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凉晋昌太守梁舒墓表》考释补正

2024-02-09 11:10赵婧
收藏与投资 2024年1期
关键词:梁氏官职凉州

摘要:本文对《前凉晋昌太守梁舒墓表》进行了释读补正,并对墓表中出现的地名、官职、墓主郡望及前凉姑臧城址进行讨论,对研究前凉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的补益之用。

关键词:墓表;官职;州郡大族;莲花纹饰

1975年3月于武威县城西北7.5公里的金沙公社赵家磨大队出土了《前凉故晋昌太守梁舒墓表》一方,现藏于武威市博物馆。虽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墓表进行研究,但仍有全视角论述之必要,所以笔者从墓主身份及年代、官职名称和州郡大族等四个方面对墓表进行了细致考释,以补前人之缺。因该墓表出土以来曾用过《前秦建元十二年墓表》《前凉晋昌太守梁舒墓表》《梁舒墓表》《梁舒宋华墓表》等不同名称。为论述方便,文中皆简称为《梁舒墓表》。

一、墓表释文、墓主身份及年代

墓表释文:凉故中郎、中督护、公国中尉、晋昌太守、安定郡乌氏县梁舒,字叔仁;夫人,故三府录事、掌军中侯、京兆宋延女,名华,字成子。以建元十二年十一月卅日葬城西十七里,杨墓东百步,深五丈。

根据墓表释文,该墓表是为凉国故中郎、中督护、公国中尉、晋昌太守梁舒及夫人宋华所刻。《十六国春秋辑补》:“(建元)十二年四月坚下书凉州刺史张天锡。虽称藩受位而臣道未纯。……诸郡县悉平。凉州平。”以上史籍可证前秦苻坚于建元十二年八月平凉州诸郡县,张天锡降。因此,墓表中所提的“建元十二年(576年)”可确定墓表所写的“凉”应为前凉。

二、墓表中出现的官职

墓表中出现的官职较多,本文对常见官职名称不作探讨,仅对具有前凉地方政权特色的官职名称进行论述。

(一)中郎

中郎原为郎中,郎通廊,意为王宫的廊庑,引申为官职即是君王身边的侍卫近臣。其始设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策》(魏牟)曰:“王有此尺帛,何不令前郎中以为冠?”王曰:“郎中不知为冠。”秦汉时,郎中细分为三种官职:给事禁中者为中郎,给事宫中者为郎中,给事宫外者为外郎。《史记会注考证》引苏林注曰:“然则三郎者,中郎、郎中、外郎。”魏晋时中郎依然为君主侍卫之臣,《晋书》:“制殿中将军、中郎、校尉、司马比骁骑。持椎斧武贲,分属二卫。”根据梁舒州郡著姓的身份推测,前凉的中郎侍卫其主公的可能性较小,应是一种散官虚职,但代表其是前凉当权者的近侍,身份较高。

(二)公国中尉

中尉为西汉初年王国自置,景帝时由中央代为设置,后又一度废止,成帝时恢复,其职责应是督察王国军吏,维护王国治安。如太傅辅王,内史治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两晋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景帝讳,故改师为傅……有郎中令、中尉、大农为三卿。前凉历代统治者奉晋为正朔,皆受封西平郡公或西平公,仿汉诸侯王制,设置公国中尉,但已为虚职,无维护前凉境内治安、督察军吏之权力。

(三)中督护

中督护为前凉自设之官职,《资治通鉴》:“(张)轨从之,遣中督护氾瑗率众两万讨之。”中督护,中军督护也。督护最早源于西晋早期,是地方军事长官临时差遣之职,统帅一支暂时从各部抽调组成的军队,而前凉为汉族地方政权,大多时候奉晋为正朔、纳贡称臣,前凉拟于王者微异其名,设置中督护以类比都督一类官职。张轨的儿子张寔曾担任此职,可见此官职之重要,非亲族近侍不能授。

