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科技类版权编辑素质提升策略探究

2024-03-17 22:30刘国辉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编辑素养科技类出版业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信息传播速度与范围得到了极大提升和拓展,给出版行业带来了极大影响,也对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版权编辑作为出版机构中的重要岗位,所负责的工作内容通常有所差异,有些负责挑书,有些负責版权合同策划,有些则直接进行版权交涉等,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挑选适合的图书和对外版权沟通两大部分。对科技类版权编辑来说,为提升编辑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新型科技形态、理念、市场需求等保持基本的敏锐度,及时整理和编辑相关信息,无形中提高了素质要求。为了将科技类版权编辑的素质提升到一定高度,有效应对各项新的挑战,文章以“互联网+”为研究背景,从其给出版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着手,阐述了促进出版方式升级优化、强化人性化服务等发展优势;紧接着分析了科技类版权编辑目前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发现其在沟通技能、时代认知、发展意识等方面还有所不足;最后提出了通过建立互联网思维、强化基础沟通技能、提升基础科学素养、树立编辑责任意识、培养发展性眼光、持续加强知识学习等策略提升编辑素质,旨在促进“互联网+”时代科技类版权编辑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出版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文化传播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版权编辑;科技类;编辑素养;出版业

中图分类号:G238;D92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4-0230-04

一、引言

编辑是图书出版中的关键要素,也是文化传播链条的重要环节。对读者而言,编辑是作者思想表达的代言人;对作者而言,编辑是读者反馈的体现者。进入“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渠道得到了大力拓展,给出版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版权贸易作为其中的关键板块之一,在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化,需要从实践主体着手,即从编辑素养方面展开有效探索。

版权编辑主要负责根据出版需求和行业趋势,与作家、文化机构、代理人等展开交流,获取书籍或其他作品的授权。对这类编辑而言,往往要对市场展开全面分析,以合理进行资料选择和文件管理,在保障作品出版价值的同时,避免侵犯知识产权。科技类版权编辑除了要重点利用先进技术开展编辑工作,还要对每个行业未来科技发展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使其和时代发展相联系。

从既往研究情况来看,关于科技类版权编辑素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还处在初步研究阶段,因此有必要围绕互联网发展,对科技类版权编辑素养提升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二、“互联网+”时代给出版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了出版方式升级优化

当前最常见的出版物主要有纸质版、电子版和网络版三类,且大多数出版商向网络出版发展,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将电子出版物转换到网络上,由读者根据需求自行下载。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读者迅速检索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实现人机交互阅读,还能有效降低出版社的印刷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投入。一些出版物的封面和内容还可以由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设计,进一步满足了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版方式的升级与优化。

(二)便于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在传统出版市场中,是由出版商作为主导,整体以卖方市场为核心。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一局面得到了扭转,即读者开始居于主导地位[1]。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越强烈,对出版物质量、内容的要求就会越高,进而促使出版商不断对出版物进行优化,控制出版物价格。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出版商之间的竞争也在持续加剧,这促使其开始将重点放在人性化售后服务方面,更关注科技管理和人本管理的融合,即借助网络优势提供人性化服务。比如利用网络将读者的访问记录留存下来,综合分析读者需求,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收集顾客购买后的评价,通过综合统计分析了解自身服务存在的不足,优化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并为后续出版物的销售发行奠定坚实基础。

(三)增加出版物发行量与销售量

借助互联网优势,出版物的发行、出版、销售等效率都能得到一定提升。一方面,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建立话题,发布话题消息,和目标群体展开互动,从中了解读者的想法和意见,在减少宣传场地费用等成本投入的同时,扩大宣传范围[2]。另一方面,利用抖音、小红书等APP,在发布刊物出版消息的同时,将购买链接附带上去,开通出版商线上零售店铺,从而在广泛宣传出版物的基础上,为读者拓展更多购买渠道,促进出版物销售量提升。

