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否自律,取决于你的这6个教育习惯

2024-02-20 07:39男孩派
伴侣 2024年1期
关键词:自律习惯孩子

男孩派

前几天和闺密聊天,谈到教育孩子时她感慨道:“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没怎么管,照样自觉学习,现在的孩子可真难教。”

其实,孩子始终是孩子,不同的是父母。康德曾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不能自我主宰的孩子,是很难从“他律”走向“自律”的。孩子不自律,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尤其是下面6个教育习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之前,河南的7岁男孩小曹,在网络上火了,并且得到了人民日报的点赞。2022年,小曹还是个奶呼呼的小胖子,爸爸决定带他跑步。一年下来,小曹也实现了从“3公里40分钟”到“3公里15分钟”的提速,“小胖子”变成了“阳光小男孩”。爸爸表示,在此期间,孩子有过哭闹、想过放弃,但最终,在他的陪伴中坚持了下来。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如小曹这般幸运,能得到父母真正的陪伴。有的父母,身在孩子旁,心在手机里(工作上);有的父母,只是名副其实的“衣食父母”。父母的世界,很大;而孩子的世界,只有父母。孩子是否能从“他律”走向“自律”,高质量的陪伴,是第一道關。每天抽出10分钟,对孩子全身心地关注,一年下来,孩子也能集齐一整“桶”爱,让他们变得自信、坚定、专注与果敢。

前两年放假,我都会给孩子报一些我认为对未来、对学习有益的课程。然而,不仅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常常为此与孩子起冲突。有了这几年“出钱出力不讨好”的经历,我决定“躺平”,先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没想到,孩子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2个月的课上下来,孩子几乎没让我操什么心。自然,孩子也有沮丧、耍赖、喊累的时候,不过,相对于我强加给他的课程,他能更快地调整好状态。

有位作家曾说过:“人受到的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上、感受上。然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的尊严上。”感受到尊重,是一个人行动力的源头。所以,请把孩子当成成年人一样尊重,让他参与到家庭、生活的管理中来,承担起自我管理的责任,形成自我负责的闭环。

“跟你说了多少次,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学习不好的孩子,也没有好未来”“能不能不要再磨磨蹭蹭了”……是不是时常感觉孩子越大越难教,很多小事说了无数次,他们既不听也不做,就像故意跟你做对。其实,不是的。这是我们的“说教行为”陷入了“超限效应”。在人的心理上,如果受到过多、过强,或过长时间的外部刺激,便很容易产生本能的逆反。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用“做”代替“说”。

需要掌握的原则是:我们心甘情愿做的事,便用行动做给孩子看;我们不愿意做的事,便用“结果”让孩子去体会。比如随处丢弃的玩具,下次再玩时,自然是找不到的;磨磨蹭蹭上学迟到,自然要遭到老师的“处罚”……彼时,再用简单的道理与耐心的讲解,让孩子体会到“自律”的好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习惯用这一招。“把这3页写完,就让你看30分钟电视”;“再阅读5分钟,妈妈就带你出去玩”……毫无疑问,孩子也是“勇夫”中的一员。被“物质奖励”喂大的孩子,看似自律听话,实则,孩子的内在动机,正在被“物质的欲望”和“权威的施予”逐渐吞噬。

能持久、快乐学习的孩子,往往是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而非被物质所吸引。生活习惯良好的孩子,是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安全感与满足感,而非为了得到某样物品。类似“物质奖励”的快餐式教育,不过是父母在偷懒。一个孩子,长大成人,需要十几年。教育好一个孩子,没有捷径可走。

在家长圈,一直流行着这句话:学霸不可怕,就怕学霸过寒暑假。其实,真正让学霸超车的,从来不是某个寒暑假的“恶补”,而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因此,许多父母焦虑,不能忍受孩子有丝毫松懈。孩子一次考试不行,便责骂孩子;孩子一次无意犯错,便指责孩子……亦或是用学习填充了孩子所有的时间,孩子稍微松懈,便焦虑暴躁。

想要孩子自律,父母先要领悟什么是“自律”。长期紧绷的皮筋,迟早会断;一直消耗的精力,迟早会枯竭。自律从来都不是苦行僧似的坚持,而是一点点精进的自我掌控力。自律不仅是想做到什么就做到什么,更是不能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一个优秀的孩子,一定是学习、娱乐、休息、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合体。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张照片:妈妈带孩子坐地铁,妈妈捧着一本书,孩子也捧着一本书。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参照。父母若不自律,则很难培养出自律的孩子。不妨观察一下,不爱看书的父母,孩子自然是整天抱着手机;生活颓废的父母,孩子也提不起精神。正如有一个故事中说的那样:原件出了问题,修改影印版也是有问题的。想要孩子懂得控制情绪,父母先要做到情绪稳定;想要孩子认识到读书有用,父母先让孩子看到读书有用;想要孩子早睡早起,父母先要做到作息规律。

诚然,自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人说,真正的自律,是反人性的。的确如此。人的本性是趋易避难、趋利避害。想要做到自律,便要克服及时满足、及时行乐的弱点。若已经成年的父母都做不到,那么孩子更加难以做到。

人生充满了焦虑,人生充满了问题。这是常态,无人能破。唯有“自律”能与之和谐相处。教育的路上,习惯是核心。父母良好的教育习惯,是培养出好孩子的基石。好的人生,没有捷径。帮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责编/季守芳

E-mail:1483581956@qq.com

猜你喜欢
自律习惯孩子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上课好习惯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以他律促自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