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成就

2024-01-27 13:41王翌佳黄鹰航尹海洁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王翌佳 黄鹰航 尹海洁

摘 要:基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情况,发现该时期中国GDP总量增长约3.42倍,GDP年平均增长率显著高于同期世界水平;工业产值增加,工业结构初步齐全;全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文盲率大幅下降,基础教育覆盖率大幅提升;医疗资源快速增长,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上述成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民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2.003

0 引言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这一论断是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建设发展成绩的高度概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49年10月开始,到1978年12月结束。在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发展成就和经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中国统计年鉴中部分代表性指标,利用社会学统计学的方法和技术,展现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经济和民生发展成果,突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特色,以期为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总结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和结论。

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

1.1 经济总量的稳步增长

GDP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1952年中国GDP仍仅有679亿元,可见建国初期中国经济之落后,发展任务之艰巨。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从1957年开始,中国GDP有了显著增长,1960年达到1470亿元,1966年达到1889亿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到1976年),我国经济在大部分时间里仍呈现增长趋势,这充分反映出新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仍坚定地站在生产第一线,维护了中国发展的成果。1978年,全国生产已经全面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又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工人、农民及知识分子的劳动工作热情迸发,社会充满活力,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当年中国GDP达到3679亿元,约是1952年的4.42倍。

进一步对比GDP的升降年份可以看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30年,其中经济增长的年份共24年,GDP年平均增长率约为6.7%。可见中国的经济在这一时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均处于提升状态。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1962年到1978年,世界GDP年平均增长率约为0,即世界整体的经济在这段时期无显著增长,相比之下,同时期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3%,显著高于同期世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相互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发展从本质上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可以认为,新中国建设的前30年是新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现代化的伟大壮举,是值得肯定和铭记的。

1.2 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中国处于长期战争破坏、国内经济社会衰败混乱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封锁禁运的三重困境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逐步建设成为工业门类初步齐全的工业国。

新中国的工业化首先表现为工业产值的增加。1952年我国GDP为679.1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为345.9亿元,约占GDP的51%。工业增加值仅为119.5亿元,占GDP的约20.8%。经过30年的发展,工业增加值在GDP的占比迅速提高,到1978年,我国GDP增长至3679亿元,工业增加值提高至1621.4亿元,占GDP比重增加至44.8%,农业占比下降至27.9%,工业逐渐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新中国的工业化也注重工业结构从简单到齐全。1952年,我国钢产量134.9万吨,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合计7.4万吨,汽车工业和军事工业等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后续的20多年中,我国工业结构门类不断健全,不但保证了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食品轻紡等工业部门不断发展成熟,国防军事工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而且出现了航天、汽车等高科技工业部门,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增长至3178万吨,位居世界第4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合计增至99.6万吨,汽车产量增至14.9万辆,水泥产量6524万吨,纱产量238.2万吨,布产量110.3亿米,初步建成了行业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从工业产值构成上看,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比73.6%,重工业占比26.4%。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到1978年,轻工业产值占比为43.1%,重工业占比增至56.9%。工业体系结构日趋平衡。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生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积贫积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经过近30年的奋斗,在粮食供给、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绩,为改革开放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 人民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程度逐步提高

粮食产量与人民基本生存需求息息相关。1949-1978年间,除了三年困难时期,新中国粮食产量基本上逐渐稳步提升,中国粮食产量从11318.0万吨增长至30476.5万吨。

经计算,这一时期中国粮食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5%,其中,1961-1970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5%,1970年至1978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0%。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1961-1970年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年平均年增长率为3.0%,1970年至1980年的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3%。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长率远高于同期世界粮食年平均增长率。

上述数据反映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超越了世界同期水平。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对中国人民的基本生活、新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工业化建设均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而对于这一时期粮食产量仍无法完全满足人民需求的问题,还应综合考虑当时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村贫困、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人口众多等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阶级为新中国粮食生产做出的巨大贡献值得肯定。

2.2 基础教育普及率稳步提升,人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4亿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80%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20%左右。三十年来,党和国家在降低文盲率、提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覆盖面,丰富教育资源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我国人民的基础文化素质与建国初期相比有了显著提升。

文盲的存在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巨大阻碍。自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后,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开展了四次扫盲运动,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1949年至1964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从80%下降到52%,新中国实现了上亿人口脱盲。1978年,我国文盲率下降至约25%。远远低于同年全球范围内32.5%的水平。扫盲运动改变了几代人的生活和命运,提升了人口的文化素质,为新中国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初中和高中在校生数反映了基础教育在适龄人口中的覆盖面。1949年至1978年,我国普通小学在校生数由2439.10万人增加至1462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6.4%;普通初中在校生数由83.20万人增加至4995.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5.2%。基础教育人数的稳定增长从提升了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巩固了扫盲成果,为改革开放后义务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也有了显著提升。普通高中在校生数由1950年的23.8万人增加至1978年的1553.1万人,增长了约64.3倍,为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人员基础。

这一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也日渐丰富,主要表现在小学教育的普及。1949年到1978年我国小学学校数量从346769所增加至949323所,年平均增长率为3.5%;专任教师数由83.6万人增加至522.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6.5%。小学学校数和专任教师数的增加,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居民基础教育资源的占有量,为全民基本文化素养的提升创造了物质和人力基础,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知识保证。

2.3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健康稳步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薄弱,经过近30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医疗在卫生机构数、卫生技术员数和医疗床位数方面取得快速发展。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数由3670个增长至169732个,比1949年增加45.2倍;医疗机构床位数由8.5万张增加至204.17万张,比1949年增加23.2倍,医疗资源在总量上不断提升。而且,卫生技术人员数由50.5万人增加至788.3万人,比1949年增加13.6倍。医疗资源的快速增长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改善了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銀行公布的统计数据,1978年,我国居民的死亡率已经由1949年的17‰下降到6.25‰,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65岁,高于同年全球平均预期寿命62.2岁。

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展成就的历史作用

3.1 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新中国通过编制和实施五年计划的方式,不仅实现了经济体量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建立了较为完整、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粮食和生活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发展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成果,它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保证了人民的生活和国家安全,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劳动力基础和人才技术基础。

3.2 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行了前期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属于广大人民的现代化,是物质和精神、人与自然协调统筹的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这些特点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在性质、受益阶级、发展维度和发展方式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均无法找到参考。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在经济发展、工业建设、社会进步等方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发展思想,这些独创性成果符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深刻塑造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因此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左乐平,卢美稻.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理论演变、内在逻辑和现实启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3,(03):5261.

[2]魏明孔.坚持改革开放主旋律:近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成就与展望[J].中国经济史研究,2022,(04):513.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