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方略

2024-03-20 01:33张志臣
理论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谱系中国共产党

张志臣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这一重要论述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于筑牢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意义与独特价值。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不良社会思潮,不仅没有在主流思想舆论的广泛批判下偃旗息鼓,反而以多种方式向各领域渗透,其中尤以“党史”领域为甚,这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挥独特功能带来了消极影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我们党在伟大征程中用血与汗谱写的精神史诗,具有抵御错误思潮的独特功能与历史使命。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蓄意诘难,要旗帜鲜明地发挥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功能,进而为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提供重要动力与支撑。

一、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冲击

马克思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2]178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筑牢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精神财富。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以叙事歪曲、思想扭曲、软性附着等多种方式冲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企图虚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历史叙事的客观性、理论效应的价值性、思想阵地的主流性。

(一)叙事歪曲:抹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历史叙事的客观性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呈现出历史和逻辑、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样态。历史虚无主义以主观臆想作为叙事的起点,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等元素进行歪曲化解读,企图达到混淆视听、扰乱民心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层次、分类别、成体系地展现了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与鲜明特质,是系统化逻辑化的精神成果”[3]。历史虚无主义罔顾党史事实,以断章取义、穿凿附会的方式模糊精神谱系的内在逻辑。对于革命精神所涉及的英雄人物或先进集体,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以歪曲叙事手法对其进行颠覆性、娱乐化评价。对于革命精神所涉及的重要事件,历史虚无主义者则以碎片化、片面化方式对其展开“盲人摸象”式叙事,对党史的主流、主题、本质避而不谈,却以支离破碎的历史“片段”为素材,割裂党史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之所以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涉及的英雄人物、重大事件进行歪曲解读,其用意就在于否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一理论成果的客观性。客观性不仅包含着“真不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否真实反映史实)的问题,更包含着“对不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否正确地把握历史的规律与本质)的问题。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意图诱导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产生怀疑、否定的情绪,最终消解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二)思想扭曲:消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理论效应的价值性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思潮,包含着扭曲的价值观念与反动的政治立场,其目的是消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理论效应的价值性。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4]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与精神风貌。而历史虚无主义的扭曲之处就在于,凡是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凡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有益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意欲渗透、破坏的。以此逻辑为基本依循,历史虚无主义常以娱乐恶搞的形式歪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涉及的历史事实,以颠倒黑白的方式评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以断章取义的方式拼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涉及的历史真相。其目的都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蕴的红色基因进行“黑化”,歪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为民情怀、家国情怀、理想情怀、奋斗情怀、天下情怀等,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理论效应的价值性。究其根本,背后是历史虚无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西方价值理念的勾连,其用意不仅在于贬低社会主义、宣扬西方中心主义,也在于使人沦为追求物质、忽视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尤其是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极易受到影响,从而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代表的主流价值观产生误解、抵触等情绪。而当人们的精神世界空虚之时,就正是历史虚无主义“在场”的“时机”。作为宣扬资本主义道路的意识形态工具,历史虚无主义刻意强调个人主义,崇尚享乐主义,极力否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代表的社会主义价值,其目的就是使人民失去信仰、国家失去希望。

(三)软性附着:冲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思想阵地的主流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178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占据着思想阵地的主流地位。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历史虚无主义身披“软性”外衣,以隐蔽性更强、传播度更广的形式出场,企图冲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思想阵地的主流性。

