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运与国运
——以北朝宇文福家族之兴衰为例

2024-01-27 01:51姜望来黄衍乔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1期
关键词:宇文墓志家族

姜望来 黄衍乔

一、问题的提出

《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三编》(以下简称《三编》)刊载了西魏《元瑞墓志》,全称《魏故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徐州刺史桑干悼公墓志》,出土时地不详。①墓志石拓本高465 厘米,宽460 厘米,未见墓志盖,文共20 行,满行20 字,全志共343 字,根据同时代一般墓志形制,书中所用单位“厘米”有误,应为毫米。

墓志正文未书志主姓氏,《三编》定其姓为“元”。梁春胜检核志主祖、父与《魏书·宇文福传》中宇文福、宇文延之名及仕履,同时对照北周《拓拔富娑罗墓志》志主之姓、夫名及夫仕履、子息姓名和婚姻信息②,正《三编》所题志主“元”姓为“宇文”姓③。梁春胜对宇文瑞墓志的探索止于考证志主,未作全志录文,亦未作进一步解读。

另,《三编》定宇文瑞卒年为西魏废帝元年(552),有误。志文称:“元年九月七日薨于长安……其年十一月癸未朔二日甲申,葬于京兆山北县杜陵西南十里。”据《二十史朔闰表》,废帝元年十一月二日干支与志文所载不符,而恭帝元年(554)十一月二日恰与志文所书干支契合④。因此,志主当卒于恭帝元年,而非废帝元年。

宇文瑞墓志最显著的特点是志题及志文均不记其姓,对先祖的描述亦仅及祖、父。宇文福本传云:“其先南单于之远属,世为拥部大人。”⑤宇文延墓志亦言:“轩辕之苗裔,宇文大单于之后。燕王俟豆归六世孙。”⑥可见宇文瑞之祖、父已构建起自身的身份认同,从中原帝系来说,属黄帝之后。

但西魏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却追述其先祖至炎帝。《周书·文帝纪上》:

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九世至侯豆归,为慕容晁所灭。⑦

“俟”“侯”二字形近,俟豆归、侯豆归当为同一人。宇文泰与宇文福都将俟豆归作为自己的祖先,但再往前追溯,却有追祖炎帝、黄帝的分别。宇文瑞作为宇文福之孙,虽其祖、父追述先祖至黄帝世系,但其本人墓志上未言之,推测宇文瑞入西魏后或被纳入宇文泰宗族系统,宇文瑞之祖、父对祖先的明确记载与宇文泰所构建的追祖体系形成了冲突,亲朋为宇文瑞作墓志追述先祖只得作模糊处理。宇文泰执政之时以“拟亲缘”的方式拉拢各方势力,赐姓宇文即是其中之一,原姓宇文但并非宇文泰亲属者,亦被宇文泰视作宗亲。宇文贵即有“太祖又以宗室,甚亲委之”的经历,但宇文贵本身并非宇文泰宗亲⑧。

此志另一令人注目之处是有序无铭,且其入关原因、死因均不记一字。概言之,如此种种,为我们隐约揭示了宇文瑞在西魏的微妙处境。

学界对宇文福之子宇文善、宇文延的墓志分别已有所考论⑨,但全面梳理相关家族墓志并展开对宇文福家族在北朝变迁的综合性研究,似尚未见。因此,本文拟依据宇文福家族在史传中的相关记载,结合宇文善、宇文延、宇文瑞、拓拔富娑罗四方墓志,按照时间顺序考察该家族自道武朝由燕入魏,孝文、宣武朝发展至巅峰,孝明朝走向衰落,至东西魏分裂之际宇文瑞兄弟分仕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曲折命运,并试图窥见北朝特定时代背景下家运与国运之纠缠与共振。

为研究之便,兹据《秦晋豫新出墓志蒐佚三编》《洛阳新获墓志2015》所收西魏《宇文瑞墓志》、北周《拓拔富娑罗墓志》图拓,分别释录其文如下:

