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4-01-27 19:17雷汝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新形势

雷汝霞

摘 要:人力资源是酒店最重要的资产,但“招不到、留不住、用不好”长期困扰国内酒店的发展。疫情防控工作平稳转段,但疫情疤痕效應明显,全球经济复苏不明朗,国内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给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挑战。新兴技术的发展,职业更加多元化,加快酒店人力资源的流失。面对新形势,通过推进智能化服务,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薪酬福利,探索用工新模式;落实以人为本,提升员工归属感;放宽年龄限制,开发中老年劳动力;推行职教扶贫,定向培养酒店人才等应对策略,可以帮助酒店业更好地面对挑战。

关键词:新形势;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3.027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23年端午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达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事实上,随着防疫政策不断优化,国内酒店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但喜人形势的背后是行业资源紧缺、人才缺口渐显,多地掀起“招工热”。

1 中国酒店业面临的新形势

1.1 疫情疤痕效应,全球经济复苏不明朗

疤痕效应是指过去遭受创伤,即便伤口愈合后,仍然会对人的心理和外界认知等产生影响。三年疫情曾让经济活动大面积停滞,对经济的冲击直接且沉重。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和新冠病毒的弱化,疫情对经济的直接影响逐渐减弱。毋庸置疑,三年疫情使经济主体受到了永久性创伤,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仍不乐观,居民消费心理也会受到影响,消费行为受到抑制。受疫情影响,不少国家面临执政难度攀升、经济复苏脆弱、“返贫”问题和地区凝聚力缺失等挑战,全球经济复苏局面尚不明朗。

1.2 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酒店行业高速发展。然而在2015年前后,我国的人口红利快速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给传统服务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给劳动密集型的酒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国民人均GDP已经从90年代初的1663元增长至2022年的85698元,然而高星级酒店的平均房价并没有显著增长,酒店行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成为微利行业。

1.3 新兴技术发展,改变就业观念与方式

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尤其是AI、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新岗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电商、电竞、主播、外卖、快递等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也一改传统的就业观念。数字时代的原住民00后正在成为职场的主力军,他们积极主动地拥抱灵活就业。2020年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轻人理想工作大调查》,发现年轻人选择理想工作的第一大理由是自由,不再奉行“择一事事终身”,就业观念更为多元。

2 酒店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困境

2.1 招不到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酒店服务工作被普遍认为是低人一等的工作。目前,酒店的工作设计还沿用三四十年前的机械模式,工作内容单调重复,容易让员工产生厌倦和麻木的情绪,对新生代劳动力而言,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酒店管理理念不够创新、管理视野不够开阔、管理思路不够清晰等问题,也使酒店难以招到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制约着酒店更深层次的发展。今年春节过后,酒店业的招聘需求大量增加,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酒店/餐饮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位居各行业之首。但与之相对的是酒店业在校招、社招场上遇冷,招聘职位常常无人问津。

2.2 留不住

在AON Hewitt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调查结果中,酒店业曾多次获得离职率指标的“桂冠”,常常比第二名高出10个百分点。张晓琳认为这与酒店薪酬水平较低、工作氛围较差、工作强度较高以及员工自尊心脆弱等有关;李曙玲则将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划分为酒店自身、社会和员工自身3个方面,并提出观念上的误区是员工流失的主观因素,工资福利待遇低是员工流失的直接原因。疫情期间,裁员、无薪休假等举措迫使酒店行业流失了不少从业人员。疫情留下的疤痕效应,经济复苏的不明朗局面,也动摇了员工长期从事酒店业的信心,极大地考验着酒店业劳动关系的可持续性和耐力。

2.3 用不好

国内酒店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以至于制度不能发挥很好的约束作用,也难以引导员工往更好方向发展。酒店的培训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培训计划的执行力度不够,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偏离,员工的参与度不高,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酒店缺乏科学、规范的晋升制度,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使优秀的人才难以施展才能。受互联网的影响,新一代从业者的思维更加活跃,自主性更强,传统的酒店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难以发挥应有价值。

3 新形势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3.1 推进智能化服务,降低人力成本

2001年,上海的一些高星级酒店就开始探索智慧酒店建设。2010年,杭州黄龙饭店斥巨资打造了我国首家智慧酒店,2014年中国智慧酒店联盟成立,国内智慧酒店建设全面展开。2018年,菲住布渴在杭州开业,依托阿里巴巴集团强大的技术与支持,酒店实现了全场景身份识别响应和大面积的AI智能服务。新冠疫情的发生,加快了酒店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疫情期间,华住集团旗下的5700家酒店为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推行智能化“无接触服务”;首旅如家推出“放心酒店”,顾客可以通过手机和自助机完成下单、续住、退房等手续;还有一些酒店提供机器人送物服务,实现“全程无接触”服务。通过智能服务,顾客可以完成在线选房、订房、退房等操作,通过手机客户端可以控制客房的设备,随意切换睡眠、阅读、会客等情景模式,满足客人的个性化需求。酒店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智能管理系统查询酒店日志、能耗数据与用户状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新形势下酒店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建设,有助于节省劳动力,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与质量。

