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石室探索

2024-01-26 13:56毛道生
中国教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建设

【摘 要】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品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价值,联合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构建文化引领、现场对话、聚焦课程、教研提升、数字赋能等路径,探索形成了“一个核心的价值驱动”“四方联动的角色转变”“五维着力的实践路径”的学校课程教学实践模式,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建设 课程教学改革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已有2166年的办学历史,素来重视课程教学改革,先后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授予“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和“成都市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引领校”。石室中学坚持一个核心的价值驱动、四方联动的角色转变、五维着力的实践路径,通过文化引领、现场对话、聚焦课程、教研提升、数字赋能等路径,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

一、一个核心的价值驱动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初心和使命。为充分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学校在关注常规的狭义课程育人过程中更加关注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课程文化的整体育人作用[1]。石室中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有家国情怀与世界格局的未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此来驱动实施和评判成效。石室中学将“家国情怀”作为学生的成长基石,构建大思政课程群,厚植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和理想信念;以“世界格局”指引学生的人生境界,构建创新课程群,深入开展“四史”教育、“荣校爱校”教育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未来领军人才”视为学生的责任担当,建设拔尖创新课程群,为有天赋特长的学生提供深度培养。

二、四方联动的角色转变

美国学者约翰·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和“获知课程”六个层次,提出学校是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转化桥梁和实施中介[2]。为此,必须将各利益关联方紧密凝聚起来,促进各方的观念转变和行为改进,从而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教育理想转变为现实。

1. 学校:由单一落实转变为整体构建

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并不是绝对割裂和互不相涉的,而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精品化耦合构成校本化课程体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石室中学经历了从单一落实转变为整体构建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石室中学就构建了“一课堂”必修课、“二课堂”选修课、课外实践活动课的课程体系,强调为专才、全才、英才打好素质基础。第八次课程改革实施后,学校逐渐走向了整体建构,先后提出“三阶五维”课程体系和“成长树”课程体系。“成长树”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校本化课程体系,包括国家基础课程、学校文化课程、领军人才成长课程等。石室中学课程的整体建构还体现在既开发面向国内学生的课程,又开发面向国际学生的课程。作为四川省首批汉推基地学校、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石室中学专门开发了供国际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如《中国文化掠影》《汉语乐》等。

2. 教师: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创造

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直接承担者。教师对“双新”的认同程度、理解水平和实施能力直接决定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教师要跳出自己具有实践经验而忽视理论引领的认识误区,深刻理解“双新”背后的育人价值和理论依据,才能由“双新”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践行者。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中,石室中学在政策宣讲、方案拟定、行动推进、督导评估、资源整合等环节,都注重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强化专业驱动,淡化行政驱动。石室中学的教师在主动创造中或开发了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在运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中实现“教出风格”。例如,李会奇老师感叹“身处历史名城,俯拾皆是历史”,于是运用成都乡土史开发历史校本课程和学科活动,包括“蓉城史话,物食人非—那些年我们一起生活的成都”等校本课程、“赴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研学”等学科活动;唐睿老师根据新课程强调关联性和情境性等,提出并实施基于“启境—入境—出境”的情境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 家长:由利益配角转变为协同育人

家长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直接“消费者”,还是直接参与者和建设者,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是影响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外部因素。石室中学视家长为“教育合伙人”,充分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作用。一方面,注重加强家校沟通,增强家长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解和认同,从而积极支持课程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和运用家长自身的优势,建设“家长课堂”,以丰富课程资源和充实课程师资。为加强生涯规划教育,石室中学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给学生介绍各类职业及未来发展,或为学生职业体验提供实训基地,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石室中学还开发了“我父母的职业生活”“我随父母上一天班”等生涯规划教育活动,鼓励、引导家长引进师资或亲自开设家国情怀修身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兴趣拓展课程等,参与学生入学礼、成人礼、毕业礼、体育节、艺术节等校园活动。

4. 学生:由卷入参与转变为自觉响应

课程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充分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是新课程的直接对象,其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解、认同程度,直接决定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程度与实效。石室中学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由被动的卷入参与走向主动的自觉响应,让学生走向自主发展和优质发展。例如,石室中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职業体验和社会调查活动,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从而科学选考和自主驱动;围绕“锦水文风”校园景观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融合课程,包括欣赏“锦水文风”诗歌大道、研究古代建筑中的数学美、开展水质分析和调查、认识桥梁建筑中的力学等。

三、五维着力的实践路径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从来就不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课程组织要观照学科自身的逻辑,也要考虑学习者认知特征、兴趣需要以及环境中课程资源的可能性[3]。石室中学以课程教学改革为牛鼻子和撬动点,围绕课程教学自身以及相关办学要素,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的提升。