(四)拓展了出版物版权发展市场

传统的出版业受发布渠道及信息技术等因素限制,整体版权信息流通不畅,版权贸易发展较为迟缓。进入“互联网+”时代,版权商业经济发展提速。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上书店的兴起,促使出版业信息发布渠道得到了极大拓展,该领域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使出版物贸易数量不断增多,贸易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3]。同时,在丰富的出版物产品中,读者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从而给出版物贸易带来了极大便利。出版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又给版权交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促使更多出版商将目光重新放在了网络版权贸易上,由此带动了出版物版权贸易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版权编辑的发展。

三、科技类版权编辑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基本时代认知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传播方式更为简洁、便利。但从当前出版社的实践状况来看,一些科技类版权编辑还是在根据原先的信息传播需求定位信息源,还有部分编辑缺乏对行业竞争和行业整体发展的有效认知,难以适应当前领域竞争的相关需求,在科学类出版方向探究以及资源定位等方面有所不足。

(二)沟通技能滞后

科技类编辑工作的开展,和社会信息传播中有关科技信息的沟通与处理紧密相关。但从部分出版企业的相关编辑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大多是先进行科技信息需求分析,然后再进行市场开发[4]。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种经营结构开始出现明显的信息更新迟缓的不良状况,主要在于部分编辑难以将科技发展信息和各行业的发展趋向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编辑工作效率。

(三)缺少工作规划性

部分出版企业存在科技类版权编辑缺乏规划性、专业素质不足等问题。比如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编辑难以正确进行信息分析与整合,导致在展开下一环节的信息探索时缺乏必要的目标。同时,编辑在工作定位過程中未确立长远性的编辑方向和文化传播规划,导致工作开展时经常面临一些问题。

(四)缺乏动态发展意识

在编辑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版权编辑缺乏良好的前瞻性意识,不具有长期性的发展眼光。在科技类版权编辑中,一些编辑更关注当下热门科技出版产品的开发,对一些较新的科学技术的关注度较低[5]。部分编辑受到自身素养等因素限制,对科学技术的认知范围较窄,将编辑内容仅放在计算机发展、医学科研等领域,忽视了对其他领域的开发与建设,这不仅会影响科学知识的及时传递,还会给自身工作内容范围拓展带来桎梏。

四、“互联网+”时代科技类版权编辑素养提升策略

(一)建立互联网思维

对版权编辑而言,在日常工作之余不仅要关注市场发展趋势、国家战略等,还要落实科学化的专题选择,逐步深化自身互联网思维,建立新的编辑理念。所谓互联网思维,即将互联网的认识从一种新技术形态转化成可被应用在各个行业的一种思维方式,涉及用户、流量、大数据、平台等多方面思维。对科技类版权编辑而言,必须强化自身互联网意识,不仅要充分利用网站、社交APP等新媒体平台展开营销宣传、服务读者,还要借助互联网实施在线审稿、退修、加工、出版等,甚至要学会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挖掘选题、策划组稿等[6]。将编辑、作者、读者、出版商等集中在统一的平台之上,使各项出版数据都能以数据形式得到良好保存。以前期选题策划为例,版权编辑需要在沿用传统优良方式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进行综合性的信息比较、分析、判断,找到有用信息,策划优秀选题,比如可以尝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征集和检索选题。对科学类出版物来说,在选题策划方面可使用的网站或平台有科学网、“机器人网”公众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公众号等。其中科学网作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便于科技类版权编辑站在宏观角度对各学科的发展进行综合衡量。此外,知乎社区更为亲民和便捷,用户能够直接与“学科大拿”进行对话,实现知识碰撞,了解行业信息。大型检索平台如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都便于编辑挖掘选题方向,掌握必要的作者资源,以获取版权。

