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2024-01-28 23:36高甜甜
名家名作 2023年25期
关键词: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一人称

高甜甜

一、聚焦模式

(一)外聚焦

外聚焦(external focalization),指叙事者所说的比人物知道的少,可以用“叙事者<人物”这个公式表达。《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里有多处运用了第一人称外聚焦模式。申丹在《视角》一文中指出“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一般都为回顾性叙述,这一类型包括两个类别:一是叙事者‘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昔;二是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的某件事情” 。前者多为外聚焦,后者为内聚焦。

作品开头运用了第一人称叙事,即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昔,“‘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这便是第一人称叙述外聚焦。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视角拉近了读者和作品的距离,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故事情节,就像在聆听一个老朋友讲述一段尘封已久的往昔,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尼克初次受邀去酒会听到很多关于盖茨比的传言后想到“至少我这个孤陋寡闻的乡下人认为他们不可能在长岛湾买下一座宫殿般的别墅”,说明尼克并不了解盖茨比的发家和身世。有些关于盖茨比的过去要通过他人来完成说明。例如,乔丹告诉尼克盖茨比之所以将别墅买在长岛是为了和黛西住在一起。还有在盖茨比去世后,尼克通过盖茨比的父亲了解到盖茨比是个“从小见大”的人,以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所制订的计划表。诚然,叙事者尼克不是全知的,而对盖茨比发家的隐瞒,实则是陌生化的写作方法。俄国形式主义“彼得堡小组”的代表人物什洛可夫斯基认为“文学创作不能照搬所描写的对象,而是要对这一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陌生化则是艺术加工和处理必不可少的方法。这一方法就是要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让叙事者尼克处于外聚焦叙事,就是为了给盖茨比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隐藏他的发家致富,作者本人也是有其深意的。当时美国正处于一战结束,还没有迎来经济大萧条,人们处于疯狂虚无的爵士时代,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年代”。在尼采提出“上帝死了”之后,人们处于信仰饥荒的状态,“美国梦”在膨胀后像一个随即破灭的泡沫,尽管有五彩斑斓的外表,但毕竟是不真实的。这里作者没有说明盖茨比的家世和发家过程,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暗讽当时混乱不堪的年代,以及为了所谓的成功而不择手段的人们,这其中还有每个人所不能逃避的命运。

(二)内聚焦

内聚焦,即叙述者所知道的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用公式可以表示成“叙述者=人物”。内聚焦还可以细化成以下几个类别:固定内聚焦、转换内聚焦、多层内聚焦。根据申丹的理论,作者在小说里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追忆“我”过去正在做的某件事,属于内聚焦。

如第三章开头尼克对盖茨比盛大酒会的描写:“整个夏天的夜晚都有音乐声从我的邻居家传过来。……”这表明尼克正在经历远观盖茨比酒会,是过去进行的描述。

如第九章开头“事隔两年,我回想起那天其余的时间……”,叙述者尼克追忆起过去他所经历的事情,他是当时的见证人,如实地回顾当时的景象。他所知道的只是事情发生的经过,和当事人知道的一样多,也是内聚焦叙述。

(三)零聚焦

零聚焦(zero focalization),即所谓的全知叙述,指叙述者说得比任何人要多,用公式可以表示成“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不仅是故事里人物一言一行的目击者,还能穿透人物的内心。读者亦可以通过零聚焦叙述者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说尼克为零聚焦叙述者,是因为他目睹了盖茨比作为邻居的一切。从初次到盖茨比的酒会,到盖茨比和黛西再次相遇,以及汤姆和盖茨比的正面交锋,再到后来盖茨比成为替罪羊,汤姆对维尔特的蛊惑以及盖茨比被枪杀,直到最后的葬礼上凄惨的景象和别墅的没落,尼克都经历过。而且在小说不同的部分,尼可还对盖茨比的内心活动进行了透视。

本文将尼克对盖茨比的心理透视分为三个阶段:实现梦想前、实现梦想后、梦想破灭后,来分析不同阶段盖茨比的心理活动。

在未实现时,盖茨比对尼克侃侃而谈,尼克却说:“这样说来他说的都是真的了,我仿佛见到一张五彩斑斓的老虎皮挂在他在大运河上的宫殿里,我仿佛见他打开一箱红宝石,借它们浓艳的红光来减轻他那颗破碎的心的痛苦。”盖茨比梦想实现的初期,“黛西蓦然伸过胳膊去挽他的胳膊,但他似乎沉浸在他方才说的话里。可能他突然想到那盏灯的巨大意义现在永远消失了。……他的神奇的宝物已经减少了一件”,“我走过去告辞的时候,我望见那样惶恐的表情又出现在盖茨比的脸上,仿佛他有点怀疑他目前幸福的性质。……他的幻想超越了她……”,这几处心理描写让读者对盖茨比的心理活动一目了然,也让读者更理解盖茨比这个人物的性格。盖茨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自己的幻想加羽添翼,到最后他自己都不清楚是不是还爱着黛西,到底自己所追寻的是这份爱情,还是沉浸在自己追寻的过程里。

当盖茨比意识到他的梦想在一步一步破灭的时候,尼克又对盖茨比的心理进行了描述:“但他说得越多她就离他越远,唯有那逝去的梦随着下午的消逝在继续奋斗。”和最后盖茨比明知自己成了替罪羊却还在等电话,“盖茨比本人并不相信会有电话来,而且他也许已经无所谓的……为了一个梦想太久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二、人物塑造