魏故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徐州刺史桑干悼公墓志

祖福,使持节,中军将军,瀛、豫二州刺史,太仆卿,左卫将军,营州大中正,卫将军,怀朔镇将,襄乐县开国男。

父庆寿,持节,冠军将军,营州刺史。

公讳瑞,字叔鸾,河南洛阳人也。弱冠,耿介有气略,以勋胄子□,敕除直后,迁龙骧将军,谏议大夫,转直寝。大统三年,入关补帐内都督,从破沙苑贼有功,封桑干县开国子。俄除安北将军,散骑常侍,进爵为伯,授中军将军,持节大都督,加通直常侍,武卫将军。十七年,除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兼大宗伯,送公主于突厥,迁兼左卫将军。春秋四五,元年九月七日薨于长安,赠本官,加徐州刺史,谥曰悼。其年十一月癸未朔二日甲申,葬于京兆山北县杜陵西南十里。

夫人拓拔氏常乐郡公主。

世子世直长女,适太保赵郡公徒何弼第五子毗罗。第二女,祖母女。第三女,适开府仪同三司侯莫陈运第二子什伐。第四女,适开府仪同三司雝州刺史库汗勇世子子昌。

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桑干县开国伯宗子宇文正母太夫人河阳郡君拓拔氏墓

太夫人,字富娑罗,司州河南郡洛阳县高贵乡□□里人。故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左卫将军,兼宗伯、徐州刺史、桑干县开国伯宇文姓宗主瑞之妻也。自流电绕枢,轩皇氏作,命皇贯昴,夏后禅兴,遥胄蝉连,布之图史,洪源郁映,悬昭日月。祖安周,内小、带仗给事、平北将军、石卢镇将、上洛、京兆二郡守、徐州刺史、临胪公,功高出内,声播遐迩,分竹惟良,去襜明牧。父迁,仪同三司、太常卿、恒州刺史、灵丘王,妙选奉常,盛叔孙之礼,才膺次举迈,高□□德。……天和三年,岁在戊子十一月壬辰朔二日癸巳,夫人□疾薨于永賁里之宅,以其月十八日己卯窆于雍州京兆郡万年县高□里□山夫陵。□□□金石,谓之□杅,岁□踰□,言行可以为长,镌表幽泉,用纪芳烈,乃为铭曰:

寿丘余□,若水芳尘,英声继轨,合问□薪,惟祖曰:“考润玉贞筠,诞兹婉嫟,淑慎恭仁,三从流誉,四教能导,肃敬其仪,温从其□,□□粢盛,劬劳组织,迹靡惰□,居无侈饬,久摽女史,方训舟仪,秋山桂落,春畹兰萎,□旌松迳,和柳□□,风惊寒陇,□远霜枝,□□回□,田海迁□,昭昭令浧,永永何□

息世直,名正,婚开府、靡城郡公拔列兰光长女夷陵郡君

长女,建康郡君,适太师、赵国武公徒何弼第五子开府、工部、河阳郡公纶

第二女,宜君郡君,适开府、安陵公拓拔璋世子衡

第三女,武乡郡君,适开府华阴公杨俭第八子勰

二、宇文福家族在北魏之兴衰

宇文福家族于北魏道武朝由后燕入魏,至宇文瑞兄弟分处东西魏,共历五代,结合史传及石刻资料可知其家族世系如图1。

图1 宇文福家族世系

经过皇始元年至三年(396—399)的一系列战争,道武帝灭后燕,时任后燕唐郡内史、辽东公的宇文活拔率宇文族入魏。有学者指出北魏灭后燕时宇文活拔主动降魏,得到了北魏朝廷授予的“第一客”政治优待⑩。宇文活拔的政治选择奠定了家族在北魏一朝的仕宦基础,北魏《宇文善墓志》记:“祖混,平北将军、平州刺史”⑪,宇文混为宇文活拔之子。

孝文帝太和初年,宇文福入朝“拜羽林郎将,迁建节将军,赐爵新昌侯、南征都将”⑫。宇文福初入仕,便入羽林,封侯爵,可见孝文帝对其家族之重视。孝文一朝,北魏国力强盛,宇文福作为孝文心腹,北伐南征及迁都洛阳等重大军事政治活动均参与其中,建功立业,光耀家族。

