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育,向善生长

2024-02-08 14:03梁志
广东教育·高中 2024年1期
关键词:乐学办学育人

梁志

笔者来自葵乡广东新会,这片土地蒲葵遍布,蒲葵造型朴素,逢地即生,蒲葵心蒂圆正,坚韧轻盈。新会人民就地取材,以葵营生,编葵制葵,远销海外。在葵乡子弟里,有心蒂圆正的明代岭南大儒陈献章,有坚韧谦逊的近代启蒙先驱梁启超等。这就让笔者有了思考:学校办学思想的本质是培养什么人?该如何去培养?学校办学应该培养的是像葵扇那样心蒂圆正、坚韧谦逊的善(扇)人,学校的教育应该像新会人民编葵制葵那样,因地制宜,匠心多元地去培养人。于是,笔者提出了“携善为心,兴艺乐学”的办学思想。

一、“携善为心,兴艺乐学”办学思想的来源

“携善为心,兴艺乐学”的办学思想受启于新会葵扇、新会葵艺制品,汲取新会本土教育家陈献章、梁启超等人的教育智慧,也在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家教育理论和实践得到印证。

1.陈献章的“择善力行,以底于成德”

陈献章是明朝中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学家,是岭南唯一从祀孔庙的一代宗师。其教育思想最突出的是“以自然为宗”的为学宗旨,以及“学贵自得、学贵知疑”的自得教育。“携善为心,兴艺乐学”办学思想的提出,是对大儒陈献章的致敬,是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

2.梁启超的“趣味教育”

梁启超“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传奇家教,奠定了他作为教育家的地位。梁启超宣称他信仰的人生观乃是趣味主义人生观。梁启超的“趣味论”强调的正是通过劳作、艺术等,进行陶冶与修养,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自己的生命合二为一。“携善为心,兴艺乐学”的办学思想,传承家乡先贤的教育与治学主张。

3.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与“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他强调了“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教学做合一”、知行合一。陶行知先生曾于上世纪30年代在新会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主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也成为了“携善为心,兴艺乐学”办学思想的重要指导理论之一。

4.苏霍姆林斯基的“积极活动”主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要发展,光靠课堂教学还不够,一个学校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而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首先要提供自由活动时间,还要建立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小组。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教育思想给“携善为心,兴艺乐学”提供了实践原型与理论支撑。

二、“携善为心,兴艺乐学”办学思想的涵义

《礼记》又两处提到“善”,一是《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里的“善”为动词,是过程,是“擅长、善于”之意;二是《礼记·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善”是名词,是结果,从“善良、美好”之意。“携善”,即凭善而为,向善而行;“为心”,是将“携善”视为主要目标,目标即是培养知行合一的人。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立德树人”,而“携善为心”的不仅落实了培养至善美好的人才,而且还创新地提出了培养人的方法和路径。

《礼记·学记》记载:“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话用在如今可以这样表达:学校教育应大力倡导多元教育,兴“艺”方可实现乐学。“艺”在古代指“六艺”,今天可以理解为多元教育,“艺”是“学”之凭借或手段。不兴其艺,则学习的动力就难以激发,相反,如能兴其艺,乐学之事便能事半功倍。对于办学思想而言,理出一辙,“兴艺”就是要提倡举办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提倡学习各种课外的技艺。在习艺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审美体验,通过“艺”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艺”课程的学习,撬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有了好学乐学的真切体验,课内的学习、其它课程的学习就更有“乐学”的可能。

三、“携善为心,兴艺乐学”办学思想的育人目标

1.“善”与育人

《论语》有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德才兼备从古而今坚守如一的育才标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办学最终指向是育人。“携善为心,兴艺乐学”这办学思想和“育人”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携善为心”,通俗地来说就是要培养一个“善人”,“善人”一是指有能力之人,二指有崇高品德的人,两重所指正是学校办学的两级目标,而怎样才能到达这两级目标呢?以“艺”为路径,“艺”促乐“学”,乐“学”蓄“善”,积“善”成“德”。

