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灵魂:美之始
——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审美化三大立美点分析

2024-01-27 14:15张楠木
齐鲁艺苑 2023年6期
关键词:育德学理灵魂

陈 龙,张楠木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 401331)

《楚辞·九章·哀郢》曰:“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陈留太守胡公碑》(汉 蔡邕)云:“灵魂徘徊,靡所瞻逮。”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文化的发展,灵魂由一个人生命表征的绝对东西转向表明一个人精神、人格、思想、意识、心理活动等上层建筑领域物质,时至今日,中国人对灵魂的认识论更加走向唯物论,把灵魂看作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思维、人格、心理活动等纯粹意识的日常说法,其中心理活动占重要部分。柏拉图的《理想国》第四卷谈到灵魂时将其分为“欲望”“勇气”“理性”三部分。心理学派大师、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灵魂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阶段,对柏拉图的思想具有一定继承性。

“有趣的灵魂”是新时代青年渴望与众不同,以个性、有趣、不一样等标签自居,展现出绝无仅有的个性灵魂的集中表现。就当代人的“有趣”来说,并不是特指某种固定的“有趣”,只要能带给人具有审美体验的,都可以成为“有趣的”,如思想上的“慧趣”,情感上的“风趣”,思维上的“奇趣”,意识上的“超趣”,心灵上(亦指心理上)的“美趣”等。作为基础性的、根本性的“有趣的”源泉,心灵上的“美趣”(心理美),在“度”的规律美、学理的真善美、实践的自由美的作用下,使“有趣的灵魂”得以存在,是在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一、“度”的规律美

“度”是万物存在的标准、规则,是衡量一切存在的根本尺度,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

从本体论意义上讲,万物一切皆有“度”,亦即标准、规则。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辩证阐释,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分析,这些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度”,是人生存的“度”。如语言的法则(包括语法、结构、符号等)就是语言成为语言的“度”。“度”的建立必然要建立在一定的形式逻辑上,形式逻辑是“度”呈现规律并经得起实践、空间、时间考验的根本前提;“度”的建立必然要依靠认识范畴的沉淀和积累,认识是人类对实践、空间、时间的经验和总结,并作用于实践、空间、时间,是“度”的实现途径。

(一)形式逻辑——心理育人叙事策略的审美演绎

心理育人的展开方式一定程度上来说决定着结果和成效,这就不得不使我们要善于使用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对心理育人的叙事策略的思维方式和演变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审美意识为前提的美学逻辑,要求心理育人工作者(包括一切与心理工作有关人员)要在意识上具有审美思维、审美动力和审美张力,这对开展好心理育人工作具有重大而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度”规则形式范畴下,要求叙事策略注重三个方面:叙事本质、叙事目的和叙事手法,同时注重在叙事过程中立美,使学生充分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而不是机械的、一味地灌输心灵鸡汤。

心理育人叙事本质的审美建构。心理育人展开的根本目的和宗旨便是其叙事本质。叙事本质的立美点在于加强心理育人顶层设计的审美化、艺术化,在制度、目标、宗旨、根本思想的创立之初,在确定心理育人是什么、为了什么、依靠什么之时,就要将审美文化、美学思想贯穿其中,心理育人工作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审美对于心理育人实践工作的重大意义并按照美的规律执行。“心理育人正是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心理、思想和价值层面有效引导,解决学生在心理、思想和道德层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推动和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改变与全面发展。”[1]心理育人的本原是培育人与社会的积极因素,改善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人适应社会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本质上来说还是围绕“人”来开展的。围绕“人”就必须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坚持以美为始、以美为本对“人”进行审美建构。

心理育人叙事目的的审美认知。目的是结果导向,要着眼于更远的未来,着眼于叙事的结果,就要对心理育人的叙事结果有预判和预先设定,使结果趋向于培养一个知美、识美、爱美之人,通过审美体验使人体悟到生命的广大与深邃、空灵与充实,成为“有趣的灵魂”,进而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一幅具有美感的画面、场景预设能为这一目的实现起到不可替代性作用,能使人进入艺术世界、美的世界,这对心理育人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一定的审美知力、严谨的逻辑思维等,这为导向学生对“美的结果(即目的)”有认同感和期望感,提供了理论可能性。

