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项目施工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探究

2024-01-31 05:21章秀琴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34期
关键词:成本费用全过程环节

章秀琴

(杭州花港望境酒店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7)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国企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做好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各个环节,如果未能高质量把控成本支出,不能减少各环节成本费用,以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帮助国企创造更大的价值。

目前,国企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周期长、资金体量大,涵盖多个部门和人员,要想降低成本费用,必须推行全过程成本控制,灵活掌握不同环节成本支出的重难点,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利用较小的成本获得良好的利润,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实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国企要在推进项目时,着重分析影响施工各环节成本费用的因素,找到问题所在的根源,提出应对和防范措施,保证国企项目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国企项目施工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意义

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的经营模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国企发展现实需求,降本增效作为国企项目建设的主题,只有将成本控制融入施工各环节,逐步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国企获取良好的经济利润。全过程成本控制涵盖多个阶段,深入到项目建设始终,主要汇总各阶段成本控制的基本特征、规律,明确影响成本控制的核心因素,找到问题所在的根源,有针对性提出解决计划、方案,能够实现全过程成本管理。

国企项目施工成本全过程控制意义如下:一是降本增效,提升经济效益。项目施工成本全过程把控,有利于在保证工期、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选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等,将不同环节成本支出把控在合理范围内,逐步深挖各环节成本潜能,最大限度节省成本支出。国企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成本全过程控制,有利于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促进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转变成本管理模式,提高国企运营水平。国企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推行施工成本全过程控制,能够从源头上摒弃传统以事中生产为主的成本控制模式,彻底转变成本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集约化转型,提高国企运营管理水平,为后续可持续发展做支撑。

三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竞争力的强弱关乎着国企生存和发展,只有按照国企现实发展需求,推行项目施工成本全过程控制,才能有效把控各环节成本支出,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将成本费用控制在最小化,有利于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1]。

二、国企项目施工成本的全过程控制问题

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在运营过程中,推行施工成本全过程控制,有利于实现降本增效,科学配置有限的资源,保证项目实施进度的基础上,提高项目施工质量,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帮助国企可持续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项目施工周期较长、资金需求体量大,成本控制过程中包含的影响因素较多,全面推行施工成本全过程把控时,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项目决策阶段。目前,项目决策阶段成本控制易被国企忽视,一些项目无法如约完工,可能发生投资成本超限等问题,逐步压缩项目获利成本,这不利于项目建设进度、质量。深究其成因,在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整体成本参考依据有限,尚未基于国企现实情况进行考量,核心是以理论为基准进行开展工程。

二是设计阶段问题。国企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质量是否达标尤为关键,设计阶段自身耗损的成本较低,但是对招投标、施工阶段成本支出产生的较大的影响,部分国企在实践过程中,将工作重心放在了项目施工进度、质量等方面,忽视了设计阶段成本的控制,不能全面推行限额设计,对前期项目成本把控缺少科学性、合理性,不能从技术、经济等环节进行考量,造成项目设计方案不能实现最优选择,造成设计方案缺少适用性,可能影响后续各环节工作。

三是招投标阶段。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也是重点,一些国企在实践过程中,各项决策科学性、合理性有待提升、投标信息不完整等,在正式编制标底时,无法保证其规范化、标准化,在监管、审查等方面控制不严格,使得最终报价缺少准确性,影响中标率。

四是施工阶段问题。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作为施工成本全过程把控的重点,该阶段是图纸转变为实体的重要阶段,做好该阶段成本控制,有利于实现全过程成本控制目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施工方案调整频次较高,现场材料低效使用或浪费等,都可能增加成本支出。同时,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作为降低项目成本的核心手段,按照最优的方案进行施工,能够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保障项目质量。但是,部分国企尚未从技术、成本等方面比选施工方案,不能从中筛选最优的施工方案,导致施工过程成本不可控。

五是竣工结算阶段。竣工结算阶段是项目施工重要环节,一些国企易忽视该阶段成本,在具体结算时可能出现高套定额单价、高套取费标准,使得项目成本虚增,这不利于施工成本全过程控制[2]。

三、国企项目施工成本的全过程控制策略

(一)项目投资决策环节成本控制

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成本费用,但要注意的是,该阶段对整个项目盈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项目建设过程中频频出现“三超”,要想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难题,建议注重投资决策阶段成本控制,其作为施工成本全过程控制的出发点,投资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关乎着项目经济效益。

一方面,注重项目尽调,保持严谨的决策态度。项目在正式建设之前,建议从整体层面做好分析,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做好尽调,明确项目建设地点、条件及必要性,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各方面风险的影响,为项目实施创设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合理把控成本支出。经过实际案例分析可知,注重事前成本把控带来的效益远超过事后把控,国企决策人员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尽可能多地收集、汇总项目信息,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便于提升项目决策水平。

另一方面,最大程度保证投资估算准确、合理。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投资预算数据是否合理、准确,关乎着项目投资收益的高低,所以在投资估算时,应充分考量项目建设中、建成后的风险及收益,有针对性制定解决措施,尽可能避免项目出现“三超”现象,可以从源头上把控项目投资决策成本,以实现成本可控化。