(二)提升基础科学素养

作为科技类版权编辑,还需建立基础科学素养,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明确基本的科学精神与方法。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注重创新力量融入,始终站在科学理性的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要能灵活使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SCI、EI以及相关学术检测系统,针对挖掘出的作品进行全面审查,从而在保障作品独创性、维护基本版权权益的同时,提升编辑工作效率,促进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7]。此外,科技发展具有动态向前的特征,因此科技类版权编辑还需建立创新意识,做好基本的编辑发展规划。一方面,虽然当前社会信息发展速度较快,但无论是相关智能技术,还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都属于结构性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应判定。在进行社会信息结构分析评价时,编辑要站在宏观角度进行判断,形成阶段性与长远性目标,再以此详细推进[8]。另一方面,科技类版权编辑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各项工作,如分析科技文化传播渠道与趋向、了解市场状况,不仅要长远性的规划,还要形成即刻性的需求分析过程。如在分析研究5G时,不仅要基于其本身对未来进行趋向性评价,还要基于6G\7G等技术找寻更大范围的发展思路。

(三)强化基础沟通技能

对版权编辑来说,主要职责除了进行图书策划,还要服务整个出版社。因此版权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持续强化沟通技能,不仅要增加沟通广度与深度,还要具有一定针对性。沟通范围方面,在引进版权,与项目策划编辑沟通时,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始终坚持服务项目编辑,实现读物利益最大化,借助自身专业能力帮助策划编辑谈到最佳引进条件,有效落实咨询、版税支付等相关工作,促使版权引进持续向前发展[9]。

沟通深度方面,不能停留在基本的询问、稿件编撰和退改等方面,而是要积极参与到作者的写作当中,以出版人的视角指导其写作。在“互联网+”时代,各类编辑辅助系统不断出现,因此可借助其开展编辑工作。以目前最著名的GitHub软件项目托管平台为例,除了广为人知的Git代码仓库托管和Web管理界面之外,还拥有在线文件编辑、讨论组、文本渲染等功能[10]。将其应用在编辑工作中,能帮助编辑掌握稿件进度与具体修改状态。比如对于国外译稿,可借助该网站开展编辑工作,即由翻译团队告知编译稿站点,由编辑对稿件翻译进度和修改状态进行监督,不仅避免了传统方式下的往来打扰,还能上传编辑自身的修改版本和创意,预先进入编辑过程,参与到稿件生成中,使稿件也能充分体现编辑的创造性。在“互联网+”时代,为减少沟通成本,还需要特别关注线上书展[11]。如第四届孔学堂图书博览会就采用了线上线下联合展览的形式,其中“云书展”作为官方线上平台提供在线逛展服务,可分区查看各科图书信息,在主体活动板块查看主题论坛、读书会、文化讲座、名家签售等相关信息。为此,编辑可以借助这类平台,根据各科技出版单位、大学出版社的强势学科,锁定相关版权接受机构,向其介绍图书销售、专家评定、读者反馈等信息,促使对方深入了解本社的优秀图书,实现版权输出。

(四)树立编辑责任意识

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除了要特别关注自身战略制定、提升编辑工作技能,还要引导编辑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和其他图书相比,版权图书在日常制作和出版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如出版形式要求更严格,特别是版权页设计、封面、版权支付等都有所不同,要求版权编辑始终保持良好的责任意识,落实各个关键点的核查工作,避免出版社遭受损失。此外,企业传播科技类出版物是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要,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但这并不代表为了博人眼球可以凭空定义科技类信息。因此,编辑需要树立基本的责任意识,在工作开展中始终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开展多重性工作统筹,并根据出版社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工作状态进行分析,保证科技信息内容的真实性[12]。

(五)培养发展性眼光

对版权编辑来说,策划选题是核心工作内容,也是促进出版社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此,版权编辑需要扮演好“探路人”角色,加强前瞻性意识培养,形成发展性眼光,提升对科技领域发展的洞察力和敏锐性。科技出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走在科技发展前沿,真实体现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科技知识传播,促进科技创新,最终将科学技术转换成生产力[13]。因此,版权编辑应当将科学技术发展与产业变革的基本方向作为重点。现阶段,高端装备、环保节能、新能源汽车、生物、数字创意等正处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版领域应对其加以关注,挖掘行业热点和重点,在为科技发展提供支撑服务的基础上,优化出版供给结构。在未来还需要继续优化理念,一方面,在科技类出版物开发推送过程中,借助现代技术、智能技术等探寻多元化的思路与灵感,敏锐地发现潜藏在技术背后的各项科技因素,并将已有科研成果作为载体,实现对其创新思路的深入挖掘[14]。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社会各个领域被有效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互动化和兼容性的产业模式。因此科技类版权编辑需要打破行业限制,在选题策划的过程中打开思路,将重点放在包含但不限于前文提到的科技发展领域上,实现对编辑工作内容的有效创新。

