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赛”融合:体教融合背景下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4-03-23 03:05齐大路鄢行辉
武术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教武术青少年

齐大路 朱 宏 鄢行辉

1.福建中医药大学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22;

2.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1 体教融合背景下创新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语境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1],强调学校体育教学要注重知识教学、技术训练和比赛运用的多轮驱动,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于教学、训练和竞赛三者相互结合的实际运用,学界已经逐渐探索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学赛结合、练赛结合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对复习、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关键作用,让青少年在大量比赛中得到教育、激励和磨练的机会[2],有效促进青少年对体育理想和价值观的深切感受和理解,为体育学习风格的形成提供有效机会和情境。武术课程作为体教融合的一个重点推进领域,具有将教学、训练和竞赛三者融合创新的资源优势,但这种教学模式至今尚未在武术课程中运用。

2 体教融合背景下“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阐释

2.1 “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武术健康知识,鼓励学生参加武术训练,引导学生参与武术竞赛三种教学手段相互融合,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训练状态和竞赛状态作为考核内容进行教学构思、设计和实施,以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激励为基础,主要从人的内容需求和过程行为两个视角出发,其中对于内容需求的激励主要通过探讨学生的动机需求[3]给予不同的激励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过程行为的激励,主要为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给予不同的激励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它包含知识学习、技术提升、技能运用、竞赛评价和人格培育等五个维度的内涵,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交叉、融合。其中,知识学习是技术提升的前提,技术提升是技能运用的基础,技能运用是知识学习和技术提升的表现,以训练状态和竞赛状态为评价媒介和手段,最终实现人格培养和精神培育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突出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建立了课内、课外和校外一体化的教学空间格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武术技术的学习能力与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武术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2.2 体教融合与“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内在逻辑

从主体逻辑层面看,二者均以学校、体育部门和体育教师为政策的实施主体。学校、体育部门和体育教师是青少年体育政策共同的实施主体,共同肩负着青少年体育政策的实施和落实职责[4]。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建立武术代表队和武术俱乐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武术训练和武术竞赛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些具体任务的实施主体就是学校、体育部门和体育教师,这与“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主体具有内在一致性。

从对象逻辑层面看,二者均以在校青少年学生为政策实施对象。体教融合的对象是青少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青少年的年龄界定为10 ~19 岁[5],根据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和升学制度,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正处在各类大中小学校,以武术竞赛为核心要素的“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更适用的对象就是学校学生,因为学校学生参与武术训练和武术竞赛的时间段和覆盖面均具有更大优势的条件和资源,使得这种教学模式收效更大。

从媒介逻辑层面看,二者均以运动竞赛为政策实施的媒介手段。体教融合就是要遵循体育与教育的协同发展规律,以广泛开展校内外体育比赛和组织选拔性竞赛活动,全面建立集体性球类运动队伍等多种手段,打造以运动竞赛为媒介的教学、训练和竞赛相融合的育人体系[6]。而“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就是以知识教会、课余训练和武术比赛为主要教学手段,以武术竞赛为媒介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它所强化的“教会、勤练、常赛、适评”的教学理念与体教融合所倡导的以“竞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

从目标逻辑层面看,二者均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握力水平下降[7]。在此背景下,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旨在通过学校体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和精神卓越等“五维”健康新内涵[4]为发展目标,锤炼青少年意志,健全青少年人格,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这与《意见》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如出一辙,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以武术竞赛的强运动性和高竞争性特征实现对青少年体质的增强和精神的培育,以实现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这一育人目标与体教融合的核心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

2.3 体教融合与“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外在联系

一方面,体教融合为“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政策保障。“教会、勤练、常赛”不仅是学校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建立校内竞赛、校际竞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体育竞赛体系,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核心要务,同时也是“使青少年掌握2 项以上运动技能,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推动学校运动队及俱乐部建设[8],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是一个全方位、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导向,需要学校、体育部门和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协同配合。当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尽管“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尚未在教学文件和学术研究中被提及,但是“教会、勤练、常赛”和“知识+技术+技能”的教学理念已出现在官方文件中。学校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竞赛制度的改革,通过打破体育与教育部门之间竞赛设置的壁垒,建立以学校体育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阵地[9],为普通学校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竞技性体育的引入也正是武术运动促进学生人格培养和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因此,体教融合为“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这种保障可以提高政策执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为体教融合提供了路径选择和方向指引。当前,在体育部门主导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因教育不完整影响运动员的就业出路,在传统体育因竞赛体系不完善难以实现“勤练”和“常赛”[10]的现实背景下,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客观需求已经刻不容缓。正如上文所述,体教融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竞赛制度的改革和竞赛体系的建立,以参加竞赛为媒介锤炼青少年精神意志,健全青少年人格品质,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成长。在武术课程教学实施层面未给出具体操作方案或指导意见的情况下,作为体教融合政策实施主体的学校和体育教师,面对武术课程教学的客观实际,适时做出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改革,这无疑为体教融合的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实践参考。“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是集教学、训练和竞赛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是“体育”与“教育”融合于武术课程教学过程的典范,不仅可以通过武术竞赛的“体育性”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现实问题,还能通过课程思政的“教育性”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和精神卓越的全面育人。“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为体教融合在武术课程教学和武术育人目标两个方面提供了路径选择和方向指引。

