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例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模拟分析

2024-03-11 13:20魏斯典刘宇
机电信息 2024年3期
关键词:运行电力系统协同

魏斯典 刘宇

摘 要: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以风光为主体的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对传统电力系统规划提出了挑战。为解决电力系统供应侧和需求侧协同的问题,深入分析源网荷储四要素数值模型、电压质量数值模型后,构建源网荷储协同规划的数值模型。由于数值模型的赋权是一个动态化过程,需采用动态加权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高比例风电接入电力系统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实现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规划。

关键词: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规划;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15;TK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797(2024)03-0021-04

DOI:10.19514/j.cnki.cn32-1628/tm.2024.03.005

0    引言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而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全球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基于双碳目标的背景,我国提出了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1]。而不断提高新能源占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措施。风力发电是新能源发电方式之一,高比例接入是未来电力发展的趋势[2]。但风力发电具有出力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难以精确预测,给电力系统调峰与备用配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风电机组装机规模不断增长,传统“源随荷动”的调度方式已不再适用,正逐步向源网荷储协同的电力平衡方式转变[3]。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展开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杨雍琦[4]提出了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的规划环节,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张振宇等[5]给出了一种新能源纳入备用方法,以新能源纳入备用比例为决策变量,为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的备用提供了可行方案。陈哲等[6]提出了风电机组的出力与备用方式,优化配置旋转备用容量,实现旋转备用资源经济最优。黄煜等[7]根据风电的不确定性作自适应调整,提出在线路上预留容量,缓解了高比例风电接入引发的线路阻塞问题。孙惠等[8]提出了一种发布调峰需求的源网荷储资源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可以调整电网的峰谷差,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上述研究表明,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后,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已有成效,但缺乏电力系统运行示范应用,为源网荷储协同规划的平衡效果提供参考。因此,本文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开展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模型深入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源网荷储协同规划的成效。

1    高比例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四要素数值模型

以源网荷储协同规划为目标,分别对源、网、荷、储四要素[9]进行数值模拟,实现对高比例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的协调控制。四要素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1.1    源要素数值模型

电源设备采用可调度同步风机,有功功率频率变化为负响应,可调度同步风机一次调节形式如下:

P=P*+αΔf(1)

式中:P为输出功率;P*为有功功率;α为频率特征系数;Δf为实际频率与额定频率的偏差。

1.2    网要素数值模型

由于高比例风电的接入,电力系统电能传输和稳态潮流分布发生变化[10]。而相應大电网与风电网之间交互成本也发生变化,变化关系如下:

CJ =[Cb(t)m(t)+Cs(t)n(t)](2)

式中:CJ为交互成本;N为调度时段总数;t为时段;Cb(t)为购电状态;m(t)为售电状态;Cs(t)为购电价格;n(t)为售电价格。

1.3    荷要素数值模型

接入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的负荷发生变化,与电压、频率具有负相关性,变化关系如下:

P=PNP1+P2+P3(1+ΔfLf)(3)

式中:P为负荷下的功率;PN为额定功率;P1为负荷下恒定阻抗;P2为负荷下电流;P3为有功功率;V为实时电压;V0为初始电压;Δf为频率变化;Lf为有功功率变化。

1.4    储要素数值模型

在电源侧,储能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同时还可以促进风电的消纳。储能变化模型描述如下:

Es(t)=(1-δs)Es(t-1)+Psc(t)ηsc-Δt(4)

式中:Es为储能容量;t为时段;δs为储能自放电率;Psc为充电功率;ηsc为充电效率;Psd为放电功率;ηsd为放电效率;Δt为时间变化。

2    高比例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电压质量数值模型

以放射状配电馈线为研究对象,当高比例风电接入i节点时,馈线上相邻节点的电压差值计算如下:

ΔUi=-RiPm+XiQmUi-1(5)

式中:ΔUi为电压差值;i为某节点;Ri为等效电阻;Pm为有功负荷;Xi为等效电抗;Qm为无功负荷;Ui-1为相邻节点电压。

馈线上某节点相邻两节点间电压差值计算如下:

ΔU′i=-RiPm+XiQmU′i-1(6)

馈线上任意两节点之间的电压差值计算如下:

ΔUi″=-Ri(Pm-Ppv)+XiQmU″i-1(7)

由公式(5)(6)(7)得知,高比例风电接入电力系统,接入点的电压始终处于最高值,同时影响馈线上电压的分布情况。

3    高比例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数值模型

3.1    模型建立

接入高比例风电后,为保证电力系统风电接入容量最大、配电网有功损耗最小、运行成本最低,建立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数值模型,模型见公式(8)(9)(10):

max F1=SPVi(8)

式中:max F1为风电最大接入容量;N为风电接入数量;i为风电接入次序;SPVi为风电接入容量。

min F2=Gh,ij(U2 h,i+U2 h,j-2Uh,iUh,jcos δij)(9)

式中:min F2为最小有功损耗;M为支路数;h为支路;Gh,ij为支路电导;Uh,i为i节点电压;Uh,j为j节点电压;δij为两端电压相位差。

min F3=min(Cg F+CF g,op)·Gg F+cw·qw,t+ cd(i,t)+cR(o,t)(10)

式中:min F3为最低运行成本;g为可调度同步机组;Cg F为发电成本;CF g,op为运行成本;Gg F为发电量;cw为风机发电成本;qw,t为风机发电出力均值;i为用户;t为时段;cd(i,t)为削减负荷成本;cR(o,t)为调用储能成本。

