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田山歌的数字化保护实践和思考

2024-01-25 10:13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青浦山歌数字化

杨 城

青浦田山歌是流传在青浦地区,具有鲜明音乐特色的民歌艺术。从体裁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大山歌和小山歌,它们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大山歌是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歌,又称邀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主要流传于青浦区的赵巷、练塘等地区。其演唱形式独特,篇幅较大,自成一格。小山歌是青浦田山歌中另一富有地方色彩的歌,即四句头山歌、问答山歌、乱嚼山歌,一般是以一人单独演唱为主。青浦田山歌的歌词内容来自生活,表现在劳动、生活、思想、爱情等方方面面,具有社会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等功能,是观察青浦及周边稻作地区社会生活、风情民俗的重要载体。田山歌是一种即兴的口头歌唱艺术,山歌小调经过世代加工,口口相传,少有文本可寻。青浦区将现代数字技术运用于田山歌这种民间音乐类项目的传承和保存,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青浦田山歌的数字化实践开始时间较早,记录较为全面,但又错综复杂,有必要在重新回顾中加以分析。

一、青浦田山歌的数字化保护实践

数字化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以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起点,通过相关信息的数字采集,逐步形成新的数字化形态留存,并在此基础上以数字化方式复原、再现、创造的过程。青浦田山歌的数字化保护实践重点围绕田山歌的数据采集、数据库的建立、数字化作品创作和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展开。

1.抢救普查,采集基础数据

20 世纪80 年代,在全国性的歌谣普查运动中,当时的青浦县文化工作者走门串户、多方搜求,记录下第一手青浦田山歌的歌词曲谱。1982 年,青浦县对境内的田山歌进行了普查,收录了282 首歌词。90 年代,又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89 首田山歌进行曲谱记录,并抢录了以《五姑娘》《十二月花名》为代表32 首田山歌。2008 年,国务院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青浦田山歌”作为“吴歌”的扩展项目被列入其中。针对田山歌生存艰难和传承断裂的困境,青浦区提出将数字化作为抢救性保护的新手段,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文化工作人员以普查摸底、建立档案的方式,全面摸清现有全区田山歌艺人的状况,包括人数、年龄结构、艺术表演、艺术传承、生活状况及通信联系方式。继续普查、收集包括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田山歌的创作作品及其影响情况、得奖记录、田山歌艺术的表演区域、流派发展的有关记录和音像等资料,利用扫描仪、计算机等设备,将所获资料进行归类和整理,以数字化方式保存,并初步建立了田山歌数字库。2010 年,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又一轮的田山歌抢救和普查工作。经过近4 个月的走访,工作人员共录制视频70 条、拍摄有价值的照片400 多张,文字记录近万字,整理曲谱5 首,挖掘出田山歌文献史料3 本,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数据库的资料。

2.分类整理,利用数字资源

依托于田山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在分类的基础上,大量历史资料、歌词曲谱和图文视频等的梳理,青浦区非遗保护分中心为《上海田山歌》一书的编写提供了75 条近2 万字的知识链接、84 条大事记、125 张图片。2011 年,《上海田山歌》正式出版,丰富了人们对青浦田山歌的认知,也了解到了保护田山歌的紧迫性。2014 年,经过重新辑录,《上海市青浦区歌谣谚语集成》得以正式出版。这一次翻印,除了择优录入20 世纪80 年代三套集成内部资料本《青浦县歌谣谚语分卷》中的田山歌154 首、谚语900 条,另将田山歌数据库中保存的一部分经过普查和调研,再次被挖掘出来的老歌手和他们能唱的歌谣,作为书中新增部分。通过发挥数字库的强大储存功能,出版书籍,田山歌曾经鲜活的生命力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3.借助数据,创新呈现作品