1. 文化引领,校本化推进

学校文化具有导向、驱动和调适功能。以学校文化为引领,是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校本化实施的思想武器和理论工具。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就是学校日常管理过程,就是学校循证改进的过程,就是学校特色形成的过程[4]。石室中学办学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想。挖掘和宣扬石室中学的课程史,对于石室中学教师理解、认同和践履新课程理念有着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创办之时,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后蜀广政初年创刻儒家“十三经”(又称“石室十三经”“孟蜀石经”等)。民国时期,张铮校长率先开设矿物、物理、化学、微积分等现代课程并在部分学科采用英文原版教材。1902年,文翁石室率先由锦江书院改为成都府师范学堂而办新学,这些充分说明石室中学有着课程教学改革的革新传统和破冰勇气。“循吏”文翁、“赋圣”扬雄、“清代四川三大才子”之一的彭端淑等曾执教石室中学。“大师课程”育就卓越人才,说明教师专业水平对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石室中学办学历史上的这些课程教学思想与当今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高度契合,具有较强的时代贯穿力和现实指导性。

2. 现场对话,具身化践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通才能行动实。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更好地搭建理论与实践融合和贯通的桥梁,理论和实践的连接桥梁和转换中介就是教育现场。对话意味着教师已有生命经验和教育经验与新鲜的经验碰撞,在比对碰撞中改造经验、沉淀智慧[5]。对话过程蕴含着价值选择、思维启迪、观点碰撞,对话双方可以走向知行合一,实现智慧通达。基于教育现场的专业对话,教师能真切地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和价值性,体验教育的复杂性与灵动性,从而变被动执行者为主动变革者,去具身化践履。石室中学构建全员参与的观课、议课,书记、校长带头听课、评课,就课例展开现场对话,促进教师对“双新”的理解与执行。石室中学在大型活动、重要工作、制度变革等决策前听意见、开展前要宣讲、开展中要沟通、开展后要总结,多形式、全过程开展对话交流,坚持“把话筒交给教师”,搭建各种形式的展示和表达舞台,让教师在全校教职工大会、教育教学研讨会、主题教研活动、“青蓝”工程总结会、教师沙龙等活动中,以“输出”倒逼“输入”,促进教师的观念改变和行为改进。

3. 聚焦课程,行动化落地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不能停留在观念转变的层面,而要做到知行合一,以行为改进为圭臬。石室中学立足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两个关键环节来提升教师的课程力,如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方式变革等。在五育融合背景下,新课程强调教学的关联性,数学组胡潇老师据此而开展数学与体育的融合课例研究,将体育元素应用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欧拉公式、多边形知识、球的知识、二元一次方程知识等剖析足球制作中的数学原理,进而研究射箭箭靶的设计、篮球球框的适配设计、网球拍的设计、鸟巢和水立方的结构、投篮的最佳出手角度、赛事安排、球赛出线权策略分析、足球最佳射门角度的选择,等等,促进学生拓展知识运用,在探究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数学与体育的“联姻”,让课堂变得有趣且有义,跳出了就学科教学科的窠臼。

4. 教研提升,专业化实施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教育工作者秉持应该有的思维和理性,发挥专业作用,不能简单依靠政策、理想、情怀与激情。学校要避免行政思维和统一模式,而要通过教研来激发教师变革欲望。石室中学既注重以课题研究和集体教研来推动规范性教研,又注重倡导“高、严、精、活”的教风和“求实务虚”的精神推进泛在性教研,促进教师形成“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的自觉。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通过语言运用,促进思辨性思维品质的提升”,彭联雪老师立项了校级课题“思辨性思维养成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就《荆轲刺秦王》一文的教学,开展了基于思辨性思维培养的阅读教学实践,提出通过关注情理悖谬处、关注文本异同处、关注情节突转处等三大阅读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发现与质疑思维,以及通过让文本语境说话、让社会环境说话等两大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求证与验证思维。

5. 数字赋能,精准化提质

在“后疫情时代”,轰轰烈烈的全员线上教学虽然结束了,但线上教学为线下教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包括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个人提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群体分享、线下在场教学的价值认同,等等。同时,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课程教学,通过精准化教学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石室中学持续以数字技术助力学校全面发展,以数智校园奠基学校“创建中国著名与有世界影响力的卓越中学”的办学追求和育人目标;以“三场七空间”为基础营造智慧教育生态,构筑智联校园,形成了全域協同的数智校园智慧管理服务体系;围绕辅助教与学方式改革及师生多元发展,形成“五维一体”精准高效的教学服务体系;整合辐射名校资源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形成融通的立体式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体系,以此实现教育教学及学校治理的全面数据化、场景化、智能化、智慧化,由循数善治走向循数善智,再造教育质量提升优势。

参考文献

[1] 杨志成.面向未来:课程与教学的挑战与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2):19-26.

[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

[3] 吕立杰,袁秋红.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逻辑[J].教育研究,2014,35(9):96-103.

[4] 张东娇.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如何再次高阶发力?[J].中小学管理,2022(12):40-43.

[5] 毛道生,李继,税长荣. 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修方法与路径——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本研修实践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0(34):27-30.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成果的深化与推广研究”(课题编号:SCJG22A011)研究成果。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建设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