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与检验方法分析

2024-02-18 13:14叶义平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1期
关键词:演练锅炉事故

叶义平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检验检测院,贵州 都匀 558000)

锅炉正常运行时,对环境和条件的要求极为严格,锅炉属于密闭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下、腐蚀及磨损等极端环境下工作,而锅炉检验是保障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在锅炉检验环节中,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开展锅炉检验工作,细化工作流程,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职责,切实抓好锅炉检验工作任务的落实,从而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在对锅炉进行检验时,准确识别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危险源识别,并保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这对于锅炉检验工作至关重要。锅炉检验工作对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极高,高质量的检验工作不仅保障了生产企业的平稳运行,还关系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因此,检验人员应了解锅炉检验的所有流程,熟悉锅炉法规标准,掌握锅炉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锅炉风险识别及隐患排查分析的能力,以及应对和处理在检验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的能力,是做好检验工作的重要保障措施。

1 风险识别

1.1 人的因素

风险识别时,人的因素一方面是用户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在锅炉操作管理方面存的风险识别,另一方面,检验人员的技术、检验方法对潜在风险识别能力的风险。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能够引起其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大部分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如现场操作人员没有按照工作流程操作、操作人员不专业、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十分薄弱、缺乏化解风险处置风险的能力等。如某生产厂长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锅炉进行点火,点火后炉瞠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锅炉设备损坏,爆炸冲击波还将距锅炉房500m 范围内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震坏。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燃烧器手动阀处于开启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集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点火瞬间发生爆炸。因此,在切实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基础上,因此,在锅炉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通过查阅锅炉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人员持证情况、操作记录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锅炉在人的因素及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锅炉隐患排查处理记录判断锅炉可能存在潜在隐患,通过现场环境识别锅炉存在其他的安全隐患,进而识别锅炉可能存在风险等级,拟定更加合理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方案,保证锅炉检验质量,降低检验风险。

1.2 设备因素

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锅炉受热面可能因高温可能会减薄、材质劣化、变形等;受环境影响,锅炉本体及管道可能因冲刷、腐蚀等减薄;维护保养不当会出现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因此,检验人员应通过风险因素分析,找出设备潜在的风险点,制定合理检验流程和方案,使检验方法更加合理,检验质量得到保证。

1.3 危害性物质

危害性物质是指人员在生产条件下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其中包括各种粉尘、有害气体以及废水废渣等。锅炉生产工作区,存在的危害性物质主要有炉灰、有毒有害烟气、燃气、粉尘、废渣废水等,如果作业人员在开展检验工作时,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规范、操作条件及环境差、缺乏相关的安全保护知识,便会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严重伤害。因此,检验工作开展前,检验人员要熟悉检验现场,了解现场检验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危害物质风险,落实安全防护用品和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消除和隔离潜在有害物质,使检验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健康得到保障。

2 检验过程风险分析

在锅炉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锅炉检验规范和相关标开展检验工作,保证锅炉检验过程的严谨性和有效性。在锅炉检验环节中,应先进行科学的防护处理,减少自身危害程度,再开展风险评价工作。锅炉检验时,依据锅炉系统运行使用情况、锅炉操作和维护保养情况、锅炉管理及上员持证上岗情况、锅炉事故记录及安全隐患处理情况,合理制定检验方案。预防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认真扎实地采取预防措施,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可对锅炉进行自行检查,因此,自检时,检验工作人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锅炉运行实际,编设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从严从细落确保风险防控方案实施。检验环节中,锅炉检验与现场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操作人员必须明确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案,并配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协助检验人员按照工作要求开展检验工作。针对锅炉运行不同环境条件,检验人员应分析和评价检验用电、登高作业、密闭空间、介质泄漏、受限空间等的作业条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从而有效防范安全风险,确保检验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 风险控制举措

针对风险控制方面,首先,应对可能的危险源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可能存在重大风险,比如,锅筒本体变形、受压部件腐蚀与减薄等,对可能存在重在风险应制定详细的检验方案和措施,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危险源影响程度和事故发生率。基于风险控制策划,抓好安全控制点,明确工作执责、落实安全控制措施。在对锅炉安全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时,全面开展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在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等制定过程中,应与锅炉实际运行情况紧密联系,及时排除可能出现事故的隐患,降低事故发生地概率。风险控制策划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锅炉检测人员应合理设置安全举措,并做到全面落实;着手锅炉检验工作准备阶段,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要告知用户;深入现场人员应对现场环境进行认真检查,保证检查环境能够满足相关规范标准;安排专人对锅炉检查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检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作业管理规定,严格按照相应岗位工作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进行工作,正确使用和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所有设备仪器要采取必要防漏电措施,使用仪器设备必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管理制度。