3.2 提高薪酬福利,探索用工新模式

薪资水平低是酒店业一直被诟病的问题,也是酒店招揽不到员工以及员工流失的直接原因。据《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2021)》显示,酒店基层员工月薪约2000-3000元,主管月薪约为3000-4000元,经理月薪约为7000-9000元,总监月薪约为10000-15000元。根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住宿和餐饮业的工资水平已经连续两年排名行业后三位,薪酬福利的吸引力远远小于其他行业,提高全行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迫在眉睫。完整的薪酬体系包括基本薪酬、奖励薪酬、附加薪酬和员工福利4个部分。酒店应当结合员工的职位等级、技能、学历、资历等方面,合理确定工资、补贴及绩效,并随着行业的发展动态调整薪酬体系,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各行各业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除了推进智能化服务外,探索灵活的用工模式也势在必行。随着双创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进一步成熟,通过“员工共享模式”将酒店的闲置员工输送给社会,或从社会招揽短期劳工,可以减轻酒店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核心员工的薪酬待遇。疫情期间,盒马联合云海肴、西贝、探鱼、青年餐厅等餐饮品牌达成“共享员工”合作;2022年,希尔顿集团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7个城市的27家酒店推出“零工”模式,成为国内首家引入这一模式的国际酒店集团;不少酒店也试行内部帮工制度,鼓励职工在工作之余到一线部门兼职。酒店业淡旺季属性明显,探索灵活用工模式,可以实现酒店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3.3 落实以人为本,提升员工归属感

不少研究表明,员工对酒店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与顾客对酒店的满意度呈正相关,“以人为本”不仅应该是酒店对待客人的服务理念,也应该是酒店对待员工的管理理念。尽最大可能提高员工的收入是减少员工流失、提高酒店职业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但在酒店行业利润日渐微薄的当下,员工薪酬待遇的涨幅空间有限。面对这种新形势,酒店可以考虑提高员工的食宿标准。酒店安排食宿是其独特的优势,尤其在一线城市。但有些酒店的员工宿舍年久失修,漏水发霉现象严重,生活设施缺乏,居住环境较差,难以发挥“安排食宿”的应有优势。此外,员工也不仅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多开展团队活动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多开展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也有助于留住员工、用好员工。不少员工在疫情期间顶住了被感染的风险,也经历过无薪休假的挑战,与酒店共克时艰,酒店更应该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實行柔性管理制度,构建良好的情感文化和双向沟通机制,采用激励性手段,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3.4 放宽年龄限制,开发中老年劳动力

一直以来,酒店招聘对员工的年龄和外形条件都有严格要求,希望招聘年轻貌美的员工作为酒店的门面担当,以提升酒店的软实力。然而在新兴岗位不断涌现的今天,薪资水平偏低的酒店行业难以吸引个性鲜明的新一代年轻员工。在这种情形下,酒店应该放宽年龄限制,积极开发中、老年劳动力资源。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在新的人口形势下,中、老年人力资源价值亟待开发利用。近年来“35岁危机”是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这一现象是指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者。在实际工作中,中年人拥有更丰富的工作经验,抗压能力更强,同时家庭稳定,不轻易更换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更适合在酒店稳定就业。因此,酒店应该改变“35岁之前是人力资源,35岁之后是人力成本”的传统用人观念,在招聘时向中年群体倾斜。此外,积极开发银发资源,即老年人力资源,聘任在退休后仍有继续工作意愿和能力的人。酒店从业经验丰富的老年人可以安排在督导岗位,负责日常检查工作;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老年人可以安排在管事部,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实现“老有所为”。

3.5 推行职教扶贫,定向培养酒店人才

00后成长的物质环境相对优渥,东部沿海城市更甚,繁重的酒店工作不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即便学校课程安排了酒店实习,学生也会在实习结束后立即离开,员工流失率高。对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学生,高星级酒店可以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良好窗口,而且酒店专业对教学条件要求不高,酒店工作的入门门槛不高,学生能吃苦耐劳的性格也符合酒店的工作要求,因此酒店可以推行职教扶贫,对口中西部落后地区的院校,以订单班或项目式定向培养酒店人才,提前储备人力资源。不少酒店正积极探索该模式,如广州酒店、岭南商旅集团对口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订单班,实施“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资助、精准就业”。

4 结语

酒店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也一直是服务业里的标杆,但近年来逐渐呈现疲软状态,“招不到、留不住、用不好”成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老大难”问题,限制了酒店业的发展。新形势对酒店业而言是“危”也是“机”。酒店要积极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顾客提供更舒适、更便捷的酒店服务,为员工提供更宽容、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才能真正提升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使酒店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金.新时期酒店人力资源困境及解决措施[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3):1518.

[2]周丽洁.论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J].求索,2004,(11):130131.

[3]李一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2,(23):124126.

[4]张晓琳.高星级酒店“90后”员工流失原因及解决策略——以上海PL酒店为例[J].江苏商论,2022,(03):2225.

[5]李曙玲.酒店人力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商贸,2011,(13):6263.

[6]张春娥.后疫情时期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0,(08):1315.

[7]张翼.疫情常态化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发展策略——以经济型酒店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2022,12(02):8689.

[8]钟艳,高建飞.国内智慧酒店建设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18):174178.

[9]何颖.后疫情时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2,29(05):183184.

[10]张良驯,范策.“00后整顿职场”现象:特征、缘由和对策[J].青年探索,2023,(02):7685.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新形势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