心理育人叙事手法的审美叙事。艺术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蔡特金在论述无产阶级斗争时,便指出艺术具有巨大的革命推动力,他说:“无产阶级如果不用自己的艺术观点同我们这一时代的艺术进行斗争,它就不能作为一个阶级撼摇资本主义堡垒的大门,不能从工厂的饥寒的黑夜里冲出来。”[2](P100)用艺术观点、审美意识的叙事手法实现心理育人成效,聚集、整合心理育人的文化、学理、历史(经验)、语境、实践于特定社会的时空中,并在“度”的调和下,以合乎规律、合乎目的的美的方式呈现本质,实现育人目的。

(二)认识范畴——心理育人空间文化的审美意识

认识范畴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就“度”的方面来说,包含了对所有存在的“度”的认识。认识是对历史沉淀物、空间文化的总结和反思,是对当前时空下的思想文化、社会心理的参与和分析,是对未来文艺美学、社会发展趋势的预判和导向,信息是交叉互惠的,并不是单向的、单一的,总的来说就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考量。就心理育人体系来说,它的认识范畴同样涵盖了对功能、价值、本质、目的、实践、空间文化等所有方面的认识,其中尤其需要重视对空间文化的认识,空间不仅是文化存在的依附,还是文化产生的根本,文化是对空间的认识,空间是文化的认识主体。空间与文化的关系,根本上来说是“度”与“度”的关系,两者按照“度”的规律美、规则美、韵律美、协调美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美感、审美规律空间文化体系。认识范畴通过对“度”的把握,对心理育人空间文化审美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心理育人审美化有重大意义。

心理育人空间文化的审美化需要具有空间抽象思维和文化宏观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本身是一种美的现象,是一种空间物质,空间与文化不是一对对立的范畴,而是一对如胶似漆的共同体。心理育人要注重心理空间的营造,空间格局的审美化是心理育人空间文化审美化的重要前提。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很大一部分根源就在于心理空间营建不完善,空间格局堵塞、不畅通甚至发生扭曲,对心理空间认识存在诸多问题,看不到空间格局的美之所在。这必然引发心理育人文化难以在心理空间形成,也是心理育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心理育人空间文化的审美化在这种“在”(空间是文化的本体,是存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即为“在”)的物质创立之初就赋予它美的意识,文化的语义内容、话语体系、言外之意、文义手法等都应考虑到美的范畴、美学思想,使受体(即学生)在接触这种物质时在认知力和感知力上都倍感审美体验和审美趣味。空间与文化交融在一起以“美的方式”作用于心理育人,对于提高心理育人质量体系具有学理依据和实践启发意义。

总之,形式逻辑与认识范畴是作用于心理育人审美化的两对重要的“度”的体现,无论是在心理育人的叙事策略上,还是在空间文化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度”是规律、规则、尺度、标准的本体,对心理育人的审美化具有规范意义上的作用,是实现心理育人审美化的根本制度保障和形态规范,为“有趣的灵魂”的产生在“度”(即合理性)做了准备。

“度”的创立、规范是为了学理的“真”的实现的准备,抑或说是为了“真”的“美”的显露搭建平台,学理反过来是对“度”的进一步规范和反思。

二、学理的“真善美”

学理的永恒追求即为绝对之真,但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绝对之真是不存在的,因为万物是发展的,真理也是发展的,所以没有永恒不变的“真”。固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真”,但事物必然有“真”,这“真”便是其根本,只要把握这个“真”,即这个根本,就能够增强学理的说服力,就能体现“真”的美,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P11)。“真”的实现,必然是“善”的作用,“美”的显现,“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才能使学理趋向于绝对之真、至上之善、最高之美。

学理的“真善美”辩证统一对于心理育人实现审美化具有至关重要意义,体现着心理育人的核心内涵,即为“真”的来源;它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即为“善”的方式;它所产生的话语意义,即是“美”的呈现。

(一)绝对之真——心理育人核心内涵的审美化

心理育人的核心是育心,育心的内涵是理念的意识问题,唯有育心的理念至善至美,心理育人的“真”必然能取得实际成效。心理育人必须要抓住“育心”这个根本,完善育心理念这个绝对之真,才能使心理育人真正落地开花结果。这就是说,心理育人要本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理念,并将这个理念服务于人才培养大格局中。这个理念要以美启真,至善至真,用艺术的观点、审美的意识来丰富、发展和完善这个“绝对之真”,如同给心赋予花蕊的芬芳和蜜香,是“善”之始,“美”之源。

