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022 年我国材料科学领域论文撤稿情况分析与思考 *

2024-01-25 07:22姜春明
出版与印刷 2023年6期
关键词:材料科学出版商评议

姜春明

论文撤稿是对有缺陷的科学结论进行纠错的有效措施。早在1987 年,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就提出对于不宜在文献资源中继续保存的或有错误的学术论文应进行撤稿,随后,相关出版机构陆续对被发现有问题的论文进行撤稿并发布相关撤稿声明,大型科学文献数据库也逐步加强对撤稿论文的管理,对撤稿论文及其声明实行规范化标注。由于实验材料污染、科研设计不当等错误造成的撤稿本是科研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但近年来,因为抄袭、剽窃、虚假同行评议等学术不端行为导致我国学者论文被国际期刊撤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学术生态环境。对此,政府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等,着力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学者也对论文撤稿现象展开深入研究。其中,基于Retraction Watch(撤稿观察)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对撤稿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开展科研诚信状况研究、学术不端行为分析的重要手段。[1-3]

根据InCites: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2018—2022 年全球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四的学科分别为临床医学(1 815 319 篇)、工程(1 175 789 篇)、化学(1 061 505 篇)和材料科学(719 907篇)。其中,来自中国的临床医学(310 927篇)、工程(468 847 篇)、化学(370 476篇)和材料科学(323 602 篇)的论文占比分别约是17%、40%、35%和45%。可以看出,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论文占比最大。然而,目前国内关于撤稿论文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医学相关的学科领域,[4-6]鲜有关于材料科学领域撤稿论文的研究。本文基于Retraction Watch 数据库,分析2018—2022 年我国材料科学领域论文撤稿情况,为防范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参考,以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净化学术生态环境。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在Retraction Watch 数据库中,检索2018—2022 年中国学者发表的材料科学领域论文的撤稿记录。论文检索条件如下:国家为China(中国);学科为material science(材料科学);文章类型为research article(研究论文);撤稿检索周期为2018 年1 月1 日 至2022 年12 月31 日; 通 知 属 性 为retraction(撤稿)。根据上述条件,共检索到158 篇撤稿论文。数据收集时间为2023 年3 月25 日。

2.研究方法

(1)撤稿周期计算

将论文发表时间与撤稿时间的时间间隔作为撤稿周期,对检索结果逐篇进行人工整理,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同时,根据实际统计情况,将撤稿周期划分为超过(含)10 年、6—9 年、1—5 年、1 年以内等不同的区间。

(2)撤稿原因归类

Retraction Watch 数据库列出的撤稿原因有100 多种,为了便于分析,根据撤稿声明的内容,在邬亚文等[7]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将撤稿原因归为12 类,分别是抄袭和剽窃、研究错误、学术存疑、遭受调查、研究不客观、研究造假、主动撤稿、期刊/出版商/第三方错误、出版及程序问题、违反伦理道德、作者没有回应、撤稿信息有限/未知等,囊括了本研究中涉及的具体撤稿原因。大多数论文涉及的撤稿原因不止1 种,在归类时均单独统计。

(3)撤稿期刊属性分析

结合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逐篇检索撤稿论文所在期刊信息,将期刊划分为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tended Edition,《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收录期刊和非SCIE 收录期刊两大类,并进一步检索SCIE收录期刊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用报告》)分区等信息。

(4)撤稿论文被引频次

在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逐篇检索158 篇撤稿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并人工统计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1.撤稿论文的总体情况

2018—2022 年我国材料科学领域撤稿论文共计158 篇。(见图1)其中,2021 年撤稿论文最多,达到46 篇。

图1 2018—2022 年我国材料科学领域撤稿论文数量分布

2.撤稿论文的作者

158 篇撤稿论文共涉及702 位作者(未剔除重复作者),篇均作者数为4.44。其中,有7 篇论文由1 位作者独立完成,作者数量最多的为12 位,居于中间的包括从2 位作者至9 位作者不等。

3.撤稿论文的期刊

统计显示,158 篇撤稿论文共发表在106种期刊上,其中2 种期刊为IOP Conference Series(英国物理学会会议系列)。根据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统计结果,106 种期刊中仅有5 种期刊未被SCIE 收录,其余均被SCIE收录。101 种被SCIE 收录的期刊中,Q1 区和Q2 区均为38 种,Q3 区为15 种,Q4 区为10 种。

