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研究型审计的实现路径和价值思考

2024-03-15 08:51孟微微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6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现路径价值

孟微微

摘要:当前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的整体经济产业正在快速向着全面数字化转型,经济运行模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审计工作作为重要的独立经济监督活动,必然要深度结合数字经济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不断革新审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推动审计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才能为我国新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助力。研究型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能够推动审计质量的有效增长,帮助企事业单位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价值、减少审计风险,是国家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分析了研究型审计的相关内涵和特征,分析了数字经济下研究型审计的实施价值,对数字经济下研究型审计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数字经济;研究型审计;实现路径;价值

一、引言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深度调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不仅仅指的是信息化产业的经济体系,更是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生活创造的新型国民经济产业体系,是我国整体的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数字经济带来的是整个经济环境和活动的根本性变化,审计工作作为重要的独立经济监督活动,必然要深度结合数字经济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不断革新审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推动审计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才能为我国新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助力。研究型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其核心是对审计体系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漏洞进行研究,总结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完善审计理论,改良审计思路,创新审计工作方法的审计工作模式。国家于2021年出台的《“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規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发挥其建设性作用,推动研究型审计的深化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将研究型审计的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推动研究型审计体系的完善建设,对全面推动审计质量提升,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价值、减少审计风险,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二、研究型审计

目前,我国对于研究型审计的内涵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定论。研究型审计在2009年被初次提出,到2012年在中国审计学会中对研究型审计实现了基本统一的定义,目前仍在进行不断地内涵完善。目前普遍认为研究型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工作模式,是以审计制度完善为核心目标,在完成审计项目的过程中对审计体系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漏洞进行理论研究,在研究中审计,在审计中研究,最终实现完善审计理论、总结审计问题、改良审计思路、创新审计工作方法、提高审计成果质量的审计模式。研究型审计将研究的思路渗透于审计工作实践的全过程之中,将理论研究服务于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透过审计现象、研究问题本质,从而揭示重大审计风险和经济体制问题的审计工作模式,对促进审计体制创新改革、健全审计法律法规、完善审计制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研究型审计在数字经济下的转型实施价值

(一)能够有效推动审计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在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下,经济数据、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信息等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数字化、智能化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发展方向。数字经济下,审计数据采集和整理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不同行业系统中的原始经济数据的来源更多、数据结构更复杂、数据类型不统一,大量数据的堆叠也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无法有效增长,审计线索更加隐秘且难以判断,数据的关联性分析工作难度更高,对审计视角、定位和风险预测等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将研究型审计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结合起来,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来提升审计效率,以研究型审计的审计模式来规划审计框架和方向,是实现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共同发展的有效手段。第一,研究型审计的工作核心是研究思维,先进的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审计工作实现技术补强。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在全面了解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的基础上,使用文本分析、数据挖掘等数字信息技术,对审计数据进行跨领域、跨行业的综合对比和关联性分析,实现对海量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够为审计结论的科学论证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对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第二,研究型审计强调审计思路的模型化构建,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归纳提炼具有普适性的审计方法和路径,深入挖掘审计结果的全维度属性,在审计实践中对审计方法进行持续性的优化调整,切实解决审计成果的碎片化问题,最终构建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通用审计智能化分析模型。审计人员能够在面对同类型的审计问题时,可以将审计数据输入分析模型之中,得出智能化的审计结果,可以极大提高审计效率,快速定位审计疑点,自动归纳审计证据,对实现全覆盖审计体系的完善构建有着重要价值。

(二)能够有效降低数字经济下的审计风险

在数字经济中,审计风险的复杂化、隐秘化是当前审计工作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研究型审计具有持续性、预测性、多维性、本质性等特点,可以更好应对数字经济中审计风险的复杂化和隐秘化问题。第一,研究型审计具有持续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审计研究的持续性一直存在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之中,持续性地开展审计研究分析,保证了对审计工作需求的日常性、持续性、实时性的关注,可以让审计线索更加清晰;研究型审计所应用的数字技术更加标准化,数据安全性和质量更高,数据类型更加全面,在研究型审计的多维度交叉研究视角下,可以让审计工作更加全面,更容易发现隐秘的审计线索,审计结果更加清晰。第二,研究型审计对于审计前的调研和规划更加重视,针对审计系统不完善、数据不标准等审计风险问题,审计机关可以提前介入审计系统开发工作,提高审计系统的应用质量,保证审计数据的精确性和全面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第三,研究型审计对数字经济下的审计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型审计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多维度研究,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审计相关方的审计难题,为制定数字化审计体系和标准规范提供更加准确的案例,对提高审计体系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和质量提升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是完善审计制度、降低审计风险的核心保障。

