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申》音乐舞台融合剧目综述

2024-03-01 16:59周云婷
剧作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灯光戏曲舞台

周云婷

《土申》音乐舞台融合剧缘起于友人的一个特殊的礼物——央金拉姆的《大地母亲时代的来临》。这本書为现代忙碌的女性而写,帮助女性战胜内心的烦恼,找回温柔慈悲与智慧。央金拉姆说觉醒的女性,将重塑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女子为坤,如大地母亲般包容,女性的能量,是一种安静、感性、温暖、慈悲的力量。曾在音乐学院汲取学养的我,在工作过程中接受戏曲的洗礼和沁染,萌生了对戏曲的敬畏和朝圣之心,同时吸引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沉醉于融合的探索,展开了一场且行且修的艺术侣行,剪影了一场关于女性精神世界的“珍藏”。

一、《土申》音乐舞台融合剧目分析

《土申》舞台音乐实验剧目打破传统戏曲的舞台感,让故事回到了孕育它的东方土壤,音为灵,乐作魂,身姿为形,光影作神。以昆曲细腻、典雅、委婉的剧种风格为基调,通过缓慢的动作、柔曼的身姿来呈现中国古代女子的闺范。剧中运用了戏曲丰富的表演语汇来诠释生命的律动与轮回。

(一)生命伊始

1.情境阐述

初生,生命初始,万物复苏。用小云手象征一颗种子慢慢发芽生长,用群舞表达万物复苏髫年,转眼间,孩童在光影间渐渐长大。天真烂漫的女子,灵动自然,放纸鸢,扑蝴蝶……

初长成,含蓄娇羞。

2.戏曲元素

运用一系列的戏曲手势来表达兰花逐步绽放的过程,寓意女子生命的绽放。戏曲旦角手势造型大都以兰花为基调来进行意象化的创造,把大自然的物体之美化作艺术形态之美来进行舞台呈现。

3.音乐设计

在东方土壤的滋养下,展现了一个灵动生命的生长过程。音乐如梦境般缥缈却又直入内心深处,在传统中感悟又执迷于未来,专注本身的多样性同时追寻灵魂的共鸣。此幕以柔软的身段为开端,加入戏曲念白:“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①以一种将语言戏剧化、音乐化,介于读与唱之间的音调来讲述。在音乐的设计上会使用一些细腻的电子音色去匹配昆曲细腻的旋律,再去融合行进感,赋予音乐叙事性。

4.舞美灯光

在舞台呈现方面主要以纱作为视觉元素的主体,借用纱的流动性、透光性与随机性在空间中体现出自由、古典和当代的意象,凸显出生命的大千变化。灯光利用逆光手法将女子的身影投射在纱幕上,注重刻画戏曲身段“云手”的手势变化。

(二)豆蔻梢头

1.情境阐述

闺阁。女子躺在床榻上,身姿优美,逐渐苏醒,梳妆打扮,而后由坐到站对镜自赏,有娇羞,有幻想。

游园。园中美景万千,少女惆怅被困在此。

初见。游园中,初见男子,既紧张又心动,二人互生情愫。

相爱。一次次梦回那心动的瞬间,决定勇敢追爱。

离散。这世上有太多事是不可预料之事,花开花落自有时,同时也让少女陷入沉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缺憾或许也是一种美。

2.戏曲元素

这一幕主要展现了古代闺阁女子的日常,由起居、梳妆、自赏、思考、插花、思爱这几部分一气呵成来展现妙龄女子的美。第二幕犹如古代女子的日常:“奁镜初开,流苏乍暖,启窗犹寒。引螺黛、巧画双眉。”②梳妆亦是正容体、齐颜色,是礼仪之始。

3.音乐设计

豆蔻年华的女子是懵懂的,音乐以此为基调由水滴声引入,同时加入电子音乐元素营造朦胧之感,随着点状性素材的累积,音乐也由自由走向具有律动的状态。其后民族乐器琵琶与竹笛进行交织对话,表达插花的少女与花仙子之间的交互。接着女声哼唱将音乐推向最后的高潮,音乐呈层层递进的状态到达顶点,最后落下回到原点。音乐整体风格趋向美好和憧憬,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4.舞台呈现

纱幕起,灯光集中表现人物表演。一表现空间前区女子梳妆的状态,二表现空间后区的人物表演,亦是表达插花的少女与花仙子之间的交互。表演空间的划分也为灯光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创作空间,利用灯光的不同属性划分时空,划分情节,也利用灯光和音乐将二者融为一体。

(三)研墨落书

1.情境阐述

人生经历坎坷方能越挫越勇,岁月的积累与沉淀使得这位女子更加坚韧,也慢慢发掘自我,渐渐振作、独立、坚强,为自己绽放。女子手中的扇类剑,外柔内刚。舞姿随风散开又收起,婀娜身影翩翩起舞,有铿锵之感,既富有韵律又十分悠扬。

