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提升研究

2024-02-21 21:20梁广成
今传媒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型主流媒体融媒体

梁广成

摘 要: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在融媒体时代下的高校舆论引导面临着较大挑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特征及其网络舆论引导优势,分析了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和应坚持的原则,提出高校要在思想引导、方法创新、媒体一体化发展、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切实提高自身网络舆论引导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担当使命,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融媒体;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新型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2-0031-04

基金项目:平顶山学院2019年思政专项:“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力提升研究”项目成果(PXY-SZYJ-201905);平顶山学院2022年高层次人才项目:“智能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风险与主流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研究”项目成果(PXYBSQD2022030)。

一、引 言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1];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2]。这些充分体现着党中央对媒体融合的重视以及加快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期许。当前,社会的变革深刻影响了高校校园媒体的传播格局、舆论引导格局,因此,高校要在思想引导、方法创新、媒体一体化发展、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切实提高自身网络舆论引导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担当使命,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融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特征及其网络舆论引导优势

(一)融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特征

高校校园媒体指校报、校刊、广播、电台、校园网、校内宣传平台等媒体。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传统校园媒体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主要趋势,媒体融合应运而生。在此时代背景下,校园媒体开始不断向电子化、数字化转变,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利用网络媒介将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校园媒体进行全面、系统、高效地整合,这种新型的融合模式不仅打破了原有单媒介的传播格局,也使得各媒介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互通共享,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媒介传播的快速性、严谨性、权威性。

(二)融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的优势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具有先发优势。一是高校舆论引导更易实现共通共融。高校校园管理相对封闭,大学生管理相对集中,群体思想相近,便于引导。二是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内部资源更易实现整合,从上到下、从人到物更易实现转型发展和融通发展。融媒体背景下,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进行资源整合,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的整合,更是整个传播资源的整合。三是高校媒体从业者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更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观点。融媒体时代,高校媒体从业者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文字传播者,而是承担着多角色工作任务,不仅仅是事实的“翻译者”,更多是思想的“引领者”。

三、融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

“舆论”传播重在信息流动。融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要在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与接收方式发生了较大变革,传统校园主流媒体如校报、校刊等的话语权逐渐被校园网络媒体分解,其舆论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在此背景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主体多元、复杂

信息技术对传播内容的影响是深远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但是他们的知识体系尚未搭建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促使大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参与者和利益的相关者。随着舆论引导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媒体舆论话语权开始从传统主流媒体转向公众个体,由此带来的舆论引导的复杂性更提升了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系数。

(二)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内容相对滞后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门槛较低、便捷度高、速度快的优势,因此各类新型网络传播媒介便成为新近发生事件的第一消息源。高校校园媒体在信息获取、内容审核报道、传播时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交互式参与可以使公众在获得消息的同时实时对信息进行评论、转发,还可以使公众在高校校园媒体尚未介入到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之前,依据个人的现有经验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高校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行为多发生在公众形成自我的意识判断之后,因而进一步加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三)高校校園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形式较为传统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在呈现方式上,公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视觉观看,更习惯于视听的双重影响;在叙事风格上,受“泛娱乐化”影响,公众更容易被轻松有趣、简单易懂、具有个性化的表达所吸引。由此,短、快、新的短视频、微视频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流行方式。这种传播现状与要求对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应摒弃传统严肃、单一的舆论引导手段,顺应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转变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手段,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和网络传播效果。

四、融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应坚持的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和舆论工作,强调“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4],在思想方法创新、媒体一体化发展、话语体系创新、加强舆论引导等方面强化时代特色。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高校舆论引导人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报道严肃性原则和叙事生动性原则,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致力于传播社会正能量。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新闻舆论工作便是全党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5]同时还指出:“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6]因此,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采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式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正能量与社会新风尚,增强新闻舆论的正面意义,强化新闻舆论思想的宣传性与引导性。

(二)坚持校园文化先行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舆论引导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出发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相结合,通过媒体融合的传播模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向高校学子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高校学子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7]

(三)坚持传播好新时代校园声音、讲好新时代校园故事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舆论引导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即“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8],并大力运用融媒体技术,促使各种媒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打造出新型的融媒体舆论引导模式。

高校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舆论支撑;同时,不受外在利益的影响,遵守行业规范和道德,体现自身的时代价值。“连接中外,沟通世界”,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应促使时代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行动,传播好新时代校园声音,讲好新时代校园故事。

五、融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提升策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多种新型传播模式的出现与更迭,以及受众互联网思维影响的不断深化,对高校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遵循新闻舆论的形成发展规律,提升高校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者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9]。因此,高校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者要善于对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有序整合之后探究其规律,并应用到舆论引导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尽管信息传播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其内在规律仍然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者要从思想认识、技术水平、专业修养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发展。

(二)深化“互联网+”传播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舆论观

科学技术革命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文化领域的重大变革,这同样也适用于传媒领域。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行业正在加速与互联网接轨,这就要求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者需具备互联网思维。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的社会环境,高校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者只有不断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方式,不断深化“互联网+”的传播模式,才能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挺立潮头,增强高校校园媒体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和引导力。

“互联网+”传播模式的基础是互联网,这就要求高校校园媒体在进行媒介融合时,不仅要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独立且不断更新的大数据平台等硬件设备作为支撑,还要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高校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者要重视大学生的需求,通过内部数据库及时向大学生推送符合他们喜好的相关信息,同时不断收集大学生的反馈,增加双方之间的直接沟通,通过这种沟通方式使大学生变成信息的传播者,最终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观。

(三)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适应大学生群体的现代校园传播体系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提升高校校园媒体的公关能力和适应能力,建立相关工作程序,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此外,校园媒体舆论引导工作者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了解其他国家的传播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媒体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最终形成适应我国高校的、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校园传播体系。

六、结 语

在资源互通、宣传互融、利益共享的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要巩固并提升自身的网络舆论引导力,就要加快媒体融合的脚步,切实转变既有的运行模式和传播方式,最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适合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现代传播体系,以及集信息分析、内容传播、思想引导、价值引领于一体的新型校园媒体。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思想方法,实现媒体一体化发展,在构建中国自主的高校舆论引导话语体系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切实提升自身网络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811 8546,2020-07-03.

[2]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 91.htm,2020-11-03.

[3] 习近平.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https://www.gov. cn/xinwen/2014-02/27/content_2625112.htm,2014-02-27.

[4]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5] 丁柏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观研究论纲[J].中国出版,2016(8):3.

[6] 孟威.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J].当代传播,2016(3):4.

[7] 郑保卫.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形成背景及理论创新[J].现代传播,2016(4):27.

[8] 陈锡喜.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46.

[9]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s://dangjian.people.com.cn/GB/n1/2016/0222/c117092-28138907.html,2016-02-22.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新型主流媒体融媒体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新型防冰雹车衣设计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