(四)三府录事

录事,掌管文书,勾稽缺失。三国始置,晋朝骠骑将军以下及诸大将军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三品将军府、太子二傅、司隶校尉、诸州置。前凉曾设有三府,即太府、少府和牧府。如牧府相司马张耽言于重华曰:“臣闻国以兵为强,以将为主。主将者,……主簿谢艾,兼资文武,明识兵略,若授以斧钺,委以专征,必能折冲御侮,歼殄凶类。”此外,按《张轨传》有“太府司马、主簿,又有少府主簿。盖以都督府为太府,凉州府为少府也”。故三府录事应为前凉自设官职,职责为掌管少府、太府和牧府等三府文书,勾稽缺失。

(五)掌军中侯

“中领军将军,魏官也。汉建安四年,魏武丞相府自置,及拔汉中,以曹休为中领军将军。……永昌元年,改曰北军中侯,寻复为领军。”掌军中侯很可能也是前凉政权拟于王者微异其名而设置的官职,职责为统领军队或负责军中监察,前凉政权末期此官职已出现虚化之势,大不如前。

三、墓表中所涉及的州郡大族

墓主梁舒为安定乌氏人,安定乌氏现为甘肃平凉泾川一带,安定梁氏自东汉以来就是州郡大族。

《四部丛刊初编》有:“比丘尼释净秀,本姓梁氏,安定乌氏人也。其先出自少昊,至伯翳佐禹治水,赐姓嬴氏。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其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乌氏,遂为郡人焉。自时厥后,昌胤阜世,名德交晖,蝉冕叠映。汉元嘉元年,梁景为尚书令,少习韩诗,为世通儒。魏时梁爽为司徒左长史、秘书监,博极群书,善谈玄理。晋太始中,梁阐为凉、雍二州刺史,即尼之乃祖也。阐孙?,晋范阳王虓骠骑参军事、渔阳太守,遭永嘉荡析,沦于伪赵,为秘书监、征南长史,后得还晋,为散骑侍郎。”

安定乌氏梁氏由汉至魏晋发展之脉络如上所述。前凉统治者张氏本就为安定乌氏著姓,魏晋士族联系交往,以门第观念为重。因此,必与安定乌氏梁氏联系较多。如“初,安定梁景、敦煌刘肃并以门胄,总角与(张)天锡友昵。”所以,梁舒担任中郎等众多官职,镇守军事地位比较重要的沙州晋昌郡。虽不排除个人才能,但著姓和郡望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還有一个问题,史书记载的前凉政权中安定乌氏梁氏甚少,有名姓者加上梁舒仅两人。为何会有此种现象呢?难道此时安定乌氏梁氏势已经衰微了?夏炎先生认为出现此种现象是因为安定乌氏梁氏在永嘉之乱后并未大批迁往河西,而是南迁东晋或流寓北方其他政权。这一论述十分准确。因为南北朝甚至隋唐对安定乌氏梁氏仍零星有所载。“(北周)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可见安定乌氏梁氏因分仕各处,而使得前凉政权中其家族人数较少,但因其郡望之影响,仍可担任中督护等较高品阶的官职,且颇受前凉最高统治者的信任。

梁舒之妻宋华,为京兆宋延之女。京兆宋氏也属名门望族,先祖可追溯至汉成帝时,“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父尚,成帝时至少府……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建武二年,代梁王为大司空,封栒邑侯。”唐代编著的《元和姓纂》对京兆宋氏有详细介绍:“后汉侍中宋弘之后,今無闻。晋宋甄、宋琨,唐都官郎中宋质,给事中生樽,虢州人。殿中侍御史宋务先,洛阳人。司农少卿宋遵贵、宋则并京兆人。”永嘉之乱后,当时有童谣曰:“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壁观。”时中土大族著姓为避战祸,迁往凉州者络绎不绝。京兆宋氏部分族人大概于此时来到凉州。史籍载前凉政权中宋氏有司马宋配、扬烈将军宋辑、中坚将军宋矩、宛戍都尉宋修、辅国将军宋混及其弟澄等。其中,虽大部分为敦煌宋氏,且不说敦煌宋氏本出自京兆宋氏,永嘉之后来凉的京兆宋氏也必仕于前凉,史书未出现名姓者或更多,如墓表中提到的宋延。

