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多点发力增智赋能 案件查办提质增效

2024-03-10 07:18李文静
廉政瞭望 2024年2期
关键词:质效凉山州三资

李文静

全链条把关线索和案件4775件,全州初核成案率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深入推进以案促改、促治、促建,统筹开展30余次领域(系统)整治,督促制定完善制度机制180余项……

这是凉山州坚持以查办案件为引领,推动案件查办提质增效交出的答卷。2023年,凉山州把提升办案质效作为助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强化监管办“铁案”、延伸拓展增效果、建强队伍奠“基石”,开足马力推动案件查办提质增效。

全周期管理,推动办案质效“双提升”

“经核查该问题线索部分属实,但鉴于木某某问题情节轻微,认错态度良好、整改积极,建议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处理,对该问题线索予以了结,请大家分析研判,提出意见。”

日前,在凉山州纪委监委会议室内,问题线索承办室在室内“预审”分流、相关部门“复审”评查的基础上,组织案件审理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等部门对拟予了结的问题线索进行“联审”会商,通过层层把关、多部门联合“过筛”,确保问题线索精准处置。

对拟予了结问题线索进行“联审”是凉山州纪委监委为提升案件查办质效,创新构建“三联工作法”的其中一项措施。该州坚持将系统观念贯穿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全过程,突出问题导向、过程导向和目标导向,创新构建线索了结“联审”、办案程序“联查”、案件质效“联评”的“三联工作法”,以全周期管理、全流程监督、全方位评价推动案件查办从数量提升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有形提升向有效提升转变。

在守好拟予了结线索“质量关”的基础上,把好案件查办程序关、质量关才是提升办案质效的重点,办案程序“联查”就是解决这一问题。该州纪委监委通过承办单位动态自查、案管部门程序复查、审理部门质量评查的方式,从立案起就对案件查办工作进行“全周期动态监管”,在全程质效把控中,把问题发现在日常、整改在日常。

“以往案后单一质量评查,发现的一些问题会因客观原因难以整改。”该州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介绍说,“联查”机制有效堵塞了这一漏洞,全周期监管既查质量又问效率,推动案件查办中存在的问题从事后整改转变为动态纠偏,在边查边改中实现案件质效的“双提升”。

单件的办案质量和效率提升后,如何推动整体质效可持续化提升成为下一阶段目标,质效“联评”机制应运而生!

该州纪委监委将办案时间、采取措施、人员投入等体现案件查办质量、效率、效能的内容进行量化,设置17项质效评价指标,将参评单位从审理部门拓展到办公室、党风政风监督室、信访室、法规研究室等室(部)联合参与,推动案件综合评价标准化、规范化、可操作、可量化,案件质效提升形成“看得见、摸得着、能互促”的良性循环,比学赶超办“铁案”的氛围明显增强。?

全过程融入,实现“三个效果”相统一

近日,经过镇会计和镇分管财务领导的两重“审核把关”,德昌县麻栗镇光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兔场场坪费用”通过“三资”监管平台规范结算支付并完成电子记账。

2023年,凉山州深入总结前期专项治理工作经验,对查处的案件进行复盘、剖析,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监督缺位等问题是基层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随即在德昌、越西、甘洛、喜德等县市试点搭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有效推动村级财务规范管理、公开透明,切实堵塞基层“三资”腐败漏洞。

提升案件查办质效,不仅要聚焦办案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更应在案件查办治理效果上用劲发力。近年来,凉山州纪委监委把推动以案促改、堵塞漏洞、系统治理作为办案提质增效的最终目标,深度贯通办案、整改、治理,全面融合惩处、监督、教育,不断实现案件查办惩处违纪违法行为和堵塞体制机制漏洞的双重效果。

 凉山州德昌县纪检监察干部到田间地头走访群众了解核实问题。 ( 魏星/摄)

除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该州纪委监委还结合基层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方面问题的查处,督促职能部门搭建并升级“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实现全州128个惠民惠农补贴项目的群众申报、村镇审核、公告公示、资金发放等环节全部线上运行,累计规范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01.31亿元;结合工程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的查处,协调相关部门搭建“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监管平台”,通过数据整合抓取、建模分析等手段,对工程项目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实时预警、反馈审核,全流程护航项目资金安全,累计监管项目(标段)3577个,发出预警信息2645条……

“我们打破‘就案办案的传统思维,将以案促改融入办案提质全过程,实现从案件查办到系统整改、再到规范约束的科学‘进阶,案件查办治理效果正逐步显现。”该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州结合典型案件查处,系统开展乡村振兴、农村集体“三资”、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等领域专项整治30余次,督促建成规范监管平台10余个、制定完善制度机制180余项,有力推动了案件查办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全链条培养,锻造专业队伍强基础

“政务处分的种类有哪些,处分期间分别是多久?”

“监察机关对于公职人员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可以依法作出哪些处理?”

……

日前,在凉山州纪委监委“全州十佳审理能手”评选活动上,来自州县两级的44名审理业务骨干汇聚一堂,现场比拼审理业务技能。

这场活动是凉山州纪委监委强化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夯实办案提质增效基础的一个缩影。

该州紧扣省纪委监委“管工作就要管队伍、抓工作就要抓队伍”的工作理念,以锻造素质高、能力强、专业化办案队伍为目标,推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执法能力实战提升、“彝州纪检论坛”、“青廉悦读”读书班、以案代训、上挂下派等一揽子“能力提升工程”。督促各县市结合实际加强探索,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分级分类培训“练兵”行动,着力打造梯次递进、实用高效的办案人才“成长链”,实现队伍素质和案件质效互促进、共提高。

在“全州十佳审理能手”评选活动中荣获“十佳”稱号的金阳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瓦布王兵,就是在该县“一对一”帮带教学中迅速成长起来的。

此前,瓦布王兵作为审理新人,与该县纪委常委秦松结对开展审理业务学习,在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和以案代训的实践锻炼下,瓦布王兵迅速成长,如今已经是该县审理业务骨干。

而像瓦布王兵这样,在组织精心培养中成长起来的纪检监察干部,全州共有100余人,其中有从“新手”向“能手”转变的,更有从只钻一行的“专业户”蜕变成游刃有余的“多面手”的,干部队伍办案水平和综合素质均实现明显提升。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木可某某已经嫁到外村了,她的名字怎么还在吉吾村的低保名单上呢?”日前,越西县竹阿觉镇纪委在调查核实一件关于农村低保认定优亲厚友的信访举报时,该镇纪委副书记罗蔺莎很快结合低保名单等信息,精准地找到了突破口。

罗蔺莎就是从“新手”到“多面手”转变的一个典型,此前罗蔺莎被该县纪委监委纳入培养范畴,考虑到其身处乡镇,需要的是综合业务能力,随即安排其参加“青蓝”结对工程、上挂轮训等培训培养。经过半年的学习锻炼,如今的罗蔺莎已经快速成长,多次在信访、监督、案件查办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注重干部人才队伍梯次培养,该州还将人才储备作为推动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先手棋”,分类组建案件审理、审调综合等5个人才库,涵盖1100余人次。在摸清全州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素质“家底”的同时,更有的放矢,在大案要案查处、案件质量评查中动态调配、科学培养人才。

猜你喜欢
质效凉山州三资
苏州吴中区创新七项举措 提升执法质效
从上诉案件流转周期看改革质效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坚持“四个三” 提升乡镇人代会质效
拓宽信访渠道 提升监督质效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