代农业的“快车”,随县充分利用覆盖全域的供销网络,整合乡投公司、邮政、交通、快递物流等多方资源,构建起县、镇、村农业生产三级服务体系,打造生产服务型集体经济。

在县级层面,立足供销主渠道和网络优势,构建县级农业服务综合平台公司,围绕打通信息链和市场链,提供便捷实用的信息发布、上下互通的销售网络、质优价实的农资供应、便捷高效的农机服务和及时精准的金融服务,共链接344个庄稼医院、30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7个行业协会,形成了“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统一标准”的管理体系。

在镇级层面,通过鼓励創办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积极探索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以镇级公司为平台,建立“1+X+N”资源优化统筹模式。“1”即一个镇级社会化服务公司;“X”即若干村级乡村合作公司;“N”即能最大范围统筹的全镇农业技术、人才、机械设备、资金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目前,像弘耘公司这样的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共有20家,打造了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完整社会化服务链条,服务耕地68万亩,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0%。

村级供销站点作为服务体系的最后一环,实现了就地转型,由过去的单一物资购销,升级为集庄稼医院、电子商务、信息服务、金融支农一体化的服务站点,着力构筑农民“办事不出村、购物不到镇”的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基层站点建设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同时,随县成立了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构建县有服务中心、镇有服务站、村有联络员的三级服务网络,为各项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支农惠农政策“进村入户”提供有力支撑。

有甜头——耕种管收全程有帮手助增收

随县澴潭镇二浪山村农民高本国2023年不像往年那样忙碌,因为他签了一份农田托管协议,把自家10亩田交给农业服务公司打理,并直言现在种地很是轻松省心。

在随县,与高本国一样的农民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全程托管、季节托管、环节托管等方式,把农活交给农业服务公司。这种包办农活的公司,被乡亲们称为“种田公司”。从2022年开始,随县以创办“种田公司”为突破口,在全域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了不划算的事,通过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的农业服务,办得划算、办得漂亮。

除了托管服务,针对自种田,“种田公司”还提供点单服务。土地耕整、农资供应、集中育秧、机播机插、植保飞防、粮食烘干等项目应有尽有,统一定价,农户根据需求照单选择,在节本增效的同时,还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种田公司”实行“农户点单、村集体制单、公司接单、农户评单”的操作流程。小型业务由农户打分,大型业务由村委会和农户共同打分,所有评分汇集到公司,作为评定操作员业绩的重要依据,做到农户满意、服务安心。

2023年,随县的“种田公司”共服务耕地58万亩,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实现水稻亩均增收200元,农药、化肥减量20%,秋冬播面积增长3.5万亩。

能共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为随县农业农村发展点燃了新“引擎”。早在2017年,随州市以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为契机,县、镇、村三级推动,引导17个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及1个大米加工企业,成立了全市首家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随州市众联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众联合作社”),大力发展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众联合作社将功能、领域不同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紧密联结起来,以农业机械、资金、土地等折成股份入股,打造“联合社+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优势互补、专业协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目前,众联合作社已经建立托管服务基地23个,整合农业机械设备440余台(套)、谷物烘干设备85组1800吨,成立了全市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队,提供从旋田、育秧、播种、机插、施肥、植保到收割烘干的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

“众联合作社与村集体对接,发挥村级组织优势,组织引导有意愿的农户统一接受托管服务。”众联合作社理事长肖保新介绍道,众联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粮食生产全程服务合同》,农户每年每亩缴纳785元的水稻托管服务费用和470元的小麦托管服务费用,联合社提供从种到收全程打包服务。截至2022年,已在2个村实现整村托管,服务总面积6800亩,服务小农户1200多户。

众联合作社还通过“双向订单”建立起供种企业、加工企业和粮食种植户之间的稳定合作关系。组织托管服务对象与供种企业签订优质稻种供应合同,与稻米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形成“双向订单”三方协议,农户粮食种植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由合作社从厂家集中采购,降低了价格、确保了质量,且不用担心粮食价格和销售,实现稳产增收。以香稻种植为例,2022年,众联合作社组织种植户签订香稻“双向订单”3.8万余亩,供种10万公斤,水稻收购价格每公斤比市场平均价格高0.58元,为订单农户增收近1100余万元。

(摘编自《农民日报》   作者:李丽   庞博)

猜你喜欢
随县镇级种田
随县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及分析
基层治理呼唤“镇级改革”——汉中市破解镇级“虚化”问题的调查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随县苗圃主要林业有害生物
浦东:率先出台镇级预算审查监督指导意见
80后农民工返乡种田致富
不是无人种田 而是无田可种
抓住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机遇,做好镇级项目咨询服务
新时期深化 “镇级市”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