太和二十三年(499),孝文帝病死,宣武帝元恪即位。次年,宇文福便被起复,与时镇寿春的彭城王元勰合谋攻下了淮南重镇建安,宇文福亦“以勋封襄乐县开国男,邑二百户,除太仆少卿”⑬。延昌中,宇文福进一步被重用,“以本官领左卫将军,除散骑常侍、都官尚书,加安东将军、营州大中正”⑭。

延昌四年(515)宣武帝死后,孝明帝元诩即位,宇文福出任镇北将军、瀛州刺史,其子宇文延“以父老,诏听随侍在瀛州”⑮。熙平二年(517)春正月,“大乘余贼复相聚结,攻瀛州”⑯,正在瀛洲的宇文福父子险些丧命才平定了叛乱:“属大乘妖党突入州城,延率奴客战,死者数人,身被重创,贼乃小退,而纵火烧斋阁。福时在内,延突火而入,抱福出外,支体灼烂,发尽为烬。于是勒众与贼苦战,贼乃散走。”⑰平叛后,宇文福解任,朝廷召其回洛阳,复除为太仆卿,又迁转金紫光禄大夫。⑱但宇文福并未在洛阳善终,朝廷令其出任怀朔镇将,刚到军镇,他便病死了。⑲史传未记宇文福卒年,但宇文善墓志云“至神龟三年,以父艰去职”,宇文延墓志亦记“神龟三年中,遭艰停私”,则宇文福卒年当系于神龟三年(520),出任镇将之前在洛阳逗留了两至三年。

孝文、宣武两朝,宇文福南征北战,建功立业,见证了北魏的全盛时期,至孝明朝,则亲历了北魏的由盛而衰。宇文福本传记其最后一次作战是平定大乘法庆余党之乱,由对外征战到平定内乱,隐约折射北魏国运之转变。

宇文族第四代,即宇文福之子,《魏书·宇文福传》记其有三子,分别为宇文善、宇文延、宇文庆安。但宇文善墓志云“以君长兄东宫直后,字元庆,器均颜项,命亦如之,未有绍嗣,弱年不永”,则宇文福实有四子,宇文元庆为长子,只是元庆早死,未能继承父亲的爵位。史传中宇文福三子仅宇文延事迹较详,不过宇文善、宇文延二人墓志已出土,可借二人墓志与史传合而观之,大致勾勒出这一代的命运。

次子宇文善,宣武帝延昌年间(512—515)以恩荫入仕,随后历任“司空公清河王府士曹参军,续转府功曹参军,仍迁府掾……后清河王移轩教府,广平、任城二王继踵季台,又除君宁朔将军、三门都将,仍领府掾”,期间宇文善任三门都将治水有功⑳。据吴志浩考证,其治水时间为孝明帝熙平二年(517)九月㉑。但朝廷却在其丁父忧结束的正光四年(523)方论宇文善治水功,即使去掉为父服丧的三年,仍有三年的间隔。

熙平二年(517)正月宇文福父子平定瀛洲大乘余党之乱后,宇文福被召回洛阳,在洛阳停留两三年后被出为怀朔镇将,可见熙平二年至神龟三年(520)间,宇文福及其子虽身处洛阳,却是被排斥、警惕的对象。宇文福次子宇文善虽有治水功,却迟迟不得升迁,第三子宇文延虽与父平定了瀛洲之乱,舍身救父事迹亦为朝廷见称,三年间却未见论功行赏。

神龟三年,宇文福因病逝世,宇文善服丧去职。正光四年冬,破六韩拔陵聚众反,六镇起义掀开序幕。朝廷急需用人,宇文善被起用,此时,朝廷方追论其“通运漕之功”,并任其为北道都督,奔赴战场。最后,宇文善战死沙场。墓志书:“后长蛇重阻,蜂毒更流。复徙旆雁门,悍兹狂狡……贼众兵寡,力屈致害。”北魏雁门郡治广武,太和十八年(494)划入肆州,宇文善可能死于平定肆州动乱中。史传云其于孝昌末北征战殁,北征战殁无误,但墓志记“粤孝昌二年十一月丙申朔廿五日庚申窆于洛阳县覆舟山之南”,则宇文善卒年不迟于孝昌二年(526)。

