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4-03-14 11:54李芸嘉李华
中国商论 2024年5期
关键词:自贸港双循环冷链

李芸嘉 李华

摘 要: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的重要开放窗口,逐渐成为国内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枢纽,其优势包括地理优势、国家政策支持等。自2020年国家提出“双循环”战略后,海南自贸港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以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从政策、市场和技术层面针对海南自贸港冷链发展中的机遇进行分析,其次基于海南省当前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法规与标准等对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最后,本文提出包括增加资金投入、推广先进冷链物流技术、制定合理的冷链物流成本管控措施、建立高效的冷链物流协同运营机制、制定严格的冷链物流法规以及建立统一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等一系列應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冷链物流技术;成本管控措施;协同运营机制;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本文索引:李芸嘉,李华.<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5):-101.

中图分类号:F252;F7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3(a)--04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不断推进,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的重要开放窗口,得益于地理优势、国家政策支持、基础设置加强、数字口岸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枢纽。自2020年4月首次提出“双循环”后,在后续多次重要会议上,这一概念继续被提及。在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再次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1 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背景

海南自贸港是国家为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而设立的特殊区域,旨在通过减少贸易壁垒、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强监管等方式,吸引国内外投资和优质资源流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税收优惠(减免企业所得税、关税、增值税等)、物流措施(加快海南国际物流大通道、国际物流枢纽)和对外开放政策(扩大服务外包业务范围、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的多重积极因素作用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海南初步形成了以海口、澄迈和三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发展格局,各地发展各有侧重,其中海口集中发展农产品和日用生活消费品冷链物流、三亚集中发展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澄迈则以水产品冷链物流为主导,并在全省其他瓜菜主产区实现零星布局建设田头预冷库。为推动冷链物流和物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出建设洋浦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琼海国际中转型冷库、万宁乌场港冷链物流园,支持打造江东临空物流冷链产业中心。2023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关键之年,目前伴随自贸港政策的实施和航空航运能力的提升,全球范围内,海南货物的来源和流向趋势明显强化。物流发展对于贸易投资的便利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贸易投资的活跃发展又进一步刺激了物流需求的提升。

1.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这一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也将对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参考,帮助其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本文将为中国其他地区的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的机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以下将从政策、市场和技术三个层面详细分析。

2.1 政策机遇

2.1.1 国家对海南自贸港的政策支持

2018年以来,国家对海南自贸港的建设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例如,出台《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思想和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不仅有利于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将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实质性的政策优惠,促进其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上半年,自贸港财税政策中已实施的政策包括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海南自由贸易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国际运输船舶增值税政策、启运港退税政策、内外贸铜川运输船舶加注保税油、退税油政策、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境外展品的免税政策、进出岛航班加注保税航油政策等。上述政策从提升物流需求、降低企业进出口与运输成本、吸引物流企业(人才)的角度促进了海南冷链运输服务的便利化。

2.1.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冷链物流政策的优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对冷链物流政策的优化将为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国家将进一步优化冷链物流的税收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等。2023年上半年,各大部委如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公布的涉及物流、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各类政策中,均涉及冷链产业,从多方位多角度接力推动冷链物流产业的保质保量发展。这些政策优化同样有利于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快速发展。

2.2 市场机遇

2.2.1 国内冷链物流市场的快速增长

截至2021年9月,海南的冷库容量约162万立方米。《海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到,海南将在“十四五”期间新增冷库总容量约1445万立方米,在全省打造52个冷链物流规划项目,建设服务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国家冷链大仓库”。2021年上半年,全国冷库仓储价格最高位在海口,达到每平方米每天6元,这个价格甚至超过了北上广等发达地区,长期以来的高价位导致岛内的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每月在冷库上的花费达到上百万,为节约成本,近年来这些企业开始了以万吨库起步的冷冻库规模扩建,形成了从租用到扩建的转型。未来,海南自贸港还可以借助地理位置优势,扩大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冷链物流市场份额。