3 体教融合背景下“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导向

3.1 教授知识: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教会学生武术健康知识和技术技能

运动技能教育论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是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传授[11]。因而,在“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中,知识教授中的知识不仅包含武术健康的理论知识,还包括武术运动的技术技能。前者是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显性知识,后者则是特定意义上的体育默会知识。就本质而言,二者虽有性质上的区别,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二者是相互迁移,互为融合的交互过程。当前,在武术课程教学中普遍注重学生对单个武术技术动作的掌握,忽视武术理论知识以及武术技术之间相互关联知识的传授[12]。因此,在武术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知识和教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引导学生自我构建武术知识结构,为武术理论知识向武术技术知识的支持和迁移打牢基础。另外,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武术知识、学习武术技能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课堂教学只是“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中第一个教学场域,课余训练和武术竞赛应为第二个教学场域,前者是后者的知识基础和铺垫,后者是前者的知识运用和升华。作为武术课程教学最直接的实施主体,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武术课程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从武术的精神教育价值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武术健康知识和武术技术技能,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更在于从“以武育人”的理念出发,通过课余训练和武术竞赛锤炼学生意志,培育学生人格和精神,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13]。

3.2 勤练技术:以课余训练的形式引导学生勤于对武术技术进行练习和巩固

武术技术是武术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完成不同结构类型武术动作的方法,它除了具有运动学的意义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14],存在于武术运动的学习过程中。武术技术是学生参与身体锻炼和享受运动乐趣的基础,同时也是获取武术竞赛参与动机和信心的源泉。从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角度看,武术技术对身体发展有着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武术技术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锻炼身体的过程,习练武术技术有助于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武术技术越熟练,锻炼身体的效果越好。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体育教师教授的武术,俨然成为“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关键任务。在教学中,武术技术的学练场域主要在体育课堂,且多采用“讲解-示范-学练-纠错”的教学方式,而对课余场域的技术训练则缺乏相应的指导。对于默会知识的武术技术来说,须不断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交互产生的身体感知和内心体验才能获取武术技术的掌握和巩固,在时间和空间均有限的武术课堂上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因此,在“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中,课余场域的技术“勤练”不仅是对课堂场域知识传授的进一步延伸和有效补充,更是真正实现武术技术学会和巩固的有效路径,为参与运动竞赛信心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常赛技能:以武术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参与对武术技能的运用和提高

武术技术不是一时掌握便可长久保持的,而是武术技能不断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称之为“技能形成之旅”,这也与武术育人的机制不谋而合。从武术技术与武术技能关系的角度看,武术技术是武术技能的内在基础要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武术技能是按特定的运动方式和技术要求,合理、顺利地完成技术动作的身体内化结果和外在表现形式[15],二者属于武术教学的不同阶段与不同层次。只有创设出真实的竞赛场景,才能让武术技术内化为人体对武术技能的自动化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武术技术向武术技能的转化。在“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中,武术竞赛平台的设置对于武术技术的学练和武术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另外,从武术竞赛育人功能的角度看,武术竞赛中存在丰富的人际关系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过程,能够帮助解决青少年的德育和体质问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佳载体。如果没有武术技能和武术竞赛作保障,学生就失去了享受武术乐趣的源泉、增强体质的载体、健全人格的路径、锤炼意志的磨砺。因此,在“教-练-赛”融合教学模式中,武术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武术技术教学,应该基于身体素养的课程教育理念,立足于武术技能实践的教学本位,把武术技术教学与武术竞赛运用结合起来[16],着力发展学生的武术能力和身体素养,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4 多元适评:以赛练状态的表现设置多元化过程性的武术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元素,是检验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也是检验武术课堂育人水平、育人效果和育人质量的手段[17]。武术课程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武术技术和技能的表现水平为主要内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人文情感的培育等为次要内容或被忽视的内容,且评价方式多为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基本沦为形式,这样的评价方式难以有效评价学生健康教育和人格培育等人文情感模块的真实效果。因此,有学者指出,要以“练”“用”评价改革促进武术教学由平面向纵深发展,以“编”“教”评价改革提高武术教学内容的社会契合度[18],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导向的“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青少年武术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达标水平,还必须关注青少年武术素养的培育和武术品德的养成[19],应突出课余训练和武术竞赛的激励作用和育人功能,以赛练状态的表现水平为主要评价标准,融入健康知识、武术技能、身体素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20]多个方面的内容,以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过程性综合评价。而在评价体系的方向引领和动力传导下又会反向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余训练和武术竞赛,形成武术教学与教育评价的良性循环,深化体教融合的发展理念将会逐步深入人心。

