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存语境下非遗的传播与传承

2024-03-22 14:56姜恩松王忠友
文化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文化

姜恩松 王忠友

当今时代,数字化无所不在,数字化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到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对于承载传统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发展明显跟不上数字化发展的步伐,一方面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影响到非遗的传承环境,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为非遗适应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和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应用好数字技术传播和传承非遗,破解非遗在数字化语境下的生存和发展难题,可以更好地传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遗所处的数字化生存语境

(一)传统非遗的生存环境正逐渐消失

随着城镇化进程、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非遗传承发展滞后于数字化的发展步伐。传统非遗更多采用口手相传的方式进行,一些非遗项目仍局限于少数传承人的绝活,传播规模处于手工业作坊式生产或小团体传授的范围。一旦掌握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无法通过该项绝活维持自己日常生活,其所掌握的非遗绝活就很容易被他们所放弃。一些区域性的非遗项目比如春节、清明、中秋节等传统节庆和民俗虽然可以在较大地域内相对稳定地传承,但受社会生活节奏的影响呈越来越简化的趋势,所保留下来的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口传手授的传播传承方式使非遗的内容受社会经济条件、文化发展影响变得可变性大、主观性强。现今传承梯队年龄结构上非老即少,社会覆盖率低。现有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身处基础教育阶段的传承人尚未形成足够的传播和传承能力,青年一代缺乏参与非遗传播与传承的路径和驱动力,久而久之,非遗项目便越来越脱离人们日常生活,非遗原有的生存环境逐渐消失,传承和传播便陷入困境。

(二)非遗大众化传承需要数字技术的广泛参与

非遗以活态形式存在于大众之中,近些年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代替了传统媒介,在非遗的大众化传播方面更需要数字化来助力。现有非遗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其课程类型、传播方式不符合青少年学习特点和兴趣发展,非遗教育只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缀。非遗职业教育缺乏特色,没有与当地特色产业和当下数字化的潮流有效结合。非遗传承研究虽逐渐引起重视,但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研究寥寥无几。在数字化大行其道的时代,数字化可以为非遗的传播与传承提供学习资源,在资源质量和稳定性方面都有保证,新媒体的加持也有助于提高非遗的传播效率,非遗数字化传承可以为非遗大众化的传播实现“换道超车”。

(三)数字技术发展为非遗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更多途径

适时搭上数字化的班车,当前各种网络化、智慧化的数字产品不断涌现,采用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进行传播更贴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借助VR、AR、NUI技术和3D全息投影技术等数字化手段[1],为非遗的传播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以统一数据标准将非遗中的各类工序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下来,便于后续进行研究、传承、传播。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为非遗数字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将非遗制作成数字教程,以平台形式实现全国各地群众学习资料共享,运用数字化虚拟展示技术、数字投影等先进技术营造出非遗创作环境,使接受者沉浸在虚拟的非遗“现场”,在提升展览的体验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方便更多群众参与学习和传承,使非遗得以细致化展现、更有穿透力地传播。新冠疫情期间,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各地突破时空障碍,通过开展多元化的线上非遗传播服务,非遗资源和服务时刻在线,充分显现出数字化传播的优势。

二、借力数字化,促进非遗传播与传承

非遗是人类的乡愁符号,数字是当代记录乡愁的重要手段,非遗借力数字化发展快车为非遗保护传承“添翼”,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产业化发展,使非遗再次成为人们乡愁中的文化内核。

(一)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打好数字化传播与传承的基础

非遗作为一类无形且活态的文化资源,天然依赖于有形化、音视频实现保存记录。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2]对非遗等文化资源数字化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基本上解决了非遗项目数字化采集标准和著录实际操作问题。

1.以标准的著录方式,建立非遗数字化档案,做好数字化传播与传承的软硬件建设。结合不同的类型,将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图像、文字、音像、视频等基础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采集,为非遗项目拍摄加工过程或展示影像高质量纪录片建立起各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档案库,为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播与传承打好基础。

2.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非遗博物馆和智慧化项目建设,完善基层数字文化基础设施。运用数字化展示技术,以数字化投影等大屏展示技术创建沉浸式展示馆,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或根据各地需要创建智慧文旅项目,将非遗作为其中一个版块,将非遗项目以二维码、小程序等标识编码呈现,可实时分享的移动非遗学习终端,实现“小屏”与“大屏”的互动,平度市以微信为平台创建的智慧文博云小程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小程序是面向全市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容纳了文化活动、文物、非遗等8个版块,其中非遗版块不仅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介绍、展览展示,还开设了网上传习室,提供线上非遗教学和预约培训等内容,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加入互动,有效地推动了平度非遗的传播。

3.建立完善各级数字化共享平台。以国家、省等进行高等级开发形成可适用于全国各层级使用的数字化共享平台,或以中华文化数据库为依托,将各级非遗纳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将数字化档案的收集、加工、存储和展示融为一体,通过国家文化专网实现全国共享,成为开展非遗线上教育教学、民众传习非遗、非遗活动展示、非遗知识产权使用以及非遗文化消费的“云端”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智慧化的数字传递,使非遗资源最终到达最广泛的服务对象。

(二)发挥好媒体平台作用,推动非遗传播与传承

近年来,电商平台日益火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26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84亿,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疫情期间各地非遗展示工作以数字形式开展网上非遗传播活动是非遗数字化传播与传承很好的开端,与新媒体平台相融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可以有效推动非遗传播与传承。

