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猪慢性胃炎

2024-01-28 15:03赵伟超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肠胃病猪胃炎

赵伟超

(定州市动物防疫监督总站,河北保定 073000)

慢性胃炎是生猪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保持在60%以上,具有病程长、治疗难、反复发生等特点。猪慢性胃炎的发生直接影响着猪机体对于营养的吸收,导致猪饲料报酬率降低、猪免疫力降低,以及猪发育速度减缓,还会增加其他疾病感染率。猪慢性胃炎的发生一般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可能是饲养管理过程中饲料质量不佳、胃食不规律、饲喂不易消化食物、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造成,也可能是先天免疫力低下或其他疾病作用所致,还可能是长期饲养管理不当,导致寒邪之气入侵、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猪在胃肠道受到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刺激形成了感染,且这种刺激发生时间较长,对猪消化道形成了损伤,进而诱发了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初期无明显症状,无需治疗。随着病症的不断加重,会呈现偶发的呕吐、恶心、腹痛、发热、腹泻等症状,病猪整体状态表现较为虚弱。特别严重的病猪还可能伴随并发症,甚至转为急性胃炎。严重的慢性胃炎必须经过治疗才能缓解肠胃不适的症状。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慢性胃炎极大概率会复发。想要根治慢性胃炎,降低慢性胃炎对于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一经发生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本病,达到彻底根除的效果。

1 猪慢性胃炎主要发病群体

在生猪养殖中,不论是规模化还是散养农户养猪,慢性胃炎已成为常见病,任何年龄阶段的猪均可发病,如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其中50 kg 以上的猪和长期在限位栏内饲喂的母猪则更加多发,一年四季均能发病,但在炎热的夏秋季较为常见。

2 病因

2.1 先天因素

仔猪的消化系统功能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日趋完善。日龄越小,仔猪消化道功能越容易受损伤。许多仔猪在先天消化系统功能未发育完全时受到疾病、饲喂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全,或发育不佳,肠胃功能相对脆弱,易受损伤,导致后期肠胃疾病多发,慢性胃炎多发。此外,部分猪先天免疫功能缺陷,或肠胃功能发育不佳,相对其他健康猪而言,一些小的刺激都可能诱发慢性胃炎。

2.2 饲养管理因素

2.2.1 环境因素

猪在养殖管理过程中会因为温度、通风、湿度、氧气、卫生等环境因素而发生应激刺激,这种刺激在仔猪和一些免疫力较为低下的身上较为显著。随着猪日龄的增加,以及个体免疫力的增加,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相应的应激反应发生率也会降低。许多仔猪在日龄较小时,由于猪舍温度、湿度、氧气、通风、卫生等管理不当,导致猪机体发生应激反应,进而伴随免疫力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寒邪之气易侵入猪机体,对消化道形成刺激。多次反复的刺激则会导致胃肠道形成炎症或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消化道功能弱化,在伴随一些其他刺激,就会增加慢性胃炎发生的概率。此外,许多生猪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猪长期在拥挤的环境下生存也容易发生应激反应,增加胃炎发生率。

2.2.2 饲料及饮水因素

长期饲喂不易消化饲料、不洁净的饮水、过凉的水、发霉变质的饲料、残羹剩饭等,以及投喂饲料不规律、日粮搭配不合理,都会刺激猪的胃肠道,增加生猪肠胃消化负担,损害肠胃功能,致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埋下慢性胃炎的发病隐患。此外,在长期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的情况下,猪机体免疫力会降低,增加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对猪的胃肠道形成刺激,诱发慢性胃炎。

2.2.3 药物因素

生猪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户缺乏专业的医疗常识,存在盲目用药的问题。在一些常见病的治疗上,不少养殖户凭借经验用药,或过量给药、用量不足、药不对症、以人用药替代兽药、频繁使用抗生素,导致治疗效果差,还产生耐药性。长期用药不合理导致对猪的胃肠道形成不同程度的刺激,致使猪胃肠道损伤,长此以往诱发慢性胃炎。

2.3 疾病因素

近些年来,生猪养殖大环境变差,养殖过程中各类疾病高发。一些传染病形成地方性流行,给生猪养殖造成不良的影响。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伴随腹泻、呕吐等症状和胃肠道黏膜损伤,一些传染病无特效药。一方面疾病本身对脾胃功能形成负面影响,如炎症、菌群失调、正邪之气失衡等;另一方面疾病治疗不彻底,多有继发或并发症出现,导致消化道免疫系统被打破,炎症反复发生,继而形成慢性胃炎。