对原生态的田山歌进行适合当下审美习惯的创新,数字化是必须借用的手段。田山歌创意微电影《上海节拍》被音乐研究者认为是数字化保护的一个成功尝试。该片利用现代录音技术对田山歌数据库中收录的原生态歌声进行处理与革新,用动态画框剪辑手段将原始田间的劳动场景与城市生活相融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1]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这首曲调源于青浦田山歌,用吴侬软语演唱的《上海节拍》,一度成为代表上海形象的声音,向世界各地的客人问好。2019 年创作的音诗画舞台剧《远去的乡音》,则充分利用数字化的田山歌作品录音等素材,抽取其中的小调融合现代音乐元素,重新创作出具有田山歌特点的唱段。通过演出空间、演出形式、演出内容的探索,再次激活田山歌的基因元素,让古老的艺术重新回到观众视野。[2]此外,利用高清数码技术拍摄视频、纪录片等,也是宣传推广田山歌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的工作成果,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锡余、张永联的纪录片,朱家角田山歌纪录片,练塘镇田山歌教学视频等。

4.专业录制,留存数字歌声

由于书面对田山歌的歌词进行文字记录有较大的局限性,2022 年8 月,在青浦文化馆召开的田山歌数字化保护工作会议上,田山歌保护工作者及传承人代表再次提出数字化保存田山歌乐音的紧迫性。2023 年初,文化馆联合四个镇的田山歌保护基地举行田山歌研讨会,就青浦田山歌数字保护计划提出初步构想,并讨论了录制的分工、曲目、专业保存等相关工作。田山歌数字保护计划正式启动后,在原有收集、整理的150 余首田山歌的基础上,通过练塘,金泽,朱家角,赵巷四家传承基地传承人和街镇非遗保护办公室的拾遗补阙,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等6 大门类,累计田山歌数量167 首,均列入数字化录音录制的名单中,由歌队认领并进录音棚录制。在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田山歌数字化保存工作从2022 年9 月开始至2023 年6月,共120 多首曲子完成了采录,这为田山歌歌声的永久性留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青浦田山歌的数字化保护实践,经过20 世纪初的初始阶段,至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成果初显,再到近些年更加自觉的保护意识,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生活日益现代化,以及数字技术介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发展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和结果。收集、整理文本以及留存流传的民歌资料,运用过去的记录创作新词新曲并搬上舞台表演尤为重要,但数字化保护并不仅如此。[3]新的理念下,在摸索中前进的田山歌数字化保护,在以下方面存在着不足:

1.数字化标准不甚明确

因为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记录统一的标准和技术参数,前期青浦田山歌的记录信息并不完备。最常见的问题是由于技术条件和普查人员专业技能的局限,使得田山歌的歌词和曲谱间往往是分离状态。今天多数人以为田山歌只有落秧歌、大头歌、对歌等几种流传下来的调子,这是一种误解。田山歌曲调丰富,且广泛吸收俗曲、小调、宝卷等民间艺术门类的曲调进行演唱。对于原本口头流传的作品,其流传的区域、场合、民俗、功能等也大都失载。这使得绝大多数歌成了书面的文字,没有更丰富的文化信息保留下来。此外,一部分音频、视频由于设备的原因,加上没有及时整理,添加相关的备注信息,使得辨析过程费时费力。一些资料尚未统编,难以按照时间、类别、关键词索引等进行目录查询,全面记录田山歌信息的数据库尚未完善。

2.数字化内容有待丰富

由数字技术完成的信息储存,并不直接等于丰富的数字化内容。为适应数字化的生存环境,文化资源需要进一步调整、加工和改进,加工过的田山歌数字内容才能真正成为面向大众、方便读取的资源。同时,在田山歌的各个基地、社区传承点、传承人和文化馆之间,数据也应形成汇总和共享。举例来说,青浦区在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1 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 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数十名,这些主要传承人的风采可以通过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所做贡献等信息的综合和编辑,以数字化方式得以呈现。以书籍、音视频资料记载的宝贵文化记忆,也应形成电子书、演出集锦等上传至互联网,扩大田山歌的知晓度。

3.数字化鸿沟仍旧存在

数字鸿沟的存在,即那些不拥有数字设备或网络平台的人,数字化资源很难覆盖到他们,也就意味着他们很少能参与到其中来。我们精心打造田山歌数字化的种种产品,投入到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中,却也不能忽略那些被数字鸿沟挡在信息时代之外的人。在各大文化馆都已实现基本的数字化服务的当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主要平台。无论是共享直播、活动预约、在线学习、资源鉴赏等功能,都只能以数字化鸿沟的弥合为前提。