2.2.2 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市场的开放与扩大

海南自贸港的开放政策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资本进入自贸港,考虑将全球供应链中心转移到海南,促进冷链物流市场的扩大。本文以设立于2020年的海口江东新区为例,截至2023年8月,园区累计引入重点企业35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如中国大唐、中国石化等企业共计39家。总部经济和临空经济是海口江东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近年来累计营收5486亿元,行业涉及大宗商品贸易、跨境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加工贸易等。此外,海南自贸港可以推进数字经济为重点的东盟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如东盟国家中新加坡具有成熟的自贸港建设经验,在人力资本、物流、金融领域两国具有互补性。

2.3 技术机遇

2.3.1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

近年,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用于冷链物流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提高其效率和准确性。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全过程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全供应链系统预警处理和实时监控。数字化技术实现对医药冷链中药品来源追溯和质量监管。此外,数字化技术还能助力绿色物流的发展,检测运输过程货车的资源消耗与装载率,减少资源浪费与污染,提高作业效率。

2.3.2 区块链技术在冷链物流可追溯性中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和不可篡改性,为冷链物流的可追溯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可以对冷链物流的全过程进行透明化的可追溯,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信心,具体表现为:(1)以智能设备代替人工记录和跟踪产品位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简化冷链物流过程,提供准确的货物跟蹤信息;(2)自动跟踪供应链上的库存波动,避免缺货情况,实现更好的库存控制;(3)利用智能合约对重要信息进行记录维护,为各方提供永久且不可篡改的信息,提高冷链信息溯源的可靠性,提升消费者的信赖度。海南自贸港可以积极探索和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动冷链物流的可追溯性发展,在为冷链商品增加附加价值的过程中,提供高标准服务,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的挑战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法规与标准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些挑战。

3.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挑战

3.1.1 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尽管海南自贸港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仓储设施老旧、技术水平不高,运输设备简陋、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基础设施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冷链物流的效率和成本,从而制约其发展。相对其他沿海省份,海南的港口集装箱泊位尚不能适应大型船舶的靠泊技术要求,粤海铁路南北港码头能力有待提升,机场货位设施缺乏,临港临空物流作业场所有限,口岸设施、进境监管场地待改善。2021年,海南省冷库出租面积为1000平方米,求租面积为20700平方米,两者差距甚远,冷链仓储前十位重点企业冷库容量在琼分布为8.51万立方米,数量在全国位居倒数。

3.1.2 信息化、智能化设施的缺乏

尽管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海南自贸港在这方面的设施仍然相对缺乏。现有的冷链物流设施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高效率和质量,例如缺乏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预测等功能。这不仅会影响冷链物流的运营效率,还可能增加冷链断裂的风险。当前,以进口冷链消杀技术、冷藏集装箱为代表的新型冷链技术推动了冷链的智能化发展,2021年冷链相关技术累计申请量超过1903件,属于海南省的为18件,占比较低。

3.2 冷链物流运营管理挑战

3.2.1 冷链物流成本高昂,企业运营压力大

冷链物流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冷库建设、冷藏车辆购置和维护等,导致其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上海南自贸港地理位置偏远,运输距离长、运输成本高,进一步增加了冷链物流的成本压力。这将对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会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据统计,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家重点企业汇总,海南仅有海南罗牛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上榜。

3.2.2 缺乏高效的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和流程优化

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企业普遍缺乏高效的运营模式和流程优化,导致其运营效率低下。例如,缺乏合理的库存管理和库存计划,导致库存积压或短缺现象时有发生;配送路线规划不合理,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等。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冷链物流的效率和成本,制约其发展。

3.3 冷链物流法规与标准挑战

3.3.1 冷链物流法规不完善,监管不严格

目前,海南自贸港在冷链物流法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缺乏针对冷链物流的专项法规和政策,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严格等。这可能导致冷链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和低水平竞争,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3.3.2 冷链物流标准不统一,难以形成协同效应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方面原因,海南自贸港在冷链物流标准方面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标准,导致跨区域合作困难。此外,海南自贸港在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标准也与其他地区不完全一致。这不仅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还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海南自贸港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建议,推动冷链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将从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冷链物流运营管理模式和完善冷链物流法规与标准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4.1.1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海南自贸港在冷链物流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满足今后我国日益增长的冷链物流需求,海南自贸港应加大对省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完善。