2.4 其他因素

规模化、中小型养场等夏季均高发猪慢性胃炎,如因长途运输等产生的应激;个体体质虚弱,胃酸分泌出现问题;个体遗传因素,研究证实猪慢性胃炎存在一定的遗传性。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3.1 临床症状

临床上将猪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至发生在胃小凹之间固有膜内的炎性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固有膜水肿、充血,严重一些会呈现造性出血。浅表性胃炎在症状表现上未发现胃腺体异常。慢性萎缩性胃炎比浅表性胃炎的损伤程度要严重,病症损伤已经累计腺体。剖检可见明显的腺体萎缩,以及腺体数量的减少或消失,黏膜肌的增厚。胃黏膜整体呈现变薄症状,伴随幽门腺和肠化腺的增生。

病猪发生慢性胃炎,初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一般较难发现。观察细致的情况下,可发现猪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随着病症的加重,可能会表现出采食量下降、饮水增加,或伴随呕吐、恶心症状,或伴随腹泻症状。病症继续发展,严重时可能会发生体温异常。如耳尖温度降低、体温升高、排泄异常、运动量减少等症。部分冰柱还会出现黄疸症状。仔猪发病严重时,多见干呕、吐水、吐食等症状。

3.2 病理变化

猪慢性胃炎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伴随着胃黏膜的交替性损伤和修复。在组织病变上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炎症、萎缩及肠化生。炎症的发生表现为黏膜层淋巴细胞与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性浸润,以Hp 感染引起的淋巴滤泡最为常见。此外,还会发生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活动性炎症和Hp感染。胃黏膜的萎缩表现为固有层腺体数量的减少或消失,以及纤维组织的增生和黏膜肌的增厚。当病症严重时,胃黏膜有明显的变薄趋势。肠化生则与胃黏膜损伤相伴而生,主要表现为尾部原有腺被肠腺样腺体替代。肠化生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型,其部位可发生在小肠,也可发生在大肠。萎缩伴随肠化生症状发生时,普通胃炎转为萎缩性胃炎。部分病猪还可能发生肠化生的中的非典型性增生,表现为上皮和肠化生上皮的异常发育。非典型性增生的根源发生在上皮细胞,表现为细胞核增大,以及增生细胞的分层。非典型性增生会造成肠黏膜结构的紊乱,诱发有丝分裂象的增多。非典型增生严重化后可发展癌前病变。慢性胃炎后期,发展严重时表现为胃上皮和化生肠上皮的非典型性增生,也就是胃癌前病变。

4 诊断

对照临床症状进行初诊。一般浅表性慢性胃炎可通过肾脏分支鉴别炎症发生的位置,对肾脏炎症和胃部炎症进行有效区分。中后期胃部有严重的炎症反应,以及黏膜组织的病变,可通过初诊结合剖间鉴别。对一些患过对肠胃系统可能造成损伤的传染性疾病的病猪,可通过鉴别是否存在神经性系统疾病和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进行鉴别。一般慢性胃炎炎性症状只发生在肠胃不,无败血症状发生。一些伴随有肠胃损伤的传染性疾病多伴有败血症,如猪瘟。此外,还需要对病猪胃部黏膜取样做细菌学鉴定,鉴定是否感染细菌、病毒。一般只出现了胃部炎性症状的病变,可确诊为慢性胃炎。再根据胃部黏膜损伤的程度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作出进一步的诊断。

5 治疗

5.1 中兽医辩证

5.1.1 藏象辨证体系

中医理论中将消化系统疾病分为肝郁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阻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六种证型,不同证型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肝郁气滞证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郁热证以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以连朴饮加减治疗;胃络瘀阻证以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治疗;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胃阴不足证以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有研究认为慢性胃炎本虚标实,治疗上应结合脾胃湿热兼瘀阻证、胃阴不足兼郁热证的治疗原理,平衡虚实治疗本病,可给予平胃散加减兼益胃汤合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另有研究将慢性胃炎称为藏象辨证体系,提出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肠胃系统疾病,根据藏象辨证体系,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应遵循清热、解毒、除湿的原则。

5.1.2 浊毒理论

“浊毒”理论由李佃贵所创。所谓“浊毒”,即致病因素,也叫病例产物。根据慢性胃炎的多种病因作用论,慢性胃炎的治疗应该“审证求因”“祛邪为要”“化浊解毒”,针对病因病症用药。