4 多发的危险源控制措施

4.1 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是增强锅炉检验工作安全性的关键环节。风险评价指的是在锅炉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检验人员应全面评估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以及种类,并以此为导向,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提前谋划,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护准备工作,能够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除此以外,检验人员在开展锅炉检验工作时,还要根据锅炉实际运转情况,不断完善控制机制,以保证控制机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4.2 明确检验检测内容

锅炉检验过程中,主要包含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方面内容,针对安全管理的检测工作,应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优化与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并着力落实,使检验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对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开展评估工作,对评估过程中不达标的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达到作业要求方可上岗作业。对于安全技术的检测工作,检验人员需应用先进的,符合检验标准的检测技术开展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规避潜在所有风险,以保证锅炉检验工作可正常有序进行。

5 风险防范对策

5.1 制定完善的安全控制措施

在组织开展安全控制工作过程中,应按照实际情况,建立严密科学的安全责任体系,推动安全机制创新,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探索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实现锅炉检验工作流程的高效性、规范性和有序性。为了降低检验工作风险,强化应对和处理各种安全风险的措离,单位可通过人员素质提升、强化管理、能力培训、安全教育、仪器等检测工具的先进性等方法来提升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例如,定期组织检验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技术规范培训、检验业务能力培训、仪器仪表使用培训及操作演练演习。通这幻灯讲解、发放安全书报、观看安全录像、网络答题等方式对检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及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地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检验过程中,对受限空间、密闭空间、有毒介质环境、用电、用气、用水等应严格按照管理规定执行,评估和识别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做好应急预案和管理措施。做到执责和分工明确,风险可控。检验发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应分析评估风险等级,对重大风险应及时进汇报并提出处理和解决措施,使隐患处于受控状态。另外,对作业人员执业素养、业务能力等还应加大安全监管力度,随时撑握和了解人员工作动态,确保人员的工作责任人、工作能力等处于受控状态。

5.2 提高安全意识

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检验人员应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造成的严重伤害是不可逆的,只有对安全常怀敬畏之心,思想上时刻高度重视安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是控制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企业经济损失,降低财产风险的重要举措。同时,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上岗前的安全知识培训、检验业务能力培训、检验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的培训,使检验人员熟悉工作流程、撑握检验方法和具备综合分析检验存在的各种风险的能力,并时刻关注检验人员在锅炉检验工作中的表现,以夯实技能水平为重要抓手,进而提升检验人员专业技能和安全责任意识,通过提高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来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高质量的目的。

5.3 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发生锅炉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还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锅炉检验分为内检和外检,而锅炉外检是在锅炉运行条件下进行。作为检验人员应与同样具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当事故发生后,在紧急情况或困难条件下,应积极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进行自救或将事故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可通过企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演练活动来增强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作为检验人员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的参与到演习活动中。开展事故演练活动前,应发动全体人员澄清思想上存在的模糊认识,要使每个人切实认识到事故演练的重要性,积极行动起来,进入演练前的临战状态。为了达到应有的演习效果,演练演习应具一定的实战性、演练演习及预案应有针对性,使检验人员的事故应变能力在演练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在整个事故演练活动结束后,应组织人员参加考评分析总结会,对参加事故演练的人员,在本次事故演练活动中的表现作出综合评估,通过充分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检验人员对不同事故的应变及分析处理能力。

6 结语

锅炉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着工业生产的运行与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给社会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锅炉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的承压设备,对操作环境、人员素质、设备管理要求极为严格。而检验工作是对锅炉隐患检查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检验人员的素质及业务能力对锅炉检验质量至关重要,对锅炉检验安全保障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而风险因素分析在检验工作的运用使检验工作重点更有针对性,检验方法及方案更具有可靠性,对锅炉隐患排查及安全运行更具有保障性。

猜你喜欢
演练锅炉事故
首次演练
学中文
对干熄焦余热锅炉运行爆管的几点探讨
废弃泄漏事故
12CrlMoV锅炉吊杆用钢的开发生产实践
小恍惚 大事故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未雨绸缪演练忙
75t/h锅炉电除尘器提效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