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复习策略

2024-02-08 14:03俞杨炳
广东教育·高中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经济

俞杨炳

高考备考时,如何在众多的内容里突出与突破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每一位高三教师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以笔者之见,通过认真研究真题来解决上述难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通过研究真题,可以较好地知晓高考的高频考点与试题的考查角度,从而确定备考的重点与策略。

通过对近三年广东高考真题进行梳理与研究(见下表),不难发现,“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为此,笔者试图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专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备考建议,希望对广大师生的备考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考点链接】

一、近代中国式现代化

(一)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主要活动

(1)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2)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先后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4.结果: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

(1)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4)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二)清末自救:新政与立宪的认识

(1)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彻底击垮了清政府的自信心,从1901年起,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历史上称“清末新政”。清末新政的主导力量最初是洋务派,不久立宪派开始推动新政的进程。

(2)内容

①改革官制,裁减闲散衙门,增设新机构。

②改革兵制,编练新军。

③改革學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

④依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

(3)评价

①从主观目的上看,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抵制革命,消除统治危机,取悦于列强,维持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②从活动本质上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③从客观影响上看,具有进步性,奖励实业,发展资本主义,废科举,推行新学制等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④从实际作用上看,具有背离性,编练的新军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奖励实业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新中国中国式现代化

(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长期的掠夺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成果: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内容

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公私合营。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1)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5.探索失误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急于求成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发展的高速度。

(3)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6.政策调整

(1)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3)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7.能力提升:经验教训

(1)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

(4)社會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二)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1)背景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2)内容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组织路线:恢复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实现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农村改革

(1)内容

①经济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2)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二是城市改革

(1)开展: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内容

①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

②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②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过程

①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③完善理论: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初步建立:21世纪初,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

①经济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②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

(1)设立:1980年起,我国先后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

(2)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2.开辟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

(1)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2)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5.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地位: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2)影响:浦东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6.对外开放局面逐步形成

(1)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3)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典型例题】

【例1】(2021·广东卷,10)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

B.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

C.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

D.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

解析:根据材料“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可知广交会的创办有利于进一步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扩展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故选A项;建国初苏联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不需要再通过建立广交会强化与苏联的经贸联系,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才突破了计划经济,故C错误;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才发起,与材料“1957年”不符合,并且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故D错误。

答案:A

【例2】(2022·广东卷,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和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材料二 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周恩来选集》

材料四 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现代化”内容变化的原因。(8分)

(2)指出材料四中“现代化”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6分)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分析即可。依据材料一“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等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全面抗战时期,适应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注重军事现代化;依据材料二“1954年9月”“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 等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为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实行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国家发展战略;依据材料三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等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60年代前期,国民经济调整,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2)第一小问新内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即可。依据材料四“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得出经济上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上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思想上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适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

答案:(1)原因:全面抗战时期,适应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注重军事现代化。50年代,为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实行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国家发展战略。60年代前期,国民经济调整,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五六十年代,适应国家安全需要,重视国防建设;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2)新内涵: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意义: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探索。

【创新训练】

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

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__________

D.修筑铁路与炼铁熟先孰后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厂制度在英国形成后,工厂主大多数不是贵族。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算计开办工厂,有的成为万人瞩目的首屈大富。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前半生穷困潦倒。他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很快取得专利权,1771年建立水力纺纱厂。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他创办了铁厂,并帮助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等

材料二 工厂制度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到1913年工厂数量已经颇具规模。据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个人的统计,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某学者认为,政治环境的不同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的不同身份,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1.D。解析:材料中张之洞认为目前应以储铁为主,修路等事宜可暂缓,而李鸿章认为开矿炼铁花费巨大,不能大范围开展,可以效仿日本,先买西洋钢轨以修建铁路,因此二人爭论的焦点是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的问题,故D正确;李鸿章争论中借用日本铁路发展方法,并不能说明要借鉴明治维新,排除A项;张之洞言论中没有涉及外债问题,排除B项;开矿炼铁与筑铁轨均属于民用工业,排除C项。

2.答案:

(1)身份:英国:手工工场主和工匠为主;中国:地主、买办和商人为主。

(2)评价:该学者认为“政治环境的不同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阐述:一方面,政治环境的差异是导致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身份不同的重要原因,英国早在1689年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形成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仍然维持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面临列强侵略导致的深重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创办者身份不同的更主要原因是经济基础的差异。英国资本主义经历几百年发展,到19世纪后期封建经济已基本瓦解,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积累发展的基础上,工场主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工匠成为新生产经营方式的主导者。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虽然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同时民族工业刚刚诞生,新的阶层力量仍很弱小,所以创办者更多体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点。

综上可知,工厂创办者的出身除了受政治因素影响外,经济基础等因素也具有重要影响。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答题时注意如下几点:一是时空观念:时间是近代,空间是中英。二是答题思路:首先,概括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的不同身份。其次,评价学者的观点,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备考策略】

其一,从考查题型来看,选择题与主观题均有,并且比例相当,因此在备考时必须两种题型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注意加强本专题两种题型的专项训练,如对近五年有关本专题的高考真题进行反复训练与研究,并归纳考查的主要内容、考查角度与解题技巧。

其二,从考查内容来看,本专题的内容每年必考,主要侧重于如下几方面:(1)中国早期现代化,如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的的背景、影响、评价等。(2)新中国的现代化,如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成就、影响、评价等。(3)中外现代化的比较,如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比较等。备考时务必对以上内容进行重点掌握,可以通过小专题的形式,从知识梳理、能力提升与习题巩固(真题训练、模拟题训练、原创题训练)三方面入手,把这些重要内容吃透。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