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天津古镇更新的对策研究

2024-02-22 19:30吴迪
求知 2024年2期
关键词:花会文旅古镇

吴迪

古城古镇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行动的一部分,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中央媒体先后报道了江西永新、陕西榆林古城更新的优秀案例,但也对甘肃天水古城重资修缮却面目全非的反面典型进行了批判。古城古镇的更新通常面临着保护与开发之间复杂的矛盾,涉及众多利益主体,是城市更新中最难处理和应对的一类项目。作为华北“八大古镇”之一的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拥有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5项、区级21项,因年年演绎代代传承妈祖祭祀(葛沽宝辇会)活动,使得几十道民间花会能够系统、完整地传承下来,此乃全国罕见。近年来,葛沽镇持续进行更新改造,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不突出、常住人口外流明显等制约着古镇更新建设,亟需以文化引领古镇更新工作,进而惠及天津古镇更新建设。

一、古镇更新的现状

1.确定了“古镇新韵”的更新定位。根据《津南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23年)》相关设定,葛沽镇设定了“以文化魅力为主,深挖自身历史文化,擦亮镇区名片”更新目标。葛沽镇采用PPP模式对全镇进行城市综合开发,计划总投资188.2亿元。截至2023年9月,葛沽镇已综合开发29个项目,道路管网日趋完善,实现投资4.83亿元。但葛沽镇一二三产业发展仍不平衡。在文化旅游方面,文化历史底蕴优势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展现不明显,未能转化为当地经济增长新动能。

2.地标更新工程正在创建。为了将葛沽镇的历史文化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市区镇三级合力主导的综合开发项目“沽水谣”正在葛沽镇内建设实施。该项目旨在打造具有“写意中式、江南风韵、葛沽印记”的沽上江南风韵的文旅小镇和计划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文旅度假酒店。但目前因回款困难、运营方案调整等问题,工程进度缓慢,仍存在完善和优化的空间。

3.智慧赋能基础设施建设。伴随国民旅游消费特点向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转换,人们对于特色小镇旅游消费的需求已逐步向“小镇风景+城市设施”并存模式发展。葛沽镇以智治支撑为切入点,上线全市首个囊括智治经济、智治安全、便民热线等六个主攻方向的镇级综治平台“葛事通”。为居民安装智慧门禁、智慧监控、智能手环等“智慧六件套”,为促进古镇承接和发展文旅业奠定了基础。

二、古镇更新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进程与非遗传承之间存在矛盾。一是非遗项目在城镇化中失去传统经济基础和组织保障。葛沽镇民间传统花会的发展与传统农业、渔业及农村变迁息息相关。20世纪80年代恢复花会展演后,民间花会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开展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自2007年,葛沽镇开始对原有的25个行政村实施示范镇建设,现在已有5个村转为社区,剩余20个村也基本处于村轉居的过渡阶段,民间花会失去了传统的经济基础和组织保障。二是大拆大建导致历史底蕴遭破坏。2011年,葛沽镇内拆迁,部分历史古建筑遭到损毁甚至被彻底拆除。2017年,葛沽镇成立了由乡贤和民俗专家组成的“古建办”,负责组织开展维护古建筑、挖掘古镇历史文化等工作,但该组织已于2020年停止了相关工作。今后,若没有此类“古建办”人士参与古建筑修复,很容易出现“毁容式修复”的问题,违背古镇更新的初衷。

2.PPP城市综合开发与非遗保护之间存在矛盾。一是花会安置场所存在安全隐患。2021年,为给沽水谣项目建设供地,宝辇会中7个茶棚、1个高跷会所被拆迁安置在简陋的临时场地,各辇和亭子均出现干裂、金漆脱落等情况。沽水谣项目在运营方案中没有被纳入葛沽宝辇会,这导致葛沽天后宫修缮、宝辇花会安置等问题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妥善解决。葛沽宝辇会在当地乃至全市有着极大的文化影响力,如不妥善处置,会降低政府公信力,并极有可能产生负面舆情等安全隐患。二是非遗项目与镇内其他文旅资源尚不能有机联系。近几年依托PPP城市综合开发,葛沽镇开发了荣程文化产业园、佳沃世界产业园两处较有代表性的文旅场景,但这两处对于传承发展古镇非遗项目并未发挥明显作用,沽水谣建成后能否将这三个项目联合在一起也存在问题。

3.组织建设弱化与历史文化挖掘间存在矛盾。一是民非组织缺位严重。历史上,葛沽镇花会活动由葛沽民间花会协会、葛沽民俗文化促进会两家社会组织负责组织管理。前者有一定威望,能够有效组织各花会开展活动,但因历史遗留问题和民非组织相关管理规定,该组织已被注销;后者虽尚存,但未能赢得多个花会会头的支持而名存实亡。民非组织的缺位使得各花会传承家族化、私有化苗头明显,多家花会出现了知识产权抢注现象,这不利于古镇历史文化的发展。二是官方管理举措跟进不及时。葛沽镇非遗项目原有的保护单位因机构改革、行政村撤并等原因已不具备保护职能。例如,长乐老高跷,原保护单位为天津市津南区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此部门现已不存在;葛沽法鼓、昇平民乐、赵大肚子烧麦,原保护单位为葛沽镇人民政府,按照最新规定,政府部门不能再作为保护单位,但目前未变更;青英高跷,原保护单位为葛沽镇刘庄村村委会,但该村已经撤销,丧失了保护职能。