2.“艺”与育人

《庄子·天地》记载:“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对办学思想而言,先“求道”再“德行”是事物发展的逻辑,“道”于“艺”里,而“艺”于生活和自然里,给人启发,教育办学应该在自然和生活里选择可行之“艺”,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大行其“艺”,只要学生乐在“艺海”徜徉,“道”课生成,“德”也自然成。学校育人,不能只剩下简单的说理,要善于寻找凭借,寓理于“艺”,寓教于乐,打通“学”“艺”与“善”三者之间的通道,以“艺”辅“学”,以“艺”养“善”,以“艺”为杠杆,撬动“学”与“善”,“艺”丰富,“学”有趣;“艺”成,“善”亦成。

3.“艺”与师者

“艺”是学校多元化教育的呈现,也指学校的校本课程,课外拓展活动,当然也包括教师的校本教研活动等等。从这方面去看,“藝”与师者是息息相关的。学校的社团活动是发挥了师者的特长,把教师的某项特长发挥出来,老师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时,自己也在指导任务中不断修炼、不断成长,自然也少不了不断在享受。当“艺”是校本课程和课外拓展时,教师就成了课程与活动的研究者和输出者,这等角色能让教师与学生双向获益和双向享受。当“艺”是教师校本教研活动时,教师的研究也会随着丰富起来,这为打造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铺下坚实的道路。故,“艺”对师者,是愉悦,是点燃,也是成就。

四、“携善为心,兴艺乐学”办学思想的形式与实践途径

“携善为心,兴艺乐学”的办学思想始终体现了教育的最根本价值。首先,“善”是人之所以为人,从一个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成為社会公民所具备、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更是现代公民的核心素养;通过“兴艺”这学校教育手段,让学生“乐学”,使学生向善,成为真正的“人”,实现教育的首要价值。实现“携善为心,兴艺乐学”的办学思想,其实践途径在于具体落实到学生、教师与课程这三项学校的核心构成之中。

1.学生:以艺向善

杜威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多加干涉;陈献章以自然为宗,倡导“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梁启超强调要保护好自己的自由意志。这些教育家的思想都在告诉我们,“兴艺”激趣“乐学”,“乐学”促进“向善”。作为“向善”的学生,所树立的完善自我的目标,是为心自得,善学乐学。细致分为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生存。

2.教师:施艺尚善

作为教师,与“艺”同行,与“学”同行,自然也是一个“尚善”之人,自然也要树立的完善自我的目标,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有匠心的师者。作为“尚善”的教师,能因材施艺、教学相长,能甘为人梯、甘为孺子牛,做好学生成材“四个引路人”。

3.课程:多元育善

课程,是“艺”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各项活动得以开展的场域。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课程必须与时俱进。对于课程而言,应当是一个“育善”的过程。作为“育善”的课程,所树立的完善落实的目标是教学做合一。不管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需要用真实情境、用生活来教育,尤其是用身边的生活,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乡土资源等,让学生有事可做,学会做事,乐于做事,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立德树人。

4.管理:立己兼善

学生、教师、课程,构成学校的三根支柱,但仍需通过有效的教育管理才能将三者整合为一体,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这种趋向理想状态的管理观念,是“兼善”。“兼善”,意思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既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同时又辅助别人,共同提高,各得其所,以达成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作为“兼善”的管理,所树立的管理目标,是让各方面都是好的,都能好起来,都可以好起来,是整合学校的力量,稳步营造教学做合一、知情意合一的学校环境与氛围。

综上所述,“携善为心,兴艺乐学”的办学思想,是以立德树人的为目标,按照“艺—善—德”的任务进阶逻辑,形成“以艺育善——积善成德——立德树人”的体系。兴于艺,善于行,德于心,将学校的全部工作纳入其中,在传统文化、家乡人文与非遗工艺的熏染之下,推陈出新,匠心育人。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乐学办学育人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