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加速主义”思潮动向研究

2024-02-19 10:58刘明皞
西部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敌对势力思潮主义

刘明皞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 545006)

“加速主义”是一种政治理念或政治倾向,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勃兴的法国左翼思想运动而被众人所关注。其在本源上分为左右两翼,前者主张以科技发展改造经济基础,终结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实现社会发展的无限加速;后者则倾向与资本主义社会同向发展,主张淘汰“落后生产力”的群体,保证“专制集权机构”和“技术专家”作为社会治理者和技术掌握者。客观来看,当下的“加速主义”思潮聚焦不同群体,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这些群体的诉求,有助于社会治理者收集民意、改善治理。但作为相对激进的政治理念和社会思想,更多时候“加速主义”思潮传递的是加快科学技术以实现社会加速变革理念,认为加快缺陷社会体制的进程与灭亡才是最佳选择,这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在美西方舆论炒作下,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者,借助拟态环境下的自媒体平台,曲解“加速主义”原初概念,歪曲党和国家的政策,断章取义地宣扬抽象事件,对我国的政治体制、英雄模范、领导干部等进行无端指责,妄图在网络上营造对政策进行修补完善不如推翻重来的“加速主义”氛围,本文现就此作一分析。

一、从线下传播到网络传播:“加速主义”思潮的网络嬗变

本质上看,“加速主义”思潮是西方一些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政治观点和手段,通常通过操纵舆论、设置热点、肆意捏造、制造现实矛盾四个步骤,达到撕裂国家和地区社会群体、激化社会矛盾、制造社会冲突的目的。

近年来,“加速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美国一些仇视少数族裔、移民或多元文化的群体在“加速主义”思潮影响下,盲目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崩溃是因有利于移民或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所致,不惜炮制出“大替代”的种族阴谋论,甚至演变成接连出现的“反亚裔”等暴力事件。因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而实施的限制出行、减少集会等措施,让美西方“加速主义”者无处宣泄的“反亚裔”“反华”等社会仇恨情绪延伸至网络空间。“美国加州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在Twitte平台‘反亚裔’的标签使用量显著增加,直接原因来自于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0年3月发表的一条关于‘中国病毒’的推文。”[1]西方“新闻自由”面具下的双重标准,使得西方一些国家热衷于在西方意识形态下的网络空间输出针对目标国家的“加速主义”思潮,使其通过Instagram、YouTube、Twitter(现在为“X”)、Facebook(现在为“Meta”)等将接收信息的普通民众变为“魔弹论”下的受害者。“奉行‘加速’策略的境外势力会极力通过寻找审核机制运行漏洞,使其产生误判并错误封禁合理言论,导致网民对舆论环境无所适从,制造政治和社会裂隙。”[2]近年来,因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国外网民只能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国,这加剧了境外敌对势力操纵互联网媒体对我国展开意识形态攻击,刻意忽略中国对全球疫情防控和治理的贡献,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对中国的“污名化”操作,一些西方国家政要在公开场合诋毁中国政策、抨击中国体制、唱衰中国经济,通过在网络空间散布真假参半的信息,妄图制造思想混乱。

二、从境外群体到境内群体:“加速主义”思潮的三重勾连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3]。互联网已成为一把“双刃剑”,对各个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都提出了全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有效抵御和化解了各类错误思潮的渗透。但“加速主义”有别于其他西方社会思潮,其较少以明显的、让人易察觉的方式出现,更像一种“催化剂”性质的思潮,让人不易发觉又极易落入圈套。当下,境外敌对势力密切与境内别有用心者的勾连,在“加速主义”思潮影响下,依托互联网在三个领域形成了勾连。

一是出于政治目的的勾连。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将中国和平发展视为政治威胁。除在本国媒体上炮制丑化歪曲中国的新闻,更频繁“在境外平台上发布‘泛政治化’议题,并通过国内审查机制进行举报,从而让这些平台被国内防火墙封禁,达到境外‘加速主义’组织口中与中国‘脱钩’的目的”[4]。如前些年,在中国国内被禁和管控的YouTube、Twitter、Steam等事件,刺激国内一些青年质疑政府管控。此外,境外“加速主义”组织成员在中国各类网站大量注册账号,将其伪装成中国内地的“公知”,通过笼络收买国内自媒体大V、水军,爆料“敏感话题”等方式影响我国网民,试图打击政府公信力。

二是出于经济目的的勾连。近年来,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的长足发展,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地位逐步提高。与此同时,美国的对华战略发生转变,不再把中国作为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者,转而以竞争者、敌对者相对待,2020年美国出台的《美利坚合众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路径》(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提出,美国将持续在未来通过经济制裁、贸易打压和制造矛盾的方式遏制和围堵中国。2021年3月,由西方敌对国家操纵所谓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发起的“抵制新疆棉花事件”,其造谣抹黑新疆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瓦解中国在全球棉花业的重要地位,打压中国纺织业,部分西方国家通过笼络境内外“加速主义”者,制造负面新闻和负面评价,施压相关品牌签约艺人,煽动组织焚烧西方品牌服饰等事件,给购买国产品牌者扣上“经济义和团”的帽子,经过具有主观色彩的网络媒体传播,力图制造民众与政府的分离假象。

