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螺旋CT 血管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4-03-14 10:01陈亚军何国锋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2期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造影

陈亚军,何国锋(通信作者)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28)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死率高的特点[1]。流行病学显示,冠心病已成为危害国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3]。采取科学合理诊断方案是遏制病情进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后续治疗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先决条件。具有高检测效能的螺旋CT 血管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关键数据支持,但患者往往受到较高辐射剂量影响[4]。为解决常规剂量检查弊端问题,需探寻新型检验策略。研究发现,低剂量螺旋CT 诊断可获得同样清晰的图像质量,辐射影响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5]。提示低剂量螺旋CT 检查在降低患者受辐射影响中价值显著。获得高质量检验图像并提高检验安全性是螺旋CT 诊断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选取2019 年6 月—2023 年8 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螺旋CT 血管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06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剂量下螺旋CT 血管造影诊断情况及辐射影响,提高检验质量的同时避免辐射影响患者预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3 年8 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螺旋CT 血管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06 例,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分组,接受常规剂量螺旋CT 血管造影检查为对照组(53 例),接受低剂量螺旋CT 血管造影检查为观察组(53 例)。对照组中男28 例,女25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68.35±2.67)岁;观察组中男32 例,女21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68.73±2.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20 kg/m2≤体质量指数<25 kg/m2;(3)窦性心律、心律齐,心率变异率<5 次/分;(4)屏气时间>12 s;(5)肝肾功能正常;(6)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碘过敏;(2)合并肝肾严重病变;(3)心功能不全;(4)凝血功能异常;(5)存在冠脉搭桥术史;(6)依从性差。

1.2 方法

医疗器械及药品:64 排GE CT、欧力奇高压注射器、优维显300(300 mgI/mL)、优维显370(370 mgI/mL)。体位:患者仰卧,足先进,双臂上举抱头,心脏置于床面正中,侧面定位灯线置于腋前线。常规扫描胸部正、侧位定位像。呼吸方式:屏气10~15 s,检查前做呼吸训练。心率<70 次/分,若心率>70 次/分,则口服倍他洛克降心率。扫描范围:从气管隆凸下到心底膈面下1 cm,包括整个心脏。

观察组患者接受低剂量螺旋CT 血管造影检查。经右肘注射50 mL 优维显300,流速控制为5.0 mL/s,再注射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扫描参数:管电压80 kV,管电流40 mA,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转速0.35 s/r,FOV 25 cm。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剂量螺旋CT 血管造影检查。上述步骤同观察组一致,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420 mA,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转速0.35 s/r,FOV 25 cm。经右肘注射50 mL 优维显370。

1.3 观察指标

(1)主观图像质量:对两组患者主观图像质量进行分析,采用李克特量表评价。评分范围为1~4 分,3 分为界限值,分值与主观图像质量呈正相关。(2)客观图像质量:对两组患者客观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包括图像噪声、升主动脉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3)CT 值:对两组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心大静脉和右冠状动脉后降支与心中静脉CT 值进行数据分析。(4)辐射剂量:对两组患者接受诊断期间辐射剂量进行数据分析,包括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I)、CT 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及有效辐射剂量(radiation dose,E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观图像质量对比

观察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1 分、2 分、3 分和4 分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主观图像质量对比[n(%)]

2.2 客观图像质量对比

观察组图像噪声、升主动脉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客观图像质量对比(± s)

表2 两组客观图像质量对比(± s)

2.3 CT 值对比

观察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心大静脉、右冠状动脉后降支与心中静脉CT 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T 值对比(± s,HU)

表3 两组CT 值对比(± s,HU)

2.4 辐射剂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CTDL、DLP 和ED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辐射剂量对比(± s)

表4 两组辐射剂量对比(± s)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由冠脉硬化引起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氧坏死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迅速、预后差特征。冠心病早期症状隐匿,以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为主,可向左肩及左上臂放射,通常持续3~5 min。随疾病进展,处于劳累、高强度体力运动及情绪激动状态下增加心肌耗氧量时,心前区疼痛加剧,常需配合硝酸甘油缓解。冠心病急性发作时伴有心前区剧痛、大汗淋漓及口唇发绀,大面积心肌细胞缺氧坏死可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成为影响国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6-7]。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众多,与慢性代谢性疾病史、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如香烟中尼古丁、焦油等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炎性影响,导致血管管腔硬化,血液中脂质物质长期堆积致管腔狭窄至闭塞,诱发冠心病[8]。

早期诊断是预防冠心病发病及进展的重要途径。近些年随着医疗检验技术高速发展,CT 血管造影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检验效率及图像质量。螺旋CT 血管造影可对患者冠脉优势进行分型,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冠脉起源异常、走行异常,清晰地评估冠脉主干血管管腔狭窄程度以及范围、判断斑块的性质,心肌进行灌注扫描可判断心肌存活状态[9-10]。

CT血管造影的图像清晰度与辐射剂量显著相关[11]。相关研究发现,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CCTA扫描的辐射剂量为12 mSv 左右[1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管电流、管电压和扫描方式的不同,其辐射剂量会在4.6~30.0 mSv 之间浮动。40 岁女性患者接受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所导致的致癌率约为1/270,20 岁女性接受螺旋CT 血管造影检查所导致的致癌率约为1/135,提示接受螺旋CT 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患癌率相比于未接受检查患者较高。本次试验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剂量检查方案后发现,受辐射剂量影响较大。为避免螺旋CT血管造影显著增加患者患癌风险,需要采取一种新型检测方式提高疾病诊断安全性。

CT 辐射剂量与管电压、管电流呈线性相关,控制管电压、管电流变化可对辐射影响起到调节作用。低剂量CT 血管造影是指通过降低管电压、管电流达到减少辐射剂量影响的效果。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低剂量检测方式,并采用了300 mgI/mL 对比剂浓度,在此基础上采用管电压80 kV、管电流40 mA 能够确保平均光子能量近似碘衰变曲线,有效避免对比剂对机体产生伤害及影响管腔CT 值,显著降低辐射剂量[1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CTDL、DLP 和ED 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T 值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4]。提示低剂量方案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对患者影响,不会影响CT 值。

管电压和对比剂持续时间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电压与X 线束能量相关,X 线辐射剂量与管电压平方呈正比,调节管电压参数可降低辐射剂量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实验中观察组患者降低管电压的同时,在注入对比剂后再注射同等剂量氯化钠溶液可延长对比剂团注效果。且研究结果发现,两组主客观图像质量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低剂量检测方案并不会影响图像效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5]。提示低剂量方案并不影响图像质量[16]。因此在螺旋CT 血管造影诊断冠心病中,应当采取低剂量检测方案,避免辐射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螺旋CT 血管造影在冠心病疾病检测中可对患者冠脉优势进行分型,评估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及范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常规剂量螺旋CT 血管造影可能增加患者日后患癌风险,而低剂量螺旋CT 血管造影可显著降低对患者造成的辐射影响,且不会影响图像质量。

猜你喜欢
低剂量螺旋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旋风“螺旋丸”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螺旋变变变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奇妙的螺旋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