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行为研究

2024-02-23 01:54周智鑫杨柳一
高教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公共事务三全育人育人

周智鑫,杨柳一,陈 睿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彰显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明确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顺应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对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时期,相较于前几代人,成长环境的日新月异给予了他们更多看待问题的视角。技术浪潮的席卷,带来的不仅是更加快速、高效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赋予了当代大学生更强的全球化意识,还促进了公共舆论的形成和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不仅指公民对涉及自身利益活动的被动参与,更多的是指对涉及公共利益活动的主动介入[1]。网络公共参与则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通过各种线上渠道,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以及参与活动,从而达到对社会现象、公共事务乃至国家政策产生影响的行为。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对于时事通常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身处信息时代,其社会交往以及日常生活与网络的关联愈发密切,多彩纷呈的线上活动参与已成为其获取价值认同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人会束缚于“信息茧房”,故步自封,导致网络公共参与的主体陷入虚无化[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绝大多数,“容易受到不同思潮影响”[3],容易对当下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方面产生许多独特的见解。通过调查影响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行为的因素,描摹其行为特征,了解其兴趣选择和生活方式,对于全面把握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抓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窗口期,充分发挥网络育人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帮助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有序参与网络公共事务。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60年代后,公共参与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公共参与是一种社会分享行为,展现了公民共同分享决策的行动过程,是一种公民意识的觉醒与决策权力的发挥。青年始终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我国青年群体特有的爱国情怀与饱满的热情使这一群体在各个时期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当前,世界青年的公共参与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关注和研究中国大学生公共参与的问题也就十分必要[4]。

网络公共参与,则是将公共参与行为置于互联网环境之下,社会公民通过网络这一途径或渠道来表达内心看法,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定,推动社会事务的发展。不同学者对于网络公共参与的概念界定也有所不同,学者翁士洪等人认为,网络参与是指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也就是公民借助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对政府决策提出建议的行为与过程[5]。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公共参与的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适性,如学者康秀云认为,大学生网络公民参与不仅涉及政治领域,还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6]。梳理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当前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公共参与行为研究主要涉及政治性参与、公益性参与、校园民主参与三部分。

其一,大学生网络政治性参与。一般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群体参与政治生活,线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府活动相关的行为。大学生政治性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政治表达途径的缺位现实,大学生将个人观点与意愿进行表达,是对于现实表达渠道的一种补充,对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大学生的政治主体性可以在政治性参与中得到体现。当前研究指出,网络政治性参与具体形式包括利用网络获取、了解政治信息、表达政治意见与诉求,甚至利用网络取得与政府机构的对话机会或发起现实的政治运动[7]。

其二,网络公益性参与。公益性参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好事,不是简单地帮助左邻右舍,而是进入整个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在陌生人的话语体系上进行需求的满足。公益性参与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帮助弱势群体、保护环境一类的传统意义上的公益活动,是涉及面更大,参与程度更多的一类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行业发展,帮助社会改革与社会进步。和线下公益性参与活动相比,网络公益性参与行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桎梏,渠道多元,参与方式灵活,透明度高[8]。

其三,网络形式的校园民主参与。学校是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生活场所与交流场域。校园民主参与是顺利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校园文化生机活力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师生文化自信、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现有研究表明,通过畅通的信息沟通发布渠道与公共协商平台[9],网络形式的校园民主参与能够更好地发挥公共领域功能,提升大学生校园民主监督与民主管理意识,推动校园参与社会化,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以上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梳理总结为厘清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行为的类型、表现提供了重要参照。但本土既有研究尚存在如下局限,也是本文尝试突破与拓展的方向。首先,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仅分析了网络公共参与的现象,并未聚焦到更深层次影响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其结论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深化;其次,过往关于大学生公共参与的研究多以素养培育、素养评价为主,或聚焦于思政学科,研究教学方法和案例,既有研究分析相对分散;最后,现有研究针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研究较多,但既有研究往往忽略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行为路径与方法的多元化因素。本文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填补目前存在的研究空白,促进大学生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培育,共建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公共参与环境。

三、研究设计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F大学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开展。F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实力,其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思维活跃度,能够更好地代表当代大学生群体。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大学生在网络公共参与中的行为特征和态度倾向。其次,F大学在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成果丰硕,学生们对于新兴科技的应用和传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新趋势和挑战。同时,F大学的学生来源广泛,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术专业的年轻人,这有助于我们全面而客观地考察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多元化特点。选择F大学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规律,为提高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工具的设计决定了调查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也决定了数据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的调查工具结合了已有文献研究的结果,在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与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选取大学生参与线上公共事务的典型场景,从目的、频率、方式以及阻碍因素等维度调查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务整体状况,同时,充分了解其认同程度和意愿程度。问卷采用随机抽样,依靠线上形式进行发放回收,累计回收有效问卷数量230份。对于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政治面貌、专业类别和学生工作经历等维度,年级覆盖大一本科生至研究生,专业囊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医学以及其他专业,政治面貌以党团员为主,被调查学生大部分具有学生工作经历,个体特征描述性分析如表1所示,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样本描述性结果