三是出于文化目的的勾连。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但西方敌对势力将此看成是对西方世界既有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挑战,甚至将中国文化抹黑为“战狼文化”。近些年来,美西方通过扶持境外“加速主义”组织,培养境内“加速主义”群体,西方敌对势力将散布在中国国内各类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极端言论”翻译成外文,再组稿编撰成带有仇视中国党和政府性质的外文文案,而后在境外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大肆传播,以增加其他国家网民对中国的负面观感,仇视中国在外公民和华裔群体。如“境外势力telegram某核心‘加速主义’群组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境外各平台散播‘抵制洋节’‘过洋节犹如汉奸’‘过洋节是崇洋媚外’等言论,美国之音发文称‘2020年圣诞节期间,中国街头、商场,还有社交媒体平台上一派热烈的圣诞气氛,而生活在那里的基督徒却不能自由地庆祝这个来源于宗教信仰的节日。’”[5]同时,部分组织和个人将这些虚假信息以截图和小视频等方式在境内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二次传播,造成境内不明真相网民的疑惑,更向海外互联网用户群体营造中国文化狭隘、排外等负面形象。

三、从合作共赢到零和博弈:“加速主义”思潮的产生原因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6]34。我国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秉持发展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期实现互利共赢。在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一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量就超过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罔顾事实,始终信守所谓的“60%定律”,企图彻底遏制中国发展。

近年来,中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导权,公民网络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境外敌对势力渐渐失去了信息优势,舆论的主导权也不再稳固。美西方国家将此视为威胁,以传播抹黑造谣式的“加速主义”信息作为手段打压中国。如2019年抹黑中国华为发展5G通信技术是为了监听全球网络,侵犯全世界用户的金融账户和隐私安全;2020年造谣新冠肺炎疫情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人为泄露,影响全球经济增长;2021年以人权为借口,诬陷中国新疆棉花产业的勃兴,源于对少数民族群体的“强迫劳动”;2022年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所谓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污蔑新疆存在“系统性强奸、强制堕胎、强制绝育等活动”。2023年美国海军部长德尔托罗对外宣称“中国近年海军的快速发展,源于使用奴工制造军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为了在经济领域限制中国,不惜在经济领域全方位与中国“脱钩”,通过煽动网络空间中的“加速主义”思潮,妄图用“间接路线”淡化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扰乱中国境内和境外网民思想,制造民意与政府间的对立,以达到损害中国整体经济利益的目的。

四、从舆论导向到安全意识:“加速主义”思潮的应对策略

世界需要公道,而不是霸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的大局出发,针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这个变局中挑战与机遇并存。”[7]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煽动“加速主义”思潮的威胁和挑战,应从国家和民众两个层面开展工作,做好妥善应对。在国家层面要加强网络舆论主阵地建设,强化网络安全防御力和威慑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凝聚传播网上的正能量;在民众层面要系统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让广大网民自觉培养去伪存真的辨别力,提升传播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网络文化的自觉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导权。

网络空间中的“加速主义”思潮预设了一种诡辩逻辑,主观唯心性地将个体网民作为评判社会体制合理与否的唯一决定者,并声称加速体制灭亡是实现体制合理化变革的不二手段,选择直接越过有助于制度完善的改良性建议和改革性措施。网络“加速主义”思潮迎合了某些互联网用户群体,特别是年轻互联网用户群体对热点话题的参与性、交互性和戏谑性体验,易将虚拟空间下因匿名性、从众性、无序性而引发的公民道德“堕距化”问题进一步放大。面对执意煽动意识形态对立的西方敌对势力,要分领域、分层次、分群体做好分析研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法治层面,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规章,细化对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治理。在教育层面,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思政育人功能,做好对青少年群体的“方向引导、价值引领、知识传递、文化传承等”[8]工作。在技术层面,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决破除制约信息网络科技的障碍,加快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在文化层面,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学习“五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提高占比率。

五、结语

“加速主义”思潮于网络空间的全球加速,一方面反映出后疫情时代民意表达、民意诉求的新特点;另一方面反映出新形势下,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入侵的隐蔽性和危险性。持续加强“加速主义”表述,将可能滋生普通民众的反权威、反体制、反政府倾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9]当前,“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主权和政权”[6]22。要坚持管用防并举,敢于驳斥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加速主义”式抹黑造谣与无端质疑,避免一般社会矛盾激化为政治问题。同时要坚定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整合实现技术安全、管理安全、信息安全,在关键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达致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公民网络素质的双提升,积极应对“加速主义”思潮带来的风险。

猜你喜欢
敌对势力思潮主义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新写意主义
在叙利亚遭美国抛弃,库尔德人从美敌对势力中找到新盟友
近光灯主义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回睨“敌对势力”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