在158 篇撤稿论文中,发表在SCIE 收录期刊上的论文150 篇,其中Q2 区期刊论文最多,为56 篇,Q1 区为53 篇,Q3 区为25 篇,Q4 区为16 篇。表1 为撤稿论文数量排名前5 的期刊,这5 种期刊的撤稿论文占撤稿论文总量的19.6%,其中撤稿论文最多的期刊为Applied Surface Science(《应用表面科学》),共撤稿9 篇。在撤稿论文数量排名最高的5种期刊中,3 种来自Elsevier(爱思唯尔),1 种来自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英国皇家学会),1 种来自Springer(施普林格)。

表1 2018—2022 年我国材料科学领域撤稿论文数量排名前5 的期刊

4.撤稿论文期刊所属出版商

158 篇撤稿论文发表的106 种期刊来自21 个出版商。表2 为撤稿论文数量排名前5的出版商。其中,撤稿论文最多的出版商为Elsevier(61 篇),其次是Springer(26 篇)。在158 篇撤稿论文发表的106 种期刊中,来自Elsevier 的期刊最多(40 种),其次为Springer(16 种),Wiley(威立)和Taylor& Francis(泰勒弗朗西斯)均为7 种。

表2 2018—2022 年我国材料科学领域撤稿论文数量排名前5 的出版商

5.撤稿论文被引频次

根据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统计结果,158 篇撤稿论文总被引频次为2151 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3.61 次,有10 篇论文总被引频次超过40 次。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章是来自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应用数学与计算》)的Combined Impactof Cattaneo-Christov Double Diffusion and Radiative Heat Flux nnBio-Convective Flow of Maxwell Liquid Configured by A Stretched Nano-Material Surface(《Cattaneo-Christov 双扩散和辐射热流对拉伸纳米材料表面麦克斯韦液体生物对流流动的影响》)。该文章总被引频次为431 次,因为结果不可靠撤稿,撤稿原因属于研究不客观。其次是来自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材料化学杂志A》)的Mesoporou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s Supports for Monodispersed Iron-Boron Catalyst:Improved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Hydrous Hydrazine Decomposition(《介孔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单分散铁硼催化剂的载体:改进水合肼分解产氢》)。该文章总被引频次为90 次,因为图片重复和图片错误等撤稿,撤稿原因属于抄袭和剽窃、研究错误。

6.撤稿周期

158 篇撤稿论文中,撤稿周期超过(含)10 年的论文5 篇,6—9 年的论文9 篇,1—5 年的论文66 篇,1 年以内的论文64 篇,零时滞(即论文发表当天即撤稿)的论文14 篇。考虑到撤稿周期为1—5 年的论文较多且时间跨度较长,进一步细化分析,结果显示撤稿周期为1—2 年的撤稿论文最多(36 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撤稿周期为1 年以内的论文的占比最高。

7.撤稿原因

表3 为158 篇撤稿论文涉及的撤稿原因统计情况。可以看到,撤稿原因主要集中在抄袭和剽窃(66 篇)、研究不客观(45 篇)、学术存疑(42 篇)、出版及程序问题(33 篇)、研究错误(30 篇)等。因违反伦理道德撤稿的论文最少,只有1 篇。进一步对涉及抄袭和剽窃的66 篇撤稿论文的具体撤稿原因进行统计,具体撤稿原因主要为图片重复(24 篇)、文章重复(18 篇)、文章剽窃(14 篇)。(见表4)

表3 2018—2022 年我国材料科学领域撤稿论文撤稿原因统计情况

表4 因涉及抄袭和剽窃撤稿的66 篇论文的具体撤稿原因统计情况

三、思考与建议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158 篇撤稿论文共发表在106 种期刊上,其中101 种期刊被SCIE收录;SCIE 收录论文150 篇,其中Q1 和Q2 区期刊论文合计109 篇,占比约69.0%。可见撤稿论文在高影响力期刊中更为普遍,影响恶劣。158 篇撤稿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达13.61 次,这对常规、有序的学术交流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基于此,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以期为共同维护学术生态环境提供借鉴。

1.科研工作者是科研诚信的第一责任人

科研工作者是论文撰写和发表的主体,是科研诚信的第一责任人。根据统计结果,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158 篇撤稿论文共涉及702 位作者,其中撤稿原因为抄袭和剽窃的论文作者达331 位。科研工作者应具备足够的科研诚信意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学术道德责任,主观上拒绝抄袭、剽窃、伪造、篡改数据、结果不可复制等行为,从“源头”上杜绝学术不端。因此,需要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诚信教育,对教师、学生进行全方位宣传,使之秉持科学精神,不抱存侥幸心理。另外,将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放在日常工作考核的首位,对触碰科研“红线”者实施“一票否决制”。目前,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开设学术诚信相关课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将“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列为研究生公共必修学位课,加强对科研新生力量的培养。