1.线下传承以平台数字课程为基础,加强非遗教育,不断提质增量。非遗基础教育落实纳入校本课程的规定,调用国家、省文化资源数据库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符合当代学生学习规律的非遗课程,保证教学课时和教育质量基本要求,以玩学相结合、展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非遗、传承非遗的爱好和兴趣。平度市七星螳螂拳传承人将武术教学与学校体育课结合起来,教习小学生传统武术,再根据兴趣爱好选拔优秀者进武馆学习,以这种逐级选拔的方式培养传承人。加强职业教育领域非遗教学与当地产业的有机衔接,强化数字化教学实践及产业衔接、文创开发等实用技术学习,突出可操作性、实用性。面向大学开设以非遗传承与数字化传播相关联专业,为数字非遗发展培养人才,开展数字非遗的产业化流程和成果转化、非遗产品的数据化、对数字资源的协调管理和利益共享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社会化传承方面,创建非遗场景化街区,有序推进“五进”工作开展。

2.线上传播以国家、省文化资源数据库为基础,完善与电商、人工智能、短视频、数字电视网络和网络直播等新数字媒体技术切接,综合运用好公众号、小程序、移动终端等数字化手段,为群众提供一种便捷的数字宣传和技术服务通道,以符合现代人视听习惯的传播方式进行宣传,使现代化的数字媒体成为非遗文化的展播互动平台,带动青年人进入非遗领域发展。疫情期间,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广为流传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教学视频,带动了传统武术的传播。2022年,抖音直播启动“DOU有国乐”计划,面向民乐爱好者、专业民乐人、民乐非遗传承人,进行直播带货带文化的新玩法是新媒体与非遗传播融合发展的很好尝试。

(三)数字经济与非遗融合,发展数字非遗产业

以非遗为文化内核,以产品为导向,与数字经济融合形成非遗产业,有助于非遗的活态传承。借力数字平台发展新路径,发挥非遗潜能形成特色产业,吸引各个年龄层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到非遗产业发展中来,进而助力非遗实现数字产业化。

1.发展“非遗+旅游”产业,通过把民俗文化、民间故事传说、地方戏、民歌舞蹈等以数字技术方式加工还原成文化节目并作为乡村文化游的一个展演环节,非遗从旅游环节中获得收入,张家界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与苗族鼓舞、土家摆手舞民歌等民间文化相结合,通过音乐、歌舞、杂技等表演形式,综合运用现代数字化声光电技术,创作出音乐剧《天山狐仙——新刘海砍樵》,将湘西非遗文化纳入旅游业环节中展演,让人们在旅游消费、欣赏美景的同时实现了文化传播。

2.发展“非遗+电商”等与非遗体验、生产、文创消费及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推动有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在题材、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让技艺与当代生活相融合。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以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方式,带动一大批有非遗从业基础的人员从事非遗行业工作,拉动当地非遗主导的产业经济,非遗传承人以抖音直播、电商、生活服务等方式获得收入,会激发其传播传承非遗的动力,非遗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也得到活态的保护和发展。平度草编“指间大象”草编博物馆[3]在实物展示和网络浏览宣传的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带货,提高了新河草编的知名度,也带来了大批国内订单;五莲刘氏盘扣以文创形式加工出车饰挂件、盘扣包、红色印记系列产品,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和寓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3.发挥城市IP新动能,打造非遗数字产业链条。推动城市IP转化为“产业驱动力”和“特色竞争力”,融入非遗品牌塑造和开发,推进非遗主题乐园、非遗特色街区、文创衍生品开发,释放非遗保护新活力。平度市以《节气小精灵》全国首映、百台联播为契机,搭建“线上+线下”“国内+海外”“新媒体+传统媒体”全方位营销矩阵,打响“二十四节气”城市超级IP的知名度。积极开展节气小精灵IP授权,贴合市场需求打造多样衍生品,推动IP衍生产业发展。

三、非遗数字化可持续传播与传承的几点思考

(一)数字化融合过程中应传承保护好非遗的文化内涵

非遗之所以活化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正是由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做支撑。在运用数字化进行传播和传承的过程中,无论是采用数字化技术展现还是以文创形式进行再创新再开发,非遗文化内涵都应是始终贯穿其中的存在,处理好数字化运用与非遗的精神实质的关系,才能在利用数字化创新中传播与传承非遗的“灵魂”。

(二)重视数字化生存语境下的非遗知识产权保护

在非遗数字化传播和传承的过程中涉及技术传承、成果创新转化和产品市场占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品牌建设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又与数字文化资源的资产化、平台消费、知识产权使用等商业领域密切相关。加强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综合运用商标注册、地理标志认定、专利申请、版权登记等方式,用法律规范非遗数字资产的使用,提高代表性传承人保护非遗知识产权的意识,多种形式搭建法律信息共享和法援沟通渠道,加强非遗知识产权执法,推动数字非遗健康发展。

(三)重视非遗数字化专门人才培养

非遗数字化建设不是单纯的数字化系统和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堆砌,它需要一大批能够满足非遗数字化服务需求的人员提供保障。因此,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要综合考察学科背景、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兴趣爱好等职业能力,培养数字化专业懂非遗、非遗专业懂数字化的专门人才。

四、结语

作为历史长河中民族整体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扎根于大众生活,是活化的文化载体,非遗与数字的结合,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通过数字技术推动非遗的广泛传播与活态传承,让非遗独特的表达特性与文化内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实现“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4]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谁远谁近?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