所谓软性附着,指当代历史虚无主义以多种隐性的方式、手段将自己的反动目的隐蔽起来,借由网络媒介以更加柔性、“含蓄”的形式传播其错误思想与扭曲价值。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通常以网络媒介为手段,企图侵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播的网络阵地。习近平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5]深刻阐明了守好网络舆论阵地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抹黑中国共产党形象、歪曲中共党史史实的现象,而历史虚无主义是这一乱象形成的主要推手。在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常将其观点融入部分标题、图像、视频、游戏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进而降低了对社会主流思想的认同度。这种“软性”附着的方式不仅强化了历史虚无主义对大众的迷惑性,也为新时代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带来了新的难度。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并以“学术争鸣”的形式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行抹黑、污蔑,冲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流思想阵地。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学术研究”时往往别有用心地发掘“新史料”、提出“新论点”,企图颠覆被确证的党史真相。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杜撰的历史材料混淆大众视听,使人们在博眼球的故事中质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真实性、正义性。质言之,当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新样态,其隐蔽性高、传播力强,通过散播其错误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对峙,严重冲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思想阵地的主流性。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功能

习近平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6]25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根基,它具有的政党认同功能、价值引领功能、教化激励功能,不仅使其成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扰的“盾”,也成为主动出击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矛”。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政党认同功能

习近平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动反映并传播着党的性质、宗旨、目标等,具有强烈的政党认同功能。这一重要功能能够在“破”“立”结合中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形象,增强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有力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6]19作为革命精神的凝练与升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记录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的政治气质与英雄气概,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8]。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由一个个具体的革命精神构成,呈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幕幕生动的场景、一桩桩真实的事件。这些精神寄托着人们的思想与情感,当人民群众对精神谱系给予认同时,也就意味着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事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有助于进一步塑造和提升党的良好政治形象。

历史虚无主义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历史虚无主义者推行的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其通过多种方式颠倒基本史实,企图弱化、否定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道德、价值观等共同意识的反映和表征,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给予认同后,这种认同往往将在鲜明的意识形态引领下得以巩固、强化,进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当历史虚无主义企图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涉及的英雄模范、重要史实进行歪曲解读之时,这份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将有助于人们形成抵御错误思潮的思想防线,使人们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而增强政治领悟力,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扰。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引领功能

恩格斯曾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9]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多重冲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以价值引领功能阐扬“真善美”,释放正能量。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蕴着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人格化表达,具有精神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能够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10]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谱系之源,深刻彰显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真挚情怀,引领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勇前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贯穿坚定的理想信念,把握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在这一精神史诗感染下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指导,全面、客观、辩证地表征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样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发展、全面、联系、系统地反映党史,注重将历史人物、重要事件置于整个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使人民群众在感怀中国共产党精神伟力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来之不易。质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的价值引领功能,有助于引导人民群众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进而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地将历史看作少数“精英”操纵的活动,将人民视作实现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这种远离人民、背离人民的价值取向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立场背道而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价值引领功能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将得到广泛理解,人民至上的价值标准将得到普遍认同,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将得到始终坚守。这就能够帮助人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进而提高判断力、鉴别力。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到处兜售其错误思想的种种行径,我们要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蕴含的价值规范为依据,科学分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论调,揭露其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剥削本质,批判其在理论上的荒谬性和实践上的反动性。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教化激励功能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6]19作为革命精神的集合体,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具有重要的教化激励功能,鼓舞人民向上向善,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人作为认识主体是知、情、意的统一整体,精神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向上的精神能量往往能够感染主体,调动主体自愿、自觉地接受先进理论的武装,进而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进行实践活动。“党的精神谱系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基的精神累迭。”[11]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内涵、特质上生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其蕴含的红色基因是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重要价值符号。例如,“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鼓舞着人们高擎信念火炬,勇于闯关夺隘;“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鼓舞着人们勇担使命、奋勇前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鼓舞着人们胸怀天下、和衷共济;“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鼓舞着人们改革创新、敢闯敢赢;等等。这些伟大精神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责任担当、顽强的奋斗意志、宝贵的创新品格,是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爱党之心与强国之志的珍贵财富。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出较强的隐蔽性,其伪善面目常常不易被发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感人事迹,是教化、激励人心的重要素材。当我们在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背后的故事时,人们会被革命先烈身上的崇高品格与精神气质所感染,从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侵扰产生“免疫力”,对冲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想进行抵制。因而,弘扬与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有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使得人们在面临历史虚无主义的侵扰时,能够以理性思维识别、揭露其反动的立场。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引领下,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能够意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还能够积极接受理性思维的熏染以及精神养分的滋养,进而同错误思潮作坚决的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基于此,要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蕴含的红色基因与巨大能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政治特质,连接着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顺应了党史的发展规律、内蕴着党史的历史逻辑,深刻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唯一选择。要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消极影响,就要旗帜鲜明地弘扬和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精神谱系的教化激励功能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方略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功能。要坚持“破”“立”结合,在弘扬与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一)理论澄明:在宣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列宁指出:“从马克思的理论是客观真理这一为马克思主义者所同意的见解出发,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12]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彰显了真理性和价值性。要发挥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功能与价值,其基本前提就是对这一理论成果予以澄明与宣介。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了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整体性概念。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自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引起了学界的热烈研讨,为从理论上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了重要契机。一方面,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真实内涵,这是宣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前提。所谓讲清楚真实内涵,就是要原原本本地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质讲出来,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在哪里;讲清楚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应如何传承和弘扬;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如何从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中来、如何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阐释得越清楚、越深入,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效果也就越显著。另一方面,要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行大众化解读,这是宣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键。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往往就是话语权的较量,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引导舆论的方向。因而,宣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仅要将其讲清楚,更要注重讲的方式,以实现理论传播与群众需要的真正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3]要促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认同和拥护,进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就需要用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方式阐释、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其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唯此,才能助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据价值制高点,激励人民群众明确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从而更有力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二)教育护航: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功能,要更好地推动这一功能落地见效,就要以教育为“盾”,对其进行大力弘扬。

