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为教:早期中国“孝”与“教”的关系

2024-03-01 11:48柳佳汝
参花·青春文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孝经孔子文化

一、引言

“孝”是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道德教化的内容备受推崇。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看“孝”与“教”二字,在本义中可以将它们的关系理解为“以孝为教”。前贤已有不少在语言学角度研究“孝”和“教”的论述,也有很多针对我国孝文化或教育的研究,这些在语言和文化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有关“孝”与“教”二者关系的研究却比之较少。

汉字除了记录语言外,还有承载文化的特殊功能。笔者试图从《说文解字》出发,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先秦两汉时期为例,对“以孝为教”的文化作进一步的梳理分析。本文旨在回顾我国先秦两汉时期“以孝为教”在教育和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探讨其施行的目的和达到的效果。

二、“孝”与“教”的解释与关系

(一)“孝”与“教”的解释

“孝”字在《尔雅·释训》中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① 而《说文解字·老部》中将“孝”字解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②这和《尔雅》中的解释相契合。由此,我们可以将“孝”字解释为:小子扶持、侍奉父母、长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指出:“《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③因此,通过上述解释,我们可以将“孝”字的本义理解为奉养和服从父母。

《说文解字·攴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凡教之属皆从教。”②其中,从“从攴从孝”,我们可以理解为“攴”有用手击打的意思,而“孝”字的字义已在上文说明。结合这两个字的字义,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到:“上施,故从攵。下效,故从孝。”③其中,“上”和“下”两字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君臣、父子以及师生这三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字的本义理解为上者(即施教者)教授下者(即受教者)学习。

(二)“孝”与“教”的关系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孝”字与“教”字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从结构上看,“孝”与“攵”组合之后才有了“教”字的产生;从意义上看,“孝”可以说是“教”字的本义。因此,我们可以将“孝”“教”二字的关系解說为:“孝”是“教”产生的前提条件,并且“教”是以“孝”为中心的。

儒家经典《孝经》也在开篇卷一“开宗明义章”中说明了“孝”的宗旨:“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④ 这句话解读了“孝”的含义,即德行的根本,同时也说明了“孝”是“教”的根源这一关系。并且随后讲述了把“孝”作为“教”之基础的具体做法: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④

这说明,我国早期实行“以孝为教”的传统教育。

三、早期中国的“以孝为教”

(一)先秦时期的“以孝为教”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伦理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根基。纵观早期中国的奴才制社会,到后来的封建制社会,“以孝为教”这一方式都受到了肯定和推崇。

早在夏王朝,在原始部落向氏族封建王朝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出现了“孝”的思想。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⑤说明夏人已经有了“孝”的意识,而“孝”的这种行为也受到社会的赞赏。并且,当时舜还举用“八元”等来治理民事:

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⑤

其中,“以孝为教”这一教育方式就很典型地得到了体现。

到了殷周时代,“孝”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孝经·孝治》章中写道:

子曰:“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④

“昔者明王”指先代盛明之王,即殷周时代的最高统治者,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孔子之前的时代就实行了“以孝为教”的教育和政治。殷商的奴才主们为了规范、管理奴才,用“孝”来教化他们,从而维持统治阶级的内部团结和和谐。而到了西周,“孝”的重要性又得到了提升。《周礼·地官·师氏》中师氏的职责是:

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⑥

“孝”不仅是当时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判断德行的标准。对父母行孝是家庭内部的伦理秩序,而随着“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地位的提升,“孝行”发展到了“孝德”,也就是说,“孝”的范围从个体扩大到了社会,成为社会的道德准则,甚至成为最高统治者的必修课。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孝”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派通过积极传播,使“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并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位置。孔子在和学生交谈、授课时多次出现“以孝为教”的方式: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⑦

以“孝慈”教民,能够使民忠于统治者,这是孔子提出的教育方法,也是统治者得民心的途径。而后孔子又提出了“孝”也是为政的一种方式。由此看出,孔子极力推崇“以孝为教”,并且认为行孝和为政的地位是可以并重的。继孔子之后,其弟子曾子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孝道理论。在《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曾子提出:“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⑧曾子重视“以孝为教”,认为“孝”是民所接受的教化中最根本的内容。同时,曾子也认为孝道是可以用来治理天下的:

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益悌……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教定是正矣。”⑧

孟子也延续了这个观点,在强调家庭单位内的孝道的同时,也夸大了社会中“孝”文化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⑨