第三子宇文延“永平二年中,旨除奉朝请”,入仕时间早于其兄,可见才能突出,“寻以才艺绝伦,笃诚款至”迁任宣武帝侍卫官。孝明帝即位后次年,宇文延迁员外散骑侍郎,随父出任瀛洲,熙平二年瀛洲动乱,宇文延舍身救父,随后回到洛阳,史传与宇文延墓志均未记其此时期所任官职。

神龟三年,宇文福病逝,宇文延为父服丧,史传记其孝昌中被起复,甚谬,墓志言明其“正光之末,旨复本任”。有学者更据墓志“泾渭为其虔刘,岐岍以之荼炭”一句指出宇文延起复具体时间是孝昌元年(525)㉒,当以此为准。时值关陇起义军大败北魏军队,形势危急,宇文延被朝廷起复,授“假节、建威将军、西道别将”,并“拥率种人,兼领突骑”,平定关陇之乱。墓志载宇文延“禁令申明,威略兼举,率先士卒,自关以西,屡摧凶逆,救免诸军,倒悬之危,非唯五三”,足见其在关陇所立战功之高,于是宇文延在返还朝廷后,因功“特除员外散骑常侍,俄迁直寝”。孝昌元年(525)十二月,宇文延再次出征,与高平胡琛部将宿勤明达交战于泾州东北介阳谷,并取得了战事胜利,宇文延“复与羯虏万俟丑奴相持于青狼之坂”,并殒身于此战。

宇文善战死河北,宇文延亦殒身关陇,两兄弟战死时,均不超过30 岁,而两人的弟弟宇文庆安,最后亦死于孝昌四年(528)河阴之变㉓。宇文氏第四代历经宣武、孝明两朝,卷入政治斗争,仕宦生涯遭受挫折,或死在平定六镇动乱的战场上,或死于政变,此时的宇文氏正如当时之北魏,不可挽回地走向了衰亡的命运。

宇文福家族成员在北魏朝廷的仕宦经历大致如上,要充分认识该家族政治社会地位,尚需进一步考察其婚媾情况,但该家族在北魏时期可考的联姻仅有宇文混、宇文福两段。宇文善墓志记:“祖混……夫人独孤氏,父意,富陵夏州长史。父福……夫人元氏,父赞,尚书左仆射、卫大将军、司州牧、肃公。”独孤氏乃勋贵八姓之一,亦是北魏立国之初的两大外戚家族之一。宇文福之妻元氏则属北魏宗室,妻父元赞官至尚书左仆射,孝文言其“夙德老成,久居机要”㉔。

通过梳理宇文福家族成员的婚宦情况,可知其家族乃北魏勋贵之族。然而,六镇暴动与河阴之变沉重打击了这些迁洛勋贵。统治集团的大洗牌已悄然开始,来自六镇和代地的豪强酋帅走上了北魏的最高政治舞台,这些洛阳勋贵家族为谋生存,也不得不投向六镇豪帅势力。北魏分裂后,宇文福家族成员亦走向了分仕东魏、西魏的道路。

三、宇文福家族在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之分仕

宇文福之子宇文延生前曾多次出征关陇,立下战功,最后死于孝昌二年(526)对万俟丑奴的作战中,他的两个儿子宇文仲鸾、宇文瑞(字叔鸾)随后都投靠了六镇豪帅势力。《魏书·宇文福附子延传》:“子仲鸾,武定末,齐王丞相府长流参军。”㉕按《北史·齐本纪上·世宗文襄帝纪》:“(武定)七年四月甲辰,魏帝进文襄位相国,封齐王……八月辛卯,遇盗而崩。”㉖高澄死后,高洋继掌朝政,《北齐书·文宣纪》:“(武定八年正月)戊辰,魏诏进帝位使持节、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三月辛酉,又进封齐王……(五月)戊午,乃即皇帝位于南郊。”㉗相国、丞相意义相同,齐郡王亦可省称齐王,故只能大概推定宇文仲鸾曾在武定七年(549)四月至武定八年(550)五月间为高澄或高洋的相府长流参军。