(三)能够有效推动审计工作实现现代化发展

在数字经济下,将研究型审计与审计数字化结合起来,是实现审计“全覆盖”、揭示重大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必然途径,也是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的经济监督职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第一,研究型审计强调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之中落实研究思维,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实现对审计内容的全维度、全时段、全方位监测,有利于提升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提高审计结果质量。第二,研究型审计是以问题为导向、以风险预测为目标的审计工作模式,其审计重点是资金密集的重点领域、经济活动的关键环节等方面的审计风险倾向问题,能够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对审计风险的問题本质、经济机制障碍、漏洞等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实现对潜在的审计风险、改革方向、战略规划、实施路径等方面的审计问题的有效分析,从而找出审计机制的问题本质,灵活调整审计重点,对审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要的价值。第三,研究型审计具有自我进化性,强调审计人员在审计研究中不断以政策为基准加强研究和学习,在审计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根据审计工作的政治、社会、经济、民生、环境等方面对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比对和学习,不断优化审计建议,督促问题整改,为审计体系的机制完善和深化改革提供科学推动力,为审计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内驱力。

四、数字经济下研究型审计的实现路径探讨

(一)不断开拓落实研究型审计思维

研究型审计的核心是研究型审计思维,审计人员必须拥有研究型审计思维,不断拓展自身的思维能力,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断转换自身的思维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对审计风险实现有效的预测、识别和规避,为审计机制的完善调整和自我更新奠定基础。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第一,审计人员要具备宏观性审计思维,要明确审计研究方向和问题,从国家重大政策方针出发,立足于国家治理的宏观视角,充分领会国家战略意图和政策背景,将被审计方的行业发展情况与国家政策进行联系,精确定位审计问题和目标,才能更加有序、深入地开展审计研究。审计人员要从最新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和改革措施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方针政策的具体内容,明确审计领域中最新的变化情况,重点关注政策落实情况,以此为基础分析审计重点问题。第二,审计人员要具有规划性审计思维,在全面考虑政策因素问题后,要首先规划清晰的审计目标和工作计划,分阶段进行审计工作的任务划分,研究审计切入点,根据具体的审计项目、政策内容、资金分布等关键因素制定可行性更强的工作方案,准确把握审计项目的结构特征和各项需求,可以有效提升审计质量。第三,审计人员要树立全过程审计思维,将研究审计思维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之中,从审计方法、工作环节、风险评估机制等多维度的细节方面贯彻研究型审计思维,实现审计机制的持续性优化调整。第四,审计人员要具备本质性审计思维,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利用大数据分析审计工作的本质。数字经济中的审计数据多、业务量大,审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构建数据分析模型,深挖数据本质,从而更好地发现审计问题、解决审计问题,更好地完善审计工作体系。

(二)完善统筹全过程审计工作

研究型审计要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之中渗透审计思想,要坚决贯彻政治-政策-资金-项目的审计顺序进行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统筹安排。第一,审计人员要做好政治统筹,充分发挥大局观念,从国家的战略意图和政策方针的角度出发研究审计方案的实施策略,准确把握政策要求,保持审计思维和职业敏感度,提高政策分析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实时关注审计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形势、经济任务和整体的发展大局,研究审计风险的潜在危害,从而挖掘出审计机制中潜藏的深层漏洞,为审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做出指引。第二,审计机关要做好审计资源统筹。在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国家审计资源相对于愈发庞大的经济体系而言十分匮乏,做好有限的审计资源的统筹整合,更加高效率地使用审计资源,是进一步提升研究型审计质量的必然工作。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国家审计资源的统筹利用,统一调配不同科室的审计力量,组建研究型审计小组,从更多的专业角度提高研究型审计工作质量,可以有效提升研究型审计的全面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和社会第三方审计资源的统筹调配,建立完善的综合研究型审计体系,充分发挥不同审计机构的审计优势,形成审计合力,可以有效减轻国家审计压力,提升审计覆盖性,也能够为研究型审计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资源。审计机关要加强对数据资源的统筹应用,在数字经济下,数据是审计核心,海量标准数据是研究型审计的质量保障。审计机关要大力推广业务+数据的审计形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从数据中发现审计疑点,定位审计问题,明确审计重点,可以有效提升审计效率和准确性。第三,审计机关要强化审计实践中的统筹安排,针对发现的体制性障碍和漏洞,审计机关要积极沟通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被审计对象,共同组建研究课题组,通过现场讨论、交流会等形式,集思广益,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共同探讨审计风险的本质原因、来源因素和可行性建议。针对在审计研究中发现的审计风险苗头问题,审计机关要及时研究风险预防方案,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对经济活动的预警职能。针对审计实践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审计人员要深入研究审计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深度挖掘问题产生的具体情况,以被审计对象的行业特点、资金分布、实时政策、具体困难等信息为基础,以多维度、多方位、多时段的研究方向对审计风险、问题的形成全过程进行研究,可以有效提升研究型审计结果的科学性。第四,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审计结果应用的统筹规划,建立审计与纪检监察、巡察、组织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打造信息化、一体化的数字平台,强化被审计方和审计、纪律、巡察之间的沟通联系,强化审计意见整改机制的运行效率,为研究型审计的高效落实提供保障。

