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探讨

2024-02-21 08:30黄铸张慧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绒毛复发性生长因子

黄铸 张慧芬

流产为妊娠早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临床常见原因不明的反复流产, 由于病因不明, 治疗针对性不强, 这就造成治疗效果时常不显著[1]。生存素是凋亡蛋白抑制物家族的成员, 其对细胞的凋亡及分裂具有调节作用, 参与疾病的发生及发展[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明显的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在肿瘤、胎盘、胚胎组织、增殖期的子宫内膜及黄体等中均可见高表达[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为其发生及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2 月~2022 年期间60 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60 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入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1~35 岁, 平均年龄(28.64±3.32)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2~36 岁, 平均年龄(28.54±3.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孕周≤12 周;②观察组有2 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史, 满足反复自然流产的诊断标准;③B 超检查发现胚胎停止发育;④无病毒感染史、无服药史, 无其他内科疾病;⑤本次妊娠期间无任何流产的特征及先兆;⑥既往月经规律;近期无重大疾病史、手术史。

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内分泌功能障碍;②染色体异常;③血液系统疾病;④生殖器官畸形;⑤参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

1. 2 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在流产前的静脉血, 分离血清后在-15℃的冰箱中保存, 在15 d 内完成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血清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完成人工流产后,生理盐水冲洗获得的绒毛组织后采用甲醛固定,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 法)实现对绒毛组织中的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检测时, 操作人员严格依据说明书进行操作, 检测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血清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 绒毛组织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率。对绒毛组织的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结果进行判断时, 绒毛的细胞质、细胞核染色呈现出棕黄色的颗粒时, 将其判断为阳性细胞, 随机选择5 个高倍视野, 计算阳性率, 当阳性率>25%时可判断为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血清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生存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x-±s, pg/ml)

2. 2 两组绒毛组织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绒毛组织生存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绒毛组织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复杂, 与感染性疾病、母体全身性疾病以及遗传基因缺陷、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多种因素均存在密切关系, 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充足的胎盘循环以及胎儿脉管系统是正常妊娠的关键, 特别是功能血管网络的发育离不开多种生长因子的协调。脉细血管网络的建立以及胚胎的发育都离不开血管的发生以及血管化, 妊娠早期胚胎需要在氧气含量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发育, 孕周8~10 周时, 滋养层的细胞侵入动脉后子宫内膜及绒毛间隙的平均氧分压较低的状况才得以改善[4]。生存素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抗凋亡作用最强的成员, 对细胞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调节作用[5]。多数肿瘤组织、转化细胞、胚胎组织、绒毛字样细胞、葡萄胎等中均可见生存素的表达, 除此以外的已分化组织中通常不可见生存素或仅为弱表达。生存素在滋养细胞的生长、浸润以及胎盘的形成等多个环节中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滋养细胞中的生存素低表达可能会对细胞的有丝分裂造成影响, 阻碍滋养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造成细胞凋亡, 阻碍胎盘与子宫内膜细胞的构建从而造成胚胎发育停止。

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血管生成与反复自然流产密切相关。胚胎发育的重要特征在于子宫内膜、胎盘膜以及胎儿体内的血管生长, 血管化以及血管的发生是构建胚胎着床以及侵入的重要基础, 胎儿的发生以及成长离不开完善且丰富的血管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为细胞生长因子, 在胚胎组织的种植以及发育等过程中均非常关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结构为二硫键交联形成的糖蛋白二聚体, 其对内皮细胞的分化、迁移、浸润以及增生均非常关键, 可提高血管的通透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促进血管生成, 其对新血管的发生、生长非常关键, 还维持着血管壁的通透性及完整性。除了肿瘤以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还在增殖期的子宫内膜、黄体、胎盘及胚胎组织等存在高表达[6]。受精卵的成功着床离不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参与,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形成, 其在妊娠期间胎盘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绒毛外滋养细胞的侵蚀以及增殖均具有作用, 绒毛滋养层薄弱、滋养细胞破碎可能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降低有关。除此以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表达可能会造成妊娠黄体的功能减退, 降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对早期绒毛血管的形成不利而阻碍胚胎的着床以及早期发育, 即便受精卵成功着床后也容易出现流产[7]。苏倩等[8]报道, 围植入期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存在微小RNA155、子宫内膜氧诱导因子-1α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表达, 且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更低。早孕状态下, 滋养细胞由于局部氧浓度降低, 机体可诱导子宫内膜氧诱导因子-1α 高表达从而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而提高绒毛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9]。黄钟慧等[10]发现, 早孕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均低于健康人的表达水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早孕复发性流产的曲线下面积为0.756, 该研究证实绒毛、蜕膜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早孕复发性流产存在关联, 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应用于早孕复发性流产的预测中具有较高价值。

本次研究测定了健康人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及血清中的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发现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无论是血清还是绒毛组织中的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均比健康人低。正常早孕的过程中, 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存在高表达, 其低表达可能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10,11]。充足的血供是胚胎的着床、胎盘的形成、分娩的启动等多个环节的关键, 而血管的生成、血管壁的通透性改变、血管的萎缩机化等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关系密切, 本次研究发现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胚胎停止发育时存在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表达,证实患者存在血管新生质量降低以及生成速度减缓,这是造成患者流产的原因之一。复发性流产患者孕早期胎盘绒毛发育异常, 滋养细胞长期相对缺氧而造成血管新生, 这一过程中, 生存素激活细胞的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 介导一氧化氮(NO)的释放从而增加NO 的含量, 引发由于NO 诱导的胚胎细胞凋亡进而引起流产[12,13]。胡美珍[14]探讨发现, 复发性流产史妇女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低于正常早孕妇女, 该研究同时发现复发性流产组、正常妊娠组的血清VEGF 与NGF正相关, 但是在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则无相关性,该研究认为VEGF 及NGF 对胎盘血管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二者表达的降低可能是造成复发性流产的原因。谢诚芳等[15]探讨了ZEB1、miR-20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 该研究发现ZEB1、miR-200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诊断复发性流产的价值高于单项诊断, 同时发现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血清以及绒毛细胞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ZEB1 水平降低, miR-200 表达则增高。

综上所述,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中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率低于健康人, 且血清中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低于健康人, 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在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绒毛复发性生长因子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思路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自拟加味理中汤辨治复发性口疮分析
DNA甲基转移酶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