2.戏曲元素

女子捧书凝眸、以扇代笔、以书润心,在薄薄的扉页中酿出女子的慧兰之气。折扇乃文人墨客的怀袖雅物,开合自如、可隐可现,更加增添了几分洒脱与气度。在扇子的开合间去展现女子的风华正茂、激扬文字和书卷之气。

3.音乐设计

随风起舞潇洒挥扇,音乐整体设计由小生吟诵而起,说与唱结合,在“吟诵”的基础上加上“调”的修饰。在吟诵“灯启、心即暖;书沐、心则明;琴悠、心得静;墨沁、心亦沉”时,配合电子音乐,营造空灵悠远的感觉,音乐设计上多了几分潇洒畅快。此幕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要的独奏乐器,配合舞台上的女子舞扇,尽情恣意。

4.舞台灯光

继续利用逆光光影在纱幕上呈现人物的影子,同时随着情节发展,灯光将氛围也烘托起来。灯光亮度与明暗调整随音乐而变化。灯光将女主人公舞扇的身影塑造出来,硬光质的光打在人物身上,配合女子婀娜舞姿,体现出女子外柔却散发坚强气质的状态。

(四)芳华正好

1.情境阐述

梦境,画框在舞台中间,女子穿过它就如梦境一般。梦亦真亦假、假假真真,似有轮回的碎片,提示每个不同的人生都有必要体验,借假修真。

现实,眼神中不可隐藏的变化,香道内观,全然地接受,让自己感受到命运的馈赠,勇敢做自己。

2.戏曲元素

运用了三尺长的水袖来表达“人生几度秋凉”。在水袖的一收一放中去表达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人生困惑与迷茫。水袖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运用抛、抓、卷、抖、提、扬及云袖、摇袖等水袖技法来外化人生的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3.音乐设计

以手碟、箫、小生吟唱相交织,呈现一种自由的临在感。空灵、随心的摆动,张弛变化之间,心得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犹如空中的鸟、水里的鱼,在雨中恣意,潇洒、畅快地表达真实的自我,怎一个惬意了得。

4.舞美灯光

光影呈现的氛围如音乐旋律外化在空间中,在表演空间内如行云梦境般流动,为表现梦幻却带有思考意义的氛围,光色的选择上使用低色温、冷色调。随着人物动作的松弛控制灯光光斑的收和松,使画面节奏统一。水袖的展现也成为灯光的刻画重点,纱与投影结合音乐、戏曲动线形成的水波流动将空间变幻成一个介于平面与立体的梦境,演员与音乐结合打破空间中舞美的独立感。

(五)余韵悠长

1.情境阐述

人间最美是留白,不问天意,不猜人心,以精致的细节和质感,在流动中表现内在灵魂,表达静默的张力,于时光中封存深邃的温柔,层次细腻丰富的光影让画面的纹理浮现一帧帧画面,在时光里洗练。

2.戏曲元素

借用古琴、香道来寓意心有所归、闻香悟道。琴声悠悠、烟雾袅袅,幽然轻盈,几番回眸传递着人生的旷味与释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演员踱步向舞台深处走去,运用舞台空间的纵深感给观众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也表达女子心之所想,皆是过往,放下执念,回归安宁。这是一种生命的回归与升华。

3.音乐设计

这一段主要描写女子暮年叹迟暮的感觉,以古琴和萧为主要乐器,结合戏曲元素中的身段踱步来表现一种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彻透的心境,在音乐的情感上更多地表达一种哀而不伤的感情,即使暮年也人静心安的禅意。在音乐的处理上结合电子音乐的技术与传统乐器,大胆创新使音乐情感更为升华。

4.舞美灯光

以流动的灯光、灯头、烟雾等表现女子内在灵魂的升华,光影层次的变化展现出时光的变化。灯光调度伴随舞美与演员的行动,渐空,渐白,渐纯。演员踱步步向后区,光束随着踱步的前进缓缓亮起,一道干净的光束由远及近放射到女子身上,女子走进光中,同时寓意着步入了生命中的新境界。

二、借助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在现代艺术语境中的融合表达实现东方审美复兴的尝试和探索

《土申》将视觉、音乐与表演相交融,将观众置身于如梦似幻的艺术空间中,从而为观者带来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用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在现代艺术语境中的融合表达,强调出东方意蕴和东方审美的复兴。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在戏剧艺术中创新地融合近現代思维,将现代数字媒体的技术和手段运用到戏剧舞台上,形成新的演出视听体验。在秉承弘扬经典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接受新时代艺术审美下的雕琢[1]P98,进行一场关于“美”的可贵探索。具体体现为音乐创作风格的跨界、表演形式的跨界及舞美样式呈现的跨界。