(一)直接定义法

直接定义法,顾名思义是指作者直接告诉读者人物的性格。一般文学作品都有直接定义的痕迹,作者直接表现人物的好与坏、善良与丑陋、真诚与虚伪。例如:《傲慢与偏见》第一章对贝纳特先生的评价:“Mr. Bennet was so odd a mixture of quick part, sarcastic humour,reserve, and caprice.”奥斯汀很明确地描写出贝纳特古怪保守的性格。《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也有作者运用直接定义法来体现盖茨比的人物性格。如:“假使人的品格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成功的姿态的话,那这个人身上就有一种瑰丽的异彩,他对人生的希望具有一个高度的敏感……”

(二)间接呈现法

间接呈现法是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想法、动作、语言、外表等来体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雷蒙凯南在Narrative Fiction 中将间接呈现法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动作、话语、外貌、类比、环境。本文就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动作

雷蒙凯南将动作分为习惯性动作和偶然性动作。习惯性动作属于静态的,而偶然性动作是动态的,后者更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里第一章写道“他朝幽暗的海水把两只胳膊都伸了出去……我也情不自禁地朝海上望去……除了一盏绿灯……”,后来文中几处暗示盖茨比经常在这里驻足,盖茨比本人也对黛西说“你家码头的尽头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灯”。对盖茨比伸向绿灯的动作描写,作者将盖茨比对黛西的爱描绘到了极致,盖茨比这个穷小子为了获得黛西的爱,和她回到过去,不惜踏入黑暗肮脏的商场,但他自始至终没有忘记自己的那份初衷:对黛西的爱。很多人在暴富后会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想,而盖茨比没有忘记,说明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能保持一份赤子之心,也是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

还有偶然性动作的描写,尤其在与黛西见面前的动作描写,将盖茨比孩子般窘迫的动作描写跃然纸上,表现了盖茨比在接近梦想时焦虑不安的心理。如“盖茨比心不在焉地翻阅一本克莱的《经济学》,每当芬兰女人的脚步震动厨房的地板他就一惊”,以及后来见到黛西后的狂喜和激动,“盖茨比两手仍然揣在口袋里,正斜倚在壁炉架上,勉强装出一副悠然自得甚至无精打采的神气”。就像尼克说“你就像个孩子一样”,盖茨比如此荒唐可笑的行为是成年人所不能理解的,他就是一个怀着“纯洁的梦想”的人。

2.话语

第三章在盖茨比和尼克初次见面的时候,他说“别放在心上,老兄”。还有在和汤姆辩论的时候他说“何必找他的茬呢?老兄”,后来汤姆说“张口闭口的‘老兄’,你是从哪里学来的?”。社会语言学指出,性别、年龄、行业、经济地位等对个人言语有影响。“老兄”在英语中可译为“old sport”,它通常用于不正式的场合,有时甚至不礼貌。此处盖茨比仿佛将“老兄”当成了口头禅,可以推断出他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并非出自书香门第或豪门贵族。

第四章盖茨比在给尼克讲他是牛津毕业时,“匆匆带过,或含混其辞,或半吞半吐……”也说明盖茨比在说谎,而他真正的身世又像蒙了一层纱。尼克问“中西部什么地方?”“旧金山”。而旧金山在西部海岸,而不属于中西部,这些对盖茨比言语的描写,突出了盖茨比自卑的心理,他不愿告诉别人自己出身贫寒,他要做上流人,实现自己的“美国梦”“黛西梦”。

3.环境

“在这里灰烬像麦子一样生长……在这里灰烬堆成房屋、烟囱和炊烟的形态……”,这是小说里常常出现的场景。一战结束后,20 世纪的美国进入经济大繁荣时代,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却出现了断层,享乐主义成了主流。而盖茨比正是这个时代环境下的产儿,他像其他美国人一样挣扎着追求“美国梦”,他一度将爱情和金钱联系在一起,好像金钱可以决定一切。盖茨比身上或多或少有作者的影子,同样是为了挽回爱情而对金钱折腰,然而这样的梦想必定是不会实现的。

盖茨比在虚幻的“美国梦”的外形下迷惑了,就像同时期《嘉莉妹妹》里的嘉丽一样,他们都梦想一夜暴富,步入上流社会,然而“美国梦”在经济虚假膨胀的时候,就像一个随触即破的气球。盖茨比和嘉丽一样,都是时代的牺牲品,尤其在经济转型和社会改革的时期,有一部分人终究是逃不过命运的。就如尼克说“盖茨比本人到头来倒是无可厚非的,让我对人们短暂的悲哀和片刻的欢欣暂时失去兴趣的,却是那些吞噬盖茨比心灵的东西,是在他的幻梦消逝后跟踪而来的恶浊的灰尘”。1929 年美国迎来了经济大萧条,于是《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了“爵士时代”的“挽歌”。

三、结语

本文浏览搜集有限的文献资料,通过与叙事学理论相结合,归纳、分析,以求达到写作的要求。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分析,正是菲茨杰拉德的叙事手法让这部小说成了“爵士时代”的一支“绝唱”,让盖茨比这个人物深入人心。通过对盖茨比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盖茨比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尽管“了不起”也许有讽刺的意味,但他没有像汤姆一样老练刁钻,也没有像黛西一样被纸醉金迷的生活冲昏了头,他的真诚和执着在一片片黑黢黢的“灰烬”里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黛西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一人称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
空位
魔鬼老婆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