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一年的自白

2024-03-09 03:34XIAN
ELLE世界时装之苑 2024年2期

XIAN

2023年的最后一天清晨,我们在上海的冬日暖阳下与龚俊重逢。拍摄场地在一幢艺术风格装饰的建筑里,门廊里早早被装点出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门前一片草坪依然绿草茵茵,洋溢着冬天难得的盎然生机。前一天晚上6点,龚俊还在剧组开工,收工后赶来上海,早起拍摄完还要赶去参加跨年晚会。明天元旦也不放假,回剧组继续拍戏。再往前回憶,去年此时他也在准备跨年的演出,第二天也是进组。“不放假也挺好,”他说,言谈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有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我就希望每部戏顺顺利利拍完,新戏尽快开机。”

这么认真要搞事业的吗?“今年得好好搞一搞,时间尽量都用起来。”

龚俊还是那副熟悉的样子:眉眼嘴角带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盈盈笑意,谈到拍戏和工作时又会明显认真严肃起来,字斟句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聊着聊着又很容易把自己逗乐。这种珍贵的真实和松弛感,就像是一缕春意,让人不知不觉就被带进他所描绘的世界,和他一起回顾这充满了快乐和感悟的一年。

Jan 我的入学通知书什么时候来

1月去了环球影城。我挺喜欢去游乐园,那里能给人一种将所有现实的烦恼抛诸脑后的感觉,还可以解锁各种各样现实生活中不能感受到的瞬间,我很享受这种梦幻的氛围。在游乐园里,坐过山车是最快乐的事情。我很喜欢这些刺激的项目,很爽!我连坐了两次整个游乐园里最刺激的过山车,下来有点晕晕的,反而让我觉得更快乐。

然后我穿上了巫师袍,就像游乐园里很多其他的同学一样,假装自己也是去霍格沃茨上学的巫师。我觉得只要是看过《哈利· 波特》系列电影的小朋友,没有人会不幻想某天早上收到带火漆印章的入学通知书吧?霍格沃茨城堡、霍格莫德车站、奥利凡德魔杖店等这些场景的设置,温馨中又透露着奇幻。

Feb 旅行的意义

今年我有发一个“世界收藏夹”板块,不定期地发布旅行plog。一方面是为了把自己看过的景色、吃过的美食、有趣的见闻记录下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让他们能通过我的记录看我看过的世界。

在这些旅行plog里,选的照片和排版都是我自己的想法。我是一个分享欲还挺旺盛的人,我希望将生活中的快乐传递给他人,让大家能共同感受到这份快乐,当然这也是我将自己所感受到的乐趣放大的一个过程。

Mar 管他呢

今年我还下定决心开始学英语,不进组的时候,有时间每天会学三四个小时; 拍戏的时候也会利用碎片时间学,过段时间老师也会来剧组,因为我想先把人物抓牢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要影响到我正常拍戏。

我觉得学英语很重要,比如去年去了很多个国家出差,就有很多场景需要用英语进行交流。我不能说自己进步快,但还算比较努力吧,因为我自己比较感兴趣,我也敢说。说明白不就行了吗?想到啥词儿蹦啥词儿,管他呢。

Apr 音乐不要停

2023年,你去露营了吗?我和一位“狗友”去山里待了大半天。那个山里还有个小湖,我们找了艘皮划艇,本来想下水和小狗玩一下,结果湖水可能比较深,苏牧又很聪明,所以它拒绝下水了,反而还怕我有危险,一直叫我上岸,现在想起来还很好笑。

现在很多露营基地的装备都很全,不需要自己准备太多。我从小比较喜欢研究电子产品,所以把一些平时没啥机会用的小电器和小数码产品都带来了,比如室外用的小空调、挂脖风扇和蓝牙音箱,音乐不能少。

May 戛纳电影节的遗憾

今年第一次参加了戛纳电影节,当时特别期待见到是枝裕和老师。我很喜欢他的作品,像他的《如父如子》《步履不停》《小偷家族》我都有看,他的作品都非常细腻、温情,反映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特别发人深省。不过可惜因为行程原因没能见到,希望以后还有机会。

说到看电影,我的口味很杂,高分的都会找来看。最近好几部电影听说都不错,像是《涉过愤怒的海》《狗神》,还有最近重映的《爱乐之城》。这部电影里营造的氛围就很梦幻,但高司令和石头姐是我的意难平,这对CP居然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一切都是想象,这太可惜了。

Jun 叶谦的夏天

6月在海南拍《风过留痕》,我以刑警叶谦的身份,度过了一个炎热而辛苦的夏天。说辛苦是因为叶谦在剧中的任务是最多的,每一天我都要抓人、审人、分析线索、去现场,哪都有我。叶谦是一个内心包袱非常沉重的人,成长过程中发生过的一件事埋藏在他的心里,成为解不开的心结,而这也是他成为刑警的原因之一。叶谦所在的部门叫做痕迹鉴定科,像是指纹鉴定、现场模拟、痕迹血迹分析之类的。比如从血迹溅射的方向,就可以分析和还原出案发时候的情况。有的时候还会涉及到一些非常新的科技。

所以这部戏里面的台词太难了,刑警的台词特别精准,因为它涉及到非常专业的词,比如大家开会分析案件的时候,你得讲清楚刀从哪下的、什么样的武器、什么样的角度、砍到什么位置……拍摄时间也非常紧张,其实我背台词很快的,即便如此每天也要抓紧时间,才能把大段的台词准确地背下来。