2.学术期刊完善期刊论文出版工作

(1)优化论文审查

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把关。学术期刊收到投稿论文后,应先对论文重复率、作者是否知情同意、冒用作者或作者机构、版权问题等进行审查。158 篇撤稿论文中,涉及文章重复的有18 篇,涉及图片或数据重复的有29 篇。此外,在撤稿原因为出版及程序问题的论文中,具体涉及缺乏知情同意、版权等问题的论文共7 篇;撤稿原因为研究造假的论文中,具体涉及冒用作者或作者机构的有24 篇,基本上都是作者上传修改稿时未经审核便擅自增加其他作者。另外,论文以不同语种出版同样是重复出版,如来自同济大学的某位作者2006 年以中文语种发表了一篇论文,2007 年又将其翻译成英文并发表在国际期刊上,2019 年两篇论文因“文章重复”全部撤稿。

针对上述情况,学术期刊需加大论文审查力度,将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扼杀在摇篮中。如论文投稿前请作者签订科研诚信承诺书,给予作者投稿前的确认提醒;修改稿提交过程中,除非特殊情况,不能修改作者名单和作者单位,对修改稿有贡献的人员建议增加到致谢部分;论文所有作者网上投稿时最好使用单位邮箱,不建议使用社会邮箱。另外,论文重复率虽然可以通过一些软件进行检测,但如图片、数据重复等的比对,软件检测的难度较大,准确性尚需提高。

(2)严格把控同行评议质量

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出版的核心环节,被认为是保障期刊学术质量和论文可信度的关键,但前提是审稿专家能够对稿件进行有效的评审。统计结果显示,158 篇撤稿论文中有13 篇涉及虚假同行评议,包括期刊采用了作者投稿时提供的推荐审稿专家、操纵同行评议过程等情况。随着学术期刊每年收到稿件数量的增加,为了提高审稿时效,学术期刊不断扩充审稿专家库或采用作者提供的推荐审稿专家,虚假同行评议随之产生。为了规避此类问题,学术期刊需要慎重对待作者提供的推荐审稿专家,尤其当推荐审稿专家的邮箱为社会邮箱时更要慎之又慎,避免作者“自导自演”等情况。此外,统计结果显示,除了撤稿信息有限或无撤稿信息的7 篇论文外,其余151 篇论文中,涉及数据文本等各种错误、结果不可复制等问题的有40 篇,涉及剽窃的有19 篇(其中2 篇剽窃了博士论文中的内容)。这些问题也是今后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关键点,既要加快同行评议的速度,也要重视同行评议的质量。

此外,学术期刊应规范专栏或专辑的同行评议过程。客座主编在组织专栏或专辑的过程中,通常会邀约自己的朋友,这可能会导致一些质量未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在同行评议过程中蒙混过关,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学术期刊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降低录用标准。在慎重选择客座主编的基础上,期刊编辑也要实时跟踪状态,不断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3)加强与出版商的沟通与交流

统计结果显示,158 篇撤稿论文中,有8 篇因为期刊、出版商或第三方错误导致重复出版,这不仅造成学术资源浪费,也对期刊和出版商的声誉造成负面的影响。前面提到,撤稿论文数量最多的出版商是Elsevier、Springer 和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等。在实际出版工作中,这些大型出版商为大量的学术期刊提供服务,未必能够面面俱到,因此学术期刊应主动出击,积极加强与出版商的沟通与交流,优化出版流程,实现出版环节流程可控,随时跟踪监测出版动态,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产生。

3.相关部门完善科研诚信监管体系

撤稿是为了纠正论文中的错误,以维护学术环境的纯洁性,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学术纠错手段。论文撤稿不仅对作者和期刊的学术声望产生不利的影响,从长远来看,也会影响国家的学术声望。作者所属单位是科研诚信的第一责任主体,如果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应严肃处理,杜绝该风气蔓延,而不是秉持“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不如实对外公布。此外,科研主管部门和基金项目资助机构应对资助论文实施管理和动态监控等举措。科研管理部门可建立实时追责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监督机制,完善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如限制申请科研基金项目等。

四、结语

通过对我国材料科学领域撤稿论文的研究发现,论文撤稿原因较为多样,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抄袭和剽窃、研究不客观以及学术存疑问题。在今后的期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这些问题,有意识地弥补这些漏洞。科研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科研工作者、科研管理部门以及期刊存有敬畏之心,切实履行各自的科研诚信职责,齐抓共管,才能携手营造并维护好清朗的学术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材料科学出版商评议
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艺》2017年优秀审稿专家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欧盟对谷歌新闻征税毫无意义
七成软件出版商转向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