4.数字化资源利用不够

在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中,往往相沿成习只是调取了其中一部分,没有被关注的部分,则处于沉睡且无人问津的状态。作为一种口头艺术,青浦田山歌的魅力来自它的全体。但因为表演化、舞台化的传承模式,使得田山歌作为一种表演化的存在,反复演唱的只是大山歌中的一小段而已。事实上,青浦田山歌中还有大量的仪式歌、小山歌和儿歌。比如,青浦儿歌《讨只花小狗》,采录时附有从游戏的队形、对话到游戏过程以至结束的详细游戏说明。这则游戏不仅在语言上体现出吴语的特色,还暗含了水乡生活的经验。如儿童口中的“拨脱龙头抢梢”很可能来自当地民俗活动摇快船比赛。[4]但目前对于青浦儿歌只局限于采集记录,没有用数字化手段推广,让这些活泼生动的歌谣再回到孩童的口头和游戏实践中。

三、未来数字化实践的启示

数字技术逐渐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模式,解构了传统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实践。人们生活在一种由抖音、快手、短视频等新媒体,以及各种公众号、App 推送信息形成的新文化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加工制作、接收和传播都更为简单和便捷。特别是在经济水平高度发达、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上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接受,往往以高效率、高品质为追求。对于田山歌的数字化保护,本文通过以上的思考,尝试给出未来数字化实践的几点启示:

1.对照标准,完善数据信息

多年来,我国一直缺乏非遗数字化保护方面的相关标准。2023 年6 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发布。该系列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我国各门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的采集和著录工作。这对于今后田山歌数据的采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田山歌的数字化保护应向这一标准靠拢。

2.聚焦需求,拓展传播范围

无论是一首歌还是一场音乐剧的展示展演,本质上都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实体活动。观众在现场获得的直观感受自然无可比拟,但受众面有限。此后,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比如演员召集的困难、缺少经费、不经常排练,一些辛苦筹谋的大型活动往往在演出几次后就无法重现舞台。如果没有网站、直播、文化云、体验厅作为田山歌的信息传输和推介渠道,没有借助数字手段让观众将感兴趣的田山歌曲目及表演带回家,就不能实现传承传播的最大化。因此,未来的数字化保护将聚焦公众的实际需求,要以公众为中心,设计公众需要的产品。在已有数字化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创新项目设计。对田山歌数字资源的远程获取与提供,可通过互联网媒介,跨越时空的限制。对田山歌数字化服务进行全面提升,拓展传播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如远程交互式教唱指导与培训系统等。

3.运用技术,提升互动体验

田山歌文化长期植根于民俗的土壤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能被感知,更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转换成可玩味的各种符号形式表达,连接起文化、科技与现代生活。互动才是数字化的核心,单向输出的网络平台将成为历史。这使得能否提供学习、讨论、协作的互动平台,成为数字化保护的关键。根据田山歌项目自身的艺术特点,在传承中可通过网络招募词、曲作者,与受众建立多元化传播纽带,寻找多样参与途径。同时,在田山歌艺术的展示馆、传承点位等,通过三维技术、模拟技术、VR、元宇宙等现代数字技术,使人们充分沉浸在这一瑰丽多彩的民歌文化的生产生活场景中,提供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数字非遗交互活动,进一步提升实体空间的创新体验。

4.加强管理,可持续利用资源

田山歌数字化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应从基础理论知识、技术、管理、应用四个方面,建立田山歌数字化传承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后台数据的采集、制作、更新。通过报纸、电视、搜索引擎、链接、自媒体等积极实施数字化的推广和应用,实时录入相应数据,收集、整理、反馈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信息,实现沟通与互动。在当今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田山歌的保护要与新城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生态示范区战略规划相呼应,从而开创新时代田山歌传承的数字化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实质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不断充实、整合、转化和共享,利用数字档案的丰富内容及蕴含于其中的符号和象征体系服务于学习、传承和研究,进而助推产业开发,实现全面普及和文化振兴。数字化是当下田山歌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抓住技术更新换代的机遇,持续不断地推进数字化建设,为田山歌的传承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青浦田山歌,也可以引领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让非遗真正“活”起来,促进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青浦山歌数字化
三轮复习的“动”议“恒”构
山歌还要妹起头
青浦工业园区召开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对接活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山歌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以“绿色青浦,上善之城”打造城市新形象
苗山歌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