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台儿庄区粮食生产与耕地地力现状及潜力分析

2024-03-18 03:50赵士花何艳飞郝冉冉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2期
关键词:总面积全区耕地

赵士花 杨 宁 李 帅 何艳飞 郝冉冉

(1.枣庄市台儿庄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枣庄 277400;2.枣庄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枣庄 277800)

粮食生产事关国运民生, 努力抓好粮食生产是解决中国逾14 亿人口吃饭的大事,也是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永恒问题, 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1]。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根本在耕地[2]。 枣庄市台儿庄区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小麦生产基地,曾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22 年全区耕地总面积为33 502.62 hm2,其中水田面积760.88 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2.27%;水浇地面积30 500.66 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91.04%, 旱地面积2 241.08 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6.69%;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1 380 hm2,其中粮食总播种面积49 946.67 hm2, 占播种总面积的81.37%。台儿庄区在高产农田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台儿庄粮食生产现状

1.1 粮食面积产量保持稳中有增

从表1 可以看出,2007-2022 年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递增,2016 年总产达到历史较高水平,粮食种植总面积54 723.28 hm2、 总产量298 170.67 t。自2016 年以来, 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徘徊递增,2018 年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达近年来最低, 粮食种植总面积48 879.09 hm2、 总产量259 928.48 t;2022 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9 946.67 hm2, 总产量295 700 t,处于历史第2 高位,产量385 kg/亩,处于历史最高。

表1 台儿庄区2007-2022 年粮食生产情况

1.2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2021 年,台儿庄区人民政府在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并成功入选2021 年度“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推动全区“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 2022 年, 全区农机总动力达40.5 万kW,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2 495 台, 联合收割机保有量440 台。 积极开展植保作业、粮食烘干等薄弱环节机械化示范及推广,植保无人机保有量137 台,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保有量116 台, 谷物烘干机保有量25 台,批次烘干能力达1481 t。

1.3 病虫害监测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台儿庄区通过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2019 年农药用量为350.0 t,2020 年农药用量为349.9 t,2021 年农药用量为338.4 t,2022 年农药用量为333.6 t,实现农药用量零增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推广粘虫板、防虫网、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大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从源头上减少了流失污染。2022 年6 月,台儿庄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

1.4 耕地地力不断优化

耕地作为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物质基础, 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安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必要基础。 近年来,台儿庄区开展了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对全区耕地质量现状进行了等级划分,形成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为制订科学的农业生产规划、粮食增产目标、 土地综合治理与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为全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表2 可以看出,台儿庄区第3 次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为一等到十等共10 个等级,全区耕地总面积为33 100 hm2,台儿庄耕地以三、四等级为主,占总耕地面积的64.2%;二、五、六级面积相对均衡,占总耕地面积的28.49%;其他等级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占总耕地面积的7.31%。其中,一等耕地382.58 hm2, 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13%; 二等耕地3 700.49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0.93%;三等耕地10 647.80 hm2, 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1.45%;四等耕地11 087.93 hm2, 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2.75%;五等耕地2 918.41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8.62%;六等耕地3 026.75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8.94%;七等耕地890.42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63%;八等耕地890.42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63%;九等耕地121.88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0.36%;十等耕地189.60 hm2,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0.56%。

表2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

1.5 当地气候资源优越

台儿庄处于北半球暖温带,属半湿润鲁淮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季回温快,雨热同季,降水集中。 根据区气象局近几年的统计资料, 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0℃积温5 480.6℃,年平均>5℃有效积温5 348.8℃, 年平均>10℃有效积温5 016.8℃,全年平均无霜期229 d,日照总时数1 998.4 h,年平均降雨量970.7 mm,平均湿度为69.3%,年平均蒸发量为1 436.4 mm,为年平均降雨量的1.48 倍。

台儿庄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和江淮平原衔接带,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渐低。 西南部黑山顶最高海拔306 m, 西北角山顶最高处海拔203 m。运河西端海拔35 m,东南部最低处海拔24.5 m,东西高差10.5 m。 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分布在张山子镇和涧头集镇的南部;西北部有几座低丘,分布在泥沟镇的西北角;其余均为平原涝洼地,地势低洼,河流众多,历史上被称为“洪水走廊”,水资源丰富。