(一)古为今用,塑造美——东西方音乐创作风格的跨界

立足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直接引入戏曲旋律作为音乐叙述中的旋律,将戏曲的旋法、旋律进行提炼和浓缩,贴合剧目审美风格进行创作,戏曲旋律动机化应用发展,以及通过对旋律、旋法进行象征化和扩大化等创作手法加深音乐作品戏曲元素内涵[2]P98,融合西方作曲技术及音乐理念,增强剧目音乐中戏剧性表达的深度、广度及音乐情感的高度。

作品的音乐通过昆曲音乐元素、民族乐器、西方乐器及电子音色融合对话,以昆曲细腻、典雅、委婉的剧种风格为音乐基调,运用戏曲道白、戏曲旋律引用与化用、戏曲人物声腔音色等昆曲音乐元素,通过琵琶、笛子、古琴、二胡、笙、箫、扬琴等民族乐器和手碟、弦乐等西方乐器的交流,以及加入电子音乐的音色,让听众感受虚实、静动之间对于音乐的无限遐想。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打破界限的交融,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穿过时空的交流对话,形成了东西方音乐创作风格的跨界,以求得蕴藏传统文化力量的现代音乐作品体验。

(二)绘声于形,演绎美——戏曲身段综合艺术与舞蹈形体交融对话

《土申》的表演创作是基于戏曲身段综合艺术与舞蹈形体的交融与对话,具体体现在戏曲程式化表现与舞蹈内在体验、传统表演程式与现代编舞方式之上。

由舞蹈织体形成的基本形式,加上戏曲的格律韵白、手、眼、身、法、步等特定的表演程式,注重程式美的外部活动形象的造型,以戏曲身段的程式化和舞蹈形体的自然塑造形象为美学追求[3]P161。作品打破传统戏曲中唱腔的主导地位,将形体作为主角来展示身段的细节,一颦一笑间皆是美。昆曲的独特写意境界与女性阶段式的人生叙事相融合,传统戏曲表演与舞蹈表演的跨界,融合了新的艺术生命。

(三)突破界限,传递美——戏曲化舞台样式与话剧式舞美灯光结合

运用灯光配合营造剪影元素制造一种朦胧的效果,达到如梦似幻的意境。在舞台呈现方面主要以“纱”作为视觉主元素,借用纱的流动性、透光性与随机性在空间中体现出自由、古典和当代的意象来凸显出生命的变化,表现东方女性的内在情感与成长,探索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运用戏曲化舞台剪影元素,配合两层纱,制造一种朦胧的效果,符合如梦似幻的意境。运用带形状的光块或是光的移动制造一种抽象感、现代感和时尚感。元素来源于一些现代设计概念中对空间和几何构成的运用。保留一些经典舞台射灯的使用,从正面或是后方进入,聚焦在演员或关键性道具上,强化视觉重点。在我看来是接过古人的美学书信,与现代的你我有了一次唯美综合观感的对话。

结语

《土申》将女性的一生抽象为片段化的剪影,进行阶段化的呈现。在这场关于美的阐释中,观众将是能动的、参与的,舞台上的每一帧画面都将唤起观众关于“女性”的记忆和思考,最终打破传统戏剧的舞台感和距离感,实现创作者、演绎者和视听者感官和情感的双重共鸣。欲法古意又臻合美,音乐来说话,将意念在环境中流淌,诗意的视觉幻象,思想和舞台上大胆的表达,饱含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向往。

《土申》既实现了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表达,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在这个探索实践中不是两种艺术形式简单直接的结合,而是需要以中国的哲学思想和审美价值为基础理念,既要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需求[3]p161,又符合戏曲艺术的现代性发展趋势。借昆曲女角的千姿百态,传达中华文化的深刻底蕴与多元性,寓意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对外的形象,为推动以中国戏曲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国际传播新格局下的传播与发展做一份贡献,增强文化自觉,强调民族元素的国际表达,彰显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李玲:《两种音乐体系的贯通与融合——西方传统作曲技术在当代戏曲音乐创作中的应用》,《音乐研究》,2008年第4期

[2]曹晓晶:《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戏曲音乐元素的应用分析》,《音乐创作》, 2016年第12期

[3]魏志敏:《寻找戏曲表演和话剧表演的交汇点》,《大众文艺》,2016年第19期

注释:

①出自《诗经》国风之邺风《静女》。

②出自梁清标的《大圣乐·春闺》。

(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责任编辑 岳莹 王巍

猜你喜欢
灯光戏曲舞台
水中灯光秀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今晚的灯光亮了天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来一场灯光派对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