利用线性加权组合法,对上述3个数值模型进行归一化,得出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总模型,见下式:

max F=F1ω1-F2ω2-F3ω3(11)

式中:ω1为风电接入容量权重;ω2为有功损耗权重;ω3为运行成本权重。

3.2    模型求解

针对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数值模型的赋权过程,采用动态加权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11]。F1、F2、F3对应的权重求解如下:

ω1(N)=cos(12)

ω2(N)=cos(13)

ω3(N)=1-ω1(N)-ω2(N)(14)

式中:N为迭代次数;ζ为惯性常数。

在迭代过程中,为迅速过滤可行域中的不可行解,需要不断更新模型的权重,因此需要计算迭代更新粒子的运动速度和位置,计算过程如下:

vl,N+1=ζ(N)vl,N+φ1[ε1(Pbl-Pl(N))]+φ2[ε2(Gb-Pl(N))](15)

式中:vl,N+1为迭代更新粒子的运动速度;ζ(N)为惯性常数;vl,N为正在迭代中粒子的速度;φ1、φ2为加速常数;ε1、ε2为0~1的随机数;Pbl为粒子当前最佳位置;Pl(N)为正在迭代中粒子的位置;Gb為全局最佳位置。

Pl,N+1=Pl,N+vl,N+1(16)

式中:Pl,N+1为迭代更新粒子的位置。

为确保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数值模型的解集的多样性,在求解过程中可引入存档机制[12]。

4    试验测试

4.1    试验设计

为了测试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对某高比例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仿真拓扑图如图1所示。电力系统共包括1个可调度同步机组、3个风电系统、1个储能系统、25个负荷节点,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仿真模拟。主电网和风电接入区利用公共耦合点连接,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利用ILC指令编程格式连接。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对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

为了测试模型的效果,随机在电力系统选取接入节点,记录某时刻的运行参数实测值。按照上述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数值模型的求解方法,对该电力系统进行求解,得出规划结果。将运行参数实测值与规划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如表2、表3所示。

电压偏差和电压波动的国际规定限值分别为1.07 p.u.和3%[13]。由表2数据结果得知,当接入高比例风电后,电力系统部分节点的运行参数存在超限问题。而经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后,能改善电压偏差和电压波动的超限问题。

由表3数据结果得知,经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后,该电力系统的线路有功损耗降低,风电接入容量得到有效提升。

4.2.2    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对电力系统出力的优化

为了验证源网荷储协同规划的效果,对电力系统出力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趋势得知,随着负荷的变化,可调度同步机组出力、高比例风电出力也发生变化,且趋势一致。当负荷较低时,风电出力基本很低,可调度同步机组出力即可满足负荷需求。当负荷较高时,可调度同步机组出力与风电出力叠加不仅能够满足负荷,同时还可以将出力降到最低。

4.2.3    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对储能系统的优化

为进一步研究源网荷储协同规划的效果,对电力系统储能系统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趋势得知,当负荷较低时,充放电功率与储能系统能量均处于高位;当负荷较高时,充放电功率与储能系统能量均处于低位。该变化情况主要是由于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可以相互协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放电操作并提供负荷使用。

5    结论

为适应高比例风电接入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方法。从研究结果中得到以下结论:1)风电最大接入容量、最小有功损耗、最低运行成本三个模型的单位不同,需利用线性加权组合法,对三个数值模型进行归一化,最终得出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总模型。2)针对数值模型的动态化赋权过程,需采用动态加权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实现可行域中不可行解的迅速过滤。3)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得知,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可以解决电压偏差和电压波动的超限问题,降低线路有功损耗,提升风电接入容量,优化电力系统出力以及储能系统,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魏旭,刘东,高飞,等.双碳目标下考虑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运行的新型电力系统发电规划[J].电网技术,2023,47(9):3648-3661.

[2] 李鹏年.高比例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控制策略分析[J].机电信息,2023(15):15-18.

[3] 刘自发,张子腾.考虑多主体博弈的配电网源网荷储协同规划[J].电网技术,2023,47(12):5046-5058.

[4] 杨雍琦.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规划理论及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7.

[5] 张振宇,王文倬,马晓伟,等.基于风险控制的新能源纳入电力系统备用方法[J].电网技术,2020,44(9):3375-3382.

[6] 陈哲,王橹裕,郭创新,等.计及风电备用容量与需求响应的多备用资源鲁棒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10):50-58.

[7] 黄煜,徐青山,夏元兴,等.考虑自适应传输备用的含风电电力系統双层随机调度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20):29-37.

[8] 孙惠,翟海保,吴鑫.源网荷储多元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21,36(15):3264-3271.

[9] 游大宁,刘航航,鲍冠南,等.源网荷储多元协同调度体系研究与实践[J].浙江电力,2021,40(12):20-26.

[10] 黄鹏翔,周云海,徐飞,等.基于灵活性裕度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源荷储协调滚动调度[J].中国电力,2020,53(11):78-88.

[11] 陈贵林,宋明厚,吴忠强.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电力系统负荷多目标优化分配[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22):1-8.

[12] 彭院院,周任军,方绍凤,等.含柔性电热负荷响应阈值的源—荷—储协调优化模型[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20,32(5):30-37.

[13] 叶鹏,张明理,欧阳强,等.内含高比例清洁能源电网源网荷协同规划方法研究及实践[Z].

收稿日期:2023-09-27

作者简介:魏斯典(2001—),男,陕西安康人,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通信作者:刘宇(1990—),男,江苏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需求侧态势感知,非侵入式负荷量测与分析等。

猜你喜欢
运行电力系统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