4 体教融合背景下“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支持体系

4.1 政策支持:出台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性文件

《意见》明确提及“要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但是,当前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较为传统,在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有限,而对于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指导性文件尚处于空缺状态。另外,由于我国的教育政策一直存在“城市化”倾向,学校体育政策的设计、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推广等更多是从“城市”的视角出发[21],在我国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容易出现“多元分化”的教育现象。因此,学校主管部门要想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必须呼吁相关部门结合不同区域体教融合的现实情况,尽快出台武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性文件,为新时期我国武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4.2 学校支持:建立“三位一体”武术课程教学工作体系

完善普通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是学校深化体教融合工作的重要基石,因为他们是深化体教融合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人群[22],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锤炼学生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要以深化和落实体教融合作为新时代体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以教师素养提升为根本,建立“三位一体”武术课程教学工作体系。就学校层面而言,做好顶层政策引领,加强教学督导。在组织学校教学能力竞赛和教学改革研究中将武术课程单独设置,从宏观层面重视和激励武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在学校教学督导中设置武术专员,就武术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专业、客观的评价和建议,规范武术课程教学的改进路径。就体育部门而言,推进教学文件的修订与完善。组织专任教师认真研读体教融合的政策要义,将民族精神、尚武崇德、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规则意识[23]等六个方面的思政元素融入武术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的进程,从中观层面促进体教融合理念的有效落实。就体育教师而言,坚守“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教育主阵地。基于体教融合的理念,在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更好地融入武术课程以外的身体教育内容和品质教育内容,还要加强自身健康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将健康教育的理念长久、深入地贯彻到武术课程教学中去。

4.3 资源支持:构建武术运动竞赛资源多元供给和保障体系

当前,武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场地设施数量不足、开放度不高、利用率低以及师资力量薄弱及多部门沟通不畅等制约学生参与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关键因素。完善武术运动竞赛体系是深化体教融合的关键举措和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武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4]创新以武术竞赛为核心的“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协同构建武术运动竞赛多元供给和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多级联动”的武术运动竞赛体系。建立国赛、省赛、校赛等多级竞赛平台相互联动的竞赛格局,组织和动员学生参加各类训练和比赛,建立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武术竞赛的有效衔接,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教-练-赛”融合模式。(2)拓宽武术运动竞赛资源的供给渠道。如何保障武术运动竞赛资源的稳定供给是“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这需要国家级、省级、校级及其它社会机构等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共治的管理模式,拓宽武术运动竞赛供给渠道,保障武术运动竞赛资源的稳定供给,促使武术运动竞赛成为体教融合的持久动力。(3)建立“学区”武术运动竞赛资源共享制度。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和财务部门要通力协作,借助“学区”丰富的场地、器材、师资等资源优势,建立“学区”武术运动竞赛资源共享制度,打破学校间武术运动竞赛的制度藩篱,形成区域武术运动竞赛一体化格局。

4.4 技术支持:研制武术课程教学领域青少年赛练状态的评价体系

青少年武术技术的习练和竞赛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也反映出不同学习阶段有着不同的赛练状态,因而在武术课程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评价青少年赛练状态就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在武术课程教学中,以赛练状态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做法不多,评价标准也未能统一,教学效果难以得到较好体现。在“教-练-赛”融合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持中需要加快研制青少年赛练状态的评价体系,进而实现对青少年赛练水平的动态评价。首先,要尽快制定青少年赛练状态的内容框架。赛练状态是训练状态和竞赛状态组合在一起的混合概念,训练状态和竞赛状态在竞技体育领域已经有成熟的概念和内涵,但在武术课程教学领域,应当充分考虑如何针对青少年的训练状态和竞赛状态而设置适合的评价内容,构建武术课程教学的赛练状态内容框架。其次,要根据年级和性别差异研制差别化的赛练状态评价标准。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武术技术的时长和参加运动竞赛的次数不同,不同性别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也有着较大差异,因此,不能采取统一的评价标准,要在充分的教学研究基础上研制差别化的评价标准,确保其适用性和公平性。最后,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深受信息技术影响的武术课程教学必须充分融入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25],积极推进数智驱动在武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建设武术课程教学大数据平台,实现武术课程教学的精准反馈、针对性指导和动态评价。

猜你喜欢
体教武术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中华武术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