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绿色”方致远
——中铝洛阳铝加工2023 年打造国家绿色工厂侧记

2024-03-06 13:24张国庆秦胜威
中国有色金属 2024年4期
关键词:铝加工中铝洛阳

张国庆 秦胜威|文

2023 年,洛阳铝加工在捧回国家级绿色工厂“金色”名片的同时,实现利润创历史新高,取得了双赢互促的经营业绩。

近年来,中铝河南洛阳铝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铝加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和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赢得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动能。2023年,在捧回国家级绿色工厂“金色”名片的同时,实现利润创历史新高,取得了双赢互促的经营业绩。

物尽其用做“加法”

根据绿色工厂“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达标创建要求,洛阳铝加工聚焦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三管”齐下,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

“亮”出“绿色”标签。为了顺应绿色化发展方向,洛阳铝加工着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转向“汽车轻量化”“3C电子产品”“替代进口铝基材料”等新兴领域,形成“主导出众、高端出色、低端退出”的产品布局。2023 年,瓶盖料、氧化料、汽车材料、镜面料,化妆盖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六大主导产品占比达到65.3%,同比增势凸显,发挥了显著的经营效益。特别是“镜面铝”产品研发独占鳌头,继入选中铝集团“撒手锏”名录后,2023年再获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品发运现场

“挤”出“工序”潜力。继打通熔铸线双线运行、实现5万吨达产瓶颈以来,近几年,洛阳铝加工在挖掘资源潜力道路上久久为功,先后完成了熔铸铝水直供和熔炼炉、热轧加热炉、精整退火炉等扩容改造工作,走出了工序之间“吃不进、走不动、产不出”的桎梏,10万吨达产通道上数段“梗阻”被一一打通,生产系统的顺畅性、均衡性再次彰显。2023 年,熔铸产能以超出设计36%的战绩,竖起了达产超产的新标杆,跑出了行业内的“加速度”;热轧、冷轧、精整三大工序,环环相扣、互为给力,使产能相继跃上13.44万吨、12.39万吨、10.5万吨新平台,为巩固和扩大达产成果提供了坚实支撑。与此同时,再生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也绽放异彩:铝加工线每年产生的头尾和边角废料5.12万吨100%实现就地消化,不仅为60%产能提供了优质原料,还直接降低采购费用1 285万元;改造成功的热轧余热利用项目促使月均降低天然气能耗量达11万m3,生产生活废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和内部循环利用。

“盘活”闲置资源。经过紧锣密鼓推进,消纳可利用和闲置资源9万余m2的9.1MW分布式光伏项目分两期在洛阳铝加工落地,年产“绿电”1 000 万kWh,压降成本15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 829吨;实施建成的近2万m2的标准化厂房项目,释放出“链主”“链长”功能,在满足自身补链强链的同时,助力招大引强相关产业落户,成为当地打造“铝钛产业园”的重要平台,以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凸显的优势得到地方政府点赞。

厚植动力做“减法”

洛阳铝加工立当下、谋长远,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部署,做好节能减排“减法”,针对国家绿色工厂创建审核性指标,成立机构、建章立制、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厚植“绿色发展”动力。

坚持达标信心,直面问题整改。抓好中央、地方环保督察和黄河流域反馈问题的整改,突出精准、科学节能减排,以安全环保部门为依托,建立能碳管理中心和属地管理网络,借助大数据监测和分析手段,对水、电、气等能耗指标实施在线监测和可视化监控,恪守地方政府削峰填谷等能耗“红线”;按照行业和地方法规要求,大力实施了冷轧全油回收、熔铸脱硝装置等重大环保改造项目和“三废”治理工作,实现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原辅材料消耗、碳排放、“三废”治理等工作走在行业前列、优于地方标准,顺利获评河南省“绿色工厂”,通过洛阳市“清洁生产”和“水资源平衡”验收,助力标准化企业创建、B级企业申报取得重大进展。

开展降本活动,形成党建品牌。洛阳铝加工以人为本,坚持开源节流、土里刨食,通过“两带两创”“双提升”和“一支部一特色”等党建载体,打造了热轧供坯减薄、冷轧压减道次、储运“极限降本”等党建特色品牌,高质量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势头强劲。2023 年,热轧、冷轧工序通过“两减”分别释放产能3 600吨、4 459吨;储运车间持续开展“极限降本”活动,回收再利用旧木托1.2万余个,获得收益120万元。

扎实治理现场,减排效果显现。经过创建国家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组现场审核和认定,洛阳铝加工在全面引入绿色化发展战略、建立绿色工厂管理和考评机制、践行循环经济、以创新和绿色引领行业未来等方面做法扎实、成效显著,单位产品废气和废水产生量、废水处理回用率、原辅材料消耗量、综合能耗等减排降碳指标和清洁生产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为先后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等体系认证创造了条件。

创新驱动做“乘法”

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发挥创新拉动和催化效应。洛阳铝加工立当下、谋长远,多措并举,聚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科研成果转化。

智能化建设集中布局。高起点谋划和实施智能工厂建设,精心编制“十四五”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和实施制造执行、能源、安全等系统,以及数据采集、集控中心等项目,计划2025 年年底前全部投用,届时将实现生产、工艺、物流、质量、设备、能源、安全等重点领域全覆盖。

自主创新成果再度提升。2023年,科研投入强度3.79%,成功获批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成为有色金属加工先进工艺和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成员单位;组织承办中铝高端制造民品铝板带技术交流会,起草和参与制订中铝高端制造企业标准11项,申报团体标准1项;2篇技术论文分别获得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一、二等奖;《高档包装用低制耳率铝合金薄板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评价,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用绿色低碳包装材咖啡胶囊项目》获得中铝集团创新创意大赛高端材料组三等奖;通过河南省瞪羚企业认定、翠鸟“金属回收成分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新品研发势头强劲。厚规格、窄规格镜面铝和氧化幕墙料、笔电料等高端产品同比增量290%,成品率提高2%,增加营收1 400万元。中板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首次满足军工产品生产需要,打入苹果、比亚迪、特斯拉等知名企业供应链。

“腾笼换鸟”做“除法”

淘汰高耗能电机、照明灯具等产品类别,摒弃传统体制机制掣肘,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走深做实等举措,是洛阳铝加工近几年“腾笼换鸟”和断腕图存的真实写照。

精整退火炉、机电循环水泵、热轧现场等处的17台高耗能异步电机;生产现场2 000余盏老旧照明灯,既是吃电“大户”,新购又单价不菲,在实施绿色化改造中,洛阳铝加工举资数百万元进行整体置换,开启绿色发展里程碑式的一页。在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洛阳铝加工以付出导致产能降低的代价,将长期以来研发成熟的1系、5系普板带、灯头料、极耳料等多个高耗能品种淘汰出局,推动有限资源轻装上阵和用在高新产品研发领域。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破解人力资源瓶颈,人员在压降9.5%的情况下,产能、利润年均递增6%和137%,倒逼高技能和高技术人才建设取得质的提升,占比分别达到40%、12%。

厚植“绿色”方致远。洛阳铝加工将秉持“绿色是高质量发展底色”这一理论指引,不断总结和巩固国家绿色工厂创建成果,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己任,不断筑牢绿色制造体系和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努力以形成的新质生产力为加快世界一流优秀有色金属集团建设谱写新篇章。

猜你喜欢
铝加工中铝洛阳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洛阳正大剧院
高层建筑施工中铝模板的应用研究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简介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铝加工》杂志简介
《铝加工》杂志简介
《铝加工》杂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