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舆情引导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4-01-31 14:50尚小芳
大众文艺 2023年23期
关键词:舆情辅导员思想

尚小芳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全媒体时代悄然而至。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1]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之过去更加广泛,获得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多元,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00后”是与互联网发展同频的一代,他们性格鲜明、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对较高,利用互联网发表言论、表达自我的欲望也更强。随着“00后”进入高校,相对宽松的环境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欲,特别是在现实中较为内向的学生,在互联网上表达、倾诉的频率更高,这对新时代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网络舆情案例

小A,女,某院大一学生,因没接到活动通知,误认为是班长小H故意隐瞒通知,于是,将此事编辑成文字发至校园网站和朋友圈控诉小H。同年级学生看到校园网站和小A朋友圈的信息后,议论纷纷,跟帖留言、发朋友圈控诉学生会、班干部“不公平”“自私”的学生越来越多,对以小H为代表的班干部的质疑声越来越大,甚至开始出现关于学生干部的“谣言”,使相关学生干部的心态发生变化,对自身产生怀疑、心态崩溃,班干部之间出现不合、班级内部出现更多矛盾。与此同时,随着看到信息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抱着“吃瓜”心态的校内外学生开始向小H班级的其他学生打听此事,使得同学们疲于应付,严重影响该班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出现网络舆情的原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纸媒、电视媒体等为主体的单方面输出观点的时代逐渐被“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所取代。微信、微博、校内网站、抖音等平台成为大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宣泄不满的主要渠道。但是,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网络舆情背后是多方面原因所致。

(一)学校层面

学校舆情治理制度不完善,舆情专项工作队伍不健全。网络舆情存在突发性、匿名性的特点,这给舆情治理工作带来挑战。学校应从技术和人员配置上加以完善,加强对于有害信息、不实信息的甄别和处理,以防学生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裹挟在舆情漩涡中,给学生造成伤害,同时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形成困难。

(二)教师层面

教师欠缺识别舆情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引导较为滞后。处理网络舆情有“黄金4小时”,即出现网络舆情的4小时之内,及时正面应对、妥善处理,能够将影响降到最小。但是,发现不及时、引导滞后,则会出现线上线下双线传播的情况,传播过程中,舆论可能会向越来越混乱的方向发展,舆情处理难度增强。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罗森塔尔效应”,即负面的信息有可能会造成标签化、刻板化的印象。[2]一旦学生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后期的学生工作、舆情处置工作等会困难重重。

(三)学生层面

学生的网络素养、道德素养有待提高。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是匿名的、自由的、正义的,喜欢将自己在现实中发现的问题、看不惯的事情发布在网络上寻求认同或寻找解决方案。事实上,发布信息的同学目的相对单纯,可能是希望了解真相或情绪发泄,此时,经常发生“沉默的螺旋效应”,不了解事实真相的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负面引导,了解事情真相的学生则选择沉默,认为此时的发声一定会被匿名攻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是因为这样,互联网的舆论导向犹如森林中的大火,风向难以控制,最终,舆论发酵的方向可能与发布言论者的初衷背道而驰。同时,发布言论者尚未意识到语言攻击对他人带来的心理伤害,并且由于网络发言的匿名性特征,事后也很难认定发布言论学生的责任。没有恰当的惩罚措施,也成为部分学生在互联网平台肆意发布不良言论的原因之一。

(四)社会层面

我国针对网络安全出台了《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但是因“网络暴力”致人死亡的情况较难判罚。近期,网络上曾有因为一名保研的女生染了粉色头发,网友抓住不被认为是“好学生”的发色,对女生恶语相向、贴标签,而女生因此产生心理疾病,最终抑郁自杀。网络暴力、语言暴力对任何人来说,伤害性都可能是致命的。而网络暴力层出不穷,“键盘侠”难以定罪、实施惩罚是重要因素,学生也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语言攻击不是“大事”,故而容易继续在网络中肆意发表言论。此外,网络舆情导致学生患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长远来看,不利于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开展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以高校学生为首的主体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发生于高校内的某些事务的认知、情绪、态度、意见和行为的总和[3]。由于高校网络舆情通常在学校贴吧、“万能墙”“表白墙”等本校学生较为集中的线上平台发生,并且会迅速在线上线下进行双线传播,这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舆情控制工作的开展形成挑战,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造成负面情绪传播、当事学生心理压力、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缺失等情况。

(一)出现网络舆情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舆情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网络舆情的出现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能够从多方面看待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性。另一方面,网络舆情的风向多变,针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会影响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们,而负面言论更容易激起青少年的兴趣和讨论,造成学生认知混乱、价值观扭曲、法治观念弱化。处于网络舆情中的当事人更容易受到“舆论压力”,造成心理负担,甚至发展成心理疾病。