具体而言,加强冷库建设,提高冷藏储存能力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确保产品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和安全。此外,增加冷藏车辆和保温箱等冷藏运输设备来达到提高冷链物流运输能力,确保货物的及时送达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保障。

同时,完善信息化、智能化设施,提高冷链物流运营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和监管,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这将有助于海南自贸港在国内外冷链物流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4.1.2 推广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提升设施设备水平

海南自贸港应积极推广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并将其应用于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提升设施设备的技术水平。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冷链物流数据分析与预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和流程,提高其效率和准确性。当前,海南的北斗自由流项目通过先进技术,保持车辆“一脚油门踩到底”的“无感体验”,改革现有公路收费模式,保障岛内车辆和进出岛车辆出行通畅,提升公路路网整体运行效率,促进海南自贸港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就是非常典型的智慧交通的技术项目与道路融资方式的制度创新,值得推广。

4.2 优化冷链物流运营管理模式

4.2.1 制定合理的冷链物流成本管控措施

海南自贸港在冷链物流领域要关注成本管控。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不断推进,冷链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冷链物流成本管控,海南自贸港可以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例如,优化冷链物流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通过对运输路线进行优化,选择更快捷、经济的运输方式,从而缩短运输时间和降低运输成本。此外,开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协作模式,降低配送成本。联合多家企业开展共同配送或集中配送,可以提高车辆装载率,减少车辆空驶和重复运输,从而降低配送成本。

另外,通过引入先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提高成本管控能力。例如,采用作业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环节中,帮助企业更准确地核算成本,为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引入精益成本管理理念,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和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2.2 建立高效的冷链物流协同运营机制

海南自贸港可以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冷链物流合作,建立协同运营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具体的合作对象包括:(1)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的冷链物流区域建立协同运营中心,共同规划和管理冷链物流网络以实现冷链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海南自贸港还可以借助这些区域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提高自身的冷链物流运营能力;(2)可以与东南亚地区合作建立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推动区域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东南亚地区具有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和丰富的冷链物流运营经验,与该地区合作可以促进海南自贸港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冷链物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3)可以与国际知名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例如,与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联邦快递(FedEx)等国际知名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学习其在冷链物流运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升海南自贸港的冷链物流水平。

通过以上具体的合作对象,海南自贸港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冷链物流网络和市场份额,提高在国内外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冷链物流合作还可以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技术的交流,推动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4.3 完善冷链物流法规与标准体系

4.3.1 制定严格的冷链物流法规,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海南自贸港应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制定严格的冷链物流法规和政策,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例如,制定嚴格的冷链物流安全生产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冷链物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全过程质量监控;对不符合法规和政策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淘汰,推动市场优胜劣汰。

4.3.2 建立统一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化建设

海南自贸港应建立统一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化建设,实现与国内国际接轨。具体包括:(1)制定符合海南自贸港特点的冷链物流标准,如温度控制、包装标识等;(2)推广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标准和技术规范,引进国际先进的标准化理念和方法;(3)加强与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5 结语

本文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入手,探讨了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冷链物流运营管理模式和完善冷链物流法规与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的高质量发展,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和完善法规与标准体系是推动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未来应深入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的具体影响机制。

未来,深入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的具体影响机制;对海南自贸港冷链物流的高质量发展进行长期追踪研究,不断完善对策建议;进一步探讨海南自贸港在参与全球冷链物流竞争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林振强.我国冷链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2,27(S2):40-43.

翟世贤,彭超.农产品冷链建设成绩、瓶颈和发展建议[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2,27(S2):68-70.

刘智勇.空港自贸区航空物流枢纽建设路径探究[J].今日财富,2023(17):14-16.

罗文标.我国国际贸易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分析[J].中国商论,2023(21):9-12.

张洪毓.数字化背景下海南自贸港现代服务的创新与实践路径探索[J].中国商论,2023(22):66-69.

猜你喜欢
自贸港双循环冷链
术业专攻,奋力耕耘 努力做好自贸港皮肤科学科建设
奋楫海之南 扬帆自贸港
海南:以“大开放、大改革”促进自贸港建设“大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