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党建工作 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024-03-19 12:42中铁十一局五公司徐彩荧
办公室业务 2024年1期
关键词:基层政治改革

文/中铁十一局五公司 徐彩荧

高质量地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可以推动国家经济政策、方针与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融合。企业党建工作可以把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针融入企业的发展中,进而形成企业利益和社会发展利益相互融合的双赢局面,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可以加快从严治党的发展,也可以从思想和行为上加强对企业党员的规范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将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等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中,使企业以全新的姿态面对新常态经济下的严峻挑战。

一、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时代意义

(一)增强企业政治功能。党建组织作为企业职能组织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落实执行党中央和国家政策的重要保障。通常情况下,企业党建组织通过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会议精神来标准化和强化企业的各种商业和管理行动,能够避免徇私舞弊和政治认识不足等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企业在企业经营运营中需要认真实施国家政策,积极组织、开展企业党建工作,以巩固党的主导地位,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党的战略,促使企业党建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

(二)驱动企业发展。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中,企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稳定发展可以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关键和保障。与此同时,企业的发展也不能脱离国家的政策扶持。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企业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统一的,因此,党和政府制定了各种政策来扶持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壮大,就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才能在改革和发展中获得成功。所以,企业应该了解目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以党建为指导,树立党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政治地位,把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健全企业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和企业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确保企业的改革发展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在经济新常态下,开展党建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改革和发展进程中,要妥善地处理企业内部的各种矛盾,有效解决企业职工的思想价值观念问题。所以,企业在改革发展中要始终以党建为指导,充分利用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员工解决问题,让员工不再有思想负担,凝聚力量,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二、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选准党建统领切入点。在“学党史”的主题教育中,企业各单位需要积极组织会议,对各项学习工作进行部署。要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深入理解“学党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强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通过学习党史,可以使员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进程。企业党建部门可以通过“企业官网”、企业“微信群”和QQ群开展党建宣传工作,不断强化员工的党性意识。另外,企业党组织管理人员还要高度重视党内监督责任的落实问题,严格按照党组织制定的监督制度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日常纪检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其中,企业党组织的纪检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明确职责,把党中央下达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党组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党性教育或者警示教育等方式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促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树立正确的党建观念。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发展方向的指引,企业的党建工作既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党委应该在企业中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承担政治责任,其主要目的是管方向、顾全局、抓落实。在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要参与而不干涉,起到政治引导作用,为其提供政治保障,让党在企业中的政治影响力得到加强,推动各项政策的执行力持续提高,充分发挥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党委要正确做好“抓大放小”工作。“抓大”就是把握发展的大方向,参加重大经营活动和重大战略部署,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发展,将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确保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企业得到贯彻执行,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放小”就是不干涉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不干涉企业的运作过程,这一点可以从建立监管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管等方面加以解决。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整体要求,与企业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将党员、干部、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改革发展轨道上来,帮助企业的发展转型,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三)优化党建工作体系。在新常态下,企业要将发展重点放在提高效率上,同时也要注意提高经营发展的质量,因此,要精简组织,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降低运营成本,这些都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改革过程中,一些企业撤并党建机构,调换了党务政工人员,导致企业党建工作出现空白,党建统领丧失了载体。从表面来看,短期内会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似乎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式,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党建的政治优势是企业发展的一笔宝贵资产,同时也是企业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因此,企业高层应该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合理分配党建资源,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1.完善党建工作体系。为了避免出现企业党建工作软化的问题,要与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强化党建工作制度,要把党建目标和经济责任目标放在一起,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党建体系要与企业运营管理体系相互依赖,对企业运营活动进行全程服务、全程监督,实现融合式发展。要转变党建工作的虚化现象,在工作经费、组织体系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对党建政工干部进行合理的配置,做到一岗多责、综合考核,确保党建和经济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2.企业党委要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企业党委要在企业中起到政治领导作用,积极参与企业的重要管理活动、重要决策,严格把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统筹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加强企业的政治和思想教育,制定党建工作目标,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在企业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应引进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监督,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党委要承担党建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建制度,与每个党支部签署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对党建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共同努力做好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完善企业的管理工作,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考核效果。3.带好队伍。企业党委要强化党员队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发掘,协助企业发掘优秀人才,发展党员,持续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要为党员设定工作和学习目标,关注党员的思想和政治动向,针对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展开部署并组织党员攻关,确保党员在政治思想上的先进性和工作业绩上的优异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

(四)加强党的工作纪律管理。企业要加强党的工作纪律,做好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对党员干部从严要求,让党员干部监督成为常态,为企业完成改革发展目标保驾护航。1.在企业上层推行“双元”治理。推动企业的企业治理和党建引领工作的同步发展,建立一套符合现代企业特点的“双元管理”体制,将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中,使企业党委和企业治理融为一体,共同构建一套独具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企业党委要发挥政治领导、全面监督功能,与企业行政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并在企业治理中各司其职,通过“双向进入”和“交叉任职”的方式,实现多元化的管理和监督,为国企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也可聘请职业经理人,实行聘任和约定任期制,为党员干部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2.加强意识形态监督。党委要制定一份问题列表,做好政治引导工作,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明确方向、分清是非,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断能力,从政治角度来思考和看待企业的发展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追踪和监督,并落实整改工作。3.成立纪律检查小组,负责企业重大事务的全过程监控。建立“大监管”工作体系,把党的工作和企业的管理结合起来,把企业的业务和党务政府的专门部门结合起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特别是关联交易、招投标、重大项目投资、选人用人等方面的监督,增强监督的有效性。

(五)加强企业基层支部建设。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为此,国企党委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1.坚持以“点”为立足点,坚持把党的建设与企业的改革联系起来,做到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全覆盖,对于暂时没有达到标准的企业,要实行组织合并、代管,找到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着力点。2.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企业要加强基层组织的实力,对基层党员支部成员要严格地把关,做好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的科学搭配,提高支部的战斗力。要强化对年轻党员的培养,提升年轻党员的政治素养,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企业建设中,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要强化对基层组织的考评和监督。基层党支部应该遵守党章规定,认真进行组织生活,持续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要以基层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用适合基层的组织方式,体现基层的特点,在基层中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新时期,企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党建工作,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基层政治改革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改革之路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