其中,认同程度包括“您是否认为参与公共参与行为对您的生活有积极的影响”“您是否认为大学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公共参与行为”“您是否认为通过参与公共参与行为可以获得实践经验和社会技能”和“您是否认为公共参与行为能够产生实际的社会变革”。意愿程度则从政治性参与、公益性参与和校园民主参与三个角度分别对比,政治性参与包括4个子问题:我愿意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公民参与政治学习、传达文件、安全教育等活动,我会主动搜索、转发或评论政治相关的新闻或话题,我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关注政治、参与政治生活,我认为我对我国目前的重大政治事件很了解;公益性参与包括5个子问题:我会主动搜寻公益相关项目,疫情防控期间我积极担任社区或学校的抗疫志愿者,我愿意通过公益服务项目帮助受益者解决困境,我期待在参与公益服务之后获得积极回馈,我会推荐我的同学朋友都参与到优质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当中去;校园民主参与包括4个子问题:我会通过校长信箱等方式行使校园民主管理权利,我认为校园生活、校园事务与我息息相关,我对学校的公众号、官网等消息感兴趣,我乐于参与校园组织选举(如班团干部、学生会等)。

对于网络公共参与的认同程度以及意愿程度,均采用Likert量表法,即非常不认同/非常不愿意、不认同/不愿意、中立/一般、认同/愿意和非常认同/非常愿意,依次对应1~5分。故采用Cronbach信度分析、KMO和Bartlett效度检验对于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其对于态度量表题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度,Cronbach α系数越高表明调查结果信度越好, KMO值越高说明数据越适合信息提取,即效度越好,此外效度分析需要通过Bartlett球形度检验,即对应P值小于0.05。利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关于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认同程度和意愿程度数据整体上信度较高且适合信息提取,其中政治性参与、公益性参与和校园民主参与的各分析项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相互一致性。综上,问卷结果可以用于后续分析。

表2 参与认同程度和意愿程度信效度分析结果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邀请了7位接受过问卷调查的同学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对象覆盖男女、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文社科、理工、医学等学科,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基本信息如表3所示。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录音转录,对于转录结果进行文本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着重关注对参与者个人特有观念的捕捉。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偏向和影响,我们基于被访者的直接陈述凝练主要观点。

表3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四、研究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基本特征

本文从网络公共参与的主要目的、方式、频率以及阻碍因素四个维度出发,对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基本特征进行描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参与动机、需求和潜在影响力,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基本特征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增强的关键时期,对于社会事务具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多以个人兴趣、社会责任感和价值体现为主导。其网络公共参与的主要目的是非功利性的,个人兴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体现个人价值是最主要的三个动因。相较而言,线下参与已不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线上平台为更轻松地组织活动、互相联系和共享信息提供了便利,逾半数的大学生会选择在网上发表意见、表达观点,当下社交媒体已成为他们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大部分受访者对线上公共事务有一定的关注度,会选择在不定期的情况下参与,然而规律性积极参与的比例仍较低。阻碍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因素呈现多元的特点,最主要的仍是忙于学业或工作,也有较多大学生认为缺乏相关的信息和机会以及对参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顾虑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网络公共事务的参与。

以年级为自变量解读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基本特征变化时,由于各年级填写人数并不一致,在比较过程中,以该年级选项人数与该年级总人数的比值作为参考,如图1所示。不难看出大三、大四这个阶段,是参与的基本特征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对于各年级学生而言,个人兴趣是参与公共参与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在大三时个人兴趣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亦是如此,学习有用知识和评奖评优则出现上升态势。在参与频率方面,在从大三往大四的过程中,能够定期支配时间参与网络公共事务的人数明显减少。在参与的方式上,大三和大四学生进入了一个平台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形成了较为稳固的行为方式。低年级大学生对于阻碍因素的反应往往更加剧烈,这说明刚入大学,还处于适应调整的过程中。总体来看,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参与网络公共行为时,他们的动机和关注点略有不同,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程中变化较为显著。

图1 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基本特征随年级的变化

(二)大学生对于网络公共参与的认同程度

本文从对生活有积极影响、大学应该鼓励、能够收获技能经验以及能够推动社会变革四个维度出发,聚焦大学生对于网络公共参与的认同程度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控他们的参与态度、看法和变化趋势,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认同程度

根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网络公共参与行为的影响大体上持积极态度和看法。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参与公共参与行为对他们的生活有积极的影响,把网络公共参与的行为看作是一种行使自我权利的过程。他们认为,高校在推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也对高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支持。此外,仅半数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公共参与会推动社会变革。总的来说,大学生普遍认为网络公共参与行为对他们的生活有着较为正向的作用。其中,对于大学鼓励参与和从参与过程中收获技能经验的认可度最高。然而,对于大学是否应该鼓励以及网络公共参与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大学生的观点也是参差不齐的。

各年级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认同程度如图2所示,对生活、学校以及社会影响的认同度在大三出现了明显的先下滑再上升的趋势,对个人收获的拐点则出现在大四,整体上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呈现出先破后立的现象。

