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思考

2024-01-26 06:04安徽省宿州市砀山第二初级中学张伟伟
中学政史地 2023年33期
关键词:体验式创设法治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第二初级中学 张伟伟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怎样才能够实现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便成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合作学习以及开展课后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体验兴趣

面对初中阶段的学生,特别是针对道德与法治这类课程,教师需要采取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原因在于,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转变教学模式,如采取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能够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生动起来,形象易懂。这一做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网上交友新时空”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交友意识,并在此基础之上,能够真正地做到严格遵守网络规则,并学会自我保护。如果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采用枯燥乏味的方式,那么,学生将无法真正体会到本课内容的重要意义。鉴于此,这便需要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为学生播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视频,将更有助于学生融入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之上,真正地明白在网络世界,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由此能够看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之中,借助多媒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地完成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并真正地实现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

二、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增加学生体验渠道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育他们良好的学习思维,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吸收知识。

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关爱他人”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带领学生完成知识的分析以及讨论。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自己是否得到过来自他人的关爱,并在此基础之上说一说受到关爱时的具体心情。由于这一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之中,并带动其他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经过分析及讨论之后,学生都认为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动以及幸福的事情,明白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在实际生活之中,也应该关爱他人。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基于这种方式,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教材中的内容。

三、开展课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体验效果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并开展相关的课后实践任务,那么,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体验效果。也就是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尝试利用课余时间来带领学生展开体验式教学,例如,通过为学生设计课后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理解及巩固。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时,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开展课后实践。也就是说,在完成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如:自行组建小组,记录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违法事件以及同龄人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其产生的后果以及所要承担的责任进行整理,以文字资料的形式上交。由于这一课后实践活动具有相对较强的自主性,所以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实践活动中。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随机抽选一个小组的学生来呈现自己的实践结果,通过对学生的表达内容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将促使学生将所学习内容牢记于心。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正是培养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通过积极主动地引入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理解及吸收,并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体验式创设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