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玉剑如虹

2024-03-13 05:25Anne
新民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楚墓越王越王勾

Anne

在剑的近剑格处,写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鸠浅是勾践的通假字)。

东汉赵晔撰写的《吴越春秋》记录有这么一则故事:越国有位少女的剑术天下无双。某日,越王派使者去请她过来讨教“何谓剑道”。行至半路,越女却先碰到了某位自称袁公的老翁,“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而越女成功应付挑战后,袁公竟飞身上树,化作一只白猿离去。在面见越王时,越女告诉他:“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彿彷,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

美人如玉剑如虹,非常精彩的描述。金庸的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即根据越女的传说演绎而来。至于传说里的那位“越王”,便是卧薪尝胆、大名鼎鼎的勾践兄了。一代武林宗师查良镛大侠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钩沉越王勾践剑的历史,恰逢其时。

天下第一剑

中国考古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独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此剑保存完好、制作精美,剑首向外翻卷成圆盘形,首内铸有11圈同心圆。圆茎空心,近首处略粗大,近格处较细小。剑格宽,格的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几何花纹。整个剑身的两面均满饰黑色菱形花纹,刃薄而锋利。作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被陈展于独立展厅中,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依旧光华照人。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越王勾践剑主要考古发掘者之一陈振裕曾回忆,20世纪60年代前期,湖北江陵地区遭遇干旱。政府决定修建漳河水库第二、四干渠,灌溉荆门、钟祥和江陵三地农田。荆州地区文物遗存丰富,在修建干渠时,文保部门参与其中进行考古调查。当水渠延伸到纪南城西北7公里处时,考古专家发现古墓群,将其称为望山楚墓。

越王勾践剑即出土于望山一号楚墓,当时实行抢救性发掘,并未打开木鞘,而是连同其它文物一并交给临时库房管理员。第二天,文物保护专家在清洗青铜剑时,发现让人惊奇的一幕,其不仅十分精美,剑身上还有八个字,字体奇异。

工作人员对一号楚墓内棺进行清理时,还发现错金银铁带钩,其出自于墓主头部左侧,大而重,表明它并非作日常束带之用,而是作为珍宝置于棺内,显示墓主高贵身份。此外,还有铜削刀,铜削刀一般被认为在古代是用于文房中的,多用来削去简牍上的错字,就像现在用橡皮可以擦去铅笔写在纸上的错字一样。一号楚墓中越王勾践剑与铜削刀紧邻,由此推测,墓主是位文武双全的贵族,所以方能“出入侍王”。

剑身八字铭文是确认剑主的依据。其出土后,经过多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对铭文的释读,最终确定了这把剑的主人。剑身铭文的字体为“鸟虫书”,参与发掘的方壮猷先生初步解读出“越王”和“自作用剑”六字,推断这是某位越王的佩剑。之后,他写信给郭沫若、夏鼐、唐兰、陈梦家、于省吾、容庚、商承祚、徐中舒、苏秉琦等专家学者,征求对剑铭的释读。经过两个多月书信研讨,终于确定这柄剑的主人就是越王勾践,剑上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中国多领域十多位知名专家,以书信往来的盛大“笔会”,考释剑铭,这在中国文物考古史上,可谓史无前例。

千年亦不朽

越王勾践剑何以精美锋利、千年不锈?

其一,讲究用料,主打“内外兼修”。铸剑师“开工”之时,所用的铜料、锡料、铅料等,都是最上乘、最讲究的原材料——质量好、杂质少、纯粹。

其二,流行工艺,暗藏玄机。春秋战国时期之剑,皆有菱形暗格花纹,这算当年比较流行的制剑工艺。勾践剑的剑身也遍布这种花纹,经过硫化处理,可以防止锈蚀,从而保持花纹艳丽。

其三,精密“同心圆”,灵感源于制陶技术。剑首位置的11道同心圆,彼此间的距离才一根头发丝那么粗。铸剑师的制作灵感,其实来源于制陶技术,先配制出极细的泥料,再制作出相应的模板,最后再浇注青铜液成型。

墓葬埋藏较深,处于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层,墓葬环境与外界几乎隔绝。此外,勾践剑出土时放在墓主人内棺当中,带着的剑鞘亦起到保护作用。

大家或许好奇,越王勾践的佩剑,怎么反倒出现在千里之外的楚地,甚至成为楚国贵族的随葬品呢?学界争论不断,大致有两种猜测:楚越联姻,楚昭王娶勾践之女为妃,意在联越以图吴,勾践将此剑作为女儿的陪嫁品。墓主悼固作为楚国王族,勾践剑成了他的陪葬品。另有一种可能,越国被楚国所灭,悼固受赐获得的勾践剑成了他的陪葬品。

剑器,兵之圣者也。吴越之地多水系,常用剑,以铸剑闻名。春秋战国时期,剑是国力的象征,用剑技能自然受到重视,吴、越、楚三国剑术水平皆颇高。《史记》载:“(秦)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其七年。百姓初带剑”。这种以政令推广佩剑的做法,也是在学习吴、越、楚国自民間崇尚击剑的习俗。剑术的普及,催生了先秦的“剑士”阶层,为侠客们的登场搭好舞台。

据悉,即使深埋地下数千年,当从剑鞘中抽出,越王勾践剑寒光凌厉,光洁如新。开采队员小心翼翼,可手指触碰到剑身,还是被不慎割破,见了血。更有人用16层白纸“试其锋芒”,稍一用力,就将纸全部划破了!

剑如其主。蛰伏、出鞘、屠龙。一朝掩野心,一朝成帝业。回望“吴越争霸”的风云沧桑,亦想慨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猜你喜欢
楚墓越王越王勾
越婢汤的来历
试论战国时期的楚墓人殉
卧薪尝胆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卧薪尝胆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越王勾践剑真的是兵器吗?
人际博弈
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