图2 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认同程度随年级的变化

(三)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意愿程度

关于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意愿程度包含政治性参与、公益性参与和校园民主参与三个类型,随着年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仍然表现为先破后立的趋势。如图3所示,从大一到研究生阶段,政治性参与的意愿程度波动较大,在大三达到最低点;公益性参与的意愿程度较为平稳,在小幅下降后逐步上升;校园民主参与则变化最为剧烈,但依旧是在大三触底。随着年级的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逐渐增强,他们可能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也会更愿意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性、公益性以及校园民主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综合上文各年级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基本特征,之所以在大三这个分水岭呈现出先破后立的现象,可能与他们所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实习就业准备有关。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业和职业规划上,因此在网络公共参与的意愿程度方面表现相对较差。度过这段特殊时期后,随着年级的变化,学生的参与热情也逐渐回暖,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技能,从而更加自信和有能力投身网络公共事务。

图3 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意愿程度随年级的变化

五、访谈资料解释

(一)众人拾柴火焰高:以网络平台践行公共精神

所谓公共精神,就是指以利他的形式关心公共利益、参与公共事务的行为方式[10]。由于互联网的互通性,网络形式的公共参与活动会辐射带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同时,也会有机会帮助更多的人。不少学生保有对公共事件的高关注度、对社会热点的高知晓度、对社群服务的高参与度,在主观意愿中寻找动力,积极投入公共参与行为当中。一位受访对象在线上参与教育公益服务课程,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了职业规划指导,用个人的力量,打破信息壁垒,让那些本来不可能拥有这些教育资源的小朋友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便捷的网络渠道助力公共参与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规模也远高于以往,俨然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践行公共精神的重要平台。

(二)达摩克利斯之剑:光鲜便捷后存在难言之隐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网络环境下,习惯于借助社交媒体,在这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中进行互动和交流,畅所欲言。他们乐于参与网络公共事务,将对社会热点的思考与自身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表达客观、中肯的观点,正向引导社会的舆论发展。然而,网络公共参与趋于频繁化、多样化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难以言表的困境。也有学者指出,部分学生公共参与的利益驱动倾向明显,被功利主义思想所裹挟[11]。对于刚入校的学生而言,追赶学校相关学分学时的“KPI”而进行的形式主义公共参与现象也较为普遍。因此,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需要积极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只有坚定立场、回归本心,才能真正做到施惠于人。

(三)心有余而力不足:期待回馈社会却受困现实

各个教育阶段的经历塑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其责任意识、道德意识与感恩意识。作为被社会滋养的群体,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拥有了相较基础教育阶段更为富余的公共参与自由度,到了大学之后,他们也更加期待将自身所学所感回馈社会,实现教育资源的反哺。对比传统途径,虽然网络公共参与降低了准入门槛,但是对于时间精力投入的要求依然存在。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时间和精力的缺失、学业压力的不断加重,很多学生很难有机会参与公共事务。低参与度也同样会造成参与者的低归属感与低成就感。而这些正与本文调研数据的结论吻合。

六、结论与建议

互联网深刻塑造了青年,青年也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大学生既得益于网络,又容易囿于网络,整体上呈现了先破后立的成长规律。大学生关心社会问题,网络是其发声表达自我的关键平台,但也常常受到学业工作压力、缺乏兴趣技能以及网络负面信息的困扰。然而伴随压力的也有动力,从本科低年级到高年级,再到研究生阶段,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也在逐渐增强。度过低谷时期之后,无论是网络公共参与的认同程度还是意愿程度都回归到较高水平。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回归育人本质,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方式为大学生成为社会发展、国家复兴的中坚力量保驾护航。

(一)全员育人:做好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中的支持者

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不仅有学生自身的责任,也是全校师生共同关注、一起参与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完成了由教育客体向自我教育主体的转变,也更倾向于自主搜索、整理、批判和反思所获信息[12],但是,他们依然期待学校会对自己提供一定的鼓励与帮扶。因此,教师、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等都应该积极关心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言行举止,为其健康、合理地利用网络参与公共事务提供资源和有益信息,共同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氛围。

(二)全过程育人:做好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中的引导者

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涉及学生入学、深造到毕业的整个成长过程,高校应关注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网络行为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引导。教师在“三全育人”体系中肩负着主体作用,他们的思想素养和师德师风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有极其关键的引导作用,高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师道德榜样示范机制,强化教师思想引领和责任担当[13]。同时,提供系统性的网络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公共事务,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网络观念和行为习惯。

(三)全方位育人:做好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中的协调者

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已然取代传统线下参与的主体地位,因此建立网络育人与传统育人协同机制迫在眉睫。网络是文化的新载体,网络育人是文化育人的新阵地[14]。高校要建立健全各类主体的协同制度,着力增强各种育人方式的综合吸引力和感染力,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实现育人格局的互补与良性循环[15],从而让学生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公共事务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公共事务概念分析
社区冲突: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路径研究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新模式分析
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