2 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质量状况有待提升

从台儿庄区第3 次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可知,台儿庄区耕地质量以三、四等级为主,占总耕地面积的64.2%;一、二等级耕地是粮食高产创建的基础,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2.06%;六、七、八、九、十等级耕地总面积5 119.07 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15.12%,需要进一步培肥地力,挖掘粮食生产潜力。

2.2 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有待完善

台儿庄区春旱夏涝,旱涝灾害频繁,因此对全区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台儿庄的地势是南北高、中间低洼,由西向东渐低。 对于丘陵区,每年的旱季农作物都受影响, 排灌系统还不是很完善, 有些已经荒废,起不到涝能排、旱能浇的功能。 通过近些年的高产农田建设, 灌排条件已经基本满足粮食生产的需要,但是部分农田抗自然灾害能力仍然很差,至今存在着“靠天吃饭”的现象,对粮食生产潜力的挖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 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通过各级农技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是小部分农户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一方面,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小麦扎根浅死亡、玉米二点委夜蛾时有发生等问题, 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粮食减产;另一方面,常年不重视土壤的深耕深松,耕作层逐年变浅,造成农作物抗性降低,影响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

2.4 技术推广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虽然各级农技部门通过各种手段、 多种形式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率先掌握并大力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多宝贵的推广经验。 但在粮食生产中,数量众多且种植面积较小的小农户仍是粮食生产的重要部分,这些农户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主推技术的推广速度与覆盖率。

3 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的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粮食生产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 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要求, 切实提高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认识,压实工作责任。 全区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夯实各级主体责任机制,层层落实属地责任,上下联动,多方协作,形成合力。 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及农户等加强技术指导,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印发技术资料、宣传资料和明白纸,积极开展“粮食安全生产”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发动,依托主流媒体,展示好经验、好做法,树立示范样板,营造粮食生产浓厚氛围。

3.2 切实保护耕地,提升地力等级

一是继续推进秸秆还田,优化耕作制度,提高耕地质量水平。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施用,充分发挥有机肥对耕地的持续培肥作用, 提高耕地地力水平,每3~5 年深翻1 次,打破犁底层,有利于作物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 利于解决土壤容重增加、耕作层变浅的问题。 二是调优施肥结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针对台儿庄区水、肥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继续加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果转化力度,使每一块耕地都做到按方施肥;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真正实现肥水耦合。 三是建立完善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及时动态掌握耕地土壤肥力及环境质量的变化, 科学提出耕地质量建设的对策措施,正确指导全区耕地地力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耕地环境条件的改善、土壤地力常新、土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3.3 加大科技投入,夯实基础建设

在耕地、 水等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科技助力是未来实现粮食增产增效的重要手段[3]。 一方面,借助台儿庄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夯实耕地根本。 大力开展平整田块、修建田间道路、完善灌排沟渠、整治坑塘、兴修水池等工程措施,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技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新局面,切实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完善高标农田硬支撑[4]。另一方面,随着台儿庄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智慧化农业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真正核心是灌溉、 施肥制度与农艺配套综合集成,下一步,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灌溉施肥智能化远程管理技术的引领, 进一步拓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台儿庄区各种作物上的应用, 以典型带入让大家有点可看、有样可学,真正实现以点带面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模式, 共同推进节水农业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3.4 鼓励规模经营,推广先进技术

要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效率问题, 只能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与土地托管。 而土地托管模式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形式更是随着市场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而生[5]。 根据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模式,大力推广“智慧农业+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典型模式、“农机农艺+化肥减量增效”深度融合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模式、“酵素+人工除草+水肥一体化技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等耕地质量保护先进技术典型模式,真正形成“先进技术先行先试、普通模式遍地开花”与粮食安全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耕地质量保护体系。

3.5 普及技术培训,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充分挖掘全区粮食生产潜力,实现“粮食安全有保障、农民增收有奔头”的目标,一方面以高产创建示范户、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示范引领, 积极开展小农户个性化服务, 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种植新技术,实行“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充分发挥个性化的示范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将各项新技术成果送到千家万户, 落实到田间地头,区级积极成立农业种植技术宣讲团,对各镇街农技人员、村三职干部及重点村村民进行培训,各镇街农技人员再对本镇街农民进行培训。 同时,区级采取空中课堂、媒体直播、微信推送、在线解答、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线上技术指导与培训, 多层面、全方位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为今后的粮食生产潜力挖掘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总面积全区耕地
菏泽市牡丹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及分析
多思善想 巧求分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