四、墓表中出现的地名

(一)晋昌郡

晋昌郡为西晋时设置,主辖现在甘肃酒泉市、嘉峪关市部分区域和新疆哈密部分区域。“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冥安、深泉、广至等五县,分酒泉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凡八县为晋昌郡。”前凉奉晋为正朔继续沿用此郡名,前凉张骏时由沙州下辖,此郡名一直沿用到西魏时期。

(二)姑臧

姑臧为西汉时设置,大致范围为现武威市凉州区。姑臧,县名,属武威郡,今凉州县也。《西河旧事》曰:“凉州城,昔匈奴故盖臧城。”后人音讹,名“姑臧”也。《晋书·地理志》:“(凉州下辖的)武威郡统县姑臧、宣威、揖次、仓松、显美、骊靬、番和。”前凉当权者在此建都,大力营造。该墓表出土于武威县金沙公社赵家磨大队,距县城大约7.5公里,结合墓表中“葬城西十七里,杨墓东百步,深五丈”,大致可确定现在的武威城区方位与前凉时期的姑臧城相吻合,只不过现在的城区随着工农业发展,原有的范围逐渐扩大。此墓表成为后来众多专家研究五凉时期姑臧城方位的重要资料。

五、墓表纹饰

《梁舒墓表》的基座长40厘米、宽18.2厘米、高9厘米,呈长方体覆莲座,前后两面浅浮雕三朵莲花,左、右两侧以同样的手法各雕莲花一朵,莲花纹为对分式,花瓣略带弧形,呈二重尖角莲瓣,八朵莲花围绕整个底座一周形成装饰带,四个转角处用浅浮雕垂弧饰串联,雕刻技巧及整体布局具有明显的魏晋浅浮雕莲瓣纹特征。莲花纹饰萌芽于西周晚期,春秋战国时期莲花纹饰逐渐出现在青铜器物之上。汉代已有了明确莲花图形,其不仅出现在日用器物之上,也出现于墓室画像砖和穹顶藻井,多表现为平面图形。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而融合了其艺术特征,即线刻、高浮雕和浅浮雕。莲花纹饰也由之前象征太一之神居处融入了佛教中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之意。前凉时期佛教在河西地区较为盛行,《梁舒墓表》底座莲花纹饰应该含有祈福逝者可以往生净土之意。

六、结语

《梁舒墓表》虽仅有84个字,却向我们传达了研究前凉政权的重要信息。首先是从官职名称上呈现了前凉政权虽遥奉两晋政权为正朔,但实际拟于王者微异名,证实了其政权的独立运作之事实;其次是梁舒和宋延担任的官职显示出前凉政权对于其他州郡著姓士族的重用,可补史书之缺;再次是墓表所记墓葬与前凉姑臧城的方位及距离是研究中古时期姑臧城的重要资料;最后就是墓表底座的浅浮雕莲花纹饰,充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莲花纹饰的特征及佛道杂糅之信仰。前凉为河西之地方政权,传世史籍记载的资料较少,出土的文物就更少了,《梁舒墓表》更显弥足珍贵,虽已出土近五十年,但仍是研究前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作者简介

赵婧,女,甘肃武威人,武威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文物保管员、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甘肃河西地区文物考古。

注释

①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③崔鸿:《十六国春秋辑补》,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④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⑤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猜你喜欢
梁氏官职凉州
最爱凉州面皮子
宰相这一官职怎么来的?
梁氏情境应激箱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诱导作用
辽代定州梁氏兴盛原因研究
古代的任免升迁
美国梁氏文化交流基金会白内障复明项目已惠及百余名患者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凉州瑞像示现之“正光说”献疑
西夏佛经所见官职名人名述考
敦煌P.3619卷一首有关凉州瑞像诗歌的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