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以W学院为例

2024-01-30 02:39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学院职业

张 颖

(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六安 237012)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起初主要是以人职匹配为重点的职业指导。到了20世纪中期,萨帕首次定义和使用了职业生涯这一概念,舒伯提出了职业发展理论,从此,职业生涯规划应运而生,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发展[1-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高校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为此,课题组对一所普通本科学校—W学院的大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调查,来了解目前普通本科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 调查问卷的设计

1.1 问卷编制

本问卷参考了相关论文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内容,共设计了35个题目,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关于W学院职业规划教育开展情况;第三部分题目主要测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规划意识、职业规划,对选项中选择“完全不了解”的赋1分;选择“不太了解”的赋2分;选择“了解”的赋3分;选择“非常了解”的赋4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在该维度上的表现越好。

1.2 信度检测

为检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各因子的分析效果,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了信度检验,通过克隆巴赫系数的方法来检测信度值,alpha值越高信度越高,大于0.6均可以接受,0.9以上为佳。经测量总量表的alpha值为0.884,四个分量表的alpha值均大于0.7,说明本问卷信度较高,如表1所示。通过提取的公因子——自我认知、职业规划意识、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能较好地测量出W学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表1 信度分析结果

1.3 效度检测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学校四个年级的学生填写线上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218份,有效问卷218份。

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通过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到KMO检验值为0.867,Bartlett球形检验P<0.05,因此,样本适合做因子分析。

2 调查基本情况

2.1 W学院的职业规划教育开展情况

2.1.1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安排情况 W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采用线上观看授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完成16课时的线上课程学习。当被问到您是否了解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计划时,6.43%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2.2%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44.95%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6.4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由此可见,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目的、意义都不太清楚,只是抱着学校安排了线上课程就学习的态度,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观看课程,只是粗略地把课看完,获得学分。

2.1.2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 当被问到学校是否会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调查结果显示:36.7%的学生表示经常组织,55.96%的学生表示有时组织,6.42%的学生表示难得组织,0.92%的学生表示从未组织。可见,学校对于学生的专业实践还是比较重视,会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专业体验机会比较多。

2.1.3 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渗透其他课程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31.19%的学生表示教授其他课程的教师会经常介绍有关职业方面的信息,65.6%的学生表示有时候会涉及,3.21%的学生表示很少会提到。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W学院的大多数教师具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意识,会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

2.2 W学院学生毕业后意向选择情况

2.2.1 毕业后就业意向情况 当被问到大学毕业后的打算时,74.77%的学生选择考研升学,18.81%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1.38%的学生选择创业,1.37%的学生选择入伍,有其他选择的占3.67%。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提升学历,很少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学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原因有想要提升学历,以便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对自己成功就业不自信,想要延缓就业;从众心理等。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于考研和今后的就业并没有成熟的考虑和规划,很多学生只是片面地追求高学历。

2.2.2 学生主动考虑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30.28%的学生表示会经常考虑未来的职业打算,62.39%的学生表示有时会考虑,6.42%的学生表示难得考虑;0.91%的学生表示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由此看出,W学院的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道路有一定的主动规划意愿,但是积极性还不够,职业规划意识还比较薄弱,在职业规划方面也比较欠缺成熟全面的考虑。

2.2.3 他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情况 当被问到您在做出职业选择时谁会对您产生较大影响时,选择父母的占30.74%,选择教师的占10.09%,选择同学和朋友的占4.13%,选择亲戚的占2.29%,选择自己的占47.25%,选择其他人的占5.5%。可见,学生在做职业选择时,受到父母和自己个人的意愿影响比较大,而受到教师和同辈等其他人的影响较小。很多学生表示自己想要考研或者选择某方面的工作是因为受到家长的鼓励和引导。

2.3 w学院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满意度情况

当被问到通过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是否增强了您的职业规划能力时,83.48%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和赞同,16.52%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

当被问通过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您是否能够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职业角色时,15.6%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69.27%的学生表示赞同,13.76%的学生表示不赞同,1.37%的学生表示非常不赞同。

在调查中,16.51%的学生表示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非常满意,66.98%的学生表示满意,14.22%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2.29%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从以上数据可见,W学院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抱着积极的态度,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必要的,对自己是有帮助的。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情况

3.1 W学院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总体情况

W学院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总体情况见表2。

表2 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职业规划意识的均值最高,职业规划均值最低,自我认知比职业认知得分高,职业规划意识比职业规划得分高。可见,W学院的学生有一定的职业规划意识,大多数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有必要的,但是对职业的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还有待提升。

3.2 W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差异性分析

3.2.1 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性别差异情况 为了解男生和女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差异性,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3所示。

表3 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性别差异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男女生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上存在差异,男生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女生。

3.2.2 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年级差异 为研究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差异性,把大一、大二年级均赋值为“1”,把大三、大四年级均赋值为“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高低年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年级差异比较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这几个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均值得分来看,学生普遍在职业认知和职业规划方面得分较低,说明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

3.2.3 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受父母教育程度影响情况 在调查中,父母的学历以较高学历者为准,有五个层面: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以上。在编码时,把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赋值为“1”,表示学生的父母均未受过高等教育;把大专以上赋值为“2”,表示学生的父母至少有一方受过高等教育,文化水平较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父母文化水平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影响的差异性,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受父母教育程度影响的差异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父母是否受过高等教育在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方面是有显著影响的,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规划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4 结论与启示

4.1 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与实际需求相比,高校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更侧重于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虽然现阶段在我国形成针对各个年龄段和各个学段的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还较为困难,但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都应该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在政府方面,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强对职业规划教育的宣传和投入;在高校方面,现阶段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育人。在家庭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家校联动,社区动员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更多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知识,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正确的引导[4]。

4.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全程化,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尽早进行,使学生尽早形成职业规划意识。学生在大一的时候需要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更好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和职业,这对于他们今后选择是否转专业和辅修第二专业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制定既能实现个体价值,又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5]。学生在大一时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也能够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有主动性和目的性。学生在大二和大三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积累和创新精神、创新素养的培养,通过实习、兼职等社会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自我、专业、职业和社会的认知[6]。大四主要是就业指导以及创业指导教育。通过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学会如何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从而充分实现社会价值。

4.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提升专业化和全员化,改善教育效果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职业规划能力维度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说明W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地提升。一方面,可以通过以“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的专业性。培养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为在校生开展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咨询和服务工作,并结合现实情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土化理论研究,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价体系[7]。另一方面,邀请校外的职业规划教育专家、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校友等来学校开办讲座,拓展学生的眼界,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4.4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个性化服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规划能力、抉择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走出课堂,走向企业和社会,使教育面向社会,面向所有劳动者,把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保证学习内容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学校应多为学生开拓多种工作性质的实践实习、志愿服务平台,让学生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中提升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并且加强对于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考核,加强第二课堂的教育效果,配合第一课堂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校期间,高校也可以自主开办或者联合社会上的技能培训机构为学生开办编程、办公软件、公文写作、CAD制图、平面设计等技能培训,为有意向的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帮助那些所学专业性不强,但想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更好地就业。

学生个人的职业规划是因人而异的,必须结合他们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所学专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因此,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一方面应面向全体学生,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例如,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持续的跟踪服务。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学院职业
初等教育学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学院掠影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