此后关于宇文仲鸾的信息仅见一条,《北史·平秦王归彦传》(《北齐书·平秦王归彦传》乃后人取《北史》所补):

先是冀州长史宇文仲鸾、司马李祖挹、别驾陈季璩、中从事房子弼、长乐郡守尉普兴等疑归彦有异,使连名密启,归彦追而获之,遂收禁仲鸾等五人。仍并不从,皆杀之㉘。

高归彦以讨侯景功,除领军大将军,废帝高殷继位后仍“总知禁卫”㉙。乾明元年(560)孝昭帝发动政变,归彦亦参与其中,行至东阁门时,都督成休宁竭力阻拦,但因归彦“素为兵士所服”,休宁只能叹息作罢㉚,孝昭帝死后,高归彦迎立武成帝,地位愈发尊崇,史传言其“从武成还都,诸贵戚等竞要之。其所往处,一坐尽倾”㉛。武成帝高湛即位后,要将皇位继承兄终弟及的情况扭转为父子相继,功高势强的宗王高归彦是极大的隐患。河清元年(562),武成帝将高归彦调离邺城,令其出任冀州刺史。宇文仲鸾时为冀州长史,职权甚重。高归彦至冀州后,心中不安,意欲谋反,仲鸾等人察觉了归彦的意图,欲向朝廷告密,但被归彦截获密函,最终遭其杀害。北齐一朝皇位争夺激烈,国力亦因宗室相残渐趋衰弱。宇文仲鸾曾为高氏府掾,官至冀州长史,最后却仍不免死于北齐皇族内部斗争中,令人唏嘘。

仕于东魏北齐的宇文仲鸾最终死于北齐宗室之乱,那么入仕西魏的宇文瑞命运又当如何呢?

宇文瑞死于恭帝元年九月,死时45 岁,则其出生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宇文瑞墓志记其“弱冠,耿介有气略,以勋胄子□,敕除直后”,推算当时应值孝庄朝,宇文瑞时为孝庄帝侍卫官。次年,孝庄帝诛杀尔朱荣,尔朱兆立元晔,杀孝庄帝,旋又废元晔立元恭,高欢则另立安定王元朗为帝,与尔朱氏抗衡。普泰元年(531),高欢击败尔朱兆,废元恭及元朗,另立孝武帝元修。志文记宇文瑞敕除直后,迁龙骧将军、谏议大夫,又转直寝,墓志未言明迁转具体时间,但永安三年至普泰元年政局变动剧烈,考虑到宇文瑞兄长宇文仲鸾为高氏亲信,宇文瑞或亦投入高氏旗下。

大统三年(537),宇文瑞“入关补帐内都督”,墓志未说明其入关原委,应因其入关契机并不光彩。大统三年正月,窦泰兵败被擒,万余东魏军士被俘入关,《周书·文帝纪下》载:

(大统三年春正月)庚戌,太祖率骑六千还长安,声言欲保陇右,辛亥,谒帝而潜出军。癸丑旦,至小关。窦泰卒闻军至,惶惧,依山为阵,未及成列,太祖纵兵击破之,尽俘其众万余人。斩泰,传首长安。㉝

宇文延很可能就是窦泰兵败后被俘入关的。但入关后,宇文瑞即补为帐内都督,此职东魏中外府、西魏大丞相府皆设,职掌统领主帅左右的侍卫军士㉞。同年十二月,宇文瑞更“从破沙苑贼有功”,说明宇文瑞入关几个月后,便参与了西魏对东魏的重要作战。沙苑大胜后,朝廷封宇文延为“桑干县开国子”,旋又“除安北将军,散骑常侍,进爵为伯,授中军将军,持节大都督,加通直常侍,武卫将军”。

大统十七年(551),宇文瑞再度升迁,“除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兼大宗伯”,并护送公主至突厥和亲,事毕,宇文瑞迁兼左卫将军。《周书·异域下·突厥传》:“十七年六月,以魏长乐公主妻之。”㉟《周书·晋荡公护传》亦言:“初,太祖创业,即与突厥和亲,谋为掎角,共图高氏。”㊱则宇文瑞护送和亲的公主即长乐公主,宇文泰欲借和亲联合突厥打击高欢。大宗伯为六卿之一。