孟子非常强调“以孝为教”的作用,他希望能够让孝悌观深入人心,从而能够实现理想社会,人人尊老爱老。并且,孟子还提出了“五不孝”,列举了世俗中被认为不孝的具体情况,作为反例加以反对。除此以外,孟子还在“孝”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伦”,其中“孝”被列为首位,于君臣之义前。

先秦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孝”的内容和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演变,但“以孝为教”这一观念却始终得以推崇,并在儒家学派的推广和发展下达到了旷古绝伦的地位。

(二)两汉时期的“以孝为教”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但秦焚书坑儒、严刑峻法等压制民众的方式使社会不稳定,从而导致其快速灭亡。

汉王朝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延续了儒家的孝道思想。正如《孝经》中孔子所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理顺莫善于悌”④,汉朝重视“以孝为教”,并实行“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首先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孝经》经学地位的确立。汉武帝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后增《论语》为六经,再增《孝经》为七经。《孝经》成为经典,“孝”的思想以及“以孝为教”的方式也在当时广为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东汉盛行的谶纬之学也极力崇仰《孝经》,经学家也将其与《春秋》相提并论。更有大臣上奏将《孝经》与《春秋》列于同等地位,分别作为思想和政治上的准则。《孝经》成为汉代通行的教科书后,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官吏、庶人,都要学习《孝经》,“以孝为教”在教育的内容和制度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其次,“以孝治天下”也表现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上。汉武帝提出“举孝廉”,要求选拔官吏是以孝顺父母、为政廉洁为标准,后“孝廉”越发受重视,成为察举常科中最为重要的一科,“以孝为教”也随之更显重要。再次,“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也体现在了刑罚上——《孝经·五刑章》: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④

四、早期中国“以孝为教”的目的

纵观早期中国“孝”的内涵及其文化的发展,孝道在先秦两汉时期始终存在且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孝”始终是“教”的主要内容,“以孝为教”也在教育和政治的内容和方式上受到重视和推崇。联系时代背景,从先秦到东汉,“以孝为教”在人伦亲情、社会秩序以及君权统治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家庭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结构,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人际中天然的、最根本的关系。“以孝为教”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使善事父母的“孝”成为维系亲子关系的基本准则,从而使家庭内部稳定,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其次,“以孝为教”维护了社会秩序。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是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是评判君子的标准,也是受教育者的目标。所谓“仁”,是指仁爱,即爱人爱众。《论语·学而》中对“仁”有所解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⑦

“孝”是“仁”的基础。将对父母的孝心表现在孝行上,爱众人,从而社会也就和谐稳定了。另外,在孔子时期,社会结构以单系亲族组织为原则,以父子关系为准绳,引领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的关系和行为。所以“以孝为教”有效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结构的稳定。

再次,“以孝为教”促进了君主统治。汉代以孝治天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把家庭的伦理秩序延伸到了君主的统治下。这不仅为汉代皇权专制找到了一条合法性的来源,也为君主的统治谋求到了统御之道。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以“孝”为中心,“以孝为教”的文化贯穿我国先秦两汉时期,并随朝代的发展得以传承和延续。从氏族封建时代产生“孝”的意识到殷商对奴才的教化,再到西周时“孝”成为统治者的必修课,随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借儒家学派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再到汉朝的“以孝治天下”,“以孝为教”在教育和政治上的地位逐步提升,渐受重视。并且,“以孝为教”也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维系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内部的稳定;维护了社会秩序,使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便于君主的统治以及君权的集中专制。

综上所述,从文字学角度对汉字的解读出发,探究其文化内涵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能够使我们对于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的“以孝为教”观念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更深刻的認识。

注释:

①顾廷龙,王世伟,著.尔雅[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②[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③[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台北:兰台书局,1971.

④[东汉]郑玄.孝经·论语集解[M].台北:新兴书局,1979.

⑤[东汉]司马迁,撰.史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⑥[东汉]郑玄.周礼郑注[M].台北:新兴书局,1972.

⑦[宋]朱熹,撰.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⑧[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⑨[战国]孟子,著.杨伯峻,杨逢彬,注释.孟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0.

参考文献:

[1]刘修明.“汉以孝治天下”发微[J].历史研究,1983(06):37-50.

[2]晋文.论《春秋》《诗》《孝经》《礼》在汉代政治地位的转移[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3):35-39.

[3]王惠杰.浅论“孝”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J].改革与开放,2009(06):136-137.

[4]杨建海.论“孝”的起源、演变及其当代转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134-139+146.

(作者简介:柳佳汝,女,硕士研究生,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文学教育、安全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孝经孔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谁远谁近?
蒙古文《孝经》及其词语释义研究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孝 经 纬》述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