育心必须要与育德同时进行,育德是心的花蕊能否开花结果的关键,育心同时与育德是共同体,互为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心理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二)至上之美——心理育人德育功能的审美化

育心必须要兼顾育德,育德是育心的重要手段,是心理育人的本质特征之一,育德是“善”的至上追求,正所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若“德之不修”,纵使再“真”的花蕊也无法迎春绽放,更不会结果。

育德在育心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是“真”的实现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也是“美”的体验根本前提。育心应以育德为始,以德育实现为终。“人之初,性本善”,而“人之终”,更应“至上善”,这里的“性”便是“心”,是品格、情感、思想等,是心理育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也异化了人的行为。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劳动的分工导致人的“善”难以自始至终保持如一,育心、育德根本目的就是要使人的“善”保持“人之初”,以致达到“人之终,至上善”。育心通过育德实现了“至上善”,也就是花蕊如约而至的绽放花朵、结出果实,使这芬芳成为“最高美”,在这里“美”是一种现象,一种状态,一种感受,一种体验。

(三)最高之美——心理育人语言逻辑的审美化

既然“美”是一种体验,那就必须审美主体要富有联想思维,能感受到除了花蕊本身美之外的美,这个“美”才是心理育人的“最高之美”。

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就是语言和劳动。就心理育人的意识层面来说,语言就是这个“最高之美”,通过语言逻辑的组织、言语空间的设置、言外之意的延伸等,使最高之美不仅被人体验着,还使人学会创造美。对花蕊来说,它的“最高之美”就是蜜蜂,没有蜜蜂这个劳动者的劳动实践,无论多么美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都只能停留在联想层面。

心理育人在育心、育德、育人过程中的语言逻辑、言语空间、言外之意,对学生尤为重要,决定了心理育人的质量。首先,语言逻辑的组织决定了心理育人的展开方式,是育人理念于学生来说能否自然接受和自然导入的关键。言语空间的设置,则为这个理念提供了温床和营造了环境,是学生能否自主产生心理动力的基础,自我育心的能量源泉。言外之意的延伸,犹如点睛之笔、授人以渔,心育之关键,好的言外之意将赋予学生以心理能力,激发生命创造力,实现自我育心、育德、育人。

这个过程正是蜜蜂采食花粉、花蜜而后又传递花粉,使花蕊开花、结果的过程。可见,这个“最高之美”离不开花蕊本身,因为花蕊既是花粉的产床,也是花粉传递的着床,即“绝对之真”和“至上之善”与“最高之美”的辩证统一。心理育人必须要具有这种求真意识、求善意识和求美意识,才能使这个时代的人的灵魂有趣,才能在人与众多关系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为成为“有趣的灵魂”作理论上的准备。

三、实践的自由美

实践与理论是一对对立统一范畴。关于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有很多观点,如“实践出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是人类的自由生命活动表现,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实践史。心理育人实践之路必然少不了美的形式,因为“这一类的形式乃是那些形式,通过它们把统一性和异质性结合起来就适合于好像是加强那参加进去判断力的运用而起作用的种种心理力量而且支撑着它们的”[4](P3)。

心理育人实践按照参与人数可分为两类:一是各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与心理有关的社团活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堂教学等群体性活动,二是个体心理咨询。按照参与类型可将课堂教学剥离出来,作为单独的一部分,即群体性自觉活动、课堂教学和个体咨询。

(一)心灵艺术——心理育人“艺术治疗”的审美化

群体性自觉活动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人类自古以来便是群居性动物,自由进行实践活动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展现。心理育人的群体性自觉活动,是试图激活学生心理主观能动力的学生自觉活动,以学生自觉参与和自发组织为主体。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不能单调的、机械的直奔主题,而是要通过开展各类趣味性较强的艺术活动,创新开展已逐渐成熟的“三大艺术治疗”活动(即舞蹈治疗、音乐治疗、绘画治疗),使学生能够普遍接受蕴含在活动中的心理健康知识,深化潜藏在活动之后的“言外之意”,同时实现了美育育人的目的,正如黑格尔所说“要表现于向外的活动和动作以及内心生活的特殊具体化和浪漫化,而这个要求却是古代雕刻作品永远不能满足的。所以,我们对绘画感到比较亲切”[5](P221)。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形式的艺术治疗方式,如以电影赏析为主题的“心灵影院”,以心理书籍分享、美术赏析为主题的“开心部落”等,针对不同群体需要开展各类有趣的心理活动。要开展有趣的活动就必须抓住青年人的心理真实需要和他们的乐趣所在,基于整体时代语境和主流文化,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使他们能够按照“艺术的观点”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如此便会趋向于成为“有趣的灵魂”。