在这部剧里有很多对手戏,有跟迅哥的戏,还有跟贾冰老师的戏。跟这些老戏骨演戏的感觉很棒,因为对手能带着你激发出很多不一样的情绪。有时候看着他们演戏,会跟看剧本的时候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在我看来,好的演员不仅仅局限于好的台词或者是好的表演,对人物的理解也特别重要。戏演多了,內心就有人物的底色,会知道遇到不同的事情,人物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人物就像是脱离了剧本,活了过来。

Jul 追剧的快乐

7月《安乐传》开播了,当时我也在追剧。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其实我非常享受跟大家一起实时追剧的快乐。有一场戏是韩烨喝多了以后上树,大家都在弹幕里面哈哈哈哈,这时候飘过去一条弹幕:“龚俊:我真服了!”我想说,这位网友真是我的互联网嘴替。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我也一定要追!东方月初的身世非常多舛,自幼就失去了双亲,因缘际会被涂山红红救下,一步步成长为强者。他外表天真,但是内心藏了很多心事,为了人与妖的和谐共处,也牺牲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我最大的感慨是我的月初好惨,我个人比较期待他临死前炼出虚空之泪那场戏吧,算是一个名场面,整体的情感浓度也很高,很期待大家看到那场戏之后的反馈。

Aug 我的色号!

8月去了一直心心念念的新疆,对新疆的美有了更切身的感受,身处其中还是跟看图不一样,会被它的美震撼到。在视野开阔的219国道自驾,会觉得自己的很多烦恼都消失了,真的是涤荡心灵。就是海拔高的地方紫外线很强,回来晒黑了好几个度。

我发现有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我在不同剧组里真的用了好多种不一样的粉底。我原本的皮肤不算黑,月初的粉底可能比我自己还白了个一两度,这个题材也会要求妆容稍微重一些。拍《风过留痕》的时候,还没化妆导演都觉得我太白了,为了接近刑警风吹日晒的样子,就把我的肤色涂黑了三个度,接近于后来从新疆回来那会儿的肤色。后来《我们与法庭的距离》里面,因为法官不像刑警天天要出外勤,导演希望接近于真实,最后选了大概深一两度的色号。

Sep 时装周历险记

今年去了米兰和纽约参加2024春夏时装周,还走了欧莱雅的巴黎大秀,也是自己第一次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走秀,解锁了一些新体验。此外也看了好几场秀,像是Maison Margiela和Elie Saab。海盗爷John Galliano是我非常欣赏的设计师,他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每场秀都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这次2024春夏Maison Margiela的秀场,从秀场设计到音乐都非常有电影的氛围,让人感觉很震撼。

我的好朋友Jason Wu跟我聊了很多,也让我更了解设计师的工作。从做小洋娃娃的衣服开始,他做了十几年。他说做这个行业的设计师都特别不容易,首先家里面得支持,上学时买布料什么的就很贵。他们还需要源源不断的灵感,每一季从时装到秀场都要有不一样的主题。就跟做音乐一样,要有灵感,要考虑很多。像是大张伟哥说他家有个studio,经常得待一天去找灵感。我搞不了这个,我之前还学过女鞋设计,坐在那儿每天心思都飞到别处去了。我特别不喜欢受约束,射手座,你懂的。

Oct 松弛感

10月底,《我要逆风去》开播了!我的MBTI是ISTJ,徐斯应该是E人吧?我们不太一样的点非常显而易见:IE分明。徐斯有个“白孔雀”的绰号,会开屏。但是我本人生活里跟别人交流还有做事还是比较内敛的。

现在回头看《我要逆风去》里的表演,觉得要是现在让我来演绎徐斯,可能跟当时又不一样了。演戏有的时候不是说你按照剧本分毫不差地演出来就是对的,特别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戏,有时候需要非常生活化地去演。就像现在我跟你在交谈,我是边想怎么表达边说话,而不是编剧把词都给你写好了,你照着念出来,这就要靠演员自己来处理了。对演员来说很重要,一种松的状态是很重要的,绷着是演不好戏的。

我刚才说对手戏很重要,对手演员的高低起伏也定位了你的节奏。好的演员是能打动对手的,是能让你感悟的。比如说我在《狐妖小红娘月红篇》里跟扮演涂山不醉长老的梁超老师对手戏比较多,其中有一场非常重要的戏,其实机器没拍到梁老师,但是他依然非常用心地帮我搭每一个节奏。对手有没有给你对应的节奏或者语气,你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Nov 最好的生日

今年的生日开了一场直播跟大家聊聊近况,许诺了很久的生日会也终于实现了,和大家一起创造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是很温暖很值得纪念的生日,还吃了好几个蛋糕!也收到了很多祝福,非常感谢大家。最惊喜的是收到了“来自星星的孩子”送的礼物,是他们亲手画的画,对我来说有不一样的意义。

Dec 最珍贵是人间烟火气

在年底进组了《我们与法庭的距离》。这是一部非常有烟火气的戏,选了十个左右真实、典型的案件改编成剧中的案件,特别能引起共鸣。在进组前我看了纪录片《大法官金斯伯格》,还去旁听了庭审现场。法官在法庭上不带自己的个人倾向,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但就像黄璐老师在剧中饰演的前辈法官说的那样,有时候家事庭的判决应该考虑到人情冷暖和家庭的走向。我在里面饰演的角色沈谢秩是法学高材生,刚开始他只知道依法办事,不是特别能共情当事人,是在工作中感受到人情冷暖,慢慢被感化,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家事庭法官。

在这部剧里,我每天都在经历当事人哭来哭去吵来吵去的,今天换一个,明天换一个,争财产,争孩子,争房子,争骨灰,我的天,太精彩了。但这些事件也是基于我们的生活逻辑来的,没有做一些悬浮的设定,在看的时候可能会代入新闻里看到的一些案件,肯定能引起很多人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