(二)出现网络舆情对学校的影响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涉及学校宣传部、保卫处、信息中心、二级学院等多个部门,在处理过程中,如果处置不当或不及时,则会严重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目前,部分高校的舆情处置办法依然是“要求学生删除发布内容”,这样的处置方式能够较快地暂时性抑制舆情蔓延,但是,学生思想上的“疙瘩”没有解开,错误的思想没有被正向引导,对学校的信任度降低、反感和叛逆心理增强,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针对上述案例,学生管理工作、班干部培养等方面也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培养好、用好学生干部,严格要求学生干部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网络舆情的产生。

(三)出现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承担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网络舆情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引诱高校学生做出失德失范、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网络行为,致使青年一代丧失理想信念、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阻碍国家的发展。

四、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舆情引导的策略探讨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4]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文件要求辅导员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等。结合00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工作案例,高校辅导员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充分发挥朋辈帮扶作用、完善舆情反馈机制等方面应对网络舆情,防止“小矛盾”引发“大舆情”。

(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网络舆情工作

思想决定行动,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出淤泥而不染”。网络舆情信息之繁杂令人咋舌,舆情处置的前提是自身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日常里,辅导员要一以贯之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舆情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发挥一线岗位优势,走进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群体的“流行趋势”和日常关注重点,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与时俱进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共情”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只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在学生出现异常表现时,有较高的敏感性,及时解决问题。只有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才能真正了解网络舆情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的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要以思想重视为前提,不断增强自身舆情预判力、舆情引导力、舆情化解力,将网络舆情防患于“未然”。

(二)定时参加专业培训,提高舆情应对能力

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网络舆情问题,辅导员需要加强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了解全媒体时代网络媒介的传播特点和规律,积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灵活运用相关技能,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从日常生活、谈心谈话中将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成为令学生信服的“意见领袖”,主动把握舆情动态,在关键时刻敢发声、会发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善于发现小舆情,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更恶劣的影响。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不同思想的碰撞要求高校辅导员将学习贯穿职业生涯始终,成长为一名学习型教师,同时,辅导员也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以新时代为背景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而非简单地用旧思想否定新思想。定期参加国家、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是辅导员的义务,也是辅导员跨校沟通交流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训,辅导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掌握有效提高舆情应对方式,及时交流工作困惑,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三)积极开展舆情教育,提升学生网络素养

目前,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不同的价值观不断地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跟风发表言论、轻信网络谣言的学生成为“键盘侠”中的一分子。曾有学生提到大数据对自己的控制时说:“老师,我也不想再看负面消息了,可是平台不断给我推送,很痛苦,但是又忍不住想看短视频。”因此,开展网络教育和舆情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迫在眉睫。只有思想坚定,才能够屏蔽消极、错误信息,及时止损。辅导员可以通过邀请网络相关专家开展教育讲座、开设网络安全主题教育班会等形式,分析网络舆情案例,讲述《网络安全法》相关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网络、了解舆情、了解大数据,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断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避免“信息茧房”和“沉默的螺旋效应”的影响,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高校辅导员更需要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才能将“小我”融入“大我”,共同实现中国梦。在敌对势力在网络上造谣生事、宣扬错误的价值观时,需要青年们携手抵制,维护国家荣誉。在网络空间,“善良”不仅是不攻击他人,更是在面对负能量时的勇敢发声,维护正义。综上,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是急需并要持续进行的重要工作。

(四)充分发挥朋辈作用,侧面做好舆情引导

校园舆情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同龄人更了解同龄人的心理动态,容易“共情”,也更容易走进彼此内心,因此,发挥好朋辈帮扶作用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可以在学生群体中组建一支信念坚定、能力突出、勇于担当的信息员队伍,有助于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网络中经常用“一身反骨”形容当代大学生,他们“讨厌说教”“反对权威”、追求平等、敢想敢说敢干,因此,同龄人间的意见交流显得更为重要。朋辈帮扶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共情性的优势,也存在信念不够坚定、被反向说服的可能性,这也要求辅导员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切实将“网络舆情”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五)完善舆情反馈机制,引导舆情正向发展

大学生中的网络舆情通常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以“询问贴”“求助贴”“吐槽贴”为主,适当地加以引导,可以较好地规避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于学校来说,完善舆情反馈机制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学生生活权益方面,及时有效地反馈能够减少网络舆情的产生。许多发帖学生之所以在网络发布是期待“事事有回声”,或者不知道向哪个部门反映问题,认为在网络上发布消息能够最快得到关注和解决。对于辅导员来说,遇到网络舆情积极地正面解决问题,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当下遇到的困惑和困难,不仅能够遏制网络舆情的蔓延,还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口口相传中,学生内心充满安全感,再次遇到处理不了的难题时,愿意询问老师,才是减少网络舆情的重要一步。辅导员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耐心、细心和热心能够感染每一位学生,用行动告诉学生,网络非法外之地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选择。

五、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5]能否用好互联网关乎党和国家的发展,而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值得引起教育者们的高度重视。全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不仅需要提升政治素养,还需要提高网络素养,积极学习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能力,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勇于发声、善于发声、精准发声,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爱与温度。网络舆情处置不是禁止大学生发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网络平台正确发声,成为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平台自律、慎独,自觉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做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舆情辅导员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舆情
舆情
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