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振荡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中喘息症状的应用临床效果研究

2024-02-22 04:54沈红霞邱振涛马海兴郭秀霞李红霞
宁夏医学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阻力脉冲气道

沈红霞,邱振涛,马海兴,郭秀霞,王 毅,李红霞,王 军,李 磊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虽然我国儿童哮喘的诊治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部分欠发达地区儿童哮喘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导致部分哮喘儿童未得到良好控制。有研究报道[1]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明显增加,对儿童而言,早期诊断和控制这些肺部疾病是朝着提高其生活质量迈出的重要一步。哮喘症状是由下呼吸道的变化引起的,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支气管痉挛和气道重塑,表现为以喘息为主的临床特征[2]。喘息症状主要影响儿童的肺功能,因此,肺功能评估是诊断和监测肺功能异常的重要手段。学龄前儿童肺疾病,最常用的肺功能评估技术有肺活量测量法、容积描记法、强迫振荡技术(FOT)和脉冲振荡测量法(脉冲振荡测量系统-IOS)[3]。本研究以诊断为哮喘的7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情况检测,比较学龄前患儿的肺功能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呼吸道疾病儿童76例,其中55例以喘息症状为主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喘息组),21例无喘息症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喘息组)。研究对象中男性31例,有喘息症状者20例,无喘息症状者11例;女性45例,有喘息症状者35例,无喘息症状者10例。

1.1.1 喘息组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者[4];②明显喘息症状有或(无)肺部查体可闻及明显哮鸣音患儿;③年龄在3~6岁者。

1.1.2 对照组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者;②无喘息症状,且哮喘控制良好的患儿;③年龄在3~6岁者。

1.1.3 排除标准 ①4周内有呼吸系统明显细菌感染不能入选对照组;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及过敏性炎症性疾病,以及除哮喘外的其他呼吸系统相关性疾病者。

1.2 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Master Screen Pneumo,检测时患儿取坐位,挺胸坐直,头保持水平或稍向上仰,避免头颈弯曲。夹鼻夹,口唇包紧咬口器避免漏气,避免舌头堵塞。双手以掌心或四指并拢轻压双颊,拇指在颌下支撑口腔底部。部分儿童需由技术员或家属协助压脸颊,待平静呼吸,采集时间不少于16 s,至少进行3次重复测量,保留配合良好且重复性佳的3次可接受测试,取平均值进行判读。脉冲振荡支气管舒张试验:基线检查结束后,予以支气管舒张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患者体重<20 kg,雾化剂量为2.5 mg/次;患者体重>20 kg,雾化剂量5 mg/次;15~30 min后再次进行脉冲振荡检测,方法同前,最后进行数值比较,解读报告。根据美国胸科协会和肺疾病分会(ATS)制定的标准[5]: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R5Hz、R5Hz-R20Hz和5 Hz (X5Hz)电抗参数降低20%或更多时,认为支气管扩张剂对R5Hz、R5Hz-R20Hz和5 Hz (X5Hz)电抗参数的反应是积极的。

1.3 观察指标 5 Hz的总电阻(R5Hz),20 Hz的中心电阻(R20Hz),最后2个参数之间的差值(R5Hz-R20Hz),代表外围电阻,以及5Hz的电抗(X5Hz)。在正确重复测试操作下,5 Hz(0.8 cmH2O)和20 Hz(0.9~1.0 cmH2O)下达到可接受系数时,结果被认为是可靠的。除了上述参数外,还记录了R5Hz变量的变异系数或变异程度(CV=100×样本标准差/均值),以百分比表示[6]。

2 结果

2组患儿性别、年龄与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实验组患儿和对照组的情况比较见表2。实验组患儿R5Hz、R5Hz-R20Hz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R5Hz和R5Hz-R20Hz参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有症状组的X5Hz参数值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表2 55例喘息症状患儿与21例非喘息患儿脉冲振荡参数比较

3 讨论

儿童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儿童肺功能出现损伤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危害较大。儿童哮喘的临床治疗除了要对患儿疾病症状进行消除、缓解以外,还应重视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肺功能检查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例如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可以对患儿哮喘疾病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同时可以对规范化治疗效果进行评定[4]。

无论患儿有无喘息症状表现,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观察患儿的电阻(R5Hz、R20Hz和R5Hz-R20Hz)和电抗(X5Hz)均有变化。但是关于支气管舒张剂反应的截止点的标准,文献中仍然没有达成共识[5]。在本研究中,根据Marotta等[6]的建议,对于大约4岁的儿童,支气管舒张剂反应阈值为20%。据了解,当采用一个高的截断点时,一些肺功能异常的儿童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随访。有研究报道[7],使用IOS观察到的学龄前儿童肺功能下降能够识别出一个哮喘儿童持续发病的亚组,这可能表明需要对儿童进行更仔细的监测。

R5Hz是指在5 Hz时的中心气道阻力,R20Hz是指在20 Hz时的中心气道阻力,R5Hz-R20Hz代表外周气道阻力,X5Hz为肺的弹性阻力,其负值越大,代表肺的顺应性越差。本研究中,对哮喘儿童喘息组与非喘息组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对比,结果表明在支气管舒张剂使用之前喘息组儿童的中心气道阻力、外周气道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喘息组儿童的弹性阻力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喘息组儿童在中心气道阻力、外周气道阻力明显改善,与非喘息组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喘息组哮喘儿童顺应性差,与非喘息组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以上通过对3~6岁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喘息症状治疗过程中应用脉冲振荡检查,结果得出,喘息的患儿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R5Hz、R5Hz-R20Hz及X5Hz均有变化。但此年龄段患儿的支气管舒张反应截点标准,目前通过大量文献查阅仍没有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支气管舒张剂在学龄前哮喘儿童中可明显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脉冲振荡各项参数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后具有显著差异,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有喘息症状的学龄前儿童IOS肺功能试验的阻力值高于无喘息症状的R5Hz和R5Hz-R20Hz参数,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喘息症状儿童顺应性较无喘息症状儿童改善明显。说明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中具有很高应用价值,尤其对于学龄前哮喘儿童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阻力脉冲气道
他们使阿秒光脉冲成为可能
脉冲离散Ginzburg-Landau方程组的统计解及其极限行为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零阻力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别让摩擦成为学习的阻力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