三、文化引领古镇更新的对策建议

用文化引领古镇更新,不仅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历史建筑、街道等空间,注入现代生活方式,发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通过整治、改善、优化公共资源,推动文化品牌提质、资源配置优化、服务效能提升,处理好城市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使之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1.关注非遗项目经费来源,挖潜古镇文化商业价值。一是用足用好非遗保护资金。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葛沽宝辇的规划编制、研究出版、数字化保护、传承体验、设施租借或修缮、普及教育、宣传推广均可申请国家保护资金。但受新冠疫情影响,葛沽宝辇在此期间未开展活动,又因缺乏指导、培训和申报经验,导致对于国家级保护资金未能逐年上报申请。2023年夏,宝辇金漆修复花费10万元,加之花会服饰、设备手工技艺的特殊性,导致非遗经费枯竭。因此,市级文旅部门既要重视国家非遗项目保障,做好经费申报的培训、指导工作,督促区、镇及时完成申报事项,又要做好经费预算,以免出现因非遗项目保护经费短缺而影响文化传承。二是挖潜非遗项目自身经济增长点。葛沽镇的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有相应的经费申请渠道,相比而言,21项区级非遗项目缺乏经费支持。但这些区级非遗项目的存在提高了传统文化、技艺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使得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加入高跷训练和演出。因此,应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协调、调动作用,将民俗文化融入到社区集体活动中,以赢得更多民间捐赠机会。鼓励民间非遗项目优化和创新展现形式,运用网络新媒体加强宣传,积极与市场合作,为自身发展创造自有经费来源。例如,葛沽镇区级非遗项目“夏家一品传统腌制咸蟹”技艺可以借鉴和融合“生腌海鲜”网红元素,提升该技艺的传播力度和经济价值。

2.疏通堵点痛点,促进古镇更新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一是以“针灸式”改造替代“大拆建式”改造。所谓“针灸式”改造就是指小尺度“微改造”,既能延续古镇的文脉又能实现更新变化。对此,要精准定位古镇品牌。葛沽镇在建沽水谣项目以“沽上江南风韵”为品牌,以打造仿古小镇和人造景观工程为重点,明显与葛沽镇自有的非遗民俗特色相差较远,而且北京密云已有一个江南水乡风格的“古北水镇”,距离如此近,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和旅游资源争抢。可效仿榆林古城以“中国榆林·非遗之城”为品牌、聚焦榆林多元文化,用文化引领古城更新,全面带动文旅产业发展范例,调整品牌聚焦、重树民俗品牌。同时,要围绕原有古建进行扩建更新。葛沽娘娘宫是花会活动人气兴旺聚集地,因此应围绕其扩展建设,引入市场化商业经营管理模式,并“针灸式”植入文化、非遗、展览等当地特色风貌与内容。这样既能解决好花会物品的安置、妈祖祭奠活动的宣传保障,以及葛沽镇整体文旅资源整合等燃眉问题,又能推动古镇更新。二是以事件激发古镇活力,强化文化IP。一方面以非遗策展事件激发古镇活力。通过“以展代招,以展代建”模式,引入高端设计、文化、艺术从业人群,选点古镇沿街店铺,引进天津及京津冀多家非遗传承人及品牌入驻。通过非遗大展事件,推动葛沽镇商业业态招商,制造文化经济效应及聚集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学术大事件、节庆大事件等多样化流量叠加引爆古镇热度。葛沽宝辇是天津皇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妈祖文化的重要构成,一直吸引着文化学者的关注,因此可借助学术交流活动大力推广对外宣传。

3.聚专家人才,为古镇更新提供坚强组织后盾。一是组建文旅运营团队,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招募文旅运营公司,由其作为古镇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对非遗项目进行公司化运作。在具体业务方面,可设置品牌部门,主要负责古镇文旅品牌打造,代表政府对接沽水谣、佳沃、时代记忆以及其他地区的文旅项目,组织开展大型文旅活动;设置非遗保护传承部门,主要负责保护运营非遗项目,推动葛沽文创产业发展;设置体育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承接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推动葛沽体育事业产业化发展。二是改组花会协会,强化其职能作用。鉴于葛沽寶辇会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特殊性,政府应积极与行政审批中心沟通,允许“葛沽民间花会协会”证照的重新申请,使之继续成为每年正月花会展演活动的组织主体;改组花会协会,对协会成员进行调整,组建协会顾问班子作为有益补充;规范花会管理,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从会头选任、花会曲仪、会规会纪等方面对各花会进行严格管理,减少各自为战和利益争议;吸纳乡贤和各级专家为古镇古建筑修缮出谋划策。

本文系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2023年度全市组织工作调研”的成果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 健

猜你喜欢
花会文旅古镇
北京花会与年味儿
那些人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古镇之旅
文旅照明的兴起
古镇——镇远古镇
美术作品
同里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