然而,西魏恭帝元年(554)九月,宇文泰却突然死于长安,终年45 岁。大统十七年至恭帝元年的三年间,宇文瑞的任官经历及死亡原因,墓志一字未记。值得注意的是,朝廷赐给宇文瑞的谥号是“悼”,《谥法》云:“年中早夭曰悼,肆行劳祀曰悼,恐惧从处曰悼。”㊲这是一个含有同情、贬义意味的谥号,结合宇文瑞墓志有序无铭以及墓志不记其姓的情况,他极有可能未得善终。

废帝元钦即位后,与宇文泰“猜隙弥深”㊳,十一月,宗室元烈谋诛宇文泰,事发伏诛。宇文泰杀元烈后,元钦与宇文泰矛盾进一步激化,《资治通鉴》曰:“魏主自元烈之死,有怨言,密谋诛太师泰。”㊴但宇文泰在宫禁上做了充足准备,监视废帝行动:“泰诸子皆幼……唯以诸婿为心膂,大都督清河公李基、义城公李晖、常山公于翼俱为武卫将军,分掌禁兵……由是魏主谋泄。”㊵宇文泰心腹尉迟纲则于“魏废帝二年,拜大将军,兼领军将军。及帝有异谋,言颇漏泄。太祖以纲职典禁旅,使密为之备”㊶。在宇文泰严密的监控下,废帝未能诛杀宇文泰,反被其废黜,废帝三年(554)正月恭帝元廓即位改元。

宇文瑞之死与这场凶险的政治斗争有关。据宇文瑞及其妻墓志,可知宇文瑞之妻是元魏宗室拓拔富娑罗,二人次女宜君郡君亦嫁与元魏宗室拓拔衡。沙苑之战论功行赏,宇文瑞迁任武卫将军,大统十七年护送公主和亲后更升任左卫将军,统领禁军。在宇文泰和废帝矛盾日益加深的情形下,宇文瑞与元魏宗室在婚姻上的密切联系反令其成为宇文泰的眼中钉,宇文泰要实现对废帝的严密监控,手握禁军的宇文瑞不得不除。

四、西魏北周时期宇文瑞之联姻网络

宇文瑞之妻拓拔富娑罗为元魏宗室,拓拔富娑罗本人墓志记其祖为拓拔安周,父为拓拔迁,惜二人皆不见于史籍。

结合宇文瑞、拓拔富娑罗二人墓志,可大致得出其子女婚姻情况如表1。

表1 宇文瑞子女婚姻情况

世子宇文正婚姻情况仅见于拓拔富娑罗墓志,说明他是在宇文瑞死后才娶妻的。检核史籍,未见宇文正妻父拔列兰光其人,但《魏书·官氏志》云“拔列氏后改为梁氏”,校勘记考“拔列”之下脱一“兰”字㊷。又,姚薇元指出拔列兰氏其中一支于曹魏时入雍州已改梁姓,居于安定高平,为安定梁氏,随拓拔氏徙代者,仍本拔列兰氏,至孝文帝时改为梁氏㊸,宇文正之妻可能来自后者,该家族或亦入西魏北周,并由梁姓改复拔列兰姓。

长女建康郡君嫁李弼第五子徒何纶,并生子徒何长雅,长雅娶隋文帝杨坚之女襄国公主。《北史·李弼传》:“废帝元年,赐姓徒何氏……子曜居长……次子晖……晖弟衍……衍弟纶……(纶)子长雅嗣,尚隋文帝女襄国公主。”㊹《徒何纶墓志》亦言:“□妻,广业郡君宇文,世子元、次子善、次子敦、次子礼。”㊺

宇文瑞墓志于第二女之后书“祖母女”,殊不可解,拓拔富娑罗墓志则记其嫁元魏宗室拓拔衡,由宇文瑞本人及其第二女的婚姻情况,可知宇文福家族与元魏宗室的联姻传统在北魏分裂后仍有所延续。拓拔衡或即《隋书》之元衡,元衡与隋文帝杨坚长子杨勇、第四子杨秀交往甚密,最后卷入废太子事件,开皇二十年(600)被隋文帝以“料度之外,私自出给,虚破丁功,擅割园地”之名赐死㊻。