5.1.3 胃黏膜修复理论

慢性胃炎表现出的炎性症状,在现代医学上称之为胃黏膜受损,其病症的严重程度与胃黏膜受损的程度成正比。想要根治慢性胃炎,就需要做好胃黏膜的修复,提高胃黏膜修复的效果。刘柱提出了补气活血为基本原则的慢性胃炎治疗方法,称之为拟养胃汤治疗法。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该理论也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拟养胃汤治疗法在人慢性胃炎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到的药物有养胃胶囊、摩罗丹、三九胃泰、荆花胃康胶丸、康复新液、香砂六君子丸、气滞胃痛冲剂等。猪慢性胃炎的治疗可以参考拟养胃汤治疗法的药物成分,将具有修复胃黏膜作用的中药材或具有相似胃黏膜修复作用的西医兽药应用到猪慢性胃炎的治疗中。

5.2 中西医联合治疗的应用

5.2.1 病例分析

2022 年3 ~9 月,某养殖场2 月购进的一批仔猪先后出现了食欲减退、饮水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呕吐返水、排便异常等症状。个别仔猪在发生高温或连续降雨后出现腹泻症状。测量猪群体温,发现部分病猪体温异常。个别仔猪在7 ~9 月出现了耳尖发凉、体温升高的症状。体温异常的病猪呈现低烧状态,体温为37.5 ~37.9 ℃。部分病猪还出现了啃食墙皮的现象。9 月1 日,饲养员前来请诊。我站兽医通过观察,发现养殖场环境堪忧,存在通风采光差、卫生脏乱等问题。

兽医人员对病猪检查,对现场观察,检查和观察结果如下:(1)按压胃部能够嗅到明显的口腔异味,猪发生哀叫;(2)观察病猪口腔,可见部分病猪口腔黏膜浸润发红;(3)观察病猪状态,喜卧,被毛杂乱;(4)观察病猪排泄物和呕吐物,可见排便干结,呕吐物中有未消化的饲料;(5)检查饲料,发现饲料有轻微霉变;(6)检查饮水,发现饮水槽为开放状态,饮水中有杂质;(7)观察猪舍,发现粪污未能及时清除,猪场内空气流通差,通风差;(8)猪舍养殖密度过高,病猪单独一栏隔离,猪栏过于拥挤;(9)病猪体重相对同批购进的猪要轻,其中发病较早的病猪体型明显消瘦;(10)个别瘦弱的病猪耳尖和四肢发凉,体温略微升高。结合饲养人员描述,养殖场半年内无传染病发生,患病猪为同批购进的仔猪,在高温、连续降雨后腹泻、呕吐、排便异常问题较为突出。发病较早的个别病猪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呕吐物中带有胆汁、丝状粘液,且每次腹泻、呕吐时伴随体温异常症状。根据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现场检查、观察结果,结合饲养员的描述,最终确诊为慢性胃炎。

5.2.2 治疗方法

第一,中医。对慢性胃炎严重的病猪(呕吐、腹泻交替发生,病程较长,身体明显虚弱,体温异常),可用炙甘草6 g、五灵脂6 g、蒲黄9 g、枳实9 g、柴胡12 g、白芍12 g,加水煎汤灌服,每日2 次,连续给药5 ~7 d。对发病时间较短或病症较轻的病猪,可用厚朴7 g、黄连7 g、枳壳7 g、大黄7 g、白头翁10 g、茵陈10 g、龙胆草10 g、秦皮13 g、山楂14 g,加水煎汤灌服,每日2 次,连续给药5 ~7 d。

第二,西医。对病症较为严重、发病时间较长的病猪,可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甲硝唑、四环素联合用药,根据病猪体重和兽药说明控制药量,每日1 次,连续给药2 周,可起到修复损伤胃黏膜的作用。

5.2.3 治疗效果

用药2 周后,病猪食欲恢复,呕吐、腹泻、便干结、体温异常等症状消失,采食量和饮水恢复至与同批体重相近的猪大体一致的状态。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猪慢性胃炎治疗以调节虚实、化浊解毒、胃黏膜修复为理论依据,针对不同证型对症用药,才能药到病除,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对一些症状严重的病猪,应该采用对胃黏膜修复效果较好的中西药治疗,加快病猪肠胃黏膜修复,促进病猪肠胃、脾胃功能的改善,从而预防慢性胃炎的不断复发。

猜你喜欢
肠胃病猪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调理肠胃,自灸也有效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