(二)春风化雨——心理育人课堂教学的审美化

要实现课堂教学审美化,不仅要根据教书育人规律,要掌握人的发展规律,还要掌握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从审美角度认识到“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春风化雨出自《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用于比喻教育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用在心理教育上更好不过了,心理育人就是要心理健康,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觉践行意识。心理育人课堂教学的审美化关键点教学组织方式,通过教学的展开使学生从审美的角度看待人的心理构造,把人的心理看作人的意识(或人的思维)和人的存在这个精神与物质统一的整体中的一部分,认识到部分对整体而言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健康的心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人关注的首要问题。好的心理课应是向学生传递爱人、爱己的能力,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丑”的场景和糟糕的情绪,意识到所有“不美”的情绪都只是人的情感一部分,不会彻底消失也不会永久长存,如何面对和处理“不美”的情感是人的情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无处不在,没有确切标准,是人们以审美经验和自发立美为出发点,看待美的问题,只是审美角度和切入点不同而已。由于当前心理育人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心理老师“春风化雨”本领和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历史和实践证明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没有变,仍是我们培育心灵美、培养有趣的灵魂的主要路径之一。

(三)时代语境——心理育人个体咨询的审美化

心理育人要基于当前的时代语境,要在主流思想文化下,以符合学生视角的思维和认知展开教育,尤其课堂教学和个体咨询中,尤不能以历史经验自居来审视当前事物,要认识到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变的。

学校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对学生的咨询服务是以个体咨询为主,在交流中要注意上述中已经提到的空间文化设置、语言逻辑组织等,时代语境是更为注意的,不论怎样的空间文化、语言逻辑、真善美追求,都要统一在特定的时代语境里,彼此相互作用。准确把握时代语境,是教师的基本本领,问题不在于善于给出一个概念,而是如何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进而使这种感受作用于心理育人。我们知道,虽然互联网、人工智能已经包围了人们的一切生活,但人仍然是使用—制造工具的历史事实没有变,人仍然主宰着这个社会的基本事实也没有变。这就是当前的最根本的时代语境。心理咨询应教导人追溯根源、倒流时光,找到使心理不美的本源和伤口,用审美的心态向它微微一笑,和自己握手言和,这便是美之所在。

不论是以舞蹈、音乐、绘画为首的“三大艺术治疗”,还是春风化雨的课堂教学,抑或是基于时代语境下的个体咨询,都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艺术思维、观点或审美心理帮助学生自主产生心理能力和心理动力为主要目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动力的能动作用是健康的心理的根本保障,健康的心理是审美、立美的前提,是“有趣的灵魂”的必要条件和实践上的可能。

综上所述,“度”的规律美、学理的“真善美”、实践的自由美三个范畴在“有趣的灵魂”的立美点上,不论是“度”作为一种尺度和规则为“有趣”保障制度秩序,还是学理作为一种依据和导向为“有趣提供思想指引,抑或是实践作为一种人的本质力量为“有趣”提供可靠参本,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底部是来自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本体,是其在内涵与外延上的直观体现。

第一,“有趣的灵魂”是在“度”的规范下,以心理美作为主要能源。心理育人就是要培育学生在思维的形式逻辑上具有审美意识和审美思维,展现叙事策略的三个关键内容和形式;在存在的认识范畴上对空间文化有宏观的认知和整体的把握,提升审美体验和审美趣味的认知力和感知力。

第二,人对“有趣的灵魂”的向往,从心理美学上可转换为对“真善美”的绝对之真、至上之善、最高之美的永恒追求。心理育人的核心内涵正是培育学生的求真意识,心理育人的德育功能意在引导学生保持求善初心,心理育人的语言逻辑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活力,以教育的手段、艺术的观点帮助学生在本我、自我、超我这个心理立美点上,为“有趣的灵魂”丰富学理依据。

第三,人的“有趣的灵魂”必然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这是人的本质属性。“有趣”必然是美的,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基于时代语境的审美心理实践,能够滋润生命,激发生命创造,培育心理动力,为创造“有趣的灵魂”提供现实可能性。

猜你喜欢
育德学理灵魂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新时代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途径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双回单训释教学新法的学理依据
“新常态”概念的演进与学理支撑
灵魂树 等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