首先,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时要坚持“见人见事见精神”。“人”是精神谱系的谱写主体、弘扬主体,也是受教育主体。这就决定了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工作要以“人”为核心。我们既要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感人故事,也要阐明其多维价值,以其蕴含的信仰情怀、为民情怀、家国情怀滋养人心、催人奋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弘扬工作要“见人见事见精神”,就是要于根基处筑牢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防线和思想根基,从而在根源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扰。其次,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时要坚持“抓重点”和“把全局”相结合。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广大党员干部是党内的“关键少数”,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四史”教育、历届党代会的重要精神等作为领导干部的思想必修课,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知与认同,在提升党性修养、修炼政治品格上下功夫。我们要以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带动全体党员,培植共有的精神家园,以坚强意志涵养浩然正气。在社会维度上,要以青年为教育重点,培育青年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引导青年群体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同感和敬畏感,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扰提供强大的心理定力。最后,在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时要坚持“因时因地”相结合。要依据不同的受众群体,突出教育引导工作的层次性、递进性。例如,针对基层群众、党员干部、理论工作者等不同群体,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弘扬的内容与形式上应有所不同,从而使这些历史大道理能够在“小叙事”中直抵人心,进而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份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同时,还应注重依托重要时间节点,及时更新教育、弘扬的内容,积极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中揭露并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多重面相。

(三)基因传承:在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源于党的伟大实践,并将随着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发展。面向未来,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在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个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的精神宝库,其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就在于与时俱进。要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持久抵御能力,就要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方面,要在守正中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饱含红色基因血脉,这是具体革命精神得以串联成谱的根本原因。这一红色基因血脉内蕴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民情怀,内蕴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内蕴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勇气概,内蕴着敢闯敢干不服输的创新品格……这些精神特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所在。迈上新征程,我们要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基因,在守正中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迎接新的风险挑战积聚精神动力和精神底气。另一方面,要在创新中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必将内蕴新的时代因子,这既是其发扬光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发挥时代价值的重要原因。“历史是国家和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不容娱乐化、媚俗化和低俗化。”[14]随着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呈现出新的样态,我们要在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过程中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充分发挥其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功能。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谱系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神族谱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