(六)持续加强知识学习

“互联网+”时代,信息内容具有典型的海量性特征,打破了传统的知识“垄断”,为所有人提供了平等学习的机会,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产生了碎片化学习、搜索式学习、同伴式学习、社交式学习等众多学习方式。对科技类版权编辑而言,只有加强知识学习,提升知识素养,才能打造出更多具有价值的出版物。具体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着重增加知识储备量。编辑知识素养要求其必须具备基础知识、百科知识、政治理论与编辑业务知识,知识储备量越高,其思维创新能力就会越强。对科技类版权编辑来说,在此基础上还需特别关注科学知识,深化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尤其要特别重视生物科学、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常态领域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学习[15]。另一方面,着重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要始终坚定知识信仰,尤其要对科学知识心存敬畏,主動探索和深入理解知识,不断优化自身思维。

五、结语

将“互联网+”引入出版领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不仅促进了出版方式升级改造,提高了出版物发行量与销售量,还能给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拓展出版物版权发展市场。但科技类出版物发展目前还有所欠缺,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便是版权编辑个人素养缺失,一些人员存在缺乏基本时代认知、缺乏动态发展意识、缺少工作规划性和沟通技能较滞后等问题。对此,应通过引导版权编辑建立互联网思维,提升基础科学素养,强化基础沟通技能,树立编辑责任意识,培养发展性眼光,持续加强知识学习,使其主动抓住互联网发展给出版业带来的机遇,推动出版领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英奇.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的素养与技能探析[J].传媒论坛,2023,6(18):101-103.

[2] 陈颂.媒体融合时代科技期刊转型发展中编辑能力与素养的提升[J].中国传媒科技,2023(9):108-111,125.

[3] 周月丽.从全局观念与质量意识看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J].记者摇篮,2023(8):54-56.

[4] 朱萃.进入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能力素养的提升途径[J].天津科技,2023,50(5):94-96.

[5] 李嘉伟.科技期刊编辑新媒体素养的重要性及提高措施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3):206-208.

[6] 孔庆合,孔庆勇,胡硕丰.规范编辑实务操作有效避免版权纠纷[J].传播与版权,2019(11):185-187.

[7] 陆顺演.“四力”视域下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传播与版权,2023(23):11-14.

[8] 李明.新时代编辑人才素养:图书编辑的“守正”与“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2023(11):127-131.

[9] 孙雯.新时代科技图书编辑人才新素养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23(16):126-128.

[10] 胡怡.试论新时代背景下编辑综合素养的培养[J].全国新书目,2023(6):142-144.

[11] 刘晓芳.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J].科技传播,2019,11(3):151-152.

[12] 韩志.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转型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8(12):47-48.

[13] 高玉君.“互联网+”时代编辑素养提升探索与实践[J].新闻传播,2018(7):74-75.

[14] 王春燕,蔡红霞,张勇.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的版权保护意识[J].传播与版权,2020(4):188-191.

[15] 陈雷.新时期学术期刊编辑应注意的几个版权问题[J].传播与版权,2020(1):186-187,192.

作者简介 刘国辉,编辑,研究方向:理工类图书的策划及编辑。

猜你喜欢
编辑素养科技类出版业
月度荐书单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论批判性思维素养对编辑的重要性
关于新形势下提高党刊编辑素养的思考
电视记者编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入围2016 IDEA金银奖的18款科技类产品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二维码在科技类学术期刊中应用的思考
我国食品科技类高影响力期刊近年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