例如,A酒店主营业务主要是客房、餐饮、康乐等,在实践过程中,项目针对成本控制在前期决策环节要采取把控措施,对于项目选址、建造标准、工艺进行详细论证,对于提出的方案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比对,并且进行投资估算,保证该阶段决策可靠性,避免因投资方案偏差对总投资产生影响。A酒店项目在实践过程中,使用了对比分析法、净值分析法确定了成本目标,编制完善投资估算。该阶段应做好成本控制的定位,按照相关标准做好灵活调整,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保障目标成本可追溯性。A酒店建设面积为83121.44m2,H酒店投资估算如表1所示。

表1 A酒店投资估算

(二)设计环节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决定了项目的功能、规范、性质及建设标准,作为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的关键,根据相关统计调查可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额的75%-95%,而设计费仅占据项目总投资的3%,所以把控设计阶段成本费用尤为关键。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减少成本费用支出,具体来说:一是推行限额设计。通过推行限额设计,有利于科学把控项目投资支出、提高投资资金利用率,限额设计主要是将项目投资目标做好分解,将其逐一落实到各单项工程中,实现更具体化、精细化的投资目标。国企在限额设计实践中,应注重适当考量项目运行、维修和管理等费用支出,能够降低项目全流程成本费用,避免限额设计效果较佳,但全流程费用较高的现象。

二是设计方案优选。项目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关乎着项目成本支出,若设计方案缺少经济性、可行性,在施工阶段需要频繁调整或更改,可能造成项目成本升高。为了有效把控成本支出,应积极做好设计方案最优选,分别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考虑,从中遴选最佳的设计方案,从根本上减少工程费用成本,能够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三是落实设计标准化。对于项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重复性部位、节点都实施统一设计,实现设计标准化,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能够减少成本费用[3]。

(三)招投标环节成本控制

国企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实施招投标定价程序,核心在于招标者按照现实情况,综合性考量各方面因素,能够科学、合理地编制招标文件,为众多投标者营造公平、透明的环境,从中遴选与项目匹配度高、综合水平较高的施工企业,以便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减少成本支出。

为了从源头上科学把控招投标阶段成本,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立足于项目现实状况,科学合理编制招投标文件,能够依照相关规范、要求审核文件内容是否达标,符合相关标准,使得施工合同能够如约开展。二是严格管控招投标参与者行为,积极落实竞争机制,选用资质优良、综合能力强的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企业成本管控模式展开研究和分析,保证在项目具体建设过程中能够实施成本全流程管控,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获得可观的经济利润。三是综合性分析当前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内外部环境,客观评估工程实施的风险,使得招投标工作开展更具透明化、公平化[4]。

(四)项目施工环节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在项目建设中是一个实体形成的过程,该阶段是消耗人力、物力成本最多的阶段,成本管理的内容较为复杂,且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在保证项目施工进度、质量的基础上,经济落实施工成本全过程把控,将以下几方面为切入点。

第一,择优选用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作为降低项目成本的核心路径,严格按照最优方案施工,有利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证项目质量,应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保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从根本上提升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成本支出,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在项目正式施工之前,要立足于现实情况,从技术、经济等方面着重分析施工方案,从中遴选最优的施工方案,保证使用的施工方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在尽可能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减少成本支出。

第二,做好项目现场签证。项目建设过程中变更较多,可能增加工程量,继而增加项目成本支出,工程签证是计算工程量的依据,与成本控制效果息息相关,要想使得工程签证变更符合相关基本要求,监理人员要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强化工程签证变更,制定规范、统一的现场变更标准,在签证内部完整填写变更的原因、必要性,使得签证变更合规、经济,避免不必要成本费用支出,从根本上实现施工成本全过程把控[5]。

第三,做好施工材料用量的把控。按照定额需要明确材料耗损量,保证人员心中有数,推行限额领料制度,不同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范围内分期、分批次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建议及时分析具体原因,采取纠偏措施和方法,提高材料利用率,避免出现低效或浪费现象。另外,还要认真计量验收,做好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对于大量使用钢筋、模板等单项工程,施工前要结合施工方案合理下料,废旧模板、木方等应规范、集中、统一地堆放,禁止随意丢弃。

(五)竣工环节成本控制

竣工结算是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重要阶段,其工作质量的优劣关乎着项目成本的高低,要求严格依照合同中各阶段基本要求,准确审核和计算工程量,对于多算工程量、单价不合理的签证等,都必须在竣工决算阶段确定,综合性分析项目成本控制状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同类型成本把控加以指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把控成本费用支出,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其一,做好工程量清单计价审查。在项目竣工结算时,尤其要注重工程量审核,因工程成本的高低随着工程量增减发生变化,坚持以合同等资料和文件,能够全面、客观分析工程量的变更。其二,审核竣工图计算。要想确保工程量审核精准,就必须严格以相关要求为导向,逐一进行审核,能够减少结算中产生工程量虚增,导致项目成本增高的现象。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有效把控成本费用,提升国企运营管理水平,从而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项目施工成本全过程控制,能够挖掘各环节降低成本的途径,保证各环节成本支出可控化,有利于实现降本增效。但是,国企项目施工全过程成本控制,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难以将各环节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必要深挖成本管理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以实现全流程成本管控。

猜你喜欢
成本费用全过程环节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六大问题如何化解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制酒业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成本费用与定额控制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