(三)以数据为核心创新研究型审计方法

在数字经济中,数据是审计核心,研究型审计要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真实、可靠且有价值的数据,才能以此为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审计研究,发现审计机制漏洞。第一,审计机关要组建专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队伍,构建常态化的数据采集体系,不断提升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实时性和有效性,为研究型审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审计机关要加强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标准化、实时化发展,帮助企事业单位构建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的数据共享系统,进一步加强审计数据的可靠性。第二,审计人员采集到审计数据后,要依据数据类型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统一数据口径,提高审计分析的工作效率。审计人员要按照审计的专业领域和业务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研究并归纳该专业领域的特定审计问题,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审计分析模型,有助于定位审计疑点,并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

(四)持续优化数字技术的审计应用

在数字经济下,研究型审计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所应用的数字技术,以科技的力量不断推动审计质量的持续提升。第一,审计机关要搭建数字审计平台,全面沟通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系统,全面覆盖各项审计业务,全面统一数据标准,提升审计数据的采集能力,为研究型审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审计数字平台要不断丰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图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进一步提升研究型审计的数据来源质量和分析效率。第二,审计平台要不断完善数字化审计分析模型的完善构建,研究型审计是重点针对审计机制和方法的审计模式,通过研究审计实践活动完善数字化审计模型,可以有效构建针对性、可操作性、智能化程度更强的审计分析系统,根据审计对象的行业领域、层级、审计项目和实时政策等内容,对收集到的审计数据进行自动化关联、分析和比对,可以快速识别审计疑点,精确定位审计切入点,提升审计效率;还可以将审计问题、疑点、证据、结果等整理为审计数据库,为后续的研究型审计提供素材案例,为审计机制的查漏补缺提供数据支持,是研究型审计的重要发展环节。

(五)完善研究型审计人才队伍和培养体系

审计队伍的能力和素养是数字经济下研究型审计模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审计人员具备研究型审计思维,拥有高超的审计能力和综合素养,拥有充分的数字化操作技能和信息思维,拥有高超的政治素养和政策分析能力,拥有高度的行业发展敏感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研究型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审计机关必须构建有能力培养具有全面素养的研究型审计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第一,人才培养机制要重点关注审计人员的研究型审计思维的培养,从思维的角度为审计人员指导学习方向,奠定学习基础。研究型审计思维的培养重点在于政治能力和政策解读能力的培养,审计人员要充分领会政治战略意图和政策背景,将被审计方的行业发展情况与国家政策背景进行深刻联系,才能更好地实现研究型审计工作。第二,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人员的信息技能的培养,审计人员要掌握充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技术,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化审计平台中的多种审计软件的应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研究型审计的工作效率。第三,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人员的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研究型审计的重点是研究,具有良好的自我进化性,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发现审计问题,学習审计知识,提出审计风险预防建议,审计人员必须拥有不断创新、不断学习的意识和态度,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审计业务能力、政治素养和信息能力,更好地在数字经济中推动研究型审计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的审计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应有的助力。

五、结语

研究型审计是将审计工作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统筹规划实施的审计模式,其核心目的是持续性完善我国的审计体系和机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排除风险隐患,完善我国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审计工作的覆盖性和质量。在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的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向着全面数字化进行转型,审计工作作为重要的经济监督活动,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脉搏,不断强化审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而研究型审计模式与数字化转型发展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审计工作方法,以数据为核心构建研究型审计体系,可以不断提升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我国审计体系的完善发展提供核心推动力量,为我国新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梁小甜,李丽霞,张淑雯.论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J].时代经贸,2021,18(03):123-125.

[2]王永梅,许莉,周旭东,尹花.研究型审计:内在逻辑与实践探索[J].会计之友,2022(01):119-123.

[3]许汉友,赵静,岳茹菲.研究型审计赋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J].审计观察,2022(12):76-80.

[4]许莉,张艺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研究型审计的实践探索——以审计署某特派办为例[J].商业会计,2022(07):19-22.

[5]郑石桥,刘星锐.研究型审计:内涵、类型及运用条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2,19(01):18-25.

[6]杨均华,王超,李盈,等.研究型审计理念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14):140-142.DOI:10.13665/j.cnki.hzjjykj.2023.14.015.

[7]王颖,顾颖,胡斌,等.研究型内部审: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商业会计,2023(11):38-42.

[8]郭晓燕.研究型审计赋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索[J].财会学习,2023(14):129-131.

[9]董桂伶.创新审计理念思路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J].中国集体经济,2023(09):56-59.

[10]李凤雏.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J].审计观察,2023(01):30-35.

(作者单位:沂南县审计局)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实现路径价值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一粒米的价值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给”的价值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