两方墓志对第三女武乡郡君的丈夫记载有异,推测其应于大统十七年与天和四年(569)期间改嫁了。她的第一任丈夫是侯莫陈什伐,其父侯莫陈运官至开府仪同三司。第二任丈夫杨勰则属弘农士族杨氏,其父杨俭历仕宣武、孝明、孝庄、孝武四帝,孝武西迁,杨俭亦跟随进入西魏,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大统八年(542)卒。㊼杨俭之弟杨宽倍受孝武信任,亦从孝武入关,其家族为亲元魏力量,宇文瑞死后,第三女或在其母拓拔富娑罗的干预下改嫁杨勰。第四女为宇文瑞与妾室所生,其婚姻情况仅见于宇文瑞墓志,其夫之父库汗勇为武川勋贵王勇。《周书·王勇传》:“代武川人也……魏恭帝元年……仍赐姓库汗氏……子昌嗣,官至大将军。”㊽则宇文瑞第四女丈夫即王勇世子王昌,墓志中记王勇之子名子昌,比《周书》所记多一“子”字。

由上可知,宇文瑞子女的婚媾对象并不限于某一势力,而是覆盖了西魏北周政权的几股重要势力:代地勋贵、武川勋贵、元魏宗室、关中士族,未能确知的如拔列兰光、侯莫陈运,亦均官至开府、开府仪同三司。

迁洛后的宇文福家族逐渐汉化,宇文氏部落兵随家族第四代成员在平定六镇起义的过程中损耗殆尽,加之家族于关中并无乡里基础,宇文瑞入西魏后,其后人虽未再现家族荣光,但却通过西魏北周这张巨大的联姻网络融入到了关陇集团中来。关陇集团起源于西魏,是由“关中本位政策”耦合而成的以八柱国为核心的一个政治集团,其影响远及隋唐。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言明“关中本位政策”是宇文泰借以抗衡财富兵强之山东高氏与正朔所在之江左萧氏的新途径,旨在团结进入关陇的鲜卑六镇民族和当地胡汉土著 。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宇文瑞之妻既为元魏宗室,宇文瑞墓志却记其为拓拔氏而非元氏。宇文瑞墓志应刻于恭帝元年十一月之前,则此时或之前即有元魏宗室复旧姓者,而此前所见元魏宗室复旧姓者多在魏周嬗代之后。宇文瑞子女婚媾对象除次女武乡郡君之夫杨勰外,均为复姓者,这与宇文泰大规模复姓及赐姓的措施有关。因此,两方墓志于西魏北周改姓相关研究而言亦有一定价值。

五、结语

本文以宇文瑞、拓拔富娑罗两方墓志为线索,结合宇文善、宇文延墓志及其亲属在史传的相关记载,试图勾勒出宇文福家族在北朝曲折的政治命运,同时发现其家族的命运轨迹亦暗合北魏、北齐、北周发展变迁的历程。

宇文活拔于道武帝时由燕入魏,经过两代人的耕耘,至宇文福时,恰逢北魏盛世,宇文家族亦随北魏的强大而兴盛,发展至巅峰。孝明帝时,统治阶层内部斗争激烈,加上六镇起义的打击,北魏渐趋衰亡,宇文家族的第四代亦多人死于战场或政治斗争中。北魏分裂后,家族第五代宇文仲鸾、宇文瑞兄弟分仕东魏北齐和西魏,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宇文仲鸾最终殒身于贯穿北齐一朝的激烈宗室斗争中,而宇文瑞在入关后被纳入宇文泰宗族系统,但宇文瑞家族与元魏宗室绑定过深,家族部落兵在北魏末的六镇起义中随家族第四代的参战而损耗殆尽,加之缺乏乡里基础,难以在当时的局势下谋求破局之路,但其后代终究还是通过与西魏北周各方势力联姻融入了关陇集团。

猜你喜欢
宇文墓志家族
强大的复姓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HK家族崛起
Coherence of Superposition States∗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宇文老师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